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通相关信息资料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开佺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9/17 17:34:45  文章录入:吴小艾  责任编辑:吴小艾
 

      吴伯通简介

  吴伯通,字原明,号石谷,又称石谷夫子,崇祀乡贤。出生于明正统六年(1441),卒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官授嘉仪大夫。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人。少聪明,过目成诵。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官授大理寺右评事(正七品),掌管刑狱,考转大理寺右寺副(正六品)。1475年,授河南按察佥事(正五品),明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科举,无固定品级),创建辉县百泉书院,创办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并参酌白鹿书院规章,令各院遵行。叶县问津渡有诗赞。明成化十三年(1477)监试汴闱,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人。1478年任河南提学官直到1489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丁父忧,居家六年,其间亦起院讲学,从学者众,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供学者住读,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渠县琅琊四桥。1489年11月24日,由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升为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四品)。1496年,任云南按察使(主管一省刑法之事,正三品)。1497年任贵州按察使。由于敢于列述和治理内外臣工的弊端,得罪了权贵。弘治十一年(1498)申请辞去了官职。明弘治十五年(1502)三月卒于家。
  伯通为政三十八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王阳明在《奉石谷吴先生书》中:“拜违函丈(老师)。”,称吴伯通为“名儒硕德”。后王阳明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浙人无以为答。可见其兴办书院之影响。后浙人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著有《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现存),《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卷,《甘棠文稿》四卷,《十斋铭》一卷。《四川通志》有传。明成化十一年(1475)刊印《楚辞集注》,由何乔新作序。广安十二景有诗。
   吴伯通为浙省提学副使,士子专取功夫,时初学作文,多不根,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yuan)鼍(tuo)蛟龙鱼鳖生焉论》,题乃一滚出来,文难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取者无几,甚为吴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

吴伯通工作任职履历 

  1464年,二十四岁。天顺甲申科彭教榜中进士。获甲申科殿试第三甲第89名,赐同进士出生,除授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右评事(职责为判案,明朝大理寺置左评事四员、右评事八员,正七品),考转右寺副(正六品)。  
1475年,三十五岁。任河南学政(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学政是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设提学御史、提学道)。由大理寺右寺副升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正五品)。  
1477年,三十七岁。任河南监试官。  
1478年,3月8日,任河南提学官(提学官,又称督学,是明朝省级教育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其任务是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检查教学质量,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和参加乡试的生员)。  
1479年-1483年,任河南提学官。  
1483年,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守丧,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1483年-1489年11月23日,丁忧守制。  
1489年11月24日,由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升为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四品)。  
1496年,五十六岁。4月25日,由浙江等处提刑按察使副使升为云南按察使(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为一省司法长官,掌一省刑名按劾,与布政使、都指挥使分掌一省民政、司法、军事,合称三司,又设按察分司,分道巡察)正三品,副部级),4月25日不再兼任提学官。  
1497年,五十七岁。2月6日,由云南按察使转任贵州按察使。  
1499年,五十九岁。贵州按察使任上于农历正月十四退休。4月1日,由贵州回到四川广安老家。  
    (吴伯通裔孙吴开佺翊佐于2019年6月26日根据2009年黄山书社张德信著《明代职官年表》整理)
                
广安历史名人实至名归

   吴伯通,字原明,号石谷,又称石谷夫子,崇祀乡贤。四川广安市前锋区人。明代著名儒学家、教育家。出生于1441年,卒于1502年,生活在明代成化和弘冶年间。事业顶峰在河南八年,浙江七年,一生从事教育和司法工作。他所到之处兴办书院,六次主持乡试,选出了心学家王阳明,亲自讲学培养的学生数千人,影响了无数人,包括王阳明。
    历史遗址有吴伯通故居、夫子坟、夫子坎、甘棠书院、当代真儒坊等历史遗址存留,所有广安州志均有相关记载。
    在儒学思想的传播和兴办教育及廉政司法方面在广安,以及整个四川,包括河南、浙江、云南、贵州等地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在明代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吴伯通所做的工作和影响,渊源王道正统的程朱理学,学务躬行,儒释增辉,明代真儒实至名归,得到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高度评价。在家乡广安办甘棠书院的影响,吴伯通才47岁,州人就建“当代真儒”坊,以表彰他对传播儒学和教育的贡献,吴伯通属于广安州志认定的清代前21个广安乡贤之一。
    吴伯通的影响在廉洁从政方面非常突出。因他在任河南学政时主持乡试没有照顾权贵,多次提拔被权贵诬告,但吴伯通仍然坚持原则为国选拔人才。
    吴伯通著《石谷达意稿》共680篇24万字孤本存于国家图书馆,其内容函盖了一生诗文,由于没有点校,不被世人知晓,但一旦点校出版,将对研究明代历史,研究明代儒学、明代教育史、明代司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应用价值,在对于端正学术风气,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广安是留存作品最多的历史名人。吴伯通后裔已初校《石谷达意稿》和吴伯通资料汇编《广安乡贤》。

