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吴氏旧站 >> 文章资讯 >> 吴氏人物 >> 历史人物 >> 正文
吴良吉和他的老师王阳明
作者:吴德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7/31         ★★★★★

 

吴良吉是吴氏庆余堂东分吴贵的第七代传人。

吴良吉是吴氏庆余堂族谱首修编修。

吴良吉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的弟子。

吴良吉是问津书院拓创者郭善甫的同学和挚友。

吴良吉是问津书院阳明心学的宣讲传授人。

 

在吴氏庆余堂宗谱里,记载着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人物:吴氏庆余堂十世  吴良吉

吴良吉,字仲修,号石梁。出身地新洲寨子湾。其准确的生卒年月不详,笔者据有关资料推算,应该是明朝成化到万历年左右(吴思温给他写的传记有“寿八十余”语),主要生活年代在成化年间。祖父吴角,父亲吴道濡。吴道濡有6子:良吉、良翰、良信、良栋、良才、良器,良吉排行第一。他是吴氏庆余堂东分吴贵的第七代传人。

宗谱载,吴良吉生有3子:吴潨、吴浩、吴浪。在现存可考的 《湖北省志·儒林传》 、《黄冈县志.儒林传》 、《黄州府志》 、《问津院志》 、《黄州府县志》 里均载有《吴良吉传》。

吴良吉是明中末江南一带的名儒,王阳明心学的传道者,私塾先生,隐士,乡贤[注1]。没有什么学位,“少补诸生”,充其量一个乡级秀才;上述传记里均无出仕的记载,更无生名谥号。那么,这样一个普通的旧时士人怎么会得到大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赞许,成为儒学名宿郭善甫的挚友,为当时资政大夫户部尚书耿定向称颂,乃至中宪大夫黄州知府瞿汝稷为其立传立墓碑祀乡贤,能在盖冠云集的史志里占有一席之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 得从两个重量级的人物王阳明和郭善甫说起。

 

吴良吉是王阳明的弟子

 

王阳明(14721031日—152919日),汉族,幼名云,,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道、释。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朱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集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据《明史》纪传,王阳明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12岁时,王阳明正式就读师塾。13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5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但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就立下经略四方之志。

20岁时,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可是,22岁时考进士不中, 25岁参考,又不中。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弘治十二年(1499年),28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成绩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阳明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当龙场驿栈驿丞。

    在赴贵阳路途中,王阳明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才来到贵州龙场。 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阳明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八月,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设计除去。王阳明随即被召入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

此后,他挥斥方遒,平定江西,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功盖大明,却急流勇退,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

王阳明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19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介绍王阳明,毫无附雅之意。读者注意到上述王阳明生平中,“五十四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的情节,我们的主人公吴良吉,一个从小笃信好古的读书人,正是在这个时期,听说王阳明先生在余姚讲解他的重要理论“良知”学说,毫不犹豫变卖了自己的家产,得到五两银子,协同其挚友同学郭善甫到王阳明余姚书院拜师求学。

良知理论是王阳明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的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王阳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理论的基石。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在“吾心”之内,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与生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融为一体。 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阳明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毋庸置疑,心学是一门及其深奥的形而上理论,但王阳明的教学方法与孔子一样,所谓教学,就是与学生一起辩论而达到共识的方法,不像我们今天的教师满堂灌,填鸭。吴良吉当时也在自办的新洲问津书院讲学,对王阳明的教学方法感同身受,有意仿效。吴思温曾说他相貌与王阳明酷似“气骨髭髯类阳明先生”)其实他的性格也颇似王阳明,对学问总爱穷根究底。        

有一次,王阳明对郭善甫和吴良吉讲授“良知”理论。吴良吉说;“一致良知更无功夫”。郭善甫说:“虽致良知必用功夫”。两个人在王阳明面前争得面红耳赤,吴良吉的气色还很严厉,肃穆。王阳明最后同意吴良吉的认识,并且对着他说:“你看见盘在杯子下面,所以认为盘能承载杯子;你看见桌子在盘子的下面,所以认为桌子能承载盘子;你看见地面在桌子下面,所以认为地面能承载桌子。”吴良吉领会了王阳明先生的教导,感动地流下眼泪,到深夜还在琢磨钻研王先生白天对他的教诲。【注2

这样,吴良吉在王阳明书院前后学习了三年多才回到新洲问津书院,郭善甫回到他的“也名馆”,继续招募学生传道讲学。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弟子记录王阳明言行的著作,犹如《论语》孔子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但关于“盘子、杯子、桌子……”这一对“良知”和“致良知”诱导性对话内容不见于载,是一大憾事。

