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吴氏网 >> 文章资讯 >> 吴氏文史 >> 祠墓古迹 >> 正文
阳新发现明代“后七子”吴国伦墓
作者:贺介飞    文章来源:东楚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8         ★★★


                            杂树林现吴国伦无字墓碑。



 

    金黄的油菜花在三月的春风里翩翩起舞,油菜花深处的杉树林里,几个中年人激动地比划着。7日上午,在阳新县城东新区胜利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里,一个惊人的发现打破了几个世纪的沉寂。
  永兴吴姓子弟在这片名为老鹳嘴的树林里,发现了有明代“后七子”之称的吴国伦坟墓。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吴国伦妻子陈氏、大哥吴国佐夫妇的合葬墓。所有的发现与《阳新文化简史》等相关典籍的记载高度吻合。
  “这可以说是阳新的一个重大发现。”阳新县文物局局长柯忠难掩兴奋。
  
  长达九年的寻找

  老家在阳新县白沙镇同斗村的吴远国,多年前搬到阳新县城居住。
  这些年,经过一番打拼,吴远国有了自己的事业。因为为人踏实,2008年,永兴(阳新县古代的叫法)吴氏宗亲会在阳新县城成立时,吴远国被推选为副会长。
  “国伦公(吴国伦)既是阳新历史上的名人,也是我们吴氏家族的骄傲,既然族谱上有记载,我们这些人在有生之年应该把他的墓地找到。”当时,吴氏宗亲会会长吴风翔提议。
  会长的提议立即得到吴远国、吴作武、吴有社、吴美权、吴礼民等宗亲会主要牵头人的一致同意。
  之后,上述这些吴氏子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葬于州城东北之陈埠老鹳嘴),在阳新城东一带方圆十里位置四处寻找。
  从那时起,只要有空,吴远国等人就开着车子到城东新区一带转悠。“彭山垴、胜利、综合、双港都去过,首先就是打听这个老地名。”吴远国说,因为文献记载的都是老地名,经历几个朝代300多年后,许多地名都改变了叫法,寻找相当困难。
  吴美权是最靠近文献记载之地的一户吴姓子弟,在彭山垴生活多年的他骑着自行车在阳新城东走村串巷,也没找到老鹳嘴这个地方。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吴美权在胜利村走访时,听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村东北处的移民新村口子有一个地方叫老鹳嘴,还有一个地方叫泥鳅嘴。
  “那是过去的叫法,现在都叫移民新村。”老人说,他小时候,父辈们是这么叫的。
  这个消息传开后,吴风翔等人异常兴奋。
  为了证实地名,吴风翔和吴远国等人来到这里走访附近村民,最后在一片油菜地旁发现了一块清朝时期的墓碑,上面标注这里就是老鹳嘴。
  除了油菜地,四周都是农田,移民新村村口有一片七八亩面积的杉树林。吴国伦的坟墓在哪呢?
  3月2日上午,吴风翔等人钻进茅草丛生的杉树林,在树林深处发现了一块无字碑。紧接着,大伙又在无字碑旁十米处发现了“诰赠恭人吴室陈氏之墓”坟墓。这段标记与吴国伦妻子的文献记载十分吻合。
  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两座坟墓后面,大家又发现了“吴国佐”(吴国伦的哥哥)的坟墓。
  随后,闻讯赶到的阳新文物局局长柯忠等人来到现场。在无字碑后墓葬发现了巨大的盗洞,附近处发现一些残留的石雕,仍可见雕工十分精细。众人对此深感遗憾。

  明代“后七子”的风采

  一座普通的坟墓竟何以惊动文物部门?还是让大家先认识一下这位明代“后七子”。
  根据政协阳新县委员会编写的《阳新文化简史》资料记载,吴国伦(1524——1593),出生于兴国州尊贤坊。
  年少时,吴国伦沉迷于一种赌博游戏,流连市井。后来,妻子陈氏好言相劝:“以君之才,当不久下人,独何不自爱而友非其人乎?”
  妻子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吴国伦烧掉赌博器物,开始和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埋头读书。26岁那年,吴国伦以湖北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一年后,吴国伦中庚戌科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一开始,吴国伦被授予中书舍人,后担任兵科给事中。当时,明朝为严嵩父子把控,“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遭严嵩排挤出京后病逝。吴国伦与王世贞等人为梁有誉哭丧,不料因此得罪了严嵩。
  之后,吴国伦被贬到江西做按察司知事。接着,吴国伦还做过南康府(今江西赣州西)推官,主管白鹿洞书院。1570年,在广东高州,作为高州太守,吴国伦曾举兵抵御倭寇骚乱。1574年,在50岁这年,吴国伦升任河南参政。
  54岁那年,吴国伦罢官归隐,潜心写作,声名远播。
  吴国伦一生著述有《藏甲岩稿》《甔甀洞稿》54卷、《陈张事略》《吴川楼集》《春秋世谱》《训初小鉴》《川楼杂记》等。其著作多收入《明史》《四库全书》等。
  吴国伦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学者和教育家。在主管白鹿洞书院期间,吴国伦引一帮学问之士四处讲学。在广东高州期间,吴国伦创建了“南岳书院”(今高州中学)。
  吴国伦一生轻财好客,游历广泛。据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都是吴国伦的好朋友。广东肇庆七星岩、江西南昌滕王阁、贵州赤水河、福州开元寺等名胜古迹处都留有吴国伦的诗作或题刻。
  乾隆三十三年,清乾隆皇帝曾为《甔甀洞稿》题叙。
  《阳新文化简史》记载,吴国伦罢官还乡后在兴国州城北门外(今阳新城北)建了一个小园子,取名“北园”。之后,安贫乐道、会友讲学,吴国伦的晚年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文献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二十三日病逝,活了70岁,是“后七子”最长寿的一个。葬于州城东北之陈埠老鹳嘴。