吴伯通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术研究价值
吴伯通是明代广安地区最为著名的学者,在多方面做出了重要影响,在全国历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1.吴伯通研究有利于推进教育史的研究。
吴伯通担任河南浙江学政,负责一省教育,所到之处,督导童试、院试,引导学风和地方民风,有利改善了各地不良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吴伯通任职各地,兴办书院,作育人才,成效显著。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成化十一年(1475),吴伯通升河南按察事,在河南任职的八年间,先后倡建了百泉书院、伊洛书院、汝南书院、大梁书院,“以祀前贤而励后进”,成化十二年(1476)重修上蔡书院。弘治二年(1489),吴伯通由河南按察佥事,升任按察司副使、浙江提调学校,直到弘治八年(1495)升调云南按察使。在浙江的七年里,吴伯通仍然以学校教育和地方文化建设为己任,拓大诩忠祠、扩建尊经阁及谨严施教、从严考试诸事影响最深远。成化十九年(1483),吴伯通因“丁外艰”从河南回里守制。守丧期间,“远近学徒来者颇众”,不能谢绝,遂在其家乡广安一带兴建书院,讲娱儒学。在广安,吴伯通建立了甘棠书院、井泉书馆、甘泉书院。正是伯通在广安兴学讲学,培养家乡子弟,加上“与乡里人无少长贵贱,皆以诚待娭之”,“型于家,信于乡”,深受家乡百姓的爱戴。成化二十三年(1487),乡人在广安州城东街伯通建立了“当代真儒”牌坊。吴伯通为官三十余年,所至热心文化教育事业,聚徒讲学,“绅衿多师事之”“一时生徒造就居多”,“被其教者受官中外,由都台以致郡邑庠校,盖千余人”。
2.吴伯通研究有利于推进法制史研究。
吴伯通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官授大理寺右评事,掌管刑狱,又长期担任河南按察佥事、云南按察使、贵州按察使等职。他一生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他优于吏治,作育人才,得到各地人民的爱戴。他在法制建设,尤其是监察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他任职时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深入具体而详细地揭示明代司法监察制度的成就与不足。
3.吴伯通研究有助于巴蜀理学思想研究。
吴伯通《自赞》道:“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此天之所以与我者,与圣贤而同然。”其一生“学务躬行,以圣道自任”,在宣扬和阐发理学上贡献良多,特别是他兴建书院,重视教育,在作育人才时,将理学更为广泛地推广开来,开各地理学之风,影响遍及河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王阳明推崇吴伯通在理学上的贡献,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浙人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吴伯通学术著迷真挚,在完整保存下来的三十四卷《石谷达意稿》,其中最多的就是阐发其理学思想。在四川理学史上,吴伯通占有一席之地,对明代四川学术的复兴做了重要贡献,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4.吴伯通研究有利于深入推动四川文学史的研究。
吴伯通“为文浩愽宏深,涵纯阐粹,若不经意,而体制森然,必关世教,必泽以性命道德之腴,必可以推诸世而无獘。世俗浓华纤丽之作,无一语及之。诗歌永清警冲淡,词以理胜,讽诵有尽,恩致无穷。于汴于浙,六历乡试,若序义论策,岀其手者居多,天下至今传诵之”。广安知州汪存出版,吴伯通《石谷达意稿》870篇诗文,也称吴伯通文集。吴伯通在四川文学史也占有一席之地,对其诗文加以整理研究,无疑可以推进四川文学史的研究。
5.吴伯通研究有利于推进四川书法史的研究。
吴伯通“作书效欧阳率更(欧阳询),方整刚劲,世之专业者反岀其下”。目前尚有吴伯通传世的书手墓志铭等作品,成为四川书法史上的重要篇章,值得深入研究。
6.有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史、谱牒学、档案的研究。
吴伯通是广安地方的大家势族,其后裔还生活在广安各地。借助各系家谱、档案,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地方文献资料,也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史、谱牒及档案的研究。
(二)现实应用意义
1.有利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廉政建设。
吴伯通长期担任按察佥事、按察使等职,负责监察事务,为政清廉,致力教化。他“优于吏治,测怛爱人,兴草利弊,如恐不及。凡徇私病众,逞豪挠法者,严以绳之,未尝轻货。宧辙所历,风裁廪然,多忤权贵,名谗名诋,往往之由然终莫能害也每疏乞休,恩诏勉留之。公卿故旧,不通一简,其不屑干谒,每为僚友所迂”。因此,对吴伯通加以研究,可以汲取其治吏的经验教训、学习其廉政方法,发扬其廉政精神,为当下的依法治国的法制建设服务。
2.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地方教育。
吴伯通作为广安历史名人,理应让广安家喻户晓,以激励人们的爱乡爱国之情,并通过他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优良传统文化。
国家大力推进哲学社学科学的研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口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四川省又推进历史名人传承工程,首期十人。
吴伯通作为广安历史文化名人,没有挖掘研究,就谈不上传承创新,还谈不上文化产业。广安理应对此宝贵的文化财富爱护有加,大力宣传,以紧跟时代步伐,响应中央和四川省的号召,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发展做贡献。
3.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围绕吴伯通遗迹,可以建设博物馆、文化景观,发展旅游文创,繁荣乡村经济,有利于广安地方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进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促进地方文化资料的开发与保护。
吴氏家族是广安地区较有影响的家族,世系绵延,保存的家谱、档案不少。借助整理研究,可以促进吴氏家族的和谐,以便地方社会借此为榜样,推进地方治理的现代化。对吴氏家谱、档案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同样有利地方文化资料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部分  州志记载中的吴伯通

