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吴氏网 >> 文章资讯 >> 吴氏文史 >> 文史研究 >> 正文
鄂籍士人谱(1)
作者:吴德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4/23         ★★★

                 鄂籍士人谱(1)

    

       

    读书,原本是很私人的事,读什么,何时读,全凭个人情趣和喜好,对于意中书,一读再读不释卷,对于味同嚼蜡的文字,弃之如弊履,且读时窗外的喧嚣浮躁充耳不闻,不会惹是生非。而我的读书,如鸭背泼水,跟团旅游,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近来不知为何心血来潮,老抱着鄂籍的几位大家翻来读去的,以致萌生把当下鄂籍的士人列个谱。这不是籍本位,主要是读他们的文字,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可能还有文字里乡音浓厚,籍于鄂或籍于鄂而后漂乡音难改,字里行间乡音元素颇能辨析,有亲切感,也就“情更迫”吧;“谁不说俺家乡好”也是我引驴入黔般好事的原因之一。再说,其实我既不懂诗,也不知文,只是柳宗元笔下的好奇好事之徒而已。

    我说的士人,是资中筠先生说“略相当于知识分子”,(她后来又以“知识人”、“文化人”bug ),干脆名“那些人”,尤其那些风骨士人,以为最贴。

我说的当下,是指现在还在日以继夜码字的士人,即既有风骨又有担待的经天纬地者。那些走了的,如古代鄂籍:战国秭归的屈子、襄樊的宋玉,东晋襄阳的习凿齿,唐代襄阳杜审言(杜甫祖父)、襄阳孟浩然、荆州毋潜、江陵岑参、襄阳张继、戎岦、天门皮日休,明代公安袁宏道,清代蕲州顾景星、黄州的杜浚,如近代现代:浠水的闻一多,黄梅冯文炳,蕲春的胡风,京山的聂绀弩,荆州欧阳山,潜江曹禺,襄阳陈荒煤,老河口的张光年,红安的叶君健,黄冈的秦兆阳,赤壁的邹狄帆,武昌的王元化等,历代风骨嶙嶙之士,不在此谱之列。他们是:

方方 韦君宜 叶文福 刘洪波 刘醒龙 朱健国 池莉 余世存 杜导斌 陈应松 杨恒均 胡发云 野夫 鄢烈山 熊召政 董宏猷

(以姓氏笔画为序)

1   书香门第之女

2   欲写风华春渐杳

3   他是一座巍峨的高山

4   还是信奉人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5   认准经典文学价值的大作家

6   一只早叫的公鸡

7   有了快感你就喊

8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天纬地大学者

9   一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服刑3年的

网络作家

10   他在纸上筑造起一个坚韧的天地——神农架

11   一个并不复杂的中国民主小贩

12  “易代之际的自由遗民”

13   一壶酒,温热了异乡孤旅

14   独领风骚的“公民写作”者

15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16  一片冰心在玉壶

   

1.方方:书香门第之女

                      

方方  本名汪芳。 方方其实19555月生于南京,两岁才入鄂,以后一直在鄂,理属鄂籍。1974年高中毕业,1975年始在武汉运输公司当装卸工。我想,这或许是她的作品多底层社会人物的滥觞。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2007年起任湖北省作协主席。

    方方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之女,曾外祖父杨赓笙是国民党元老,二次革命 ”的秘书长。当年的讨袁檄文就是他写的。外祖父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他去世得很早,所以母亲一直随曾外祖父生活。伯祖父汪辟疆,是南京大学的教授。母亲毕业于九江教会学校励女中。母亲家族中的小舅公杨叔子是科学院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父亲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方方有三位兄长:大哥1964年以湖北省高考第一名进入清华大学,他是华中科大教授,研究天体物理。二哥从华科大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东北大学教书,也是教授,研究自动控制。三哥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在美国麦道公司工作几年后,引进回武汉,现是武汉直升飞机公司CEO

    百度搜索的年表是这样的:

1975年,开始写诗。
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
1987年,发表《风景》(《当代作家》19893期),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乌泥湖年谱》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
    已出版小说、散文集《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水在时间之下》等60多部,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为主。新近出版有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景状,善于刻画卑琐丑陋的病态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语气中常透露着一种冷嘲和尖刻,在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逮的人生思考。
    2011年推出长篇小说《武昌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月出版)及中篇小说《民的1911》(载《上海文学》20117月号)。《武昌城》以攻城和守城两重不同角度回首1926年武昌城鲜为人知的一场围城战,《民的1911》全景式再现百年前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波澜壮阔的经过。
    201210月末,根据方方长篇小说《万箭穿心》改变的同名电影上了院线。《万箭穿心》讲述了武汉汉口一个平凡女人的半生。

