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应城吴氏福二公支概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新集吴  文章来源:应城新集吴氏宗亲理事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3 0:00:4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湖北应城吴氏福二公支概述

●应城新集吴氏宗亲理事会

湖北应城吴氏是少微公后裔。福二公(少微30世),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苏省吴县迁湖北应城新集(古称十甲桥)开基。至今已下传32世,人口约1.1万人,主要分布在应城市内,其次分布汉川市新河镇、麻河镇。

历代修谱

1、应城新集(十甲桥)第一次创修《吴氏宗谱》,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督修府学庠生吴乘六(少微44世、福二15世)。

2、应城新集(十甲桥)第二次续修《吴氏宗谱》,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督修邑庠生吴道纯(少微?世、福二?世)。

3、应城新集(十甲桥)第三次续修《吴氏宗谱》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督修吴荣富(少微?世,福二?世)。

4、应城新集(十甲桥)第四次续修《吴氏宗谱》,于民国七年(1918年),总纂吴志瑜(号玉山)(少微52世,福二23世)等4人。

5、应城新集(十甲桥)第五次续修《吴氏宗谱》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总纂吴文治(少微54世,福二25世)。

6、应城新集第六次续修《吴氏宗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89年,总纂吴木苟(少微54世,福二25世)。

7、应城新集第七次维修《吴氏宗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总纂吴桂清(少微55世,福二26世)。

兴建宗祠

2009年新集吴氏宗亲,筹建了应城新集吴氏理事会。选出了理事长吴蕃凯1人;副理事长吴长明、吴金明等7人;秘书长吴金华1人;常务理事吴么成、吴剑扬等9人;理事吴四明、吴新汉等36人。

在理事长吴蕃凯的引领下,筹划修建吴氏宗祠,选址新集村。于20105月动工,耗资128万元,年底祠堂落成,同时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吴氏宗祠为前后二重,中间有宽敞的院落,院落两边是长长的厢房,将前后连成一体,远远望去,高大挺拔,方圆几里都能看到,乘车高速公路,远远就可看到红色的祠堂分外耀眼,祠堂大门两边有应城一中校长、特级教师吴桂清宗长题楹联:“去岐山牧蛮越江左彰义三千载;辞太湖开蒲南鄂中显仁六百春。”左边厢房绘有始迁祖福二公彩画,右边厢房绘有福二公支后裔分布图。后重下层正厅供奉着吴氏先祖雕像,四周悬挂着各地宗亲赠送的牌匾,正厅上层为应城吴文化陈列专区。

春节团拜

春节是中国人回家团聚的大喜日子,应城新集理事会,乘机组织了走亲访友的团拜活动,规模30人左右,主要是联络宗亲感情,增强凝聚力,商议家族发展大计。同时征求各行业宗亲对理事会工作的意见、建议,争取得到宗亲们的理解与支持。

清明祭祖

清明节扫墓,是中国民俗的一大景观。应城新集理事会,动员外地宗亲积极回乡祭祖。祭祖活动庄严肃穆,包括宣读祭文、敬香、鸣炮、跪拜,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规模为280人左右。大家共同缅怀先祖,牢记祖训,承前启后,光大家风,再展宏图。

金秋助学

每年国家高考录取名单公布后,应城新集理事会于8月中旬都要在吴氏宗祠举行庆祝活动。新集吴氏企业家宗亲为榜上有名的学子赠送红包祝贺。此活动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已成功举办了五次。2015年规模最大,湖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组织了来自湖北各市、县的代表40余人参会,加之应城各房各塆的吴氏宗亲,学生家长,新生大学生共300多人。湖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赠送:“蟾宫折桂志高远,捐资助学创新风”条幅祝贺。庆典会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欢歌载舞,人人脸上挂着笑容,个个欢欣鼓舞。5年来受助学子共168名,其中985工程院校生8人,211工程院校生22人。

应城新集吴氏理事会,是一个充满朝气、活沷、团结、进取的优秀团队,在短短六年时间内完成了联宗、修谱、建祠几件大事,而且持续不断开展了祭祖、助学等活动,最大限度的聚集了人气、人脉。吴蕃凯理事长,高寿7旬,且多年身患糖尿病重症,靠住院打针维持生命,但他忘我工作,日夜操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深得族众的尊敬与爱戴。以吴长明、吴勇元、吴国生、吴长生、吴红斌、吴明华、吴一峙、吴双清为代表的副理事长、企业家致富不忘众乡亲,多年带头慷慨捐资,关爱后生,热心助学。几年来累计捐资48万元,其中吴长明一人捐资达十几万元。

 应城新集吴氏理事会修谱、建祠、团拜、祭祖、助学,这些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措施和经验,创导了良好的社会新风尚,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形成了良性的人文环境,受到宗亲们广泛的好评。我们坚信应城吴氏后裔千秋万代,枝繁叶茂,人材辈出,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