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吴氏网 >> 文章资讯 >> 吴氏文史 >> 文史研究 >> 正文
儒家的恕道思想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欧阳祯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2/11         ★★★

 

儒家的恕道思想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重要作用

 

欧阳祯人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的现实状况,深度发掘了儒家恕道思想的重大作用。从救民于水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三个方面,为当前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提供了思想的资源。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恕道思想,当做一种行为的方式和信仰追求,运用到了现实的为人处世和国家管理的理念之中。

      关键词:儒家;恕道思想;忠恕;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我们全国上下全力投入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可谓史无前例,可歌可泣!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寻找到有力的思想资源来丰富我们的头脑,那么,我们的抗击病毒的战役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最后就将取得长期有效的、更加彻底的胜利。比如,儒家的恕道思想,就具有非常强大的理论张力,从救民于水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我们抗击病毒的战役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儒家的恕道思想,集中体现在四书、五经等相关著作中,后来北宋五子、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又有深度系统的发掘与发展。其理论体系十分辽阔,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对我们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国家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什么是儒家的恕道思想?先秦儒家的经典之中几乎俯拾即是,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我们理解和解读各种经典文献的钥匙。笔者在此首先选择几条经典原文与大家分享: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上述三条,只是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选择的几段而已。根据上述经典我们知道,在孔子那里,“恕”,是相对于“忠”提出来的。朱熹的注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熹又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又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①] 程颐与朱熹已经把孔子的忠恕之道诠释的非常透彻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上面的各段引文,各有侧重点。《里仁》“忠恕之道,一以贯之”章,不仅讲述了“忠”与“恕”体用一源的问题,而且透露了“忠恕之道”与《大学》、《中庸》、《大戴礼记》等著作的关系。我们在后来北宋五子、朱陆、特别是王阳明的思想背景中,更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论语·卫灵公》的这一章讲的是,虽然“忠”是体,“恕”是用,但是,人生在世生活在营营众生之中,“恕道”是更为重要的人生道理,因为它属于人道,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之间的行为原则。后面的《雍也》章是接着《卫灵公》的这一章进一步的阐述、深化与运用。对忠恕之道的进一步阐述,笔者将结合我们当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具体问题,联系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逐步展开。

结合先秦儒家经典,“恕道”的思想,从我们当代政治管理的角度来讲,其根本的要义就是要拯救人民的苦难于“倒悬”(《孟子·公孙丑上》)之中。是“视民如伤”的恻隐之心,是“匍匐救民”的天下情怀,更是救民于水火,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基本出发点。这一点,由于中国古代的各种特殊性,历朝历代,都是政治行政管理的核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疫情大于山,急于火,猛于水,迫在眉睫,是燃眉之急。这是我们任何时代,任何国体,任何民族,任何地域都应该扎扎实实,始终坚持的治国信条。救民于水火,在孔子那里,叫“德政”,在孟子那里叫“仁政”。灾难当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及各级大小官员,都会认真奉行,因为《孟子》引《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万章上》)不做好这件事情,就会遭到天谴。

从个人的人格修养上来讲,孟子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善端”。仁、义、礼、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爵”(《孟子·告子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民”(《孟子·万章上》)。它们“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只要我们“乐善不倦”(《孟子·告子上》),终生追求,就可以通达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由”。在孟子那里,所谓自由,就是至大至刚的人性解放,就是“善、信、美、大、圣、神”(《孟子·尽心下》)的人生境界提升,就是“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的灵性飞跃。但是,二者之间还有辽阔的原野,那就是人民的“倒悬”之苦。只有能够“与百姓同乐”的人才能够通达自由的境界,只有能够“与百姓同乐”的国君才能够“天下莫之能御”(《孟子·梁惠王下》)。这个理论,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发挥到了极致。他继承和发扬了程颢的思想,从体用一源的角度来阐释《礼记·大学》的“三纲”,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来解释“明明德”,新奇独特,别具一格。其言曰: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

乎?” 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②]

 

     