   吴良吉有这样的一位知行合一,立言、立德学问功绩双全的老师,是一生大幸,他的实践就是书院讲学,传道,直至80高龄犹授徒不辍,是吴氏庆余堂第一位名儒大师。

 

 

 

吴良吉是郭善甫的挚友和同学

 

郭庆,字善甫,号一坡,明成化年间人,吴良吉同时代的同学加挚友。

出生在离大岐山十多里村子,现新洲凤凰镇三屋村新寨湾。明代著名儒学大师。

    明正德二年乡试中举人。听说王阳明在浙江东南一带讲学,于是与同游学的同学在黄冈的吴良吉徒步涉水前往求学。在学三年,勤奋努力,成为王阳明的得意弟子。离开王阳明时,王阳明曾以一篇《送郭善甫归学》相送。

正德六年(1511年)郭善甫被授予山东清平县知县。他为官清廉勤政,受民爱戴。去官归里后,清平县官民为其建生祠【注3】祭祀他。

回到家乡后潜心著述,也喜好吟咏,与户部尚书麻城人耿定向、同学吴良吉等在新洲问津书院讲学并担任书院管理之职。在任期曾聘请王阳明、湛若水等名师来问津书院讲学布道。在书院传授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理论。

    郭善甫继邹守益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姚江学派”在问津书院的学术地位。《王阳明全集》中载有“与郭善甫书”等文献。

明隆庆元年,郭善甫受黄州郡守孙光祖的礼聘,协助政府重修问津书院和孔庙,还派人到山东曲阜孔庙塑孔夫子像运至新洲孔庙祭祀。

   时任资政大夫的黄州耿定向撰文称郭善甫不愧理学,中宪大夫黄州知府瞿汝稷曾给郭善甫的书屋题了“三楚儒宗”四个大字。郭善甫死后,他的家乡成为明清两朝文人学者朝圣礼拜之地。

明万历户部尚书大学者耿定向撰《郭善甫先生里表》曰:“岐南十里许。有一坡郭公。仕为山东清平令。盖敦恂笃行人也。为举人时从文成王先生游最久。文成念其笃实。尝延为馆师。其所提训者甚悉。具录文成集中……”并将其表刻碑传世;《黄州府志》将郭善甫列入儒林传。 【注4

20世纪初,著名学者熊十力先生撰《问津学会启》一文曰:“黄冈郭善甫先生为阳明高弟。阳明尝延为其子师。而《明儒学案》不载,盖先生不务声誉故也。”

吴良吉在明成化年间与郭善甫游学期间,打听到王阳明在浙江余姚一带设书院讲学,得到这个消息,从小笃信好古的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欣喜万分,吴良吉当即卖掉自家家产,同郭善甫一道投师王阳明 。一年后吴良吉回乡省亲,不到一年又回到王阳明身边,与郭善甫前后在王阳明处学了3年,“昕夕论辩”,乡里人都把他们看作是同门师兄,言谈举止无所顾忌,而吴郭在一起,也是他们自己最大的乐趣。吴良吉后来回忆说:良知之学,犹是宫墙外望而已,归授生徒,岂乏师弟相长之乐?然而隐居则有之,未能以求其志也。郭子居越,数载始归,得闻良知微旨,窥师道德升堂而入室矣。故阳明先生尝谓吾,道在江汉间。盖郭子能承受薪传,犹孔门之唯一,贯程门之立雪三尺也。今郭子令清平大能,以清惠著绩,可谓行义以达其道,不负师传者矣,余爱之敬之。及解组归田,淡泊宁静,不屑屑一世权贵,惟是二三同志同门之士相与周旋,阐发良知之学不倦,而阳明先生经略黄临,遂亲临郭子书屋,是先生与郭子不独忘怀爵位,并忘形于师弟之间。盖郭子当先往见先生而不往,先生可不必下临弟子居庐而竟来。此其心相关注在道德而不在形骸。郭子因以自高者尊隆先生之道,即以尊隆先生也吁是,岂寻常所得窥其涯际也哉?修以桑梓故人,昔所未闻於阳明者,今得奉教於郭子,则郭子尚存,不啻阳明未死,岂非生平一大快事。”【注5

这段话的大略意思是,郭善甫与我同为王阳明弟子,但对于“良知”理论,善甫比我领悟得快、深刻,能承受“薪传”,而且善甫在山东清平的政绩也是他实践“良知”理论的证明。“清惠著绩,可谓行义以达其道,不负师传者”,我对他是特别的“爱之敬之”。郭善甫解甲归田之后,淡泊宁静,不屑于与当时不可一世的权贵交往。本来应该是学生去拜见老师的,郭善甫一心传授阳明心学,顾不上去拜谒阳明老师,反倒是王阳明出差黄州专门亲临郭善甫的书院会见他,这说明师弟的思想境界是相同的,那就是“忘怀爵位”“忘形于师弟之间”,共同探讨研究学问的高尚道德和情操在支配着他们。后来阳明先生离世,我失去了良师,幸而有郭善甫这样的益友,“郭子尚存,不啻于阳明未死,岂非生平一大快事?”