  第一节  清乾隆已丑年陆良瑜邓时敏纂《广安州志》2016年点校本中对吴伯通有关的记载(完全校对版)
卓越一时在《广安州志序》中清代前将吴伯通与黎錞并列,称“黎錞、石谷之理学”与“纪信之诳楚存汉,纪通之铲吕安刘,谯周、陈寿之文章”并称“卓越一时”。
序注释《广安州志序》(以下简称州志)对吴伯通的注释中这样描述:“吴伯通:号石谷,四川广安人,天顺八年进士,官大理右评事,河南按察佥事,河南学政,创办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后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又官云南按察使。为政三十八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余人。王守仁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可见其兴办书院之影响。浙人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
青莲寺州志图考记载有吴伯通故居“青莲寺”位置,位于蒙山(距州城东北60里)和观音阁之间。
甘棠书院记载有甘棠书院位置。
夫子坎州志山川记载夫子坎距州城东十余里,因吴伯通得名。
篆水。距州城东北一里许。江中滩石纵横,湍流奔急,至此石碛平坦,波纹如篆,故名。
又传州人吴伯通曾在此投秕糠,篆成“石谷”二字,因以“石谷”为号。石刻诗文,今半磨灭,为十二景之一。
吴伯通墓记载有按察使吴伯通墓距州城东北五十里鹄山。
对按察使的注释为:官名。唐朝始置,为监察官。金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为按察司,设按察司一元,正三品。掌一路之司法刑狱、考核官吏,劝课农桑。明朝置提刑按察司,其长官为按察使,主管一省之刑罚。
当代真儒坊在坊表栏中记载有“当代真儒坊”。在城内东街(现在的东门街)。明(州人为)天顺吴伯通建。
吴伯通故宅在寺观栏中记载有青莲寺。距州城东北六十里。明吴伯通故宅。
乡宦吴伯通。州志表述为:由进士授大理寺由评寺,转寺副,累官河南按察佥事,提督河南、浙江两省督学。六典乡试,历云南、贵州两省按察院。
乡贤州志中将吴伯通作为乡贤之一,表述为:广安人,号石谷,学务躬行,以道自任,由进士历官按察使,督学河南、浙江,振起士类,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人,手录白鹿洞规,著《达意稿》、《近思录》。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当时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学者称为石谷夫子崇祀乡贤。
艺文
  