       王阳明的意思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人们彼此隔阂,不能从“心之仁”推广为“天地万物一体之仁”都是“蔽于私”导致的结果,严重的以至于“利害相攻,忿怒相激”、“戕物圮类,无所不为”,最后甚至“骨肉相残”,连亲兄弟、亲姊妹都不能幸免。这就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灾难。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本来都天生拥有恻隐之心的,看到瓦石的毁坏,我们都有顾惜之心;看到草木的摧折我们都有悯恤之心,看到鸟兽的哀鸣觳觫,我们都有不忍之心;看到孺子之入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   

所以,联系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已经延伸到了目前中国的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武汉等大型城市,已经基本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是在广袤的农村,还有很多很多无辜的群众也不同程度地感染上了病毒。各级政府领导是否能够遵循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视民如伤,匍匐救民,使感染了病毒的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根据各种资讯来看,这个问题似乎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孟子说:“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又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在儒家的经典中,诸如此类的论述非常多,相关的思想深刻之极,对解救我们中国当代的各种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深望各级政府领导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



儒家的恕道思想,在我们目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就是对他人的错误、缺点,有的时候甚至是犯罪,都要有包容、宽容,悲悯之心。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因此我们人人都会犯错误,有的时候甚至犯罪。这是人生成长的必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从错误、从缺点出发,不断成长过程中的磨砺。对一位有志气的人来讲,我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就是修炼自己、锤炼自己的道场。真正优秀的人都是从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中崛起的。这是儒家恕道思想的根本要义之一。

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目前断定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于是,有些喜欢吃野生动物,尤其喜欢吃蝙蝠肉的武汉人,甚至包括没有吃野生动物的其他湖北人统统都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众矢之的。以至于在这个春节期间,所有的武汉人、湖北人几乎全部都被妖魔化了,他们在有的地方连个住宿的酒店都找不到,整天流落街头,在凄风苦雨中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但是,凭良心说,中国人民几乎几千年没有吃饱肚子,穷了几千年。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使所有的中国人破天荒第一次吃饱了肚子,过上了物质丰富的日子。钱多了,条件好了,而我们中国人普遍地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经济建设太快了,而与之相应的人文建设却没有跟上来。这是当今中国人的普遍现象。笔者认为,武汉人喜欢吃野生动物的肉,既不比别的城市多,也不比别的城市少。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所以在武汉爆发,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这个城市是九省通衢,本来就是一个大码头,南来北往的旅客太多,交叉感染的几率比别的城市高得多、风险大得多。当然,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大码头,武汉市的卫生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中,它未必就是最差的。在捕杀、贩卖、贪吃野生动物这一点上,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大家彼此彼此。我们每一个人,最好自己还是首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的行为为好。笔者这样说,绝无为武汉人宰杀、贩卖野生动物开脱的意思。刚好相反,笔者坚定地认为,我们必须在这次惨痛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立法,禁止一切捕杀、贩卖、贪吃野生动物的行为。一经发现确认,严惩不贷。如果不这样做,不痛改前非,最终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过一段时间,似乎风平浪静了,又妄乎所以地嘚瑟起来,于是疫情又来一次。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十分优秀的一面。但是,在有些方面却也十分令人堪忧。比方说,我看过一位著名人物的演讲文稿,说的是中国有一道冷菜,叫龙虾刺身。龙虾刚被活生生地剥去壳,肉被削成一片片的。它还活着。眼珠子滴熘熘转,放射出可怜的光,长须颤动,我们仿佛听到、看到了它的哀鸣觳觫,实在是让人吃不下去。我们不是不能吃龙虾,但是这种吃法实在是太残忍。可是,全国各地,各种各样对动物的残忍吃法,几乎遍地都是。苏杭一带,中国人号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有一道名菜叫松鼠桂鱼,其烹饪的方法十分残酷。鱼的身体被剐、被切,被油炸,端上桌还务必得活着,嘴巴的双唇还在抽搐,而且这还是厨师手艺高超的标志。面对无限痛苦而挣扎的鱼,此时此刻中国人没有任何的恻隐之心,鱼一端上来,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地一起伸出筷子,大块朵颐起来。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各个地方比比皆是,各种奇闻怪招,经常令人瞠目结舌。笔者不能不说,这其中折射出了这个民族阴暗、残忍的心理。由于种种各位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中国现行文化中有相当残忍的一面,它用最毒辣、最残忍的方式运用了对动物的烹饪法和食用法。这些所谓的山珍海味,佳肴珍馐,实际上遍布于全国的各个角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反省和忏悔。

