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吴氏第十届修编家谱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隆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19 20:44:07  文章录入:四姑吴氏  责任编辑:四姑吴氏
 

大悟县吴氏第十届修编家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延续史,是我们先祖心路历程的记录,承载着家族变迁和先人的历史根源,与每位炎黄子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修编宗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是对祖先的信仰和崇拜、也是弘扬家族精神风貌的最好体现,传承先人的家训、族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和传承血脉根祖文化,其目的在于寻根留本、承前启后、彰显家族“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文脉纽带情怀,以促进统战工作,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人有姓得以留后世,族有谱方能续千年。古往今来,尊宗敬祖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而寻根溯源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文化,传承血缘关系的重要内容。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只要问一句“你贵姓”,就能道出华夏儿女的殷殷亲情。特别是同姓同宗的人相见,更是格外亲近,接下来就是问辈分和称呼,这就是族谱传承血缘关系的意义所在。

展开吴氏家谱,就走进了吴姓厚重的历史,家谱中传承和弥漫着吴氏先人文化温度的记忆,能触摸到先人一路走来的足迹,昭示着吴姓先祖勤劳、勇敢、文明的结晶,启迪着我们后辈更加智慧地开拓未来。据《史记》和吴氏家谱记载,吴万七,字逸,妣饶氏。公系太伯(周文王姫昌的大伯父、吴国第一代君)、仲雍的87世孙。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北乡瓦硝墩,元末官楚,喜韬略,捷武闱,策名大司马。明初守南郡,荫袭黄州守备。治军严谨,奖惩分明,闲时还率军农耕,与民同甘共苦,深受军民爱戴。卒于官,明太祖亲赦武德将军,赐葬黄陂县白龙山(今武汉黄陂王家河镇白龙村)。

自先祖万七公从江西迁居到黄州任职,本吴姓支系为渊源之始,二世祖长一公,三世祖吴荣一、吴荣二、吴荣三、吴荣四,即:伯、仲、叔、季“老四大房”。荣一公、荣二公后裔落居红安、麻城、新县、光山、罗山及四川等地;荣三公后裔落居黄陂、大悟、红安、新县、固始、光山、信阳;荣四公后裔落居黄陂长堰、罗山县、光山、红安等地;老“四大房”历时已六百余载,各踞一方,形成四大支和无数分支,各房头枝繁叶茂,派系不乱,繁衍近四十代,现有十万余人,大部份遍居鄂北、豫南的大别山地域,少数散居其他省境内。

在明、清时期,万七公后裔就人才荟萃,据老谱记载的名人有109人,其中进士22人。二世祖长一公被封为通议大大夫;而三世祖“四荣”有三人受过朝廷封赐;其中荣一公明太祖赐赠高士;荣三公赐封宣议郎,荣四公赐封通议大夫;四世祖德茂(荣四长子)系前明进士,都察院任职;四世祖思广公(荣三次子)官至大理寺左评事、勅授宣议郎,浩授文林郎;五世袓镐公任常州府宜兴县知县、授文林郎;六世祖时省公官至广西枊州怀远县千总,敇授武骑尉,晋封奉直大夫;七世祖允珠公太学士,诰封奉直大夫;八世豪祖文韬武略,朝廷赏赐七品官服;九世祖楚儒公万历元年授河南洛阳知县,敇授文林郎,例赠儒林郎;他们都曾建功立业,有较好的政绩,深受朝廷器重。