由此可见吴良吉对自己的师兄的尊隆和出自内心的感佩与敬爱之情。

 

         吴良吉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名宿

 

我们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不同于西人的奇特现象,高官高爵高资者(当下都称为“事业成功者”),普遍存在着文化寻租情结:附庸风雅,搞艺术品收藏,读经,学佛,供养法师,甚至在世界维度内也不乏国家领导人拜谒高僧大德,入庙烧香者,究其本,应不完全来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化本位,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文化本位。

吴良吉无爵无位,无资缺产,无名无份,一个乡间教书秀才,却得到众多高师高官名宿的厚爱、尊隆、赞许、称道,如王阳明者,如郭善甫者,如黄州知府瞿汝稷者,如户部尚书耿定向者,如督学胡卢山者,全凭他的道德修持。今旧比照,使人顿生世风日下,乾坤颠倒之感慨。

这里讲一讲吴良吉的几个小故事,吴良吉的品行和为人庶几可见一斑。

 

1、 吴良吉自从王阳明那里求学回到故里之后,在问津书院,“日以讲学为事,不问生产”,当时有个黄冈的督学叫胡卢山,以教育为己任,积极倡导办学。一天,吴良吉、周龙山和吴楚(吴思温的生父)去拜见胡卢山,胡卢山以特殊的礼节接待了他们。叙谈间,胡卢山偶尔用手指摸了摸吴良吉的脖子,吴良吉马上反应说:“这是不敬。”胡卢山说:“这纯属偶然,不是不敬。”吴良吉回应说:“要是您的至尊面前,这手肯放开吗?”

胡卢山十分震惊。【注6

 

2、 县里有个孟姓的父母官,对吴良吉特别器重和尊敬。每每请吴良吉到县衙交谈,都要专门摆一张桌子与他相对而坐,十分恭敬和庄重。要是自认为从吴良吉那里得到一点教益,还要特地起身拜谢。

有一次,孟县令向吴良吉报告了一件事,有向吴良吉咨询之意。

孟令说:”你们乡有一人命案,我昨天判决用贵乡二人抵命。”

良吉问道:“案情经过怎样?是怎样打死的?”

孟令说:“用石头打死的”。

良吉进一步问:“是一个人抛石头打死的,还是两人扛石头打死的?”

孟县令(立马觉悟到自己判错了,不该两人同时抵命)说:“领教了,明白了”。于是就释放了其中一人。

那个被释放的人听说自己留有一命是吴良吉从中作成,紧忙追上去致谢,吴良吉回头大声喝道:

“这事与我有什么关系!”【注7

 

3、麻城县的耿定向(字天台)、耿定力(字淑台)兄弟二人都是甲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有一天耿氏兄弟二人来吴良吉住处访问。不料正遇暴雨,河水骤涨,不能返回,就在良吉那里住了下来,吴良吉每天用粗饭淡菜供待他们。

日后耿定向回忆这件事,曾经调侃似地对人说:“吾平生为吴良吉的粗饭淡菜所苦,然而不敢不吃饱啊。”

后来吴良吉与耿定向(当时任黄州知府)一起商量谋划修建问津书院。

 

以上几件小事,不似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壮举,但足以看出吴良吉的道德修持。既是同乡好友,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的督学就是摸了摸他的脖子,竟然如此严肃地作出不满的反应,那里是“儒”,简直是“迂”。这在我们当下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然而,我们不要忘了当时的历史年代,那是一个处处有矩矱的时代,“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儒家的尊严和形象,对于一个儒者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不像我们现在,什么法令规矩规定都有,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一切以权利和利益为导向,没有任何敬畏之心,什么规矩都不成为规矩。

一个户部尚书,一个黄州知府(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正厅级官员),不幸被洪水所困,在朋友家里暂住,不说这么大的官,就是作朋友同乡看,就现在人眼光,请都请不到,仅拿些粗饭淡菜对付,这在当下势利到骨质增生的生态看上去,也太不近人情了。然而这正是吴良吉不阿不谀士人风骨所在,气节所存。