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

  (明)王瓒    祭酒
  自程朱讲明理学以来,学士大夫莫不知所向往,然莫能究其精微之极至。或以记诵,或以词章,六经四书惟以资进取之计,固无以实得于心者也。今之世,能体验贯通,渟滀(chù)涵浸,使经与心一、心与理一,一话一言,悉理之妙而流出肺腑,且于圣贤矩则无不合焉者。呜呼!此石谷先生之所以为盛也,此所谓圣贤之学也。攒尝受教门下,仰察最真,抑岂窃真近似,辄以理学猎名者乎?国家混一天下,贞元会合,积百年而得先生,继往开来,殆庻(shù)几焉。盖虽不以理学自居,而已全具其实矣。先生既殁,其嗣子荐篡缉事状数十万言,属铭丽牲(牲口系在石碑上)之石,顾先生道德宏懿,非浅识芜词所能形容,是以执笔复止,今九载于兹矣。及宋南都,则先旧徒仕诸司者更迭致速,且曰:“子亦门墙有造者,尚谁委乎?”是以不揆(kuì)(自谦)攒之不足以铭先生也。
先生讳伯通,字原明,其先居湖广之通城。有曰必大者,为晦翁(朱熹)高第(名列前茅)弟子。高祖天寿,元末避红巾贼乱,转于蜀,来广安。曾祖海、祖友能并友隐友德(三弟兄)。父辅封大理右评,母辛氏,封孺人,以正统(1441)辛酉岁四月已已生先生龙溪之甲第。幼有奇质,经书过目不忘,尝侍父学于州廨,州守柴良见而试之,大称奇赏,因令入学。天顺壬午(1462年),举于乡,考官阅其文,惊曰“不意场屋中有若是之邃(精通)于《易》者!”固梓其文。癸未(1463年)春,捷南宫,又梓其文。甲申(1464)年,赐进士第,拜大理寺右评事,疏乞归省,诏许之。后考转寺副。成化(1475)乙未岁,升河南按察佥事。丁酉(1477年),监试汴(开封)闱。时朝议先生学问绝人,遂赐玺书,提督学政(督理一省学校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在河南八载。时浙中提学缺员,少师晦庵刘公(四朝元老)奏授副使,往任其事,在浙七年。转云南按察使,未几,改贵州镇巡。诸臣并列治状及德学之盛,荐于朝,而先生之去志决矣!
戊午(1498年)冬,上疏乞归。居家三年,为寿,藏于鹄山祖墓之右。忽有星如斗,昼陨秀屏之阴,后数日,先生疾作。一日,秉烛自书其赞,略曰:“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此天之所以予我者,与圣贤而同然。”门人故旧句疾,不答,但指观赞而己。州里不问亲疏贤愚,咨嗟悲悼,哭于室、唁于途者,络绎不绝。时弘治(1502年),壬戌岁三月十八日也,年六十有二。配欧氏,封孺人,子荐为州学生,世其家学。荐卜以次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归窆(bian)(归葬)焉。
先生忠厚端凝,根于至性,虽科第以《易》,而于诸经无不该洽。性复善记,少时庠友有得于刘寅《易议》者,先生偶见之,即记其善者七十篇。默录示众,不讹一字。其在棘寺,谙练刑理,谳折滞狱,少暇,辄寻绎经书,祈(大)寒暑雨,未尝少置,京宦子弟皆翕以之。章剖句释,削稿正误,人人意满。时万文康公官内阁,蜀士竞趋其门,先生兀一不往。在河南,振肃宪度,奸贪畏慑,逸去者若干。知磁州何至,钧州杨重恃阴援纵贿,先生据法斥之。建四书院于境内:开封大梁书院;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复酌《白鹿洞规》,自为条件廿一,使有持循,而大梁书皖密迩臬署,则遂居之。七郡之士云集辐辏,士风翕然兴行。然又虑天下风俗教化之未纯,详陈五事以清于朝。虽不尽行,识者韪(是)之,较艺精密,有铨部(吏部)卿求令其子弟入试者,以业未就,黜之!故巡抚历疏论荐,几九载不迁,先生处之裕如也。其在浙亦然。诸生聚于杭之贡院者数百人,各以其经分番进讲,值关涉性理者,加谆谆焉。一领教言,恍若发肤快竦,骨体镕洽,而领略记存己不暇。至于崇祀先贤,敦讲实行,排斥异端,凡有禅于教化风俗者,无所不用其极。