我喜欢其笔触注重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对那些卑琐丑陋的病态人生和人性的弱点,透露着一种冷峻和尖刻 ,叙事简洁明快而又酣畅淋漓,那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敏锐、深逮,在《万箭穿心》尤为著。

2015年,为个文学奖跟一个名曰“诗人”实则商人的人打官司,输赢为所谓,不值。

2.韦君宜:欲写风华春渐杳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湖北建始人,少年时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4年秋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哲学系就读。第二年即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加入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12月投身“一二·九”运动,1936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她辍学离家流亡到南方去,在湖北地区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到延安做青年工作,编辑《中国青年》,还曾在晋西北和陕甘宁边区做过中学教师、报纸编辑、记者以及新华广播电台编辑等。这一时期。她还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三个朋友》和《龙》等影响较大。

    解放战争中,韦君宜曾任区委干部,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前夕,在河北平山县参加筹备《中国青年》复刊工作。北平解放后,她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谈论青年思想的论文和随笔,这些文章后来编为单行本《前进的足迹》。此后她调任北京市委文委副书记,主管宣传工作。1954年她调作家协会,担任《文艺学习》主编。

    1958年《文艺学习》停刊后,韦君宜下放到河北省怀来县农村劳动锻炼。1959年初回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60年调入作家出版社(后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社长,直到1986年离休。

    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母与子》,中篇小说《洗礼》(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女人集》《老干部别传》《旧梦难温》以及散文集《似水流年》《故国情》《海上繁华梦》等。

    张远山言,“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是《金光大道》等伪文学的组织炮制者、经手出版者,她晚年在病榻上完成的《思痛录》,作为共和国出版史的真相揭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足资今人和后人引以为戒。在《编辑的忏悔》中,韦君宜承认,作为编辑,她长期从事的工作,就是在编造和出版谎言。”

19864月,韦君宜不幸因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偏瘫;19871月初又因摔伤右臂骨折;1989年患脑血栓;1991年骨盆又不慎震裂……但是身体上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挫败她的意志。在病床上她就开始用瘫痪的右手练习写字。自1986年以来,她写出了几十篇散文和杂文,还完成了她的夙愿,不但写出了长篇回忆录《思痛录》和长篇小说《露沙的路》。

偶见韦君宜一首旧诗,写于198510月,系《思痛录》和《编辑的忏悔》的诗化版,录之后:

美人迟暮英雄老  欲写风华春渐杳

杯酒情深五十年  将逢莫道重逢少

五月鲜花依旧好  一曲歌终千绪绕

可有豪情似旧时  殷勤拭眼删旧稿

3.叶文福:他是一座巍峨的高山

 

 

 

叶文福的简历较为精准的,取新浪博客峻峰的梳理:

1944年生,湖北蒲圻(现赤壁)人,曾用笔名叶蛮、叶蛮牛。1960年就读蒲圻师范,二年级时参加校百花文学社,毕业后当过教师。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工程兵战士、区队长、文艺宣传队员,工程兵政治部文工团专业作家。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1969年开始发表作品,1971年参加工程兵举办的文艺创作学习班,1972年被借调到刚刚复刊的《解放军文艺》杂志社,任诗歌组编辑。1979年发表诗作《将军,不能这样做》,1981年发表诗作《将军,好好洗一洗》,导致被点名批判多年,并被长时间隔离审查。1983年回到家乡,家乡县委宣传部组织了批判他的动员大会。1985年在上海与巴金会面,受到巴金热情安慰和鼓励。1986年高票当选《星星》诗刊“中国十佳青年诗人”。同年“转业”到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不久开除。1989年,因在天门广场演讲获罪,入秦城监狱。数年后复出,在《绿风》和《人民文学》发表诗歌。2001年开始,多次应邀出席诗歌活动,2009年发表长诗《青藏铁路》,20135月应邀到香港浸会大学演讲。主要著作有:诗集《山恋》(1978)《苦恋与墓碑》(1982)《雄性的太阳》(1986)《天鹅之死》(1986)《牛号》(1992)《叶文福诗词选》(2013)散文集《收割自己的光芒》(2010)等。其中诗歌《将军,不能这样做》《祖国啊!我要燃烧》《夙愿》获中国新诗奖,诗集《雄性的太阳》获全国新诗集奖。

1968年我始知叶文福其名,当年服役的工程兵正好与他隔一个师,该师的师政委之子亚中与我一个班,他说你们有个老乡叫叶文福,很熟,给工政文工团写节目,写诗,师部好多人传抄。我一下来劲了,让他抄几首给我看看,他竟然能背下几首,如《海带》、《钢筋》、《安全帽的自叹》等。在那红色铺天盖地的年月,这些尤物绝对的违禁品,但读的过瘾。亚中说叶很风趣、健谈。他建议约个时间我俩见个面,我说谈何容易,部队律令 “无事不出门,出门必两人”,牛头马面隔断人间。

叶文福的诗影响最大的是发表于1979年的《将军,不能这样做》以及后来的《将军 好好洗一洗》,在中国社会掀起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狂涛巨浪的政治事件。

叶文福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战士,风骨士人,名副其实的“那些人”。

他是诗人,是屈原式的诗人,是当下的屈原,是新时代最伟大的最优秀的诗人!