一个县令断错了案,吴良吉给与纠正,免了死刑的疑犯表示感激,他头也不回,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不一而足,都是当下匪夷所思的事情。

黄冈知县合肥人戴昌这样评价吴良吉:“巍然而纯粹可亲,学者宗之。”吴良吉死后,黄冈知县戴昌的儿子亲自为他制备棺敛,并为他立传。【注8

吴氏庆余堂十三世吴思温这样描述他:

气骨髭髯类阳明先生,拜其像犹懔然。博极群书字画古雅。临没,戒其子生员曰:乡贤,世之滥觞,勿以我为也。后十余年,始以公论祀乡贤。又十余年,天台耿公为文,述公及一坡先生之行实属,府公祖常熟瞿公汝稷刻石,以表于里邑父母。茅公修志编于笃行,汇然未尽公之美也。耿公又编其事于先正遗风 ”【注9

黄州府志载:翰林院编修后学王曾厘撰文悼念,知府瞿汝稷为吴良吉立墓碑祀乡贤【注10】。

 

吴良吉是吴氏庆余堂宗谱的首修

 

吴氏庆余堂定公支系宗谱于1560年(明朝嘉靖庚申39年)首次编修。

古人修谱不像如今科技发达时代这样简便,那是将每个谱页的文字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反贴在木板上,再依字样在木头上用刀具镌刻,刻成的木板称为刊板,一页一张刊板,尔后再用宣纸覆于刊板上,用印墨刷出谱页。后来进步一些的改用活字。吴良吉首修的宗谱就是使用的刊板技术。

据吴良吉多年后为吴氏宗谱所写的序言所述,之前有过旧谱,但旧谱记叙的十分简略,是一时草草所为,并且是手书的,因为所记述的世系有些混乱,也就废除了。

吴良吉少年时听说过一件事,说是早先年在左丞吴祖牺牲之后,有一和尚来到邾城化乐寺到处求找旧宗谱。吴良吉听说此事连忙去拜访那位和尚,原来是孙瓒埠的族人,于是向他求得了原来的手书旧谱。可是回来后一查看,发现那上面所记录的十分简略,并且世系也有些紊乱,最后还是以吴文傅(吴廷政长子)所录的名录作参考校正。

吴良吉在吴氏宗谱序言中写道,吴敬德的子孙年代太远不可记录,吴贵(四世)以下都是他的后人,如今战乱逃散到各个县乡也没有记录。

吴良吉在县庠(县级官学学堂)时,曾遇饶州府的吴愚坦先生,吴良吉向他询问饶州府及其各县吴氏分布情况。吴愚坦说,都是出自汉代衡山王吴芮,说吴氏庆余堂族人跟他们是一样的。吴良吉有些失望地说,吴芮自吴王死后,吴国不存在了,吴芮只做了鄱阳令,后来才封的衡山王,在邾城的后代繁衍完全不得而知。现今吴贤(怀远)的子孙在鄱阳的也不可考。

吴良吉在序言中写道,吴贤后辈的墓在旧邾城的也多遭毁坏。吴良吉曾经按手书旧谱来编修, 因为总谱还未完成,却遇嘉靖39年发大水,江水猛涨,飓风大作,吴良吉的庐室全部淹毁,所有的书籍连同尚未完成的刊板都随水漂走,仅仅留下吴祖(国栋)的左丞庙图和墓地图刊板。【注11

吴良吉是最早为吴氏庆余堂族人修谱的人,从他写的序言中我们看到,尊祖,敬宗,睦族,固本溯源,慎终追远,他对宗族的发展一直念兹在兹,历尽千辛万苦,从收集世系名录到组织刊板刻录,个中所费心血,无以言表。这正是吴氏宗谱的滥觞,我族人永远纪念和感戴。

 

吴良吉的功德

 

旧时的士人,以“立言立德立功”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吴良吉的最大功绩,就在他协同黄州知府修建问津书院,在于他对王阳明心学的宣讲和传播。