居亲丧,不用浮屠,州里化之。读礼之日,远近来学者愈多,不能谢绝。禫(除丧服之祭)乃开讲,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处其众。中为一要堂,斋居之左者,曰敬,曰静,曰明,曰动,曰公;居右者,曰义,曰虚,曰通,曰直,曰溥(广大)。欲学者主敬以存心,寡欲以养心,使其心纯一不杂,静虚动直,而能明且通,能公且簿,则无枝之贞,两仪四象之本,皆不外乎此心,而作圣有其基矣。后各为铭,励学者为己之学,使先察乎义利、理欲之辩,复手书《白鹿洞规》以为学则,诸生勒石置壁间。时有欲习程试文者,先生谓:“晰义既精,践行既实,则发为文词,以应有司之求。将见其言,泽如也。况仕以行义,禄以为亲,而明体可以达用,但得失有命,穷通有时,惟安以俟之耳。”
先生优于吏治,测怛(dá)(恻隐)爱人,兴草利弊,如恐不及。凡徇私病众,逞豪挠法者,严以绳之,未尝轻货(宽恕)。宦辙所历,风裁廪然,多忤权贵,名谗名诋,往往由之,然终莫能害也。每疏乞休,恩诏勉留之。公卿故旧,不通一简,其不屑干谒,每为僚友所迂。
近世有名士以六经为糟粕而读不必读者,且谓:“明体握机而用,不必深究。”骋浮荡不根之词,高自标致,举世靡然宗之,莫误其实。先生惧坏学者之心术,和诗以反其意而辟之,多至百余篇。先生之学,内外兼尽,体用同源,动静交养,高爽渊悫(que)(深厚笃实),渣滓(杂质糟粕)浑融,不厉色以作威,不徇俗以干誉。其畏之也,莫知其所以畏;其爱之也,莫知其所以爱。历宦既去之地,烦慕企仰,弥久弥深。一日,浙宦皆会于阙下(朝廷),王吏部守仁(王阳明)曰:“浙士无豪杰。”或问之曰:“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乃例以庸鄙视之,不立庙祀,何也?”众愕然,然之。盖守仁未尝及门(拜师),祇(只)饫闻而私淑(虽然未教,但敬仰)耳。
先生名与字皆出元公(周敦颐),以明通实自静虚中来,而天下之物,静者莫如石,虚者莫如谷。石虽静,而能云以雨;谷虽虚,而能云以应。是静虚明通之中,而动直公溥寓焉,遂自号石谷。且赋诗云:“我谷一片顽石,传声还解生云。一雨青山绿树,乾坤空寂无闻。”盖其于道无往不致意焉。
先生作书效欧阳率更(欧阳询),方整刚劲,世之专业者反岀其下。为文浩愽宏深,涵纯阐粹,若不经意,而体制森然,必关世教,必泽以性命道德之腴,必可以推诸世而无獘。世俗浓华纤丽之作,无一语及之。诗歌亦清警冲淡,词以理胜,讽诵有尽,思致无穷。于汴于浙,六历乡试,若序义论策,岀其手者居多,天下至今传诵之。其于六经四书及濂(濂溪周敦颐)洛(洛阳程颐)关诸子,每欲因其所己言,发其所未明而有所论述,以宦业不克就。既还林下,此志正锐,而疾作矣。今河洛吴越之间所脍炙者,皆诸生讲讲时各以意编录而非完书也。所著有《达意稿》三十卷、《石谷韵语》十二卷、《策问答》七卷、《顺庆府志》十五卷、《闻见录》二十卷》、《近思录注》犹未脱稿。
俸余惟延宾客、聚坟籍、周匮乏,囊无百缗(计量单位)之蓄。乡人无少长贵贱,皆以诚待之。与兄原善,弟伯淳极敦友爱,视诸侄犹子。先世产业悉举授之,数之多寡,置而不问。其型于家、信于乡,以厌服乎椆儒广士之心志,又实见其允蹈之符(符合笃行实践的要求)也。
自筮仕(初入仕途)迄属纩,四十年间,凡五转官,其所以学诸已而教于人者,老而愈笃。两司文柄,被其教者,受宫中外,由都台以至郡邑庠校,盖千余人。人繁难载,刻具碑阴,攒沗(有愧于)殿斯列,媿(愧)不足以窥觇(chan)(暗中察看)涯涘(si)(水的边际)。仅具事状所见,叙次如右,以谂(审)万世,庶见我朝亦有大儒,克与斯道者也。呜乎!是足铭矣。
铭曰:道在两间,孰嗣其真。前则邹鲁,后则洛闽。虽非大行,默以翊(辅佐)世。天存道存,易炳易晦。时炳斯绍,时晦斯绝。载绝载绍,乃儒之杰。呜呼先生,瑞我皇明。天钟其英,地钟其灵。出自西蜀,名动海内。劬(qu)(勤劳)志尘编,振讯(奋起)踔厉(奋发)。惟道是求,惟圣是师。功收一原,识彻万微(万事万物变化的迹兆)。义精之至,入神臻妙。讵(预言任何情况)曰知之,既乐既好。贯串六籍,并包百家。胸襟洞然,浩彻无涯。彼世之士,惑怠以止。先生之仕,以学终始。罔间南朔,多士景从。虚至而实,实至而通。饮以冲和,消其躁狂。肺髓顿化,饥渴顿忘。缘才作成,循偱有序。如沐春风,如濯时雨。折衷群言,不费研思。渊渊天人,莫有隐机。执我方介,罔惑俗随。无妄之毁,理亦宜之。邹鲁以还,洛闽恃盛。彼心之传,式完其正。大哉皇明,畴为醇儒。旁稽远揆,前微比踰。望隆德尊,性成无疆。宦辙所历,弥思弥仰。胡不百年,遂及幽扄(jiōng)。鹄山之阳,躬所自营。靡静维石,靡虚维谷。祌游八表,是往是复。石谷出云,遗泽犹存。有珑翠瑉,于彼墓门。维道之懿,维教之系。是用作诔(lei),以昭万世。
 