所以,这次我们发现武汉人宰杀、贩卖野生动物的问题,是一个民族的心理问题,道德问题,更是一个信仰问题。过去苦日子过得太长,天上飞的,地下爬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没有中国人不吃的东西。种种捕猎、宰杀、烹饪的场面,简直是惊心动魄!罄竹难书!正是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是武汉人代全国人民受过,是一个民族正在为自己长期以来的残忍行为承受的报应。因此,我们任何一个省份民众真的是没有资格过分地歧视武汉人和湖北人。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上升到信仰的层面,严肃地对待,深刻地反思,彻底地纠正,沉痛的忏悔。认真地汲取教训,痛改前非。《朱柏庐治家格言》讲:“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我们已经几代人没有认真阅读过中国古代的经典,祖传的文化已经渐渐地离我们而去了,绝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我们放弃了一切恕道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对儒家恕道思想的残酷批判与斗争,现在我们才看到了极其惨烈的后果。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增多,是我们有的人财大气粗,满身铜臭,恣意妄为。更使我们很多人的欲望膨胀,贪婪饕餮,完全没有道德底线了。不论是从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来讲,从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来讲,还是从佛教的思想体系来讲,这都是要遭到报应的。武汉人的错误与灾难,是整体中国人命运的缩影。

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出,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具有悲悯患者、反省自己、痛改前非三个关键词。首先对武汉、湖北,以及全国各地的病毒感染者不要歧视,应该宽容、包容和悲悯。因为他们是不幸的。在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70年后的今天,他们理应受到最好的救治。其次,站在儒家思想的角度,站在道家思想的角度,站在佛教的思想角度,认真反思自己:“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这是亦是人生底线问题,更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再次,就是要知行合一,痛改前非,落实在行动之中。尽量减少肉食,多吃植物性的食物。在环境遭到空前破坏的今天,我们多吃素食,不仅仅是一个因果报应的问题,也是一个与身体健康有关的问题。很多专家都讲过,中国人从身体的特质来讲,其实更适合于吃素食。



儒家的“恕道”思想,不仅仅是要包容、宽容他人的错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包容、涵容他人不同种族、肤色、阶级,尤其是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由于四十年来的经济建设,彻底地调动了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我们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本来就是利用人们内心的“恶”来推动社会的前进,在改革之初也是迫不得已。但是,现在看来,它必须要有一个度。尤其是,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的制度文化建设,也必须彻底地完善起来。所以,当法治文化、制度文化、民主监督机制还没有与经济建设相匹配的时候,这种功利主义就会走向极端,它把人的邪恶都调动起来了,导致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了经济效益决定一切,而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的可怕后果而笑贫不笑娼。  

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很多人变得异常短视,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例如,前些天有的地方还胆敢下发正式的政府文件,把国道都封了,有的甚至把高速公路都封了。哪怕中央政府交通部三令五申,虽然国道、高速公路,暂时通畅了,但是时至今日,许多县、区、乡、村的地方公路仍然处于封路状态,无法畅通。表面上看起来,我们似乎暂时挡住了被感染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呢?感染上病毒的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只可能加重我们全国疫情的扩散。而且交通的不畅通会导致我们本地的各种突发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各种物资运输不流畅还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所以,在任何地方封路,不仅仅是违法行为,而且也是一个短视的道德问题。然而我们有的人就是顾前不顾后,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或地方保护主义,什么都不顾了。《礼记·大学》有一段关于“絜矩之道”的文字:“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说的就是儒家的恕道思想。说到底,就是孔子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位思考一下他人的困难呢?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双赢,多赢,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的和谐局面。

