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吴氏网 >> 文章资讯 >> 吴氏人物 >> 现代人物 >> 正文
盖世之杰吴禄贞
作者:本站整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5/24         ★★★

    吴禄贞(1880-1911),字绥卿,湖北云梦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出生于云梦城西郊吴家台子一个贫穷教师家庭。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校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来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战败中国之后飞速发展,大为震惊,痛感非改革政治、倾覆清室,不能转弱为强。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发起组织励志会,又毅然加入兴中会。1902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

    1903年,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湖南发起组织华兴会,积极协助黄兴制订在长沙起义的计划。19045月奉调入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在京期间,仍与湖北志士暗中联系。刘静庵被捕后,他曾竭力援救。1906年赴新疆伊犁考察新军。因忤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1907年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任军事参议,旋任延吉边务帮办,根据实地考察,提出《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力破日本侵略阴谋。19095月升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次年初被调回北京,授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务,同年冬回国,调任陆军第六镇统制。

    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赴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党联系,拟联合北方新军直捣北京。后由奸细告密未成。他断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汉口。清廷怀疑其为革命党,但又不敢贸然将其撤换,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抚以笼络。191111月,袁世凯指使其死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7日凌晨,马步周率几名打手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然后又割下吴的首级,以便向主子请功。1912314日,在上海张园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孙中山在祭文中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吴禄贞墓外形为纪念塔式,高约二丈,墓前有阎锡山撰写的"故燕晋联军大将军绶卿吴公之墓"的石刻,概述了吴禄贞的生平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政府将此陵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该陵墓毁于"文革"19823月,河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将三烈士迁葬至长安公园。去年清明,作者专程前往凭吊,但见游人和中小学生至墓前祭扫者不绝于途,莹莹白花,飘洒遍地。

吴禄贞墓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武昌起义后,湖北革命党人开会商议,认定最适合的都督是吴禄贞。他敢于在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发动起义,他对袁世凯的清醒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的革命党人。许多史家认为,如果吴禄贞不死,他的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历史可以呈现另一种局面。可惜,吴禄贞缺少对敌人的警惕,甚至认为护卫自己是怯弱的表现,以致遭到了毒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的英名和业绩,将永载史册。

    吴禄贞平生气魄雄伟,负文武才,为盖世之杰。有《吴绶卿先生遗诗》、《吴禄贞集》刊行。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内容评论标签修改:

    剩余字数:2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宗亲登录 | 宗亲注册 | 邮件投稿 | 在线投稿 | 管理登录 | 

     

    湖北吴氏网版权所有©2014-2022   网站顾问:吴志刚  站长:吴荣祥 副站长:吴福军 吴良恕  责任编辑:吴新国 吴小艾 吴铭 吴文华

    湖北吴氏QQ群:湖北吴氏文化研究群:165422137 湖北吴氏联谊群:127166428 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会群:29822624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告知,本站会24小时内删除!

    粤ICP备19139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