他把诗看做宗教、语言的寺庙,诗教。他穿透了诗的本质:他说,诗就是痛。痛是可以转换的。转换成爱,转换成对美的赏析和追求,对爱的追求和歌吟;转换成恨,转换成对假、丑、恶的仇恨和鞭挞等等。

他写并颂《雄性的太阳》,他本身就是一首雄壮的诗。

他写《将军》,他知道“将军” 就是枪杆子打天下的群体。

他写这样的诗:我是火柴  没有膝盖

他写这样的诗:我寻找光  我寻找火  我是飞蛾

他写这样的诗:待一场大火神圣地熄灭 / 没有挽歌 痉挛的高枝悄然挂果 / 且以自己撕裂胸脯的壮烈 / 倾吐出满腔凝结的火种 / 以死亡迎接最后的收获

……

他说:我的诗,弯起来是花环,竖起来是枪刺!

他几乎每天都写诗,他的诗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它给诗坛带来的是一种阳刚之气,一股壮骨雄风。他不过分追求诗的含蓄,摒弃曲折隐晦的表达方式,袒露情怀,一任感情流泻,汪洋恣肆。

他自己是一首诗,他还有一首终生相伴的另一首壮美的诗---他的红颜伴侣王粒儿。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曾大声呼喊:“他是屈原,我是婵娟,我要替屈原喝下毒酒!”

叶文福是诗人,更是一个战士,他的每一场战斗都是那样壮烈,其心也拳拳,其骨也铮铮,他是火柴,没有膝盖!

197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时针砭时弊,“大放厥词”,被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典型,遭邓大人批示“放肆的讲了一篇话”。 他也因此丢了军籍。

1980年底,在崇文门在全国剧本创作座谈会上,对着路石的满口胡诌,实在听不下去了,拍着桌子大喝一声:“住口!”如雷鸣;指着刘金大喝一声: “滚下去!”似狂飙。

耿飚将军见了那首《将军,不能这样做》,拍案大骂“老子住牛棚,他在哪儿?刚回来消停几天,就说三道四!”

二炮政委陈鹏桥在全兵种政工会上咬牙切齿,“有个叫叶文福的写诗说我拆幼儿园。”

工程兵政委王六生将军说:“叶文福这号人,还批什么,直接枪毙算了!”当时参加开会的一共26个将军,只有两个没有发言。

刘白羽都给作协写信,声讨叶文福污蔑军队高级将领。叶文福说,“有知的无耻比无知的无耻更无耻!”

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与学生们一起静坐绝食;

在天安门广场,打着“诗人叶文福宣布退党”的巨幅横标“散步”,被捕,打入死牢。

警察曾四处搜捕风波后四散的人,在煤炭学院,他安排和劝导学生们离开,学生问,“叶老师,那你呢?”他说,“我不离开。我留下做‘谭嗣同第二’!” 

陶然亭附近的半步桥看守所,狱警鄙夷他“知识分子就是不安生,瞎写什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答道“叫什么都不知道就来抓我?!”结果挨了一耳光,后来被转移到秦城监狱。

军委、总政、工程兵成立三级“叶文福问题办公室”,逼他写了6年的“检讨”,他宁折不弯。

当年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和美国国务院,为他的事向中国当局交涉,希望他们恢复这位属于中国自己的宝贵财富的诗人以自由。

几次给朱镕基胡锦涛写信要求撤销邓大人以中共中央委员会名义亲自签发(1981)三十号文件中“站到党和人民对立面的立场上去了”的指控,然而,泥牛入海无消息。

叶文福由荣而辱的滥觞是两首诗:《将军,不能这样做》和《将军 好好洗一洗》。

然而这是两首被误读了的诗,无论庙堂还是坊间,直到今天仍在误读之中。

叶文福的诗直指“将军”,将军是什么?不是某个具体的将军。虽然当时掀起了一个拆幼儿园盖将军楼的高潮,虽然有上将对所盖将军楼嫌其地段不好而重盖了一座,那是拿枪杆子打得天下的群体,在伟大统帅走后,肆无忌惮,岂止是拆除幼儿园,岂止是几个亿,岂止是造将军楼,他们巴不得一下子把天下全切分了。正如王姓将军所言,“这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老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有四百万军队,怕什么”“老子打天下,老子就得坐天下”;正如如陈姓某人说的“还是要用自己的人(指后代)”。这庶几上述将军们震怒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叶文福是早期最有觉悟的先行者之一,他对世界向着现代民主宪政的发展方向和普世价值有着非凡的敏锐和理性自觉(此后共和国难得的改革开放的黄金十年映证了这个自觉),正如他在近年的访谈中所答,那“是对这一场所谓革命的性质的拷问,对文学有一点常识的人都应该懂得,在这首诗中,所谓反腐,不过是进入主题的切口。”“我关心的是我们民族道路的走向”,这是所指,能指是拆幼儿园、修澡池。