更有甚者,在某些家庭里面,本来都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数十年来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口锅里吃饭的关系,本来是手足情深。但是其中一人染病之后,亲人手足,避之唯恐不及,使之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往日的恩情全部因此付诸东流,连在医院去世亲人的尸体都没有人去料理后事。这应该是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文化史,孔子、孟子的故乡所发生的事吗?天理不容啊。

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古人的思想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说的是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像宰相一样受到人的尊重。因为这个职业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医生都是受到我们民族尊重的天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医务人员历来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可是,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现在医院的医务人员不能承受之重啊!在笔者看来,目前中国的医患关系紧张,在全世界都是最严重的,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是中国目前社会不诚信,人与人之间彼此不信任,以他人为沟壑的集中表现。近年来,中国发生了无数次骇人听闻的医患纠纷,甚至是杀医案。在这次抗击病毒的战役中,也居然出现了多次患者撕破医务人员的防护服,脱下自己的口罩,向医生面部吹气,吐口水、甚至殴打医生等等恶性事件。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世界各国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任何时代,任何国度,拯救疾病的医生,和拯救精神的教师得不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时候,这个时代就是末世,这个国度就正在走向地狱之门。

孔子是非常重视医务工作的。《论语·述而》载:“子之所慎:斋、战、疾。”“斋”,就是祭祀的信仰活动,是全社会的感恩、敬畏问题。因为没有感恩与敬畏之心,就没有责任与奉献。“战”,指的是军队对国家主权的捍卫,要保护领土完整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疾”,讲的就是全社会的医疗保健体系的公正、公开、公平。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位患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这是每一个政府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所以,在这次抗击病毒的战役中,对全国所有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的医务工作者付出的巨大辛劳,作出的巨大的贡献,我们都应该深怀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儒家的恕道思想是彻底反对一切捕杀、屠宰、贩卖、贪吃野生动物的。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也就是说,儒家思想从来都是反对滥砍滥伐,反对恣杀生禽的。儒家恕道思想的根本要义,就是大力提倡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人与人之间、人与社群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孔子“孝”的思想已经上生成了一种人生观、宇宙观。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这样的表述也包含了天地之间周流六虚,任天圆道,天人冥合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儒家原典中,始终都是要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尚书·尧典》一开篇就写道: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

 


       从个人的“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到国家的“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都是追求的天人冥合,万邦和谐。而且其中还有与各种禽兽的和谐相处的描写:“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尚书•皋陶谟》)“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是我们当代人完全想象不出来的一幅和谐的画面了。

所以,不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还是从当今的先进科学来讲,野生动物都是不能够随意的宰杀旳。这本来应该是一个人类生存的常识。因为,我们豢养鸡鸭,猪马牛羊,这是人类文明,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以来逐步摸索,反复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如果我们现在逆向行动,胆大妄为,大规模地捕杀、贩卖野生动物,就会打破人类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不能拉近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因为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并不能够有效地抵抗来自野生动物的病原体(例如:蝙蝠身上就携带着100多种病毒)。如果我们肆意妄为,打破了这种世界的生物链的平衡,就会导致对我们人类健康的损害,最终甚至可能是人类免疫体系的崩溃。

西方的《圣经》明确规定了很多野生动物是不能食用的:“凡可憎的物都不可吃。……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也不可摸。……不可吃的乃是雕、狗头雕、红头雕、鹯、小鹰、鹞鹰与其类,乌鸦与其类,鸵鸟、夜鹰、鱼鹰、鹰与其类,鸮鸟、猫头鹰、角鸱、鹈鹕、秃雕、鸬鹚、鹳、鹭鸶与其类,戴鵀与蝙蝠。 凡有翅膀爬行的物是与你们不洁净,都不可吃。”[③] (《圣经·申命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食同源,很多著作都讲到了饮食的禁忌。例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1330)有《禽兽变异》一章,就讲述了各种禽兽食用的禁忌:“禽兽形类,依本体生者,犹分其性质有毒无毒者,况异像变生,岂无毒乎。倘不慎口,致生疾病,是不察矣。”[④] 但是,我们目前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已经使很多中国人妄乎所以,贪婪歹毒,为了图一时之快,无所不用其极了。他们自私自利,狂妄无耻,以邻为壑,祸及一切生灵!