               
 
 
广安十二景次石谷吴伯通韵
(明)杨瞻      御史
 
秀屏积翠
好山献翠屏,黛苍阅世代。四时任推迁,颜色依然在,
菁葱发不开。鬰鬰可人爱。轻风吹散云,青光何曾晦。
 
篆水呈祥
图书出河洛,不知有灵水。神篆浮中流,何物乃能尔。
石谷献嘉祥,乾坤泄妙理。惟愿江心字,年年常如此。
 
龙窟儒林
山麓有蟠龙,昂然载地维。有时起风雷,鼓鬛乃于斯。
禹门泛桃花,士子沽泮池。神物司科甲,英贤当其期。
猊峰神宇
猊峰虽有神,听民民自治。不知听于民,急急惟有媚。
视民如土芥,缓急非其事。试看祸福来,何一非自致。
 
龙门晓度
万丈渠江门,汹涛日夜泻。纵有飞渡舟,讵无轾篙假?
旭日东方升,欵乃顺流下。试间摇橹翁,谁是知津者?
鹤岭晴岚
昔人骑鹤升,高山拥瑞霭。鹤翔王母池,空遗朝霞在。
雨余清光溜,不知更几代。丹成世何益,达士徒感慨。
 
白塔凌云
文笔昂霄汉,突立无残缺。古人补学宫,惟愿生贤哲。
履迹曾生稷,感燕曾生契。稷契漙神功,不恃江边塔。
 
甘泉漱玉
坤元含神灵,裂出止泉美。潺潺流不息,无乃见道体。
源头喷玲珑,膏泽润遐迩。遍沃篆江田,何日能已已。
 
凤洲佳兆
江中怱起洲,神人推拥来。一夜起风雷,怱然化作台。
地灵不爱宝,文运将天开。槐花黄满枝,应取济世才。
 
龙镜清光
滩头开一窍,明明如镜圆。空洞渣滓绝,闪烁自莹然。
湛湛碧无波,渊渊应灵泉。江边遇新睛,清光射天上。
 
谷城云瑞
古城含瑞气,叆叇藏城深。大风偶飞扬,油然本无心。
天际密四合,须臾沛甘霖。三农可慰望,无烦龙起吟。
画阁书台
古人读书处,森森行不攒。亭阁可就士,云山可细看。
草痕遗篆隶,嵯峨耸奇观。形势占苓崕,脱酒非尘寰。
 
