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只小鸟飞过吴氏祠堂的鱼尾飞檐。特约摄影 谢智强
6月5日,吴氏祠堂正门全景。特约摄影 谢智强
6月5日,“吴氏祠文管所”工作人员吴胜清正在介绍吴氏家谱。特约摄影 谢智强
6月5日,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吴氏祠堂位于青山绿水中。通讯员 其波 摄
●一个宗族祠堂,为何能享有“鄂东第一祠”的美誉,并成为无数川渝吴氏后裔的寻根问祖之地?
●祠堂特地建在河流旁,且大门与外墙有约30度左右的倾角,这是为何?
湖北红安县八里湾镇东北部陡山村(原属麻城市),丘陵与盆地交错,河流纵横,风光秀丽。
被誉为“鄂东第一祠”的吴氏祠堂就坐落在这里。它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成为无数吴氏后裔寻根问祖的圣地。
6月5日,采访组推开吴氏祠堂那厚重的大门,在雕梁画栋间,寻觅“湖广填四川”时吴氏先人们的步履维艰。
1 建制考究 再现盛世繁华
清晨,风起,吴氏祠堂高高的檐角上,碗口大的风铃叮当作响。阳光将祠堂的青墙蓝瓦、龙头鱼尾的飞檐拉成长长的影子,气势恢宏。
据《红安县志》记载:吴氏祠堂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前、中、后3幢之间,有庭院相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
走近吴氏祠堂,门口两侧的红枫树郁郁葱葱,门前10余米处的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潺潺。门前的牌楼,高高耸立,飞檐层叠。牌楼顶层正中镶嵌着“八卦图”,其下为“家承赐书”的匾额,两侧依次镶嵌着“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画。据“吴氏祠文管所”工作人员吴胜清介绍,之前,牌楼上还对称布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八仙石塑”,遗憾的是“文革”期间被毁。
拾级而上,看到的是宽敞的天井庭院和悬挂有“吴氏祠堂”牌匾的前楼。庭院中间有棵水桶粗的桂花树和两棵百年的腊梅树,前楼则正对着名为“观乐楼”的戏台。整栋吴氏祠堂建制都极为考究,梁、柱、幅上无一处不是雕龙画凤,镌刻着花鸟人物。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观乐楼的楼檐木雕。雕刻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的景象——黄鹤楼高高矗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之中,如同鹤立鸡群,古朴典雅,分外醒目。江上船帆林立,千舟竞发;三镇间拱桥飞架,桥上人流如织。从人们的穿戴中可以分辨出有学生、商贾、士子、工匠等各色人物,服饰发型皆为晚清风格。细细端详,桥上有人倚栏而立,眉宇生动,似对江水凝思;有人气宇轩昂,极目远眺。整个画面是半立体式雕塑,镂空的窗户可以插入小指,桥上栏杆人可用两指夹抚。江上江岸一派繁忙,万千人像喜怒哀乐,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武汉三镇的盛世繁华。
观乐楼建制考究而精致,但吴氏祠堂的核心却在相对简约但肃穆的拜殿。这里,是吴氏祠堂议事之处,更是摆放吴氏列祖列宗排位的地方。
拜殿正中摆有一长溜雕花香案,上面供有吴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按世祖先后分上下排列,居上方正中的一块又大又高,是第一世祖,其余世祖按先后分上下排列。
吴胜清介绍,逢年过节此处烛影曈曈,香烟缭绕,供品不断,族人如织。来此朝拜的吴氏后裔遍及湖北各处,近年来由川渝地区不远千里赶来朝拜的也越来越多。
2 两次失火 能工巧匠两年重建
如此精致考究的吴氏祠堂建于何时,又是何人所建?
据《吴氏族谱》记载:该祠始建于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不慎毁于大火,1871年重修(清同治十年),但没过多久再次毁于大火。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陡山村有吴氏兄弟二人在外经商有些积蓄,决定现址重修祠堂。他们弟兄俩捐银8000两,族中有积蓄的人家凑银数千两,共计1万两,捐不起钱的农户就出力帮工。经过精心设计施工,终于建造起方圆几十里闻名的宗族祠堂。
细细观察,会发现吴氏祠堂的大门与外墙有约30度左右的倾角,这是为何?