关于问津书院,现在各媒体包括百度词条都有记述,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按“百度词条”: “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在历史上历朝历代确实发生过重修重建。但笔者认为问津书院应该是由阳明心学的传播而具名和存在的,以往有过孔庙,书院和孔庙是两个独立的建筑物,按百度词条“其陆王心学成为庙院讲学最大门派。百年不衰。继承者有邹守益,郭庆,吴良吉,耿定力,耿定向,耿定理等。而湖北省志、黄冈县志、问津书院志里多处记载有吴良吉参与( “拓” )修建记录,可惜被史志部门所忽略。至于馆藏精品,“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秦隶字碑,哪里是“隶书”字体,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况且孔子到过新洲与否,学界有强烈争议,任何史册上都找不到证据,草率结论有违历史的真实,而且牵强附会的功利做派使历史研究的严肃性丧失殆尽。历史倒在以“权利”为中心的功利围剿之下。当然,这不是本文话题。

吴良吉著作,现存的仅有诗歌有《邵尧夫风孟津知黄冈》,散文集《居湖集》、《序郭善甫先生出处迹》等,为他人写的传记以及宗谱序言均收录于《吴氏庆余堂史志》中,其他的著述不可考。为见识吴良吉的文笔风格和志向,谨将一篇比较完整《序郭善甫先生出处迹》附于后(标点符号是笔者加的)。

                  《序郭善甫先生出处迹》

 

忆昔与郭子游越,受学王阳明先生,昕夕论辨,故乡人较诸同门,更不知有所忌讳,何乐如之。尔时以高堂垂白,维奉母命而不必久疏,定省未及期年而告归于先生。良知之学,犹是宫墙外望而已,归授生徒,岂乏师弟相长之乐?然而隐居则有之,未能以求其志也。郭子居越,数载始归,得闻良知微旨,窥师道德升堂而入室矣。故阳明先生尝谓吾,道在江汉间。盖郭子能承受薪传,犹孔门之唯一,贯程门之立雪三尺也。今郭子令清平大能,以清惠著绩,可谓行义以达其道,不负师传者矣,余爱之敬之。及解组归田,淡泊宁静,不屑屑一世权贵,惟是二三同志同门之士相与周旋,阐发良知之学不倦,而阳明先生经略黄临,遂亲临郭子书屋,是先生与郭子不独忘怀爵位,并忘形于师弟之间。盖郭子当先往见先生而不往,先生可不必下临弟子居庐而竟来。此其心相关注在道德而不在形骸。郭子因以自高者尊隆先生之道,即以尊隆先生也吁是,岂寻常所得窥其涯际也哉?修以桑梓故人,昔所未闻於阳明者,今得奉教於郭子,则郭子尚存,不啻阳明未死,岂非生平一大快事。更思天贞鹿门之遗志,尚赖吾子主持。今年当七十有三,飘然遐举,虽同门之散处四方者,自不乏人,而吾黄巳矣。计郭子弃予三载,予犹幸得以八十髦期,为吾子追述生平,取令嗣君一仲等所述行迹而较订之,更乐附俚言于简末。

 

参考资料

1、(明)王阳明《传习录》,花城出版社。

2、百度搜索,词条“王守仁”、“郭庆”。

3、《吴氏庆余堂史志》 2012年吴氏庆余堂编委会。

4、《明史·纪传》有关部分

注释:

【注1】 乡贤,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迄于明清,各州县均建有乡贤祠,以供奉历代乡贤人物。因之,形成一套完整的官方纪念、祭奠仪式。 作为封建中国的基石,乡贤即乡绅,曾承担了皇权不下县时代基层的管理职能。

【注2】 吴思温《石梁公家传》,《吴氏庆余堂史志》P129

【注3】 生祠:人未死为其修建的祠堂。

【注4】 件《黄冈县志·儒林传》上述资料据“百度搜索·词条”整理 。

【注5】 吴良吉《序郭善甫先生出处迹》,见《吴氏庆余堂史志》P128

【注6】 同【注2P127

【注7】 同上

【注8】 同上P128

【注9】 同上P127

【注10】 翰林院编修王曾厘《吴良吉讲学传》,见《吴氏庆余堂史志》P128

【注11】 吴良吉《吴氏宗谱·原序》,见《吴氏庆余堂史志》P45

 

                  (吴德余   2017/7/29  汉口)

文章录入:吴小艾    责任编辑:吴小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内容评论标签修改:

    剩余字数:2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宗亲登录 | 宗亲注册 | 邮件投稿 | 在线投稿 | 管理登录 | 

     

    湖北吴氏网版权所有©2014-2022   网站顾问:吴志刚  站长:吴荣祥 副站长:吴福军 吴良恕  责任编辑:吴新国 吴小艾 吴铭 吴文华

    湖北吴氏QQ群:湖北吴氏文化研究群:165422137 湖北吴氏联谊群:127166428 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会群:29822624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告知,本站会24小时内删除!

    粤ICP备19139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