《礼记·中庸》写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究其实质,其实讲的是众生平等的思想。孟子也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忠恕思想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推”。孟子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不仅要“推”到他人身上,换位思考,而且要“推”到动物身上,德泽被于禽兽。

《周易·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地造人造物,周流六虚,风雨博施,品物流形而各正性命。所以,这个世界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保合太和,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才是吉祥的。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张载说的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西铭篇》)广大的老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山川河流、鸟兽虫鱼,都是我的兄弟手足。在中国文化的思想深处,特别是它的恕道思想,是彻底反对任意宰杀野生动物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天人合一,任天圆道。儒、释、道,都无不如此。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优势。所以,儒家大力提倡成人成己,成人成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合外内之道,博施济众。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在著名的《诗经》《楚辞》和历朝历代的诗歌作品中,都无不如此。如果我们阅读过屈原的《离骚》、《山鬼》等等作品,我们就会看到屈原描写的一幕幕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令人深思飞扬。我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饮酒》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它把人的哲学与大自然的风光融为了一体,把对人生的向往与飞鸟的自由飞翔熔铸成了同一个精神的世界。沉醉其中,精骛八极;得意忘言,不知今夕何夕。

中国整个的诗歌史、文学史、艺术史都是建立在这种天人合一、天人冥合的审美意境之上的。没有美与丑的区别,就不可能有是与非的区别、更没有善与恶的区别。可惜我们现在离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文明实在是太遥远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完全无法理解。在儒家思想的体系中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治理国家的理念问题: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礼记·中庸》)



       我们注意到,《中庸》的忠恕之道,不仅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群之间,它还提出了“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物,就包含了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一切生物。这就是天人合一最大的智慧。它还把这一点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鸟语花香,春夏秋冬,周流六虚,宇宙与我同为一体,进而提出了博厚、高明、悠久著名理论。把博厚、高明、悠久熔铸在我们的心性之中,经权、时中,慎独、笃行,合外内之道,只有在这种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状态下,我们生活得幸福,生活得有境界,才是真正的“性之德”的实现。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世界才能成为诗意的栖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非常聪明、辽阔的天人冥合的世界观。

因此,王阳明在程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心学理论、政治理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答聂文蔚》)[⑤] 这种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理论不仅包含了对一切老百姓的“困苦荼毒”的体恤,而且也包含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这是从先秦儒家的恕道思想中激发出来的重要理论,值得我们当代认真汲取。

所以,不论是对野生动物,还是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我们都应该有恻隐之心,不能随意地歧视,更不能充满敌意。对野生动物,更是不能随意地捕猎、屠宰、贩卖。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我们必须从做人的高度,从进德修业的高度,从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来面对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相信我们只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的信仰,真正面、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真正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中,我们就不仅能够真正彻底战胜一切病毒,而且还有可能因此而使我们的民族得到伟大的复兴。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手机号码:15071177418    电子信箱:2556614891@qq.com

邮政通讯地址: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欧阳祯人






文章录入:吴小艾    责任编辑:吴小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内容评论标签修改:

    剩余字数:2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宗亲登录 | 宗亲注册 | 邮件投稿 | 在线投稿 | 管理登录 | 

     

    湖北吴氏网版权所有©2014-2022   网站顾问:吴志刚  站长:吴荣祥 副站长:吴福军 吴良恕  责任编辑:吴新国 吴小艾 吴铭 吴文华

    湖北吴氏QQ群:湖北吴氏文化研究群:165422137 湖北吴氏联谊群:127166428 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会群:29822624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告知,本站会24小时内删除!

    粤ICP备19139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