“是为了防火。”吴胜清介绍,在1902年重修时,鉴于前两次祠堂毁于大火的教训,曾请风水先生反复观测,力避火位。同时,祠堂特地建在一条河流旁,为了防火,也为了方便运输建筑材料。
门前那细细的水流,在当年居然能够运输建筑材料?
“当年建祠堂时,这河可宽了。”作为吴氏后人,吴胜清常听老辈子摆谈祠堂的故事,“据说建祠堂的木料,都是发大水从洞庭湖漂来的。”
经过考证,当时的工匠确实考虑到动工时间与洪水季节同步,这样建祠堂需要的庞大的木料以及笨重的石料才能顺利地通过木排运抵祠堂工地。
如此聪慧的工匠自然非等闲之辈,他们是当时当地最负盛名的肖家石匠班子,这套班子专在当地为“江、吴、程、谢”四大族中的富户做房子。木工班子名头更响,是闻名两湖(湖北、湖南)的“黄孝帮”,这套班子在整个红安县也仅仅做过吴氏祠堂一家。
建造吴氏祠堂的材料也是定制的。石条请当地手艺最强的石匠师傅到石头窠里去打造;青砖到附近最有名的窑里选上好材料定烧,还特地在每块砖上模印出“吴氏祠”字样,以防有人盗用。当时没有水泥砌浆,就在工地一连摆上几口大锅,锅里煮的是上好的糯米稀粥,以糯米糊配石灰。“它的凝结力比现在的普通标号水泥强得多。”吴胜清说。
肖家石匠班子和“黄孝帮”通力合作,整整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将吴氏祠堂重建完成。
3 寻根问祖 川渝吴氏多从此处来
今天,吴氏祠堂已成为无数吴氏后裔心之所往的圣地。
2012年的夏天,吴氏祠堂门前,一位旅人在红枫树下呆立多时,极度疲倦的脸上却难掩兴奋的神情,汗水从额头滑落,滴落在怀中厚厚的《吴氏家谱》上。
“兄弟,从哪来?”对于到此寻根问祖的吴氏后裔,吴胜清都觉得亲切异常。
“四川宣汉。家谱记载是湖北麻城迁过去的……”来人有些语无伦次,“我叫吴福权,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其实,对于此次到陡山村能不能接续上家谱,吴福权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看到气势恢宏的吴氏祠堂,他依然激动不已。
没有过多言语,吴胜清抱出厚厚几叠《吴氏家谱》,两人坐在吴氏祠堂的墙根下,一页一页仔细翻找。
“找到了,找到了,吴达、吴杭迁四川。”吴福权高兴得像个孩子,泪水却溢满眼眶,“我们的根真的在这里……”
吴福权为离乡背井的父辈们找到了自己的根源,更多川渝地区的吴氏后裔依然跋涉在寻根问祖的路途中。
据考证,明朝成化年间,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吴祥麟举孝廉后,授四川荣昌县令,因政绩卓著升泸州、重庆、成都府官,晚年定居仁寿。长子吴模授中书给事,孙子吴敬岳,明时为两广察院。次子吴楷,明代进士,其子孙众多,明末因逃避战乱,大部分迁往广东、贵州、云南等地。留下吴兴隆一支定居资中县新桥、鱼溪、双龙等地,现已传十四世。
川渝地区的吴姓,大部分是清初随着“湖广填四川”的大潮迁徙而来。清康熙六十年(1772年),大量吴氏先民从湖北麻城或经麻城迁入川渝地区,其子孙散居简阳、绵阳、德阳、合川、铜梁、涪陵、江津、垫江、璧山、云阳等地。“他们绝大多数是南吴八大支系的子嗣。”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曾锋介绍。
这些进入川渝地区的吴氏后裔,在巴蜀大地上生生不息,成为当地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