  考证后准备保护起来

  吴国伦作为阳新历史上“极富盛名”的文化名人,一直备受当地文化界人士推崇。曾经,为纪念吴国伦,阳新还设立了“吴国伦文学奖”,这也是阳新县最高的文学奖项。
  从3日的最初发现至今,阳新县文物局局长柯忠等人十分激动。早在多年前,阳新县委县政府就有领导曾鼓励民间寻找吴国伦坟墓一事。
  “多年前,在浮屠镇吴智村,吴国伦的爷爷坟墓被发现,立碑的是吴国伦。”吴远国说,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吴国伦的曾祖搬到阳新富川街生活,其父亲搬到县城蟠螺山(桃花泉)一带生活,吴国伦是吴姓第八十八代。
  东楚晚报记者翻阅永兴吴氏族谱,上面清楚记载,唐朝年间,从江苏过来的吴氏第六十五代良材公任永兴(今阳新)县令,后在阳新落业。族谱记载吴国伦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小,在老鹳嘴发现的“国佐”是吴国伦的大哥。
  “族谱有时候比一些历史文献更准确,因为它一直在更新。”对于为何选择离阳新城区10里范围寻找,吴远国说,族谱上说吴国伦所葬的就是兴国州城东10里陈埠老鹳嘴。
  而眼下发现的吴国伦墓所在地距离阳新县城也就是10里路地。“不仅方位相同,而且族谱上记着吴国伦的妻子陈氏也葬在老鹳嘴别处,大哥吴国佐和夫人叶氏也葬在这里。”阳新县文物局工作人员说,多方证据表明,这个无字碑下就是吴国伦的坟墓。
  “那个年代一些有名望的人有不留碑文的习惯,比如阳新的陈献甲墓(该墓以其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也是无字碑。”吴作武告诉东楚晚报记者,不署名也许是担心盗墓贼的破坏。
  至于为何吴国伦的坟墓被遗忘,吴远国等人也难以解释。“可能是年代久远,有说法说吴国伦后人的一支迁往江西南昌。”吴远国说,从吴国伦的哥哥坟墓立碑的年代(上面写有道光年间)看,至少,在清朝道光年间,包括吴国伦的坟墓一直是有人看管祭扫的。
  在胜利村,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曾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附近修水库,村民把这块杂树林里的石条运走筑水库了,后来有人在杂树林种上杉树,就是现在这片杉树林。
  “我们准备一步步来,再加以保护,毕竟,吴国伦的墓已经遭到破坏。”柯忠说,不仅对吴国伦本人,这个重大发现对于研究阳新明代历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能够保护起来,国伦公在天之灵算是无憾了。”吴远国满心期待。
  
  资料链接:
  明代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和徐中行等人,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继续提倡复古,相互呼应,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世称他们是后七子。后七子的基本文学主张同前七子一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吴国伦关心国事,所作《庚戌秋日纪事》三首,沉痛的诗句流露着诗人对国事的焦虑和深刻的嘲讽。《暮秋感怀》三首并不是对自然秋景的伤怀,而是对民劳国艰的深切担忧。诗中一方面描写了“急难征兵远,疮痍转饷频”的惨景,另一方面揭露了“戚里纷丝竹,侯家盛绮罗”的豪华。两相对照,诗人发出“时艰民力尽,世赏国恩多”的感喟。他的咏史诗,对“独余肝胆壮东流”的宋末民族抗元英雄表达了景仰之情,同时也包含着对明王朝命运的忧虑。

文章录入:吴小艾    责任编辑:吴小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内容评论标签修改:

    剩余字数:2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宗亲登录 | 宗亲注册 | 邮件投稿 | 在线投稿 | 管理登录 | 

     

    湖北吴氏网版权所有©2014-2022   网站顾问:吴志刚  站长:吴荣祥 副站长:吴福军 吴良恕  责任编辑:吴新国 吴小艾 吴铭 吴文华

    湖北吴氏QQ群:湖北吴氏文化研究群:165422137 湖北吴氏联谊群:127166428 湖北吴氏宗谱编委会群:29822624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告知,本站会24小时内删除!

    粤ICP备19139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