在大别山这块红色的革命热土上,无数吴氏优秀儿女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新中国成立前后,据有关资料记载的本支各类名人有106人,其中县团级以上99人(含军级23人)。在政界和军队中较闻名的有吴绍镒(化名杨松)、吴焕先、吴先恩、吴世安、吴永光、吴林焕、吴光浩、吴先桢、吴基培、吴华夺、吴大胜等。在这个时期,荣二后裔人才出类拔萃,县团级以上达54人,其中吴先恩中将等军级8人,师级11人,团级35人。其中:二十世吴子恕,二十一世吴醒汉,跟随孙中山搞国民革命,分别担任国民革命军军长、司令员。吴先恩中将(河南省新县箭河人),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二十四世吴焕先(河南省新县箭河四角曹门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历任中共县委书记,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和二十五军军长;荣四公后裔有二十五世吴光浩(黄陂县王家河镇蔡吴湾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十一军军长、鄂东军副总指挥兼二路军司令员,同潘汝忠等领导了“黄麻起义”,任副总指挥,牺牲时年仅23;而荣三公的后裔有:二十世吴绍奎(老红军)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官;二十世吴绍镒(化名杨松,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发起人、组织者、历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共吉东特委书记兼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政委、中宣部常务副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等职;老红军吴基骏(化名杨志超), 曾任中共山东腾县县长兼武工大队长、河南省省计经委常务副主任等职;二十一世吴林焕(原名吴基荣)、吴永光都是共和国的开国少将;大悟县四姑墩街的吴氏一家三兄弟(基化、基玉、基印)都在三十年代初都参加革命,且先后都献身于民族的解放事业,成为共和国的烈士;还有新县陈店乡细吴家的吴华夺将军曾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类似以上的英烈人物不胜枚举,他们都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是本支吴氏的楷模和优秀代表,也是吴氏家族的光荣和骄傲。

吴姓家族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勇敢智慧的吴氏先民们就在大别山这块神奇土地的滋养和佑护下,日作夜休,辛勤耕耘,生生不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和不朽的业绩,以及无数璀璨的人文景观,留下了许多古老美好的传说。例如:红安县八里镇陡山吴氏宗祠是吴氏族人在乾隆28年(1763年)合资始建,不料毁于火灾。时隔100多年后的清同治10年(1871年)再次重建,又不幸再次毁于大火。时隔41年后的光绪28年(1902年),又由陡山吴氏兄弟二人捐银8000两,另族人凑银2000两,共计1万两白银,经过精心设计和长达两年多的施工,重新建造的陡山吴氏祠堂结构和色彩更加精美,建筑面积达1410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悟县四姑墩上店村旁原来有靓丽典雅的吴氏延陵祠,那里有祖辈上的荣光和耀然;原大吴家湾的两座碉楼、以及羊角山古寺庙(原为吴氏家庙[1])都是吴氏本族在明朝年间所建造,还有两座碉楼屋后南侧一棵千年古银杏树的神奇传说[2]。这些昔日老祖先建造的财富和传承下来的标志性历史产物,都历经岁月沧桑,可惜其中一座碉楼在清朝同治年间被拆,改建成民居,而古银杏树在上世纪1958年“大跃进”期间成了炼铁的燃料。羊角寺庙和大吴家湾对面的祠堂以及另一座楼子都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前中期分别当做“四旧”的产物被拆毁,现仅成为老一辈年长人传说中的美好记忆。而厚重古老的大吴家湾曹门大院,都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始建于明朝年间,传说当年建造该大院的主人叫吴公兴,是当时的名门大户,有田地五千余担,至今仍一直流传着形容曹门大院当年宏伟壮观和家业兴盛的诗句:即“白天屯兵养马,夜睡‘独脚龙床’ [3],马走三天不喝人家田里水,留客塘里藏刀枪。”

自清朝以来,该曹门大院还是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先后从这里走出了吴钧、吴堤、映文、映章四位秀才;吴德铨、吴德秀两位曾先后分别担任过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黎元洪的侍从武官和参秘;三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国民革命军将、校军官,他们是:吴绍铭 (又名吴苏民,黄埔三期,国民革命军上校)、吴基茂(国民革命军少将)、吴震东(又名吴基伟,国民革命军上校),以及四位新中国处级以上干部。曹门大院经过年代的变迁和兴衰,只留下了大院门外威严的门楼,而历经岁月考验的两根大石柱,仍然坚固如初顶立在大院门楼的三间亭廊下,令人依稀想象到当年这座大院内外的繁华昌盛。曹门大院内的《杨松故居》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保存完好的大吴家湾原祠堂对面河床上的古青石桥,已有300余年的建造史,至今依然英姿挺立,象这样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吴氏其他聚居地还有很多。

从黄陂县西南吴家徼引魂迁葬到四姑墩原吴氏延陵祠后的三世祖荣三公、妣陈氏、傳氏合墓,以及四世祖思明公、妣李氏合墓都已立碑纪念;位于大吴家湾祖坟山上的四世祖思广公、妣傅氏合葬墓、五世祖合葬墓,现已维修并保存完好,成为寻根祭祖的精神家园。以上这些吴氏家族共同拥有的典型物质文化遗产,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弥足珍贵的回忆,寄托着吴氏子孙对先辈们的眷恋情怀,为今天展示了值得研究续写的前缘。我们不仅为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物)遗产而自豪、更应该有一份责任去保护和宣传研究先辈那个时代闪光的足迹。