叶文福是经历了整个文革的人,他是上一个时代的历史直接见证人。

文革是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一个难以平复的创伤,也是人们认识今下纷繁杂乱的社会不可逾越的大事件。叶文福的遭遇,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文革的历史,是整个民族的遭遇。

我们知道,当英明领袖已敏感地觉察到他亲手创建的这个天下有倾覆的端倪,李自成牛金星洪秀全者流的前车之鉴清晰地展示在共和国前行的路上,要保住这个须臾不可或缺的宝器,一方面要不让这个天下的开创者从内部腐蚀了它,另一方面也不容忍新生的始依终弃的造反者觊觎天下,以求一逞。伟大统帅英明地判断局势以求平衡,一会儿以左击右,利用王洪文蒯大富者流以打击李自成牛金星洪秀全者流,放手让民众造反,警惕后者对天下的问鼎;一会儿以右克左,反过来倒向那些用枪杆子打得天下的既得利益“将军”, 防止他们把天下一下子分光了以致倾覆。伟大舵手摆渡,左右摇摆,游刃有余,其良苦用心是让“将军们”收敛其贪婪,以保他们亲手打下的天下千秋万代永世长存。可最终都没有找到这个平衡点,遗恨而去,将这个游戏留给了后继者继续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只是不再挂“文革”的旗幡。 叶文福从他“写诗”的遭遇中敏感地意识到了并第一个用“诗”作武器昭告当时的人们,那些文革结束后还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

这就是叶文福的意义!都在他的“诗”外。

历史的那一页虽然早已翻过去了,现在的80后以降的人甚至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人们评论说, 叶文福是当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将爱国爱民爱乡土的强烈感受,溶入到到他的作品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的诗歌艺术风格。而且他的性格、人品、思想、情操给世人带来的是不畏强势,不卑躬屈膝、昂扬向前的坚忍榜样型的启迪与思考。 经历士人的荣耀光华,经历了厄运和磨难,6年的审查批斗,被剥下戎装遣送回乡,至投入秦城监狱,至11年多的被噤声。而自《穿满弹洞的旗帜》集子被羞羞答答的解噤,诗人曾有一度的亢奋,2012年出版了《叶文福诗词选》,出席各种形式的集会,演讲,访谈,朗诵,他仍然是诗性的,依然是真正意义的诗人。但如今的诗人,战士的戎装早已卸下,身心全放在诗里,虽然不避世,不消遁,秉笔高歌,但“报国无方已白头”“落叶归根叶已黄” 。庙堂也不怎么干预,因为那声音太弱了,听得见的人太少。

直到最近两年,自言不怎么会网络、电脑、手机,虽有微信公众号,显然他人代理,与世界与“天下”的及时资讯严重隔离,诗中的意象多是山光水色,“梅”“菊”“兰”“柳”“竹”以及“茶”“酒”,外面的世界也渐见陌生,原来他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已物是人非且知之甚少,只凭报纸和电视了解世界,再也无力担待《将军,不能这样做》的诗人了。甚至:

 “南北诗星双弟子,好诗且待困时吟”,这不是叶文福。

“沸腾一腔热血,奠社会主义千秋业”,这是叶文福吗?

“一柱擎天,名彪青史,绝代风华,高风白玉无瑕”, 这是叶文福吗?

“万里长征归正道,擒龙且待长缨舒”, 这是叶文福吗?

人们还注意到,他在很私人性(目前很有限的)访谈、聚会、演讲等场合的发言,同样内容,与能出版的诗集和文集,对同样的事件评说竟然两个相互消长的版本。

叶文福的那个时代,士人独领风骚,在前面迅跑,人们竭尽全力气喘吁吁也跟不上,高山仰止;而这个时代开始(21世纪10年代),要回过头来关注他,只是“看青山多妩媚”了。

 

文章录入:吴小艾    责任编辑:吴小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内容评论标签修改:

    剩余字数:2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宗亲登录 | 宗亲注册 | 邮件投稿 | 在线投稿 | 管理登录 | 

     

    湖北吴氏网版权所有©2014-2022   网站顾问:吴志刚  站长:吴荣祥 副站长:吴福军 吴良恕  责任编辑:吴新国 吴小艾 吴铭 吴文华

    湖北吴氏QQ群:湖北吴氏文化研究群:165422137 湖北吴氏联谊群:127166428 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会群:29822624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告知,本站会24小时内删除!

    粤ICP备19139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