先贤已展千重锦,后辈再进百尺杆,追溯吴氏宗谱已历九次之修,都是顺应承前启后,谱载历代忠孝节烈名人和文武贤士的美德。这已成为历史文明的记录和家族文化精神的遗产,更是一个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唯望吴氏族人读谱之后,寻根探源,以谱为鉴,交流根祖文化,传承精神文明,继往开来,励志进取,创造心中向往的辉煌。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在日益喧嚣浮躁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家族情怀来促进和谐相处,需要传统人文精神的心灵慰藉,根据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的特性,本支系荣三公后裔第十届修编家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经修谱族委会研究决定:一、此次修谱在传统编修的基础上,突出文言格式的文字表述,便于人们一看就懂;二、总谱中延续九次前贤谱载之精华,如历史沿革,人文记述,忠孝节烈名人传记;三、将家族中有德、有功、有贤之人的事迹记入族谱,增编当今创业成功人士热爱家族的情怀和捐资修谱的善举;四、吴氏家族发展史,即:吴姓的起源、太伯三让王位的美德人文故事;五、万七公始祖之孙 “四荣”后裔主要聚居地域分布情况,以及吴氏家族精神、吴氏家风族规等。

第十届修谱工作,得到了广大吴氏宗亲的热情关注和慷慨捐助,通过编辑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编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既定完成弘扬积德世孙的使命,这充分体现了吴氏优秀儿女的向心力,更是家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当今欣逢盛世,民安国泰,万民颂党奔小康的大好形势下,不断弘扬传统美德正能量,承载先辈们的谦让与奉献,勇敢与智慧,追求与梦想。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笔宝贵精神财富,促进吴氏子孙和谐相处、团结互助。通过家族根亲文化将传统美德的火种洒向吴姓每一个角落,使血脉相牵的亲情凝聚力跨越山水,填平岁月,绵延不断,让吴氏子孙后代在奔向中国梦的坦途大道上,更加智慧地开拓未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无愧于先祖,无愧于时代!

武德公后裔第二十二世孙:隆繁撰稿

公元二0一五年冬至

 

注释:[1]、据八届谱载的保光先辈文章中称:“羊角古寺庙原为吴氏家庙,清朝康、乾年

间被僧人侵占近200年,至民国30年又被月清、崇正等和尚所卖,该庙前后共三重,吴氏族人买回整修后,前中两重作为我五世祖钰公祠宇,后重左立文昌帝神像、右立观世音神像供奉,香火四季不断。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 运动中,钰公祠宇又被拆毁,材料援建了四姑墩学校。

 [2]有着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树粗需六、七人合围,传说中的古银杏树当年是一位有灵性的,如老人一般的神树。在时事不太平,年景不好时,它会时常发出像老人一样的叹息声和哭泣声;如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年景,它就会在春天开满一树美丽的花朵装点家园;在秋季它在微风中时常摇摆着挂满银色的果子奉献给乡亲们。当年很多人把古银杏树当成一棵能祛病消灾,有求必应,呈祥现瑞的神树而保护它。传说中的曹门大院的庄主吴公兴为了表达对古银杏树灵性的感恩,特意在树的南北方向分别深埋了黄金和白银各一坛子,由此引起了后来不少的淘金者,但至今一直也未能挖到。

[3]、相传;大吴家曹门大院庄主吴公兴是当时的名门大户,至今在家乡一直流传着形容曹门大院当年的宏伟壮观和家业兴盛的诗句,即:“白天屯兵养马,夜睡‘独脚龙床’马走三天不喝人家田的水,留客塘里藏刀枪。”父辈时期有五千余担粮田,到其子吴公兴晩年家业渐渐衰败不足三干担。因长期从其外甥(杀猪屠户)处买肉不付现款,到年终结帐时(赖帐)不讲诚信,于是,其外甥(李**)举证将他吿到县衙,导至后来吴公兴家业渐退破落。(‘独脚龙床’实际是一棵椒滕树在生长过程中,人为地不断修整后形成相似的一张床,而后将独树枝支撑的‘龙床’盖在屋內作睡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