留春词
         (明)吴伯通
红雨纷纷映落霞,杏花满地混桃花。
山花无数燃山面,春恋山中魏野家。
淡淡春风一自凉,飞花无那点罗裳。
行人莫谓春归去,蝶队成行蜂集房。
谐谐黄鸟自相呼,花落却怜春色无。
春色不知何处有,小车来处问尧夫。
小薗花落亦成幽,山自迢迢水自悠。
说与醉翁花不断,陶家又候菊花秋。
风度飞花点竹林,送春细雨更纷纷。
谁知春雨如膏润,催起秧苗拥绿云。
 
题甘棠书院 
             (明)皇甫录 顺庆知州
十亩方园水竹隈,广堂当日讲筵开。
云空月向重林见,风暖春从宿草回。
欲扣杨铉生较晚。拟从颜乐去仍来。
门墙桃李年年事,吾道真无有厚培。

访甘棠书院
(清)阴子淑
虚明书院虎城阴,增重甘棠抵万金。
一要堂分濂洛派,十斋铭见圣贤心。
春风次第吹嘘透,时雨寻常化育深。
瞻望杏坛如咫尺,斯文喜读到于今。
注释

人物吴伯通:

《广安州志》卷十一《人物志》记载:吴伯通,广安人,号石谷,学务躬行,以到自任。由进士历官按察使,督学河南、浙江,振吉士,数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士,手录《白鹿泂规》着《达意稿》《近思录》。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当时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学者称为石夫子,崇祀乡贤。
机构和官员名称:
佥宪是佥都御史的美称。在明代都察院设有左右佥都御史,所以称佥宪。谏垣指谏官官署。提督学政督理一省学校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铨部是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
关联人物:
周元公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别称濂溪先生。《太极图说》《通书》被认为是宋代理学的开山之作,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如指掌。
文公先生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等,谥文,又称朱文公,后人尊称为朱子。朱熹上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是两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世几乎所有想要改革变强的君王,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是野史有传朱熹“扒灰”和娶漂亮小尼姑,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宋以后的封建王朝女性都极恨朱熹却是真的。)
汪城      字维宁,号宁斋。世系新安人,因《易经》登云南弘治辛卯卿弟,任广安守。吴伯通《石谷达意稿》编者。
少师晦庵刘公      刘建(1443-1531)字希贤,晦庵。洛阳人,师从于薛瑄。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进士,先后为官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刘建入阁十九年,人首辅八年,对明朝中叶弘治、正德两朝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崇儒兴学,注重实务,居官敢言,极陈怠政之失。正德初,连章请诛宦官刘谨等,而刘谨等反被重用,乃致仕归,后被列为“奸党”之首,削籍为民,刘谨被诛复官,卒赠太师,谥文靖。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朱宸濠之乱,被封为新建伯,后追赠为新建候。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大名鼎鼎,打败过大清的北洋舰队、击败过俄国海军,创造过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的东乡平八郎,总把一方印章佩在身边,上面刻着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日本能迅速窜升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这一切都归功于明治维新的成功。但是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究其原因根本不是因为日帝明治的政治手腕有多少过人之处,也不是因为德川家族无能,而完全是因为日本人充分效法了王阳明,在日本,阳明学一度被奉为“显学”,对其革新运动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以至成为明治维新的最重要精神武器。古代对于所谓“圣人”的标准,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也就成了评定“圣人”的标准,纵观历史,也只有孔子和王守仁做到了。)
清雍正癸丑年曹蕴锦修李源长等纂《广安州志》2016年点校本中的吴伯通(只叙述前面版本没有的)。
记载望溪乡管辖望溪里、三溪里。井溪里、伏龙里、金鱼里。
记载甘棠书院距州城东十里,吴伯通讲学处。有一要堂、俨若思堂、敬斋、义斋、静斋、虚斋、动斋、直斋、明斋、通斋、公斋、溥斋

第二节 第二次宣统广安州新志吴氏内容
 
(2018年10月25日)
一、地名志
1、鹄山:青莲庵右数步,有吴伯通墓。
2、蒙山:上有石门,墙壁下有蒙溪之水出焉。
3、蒙溪:水原出州西龙窟坛,流经芋子溪,曲折而下,有小水入焉。曰双河口,复流出丁家桥曰蒙溪。
4、甘棠溪:治东十里,溪水濚洄,四山环抱。明吴伯通创为书院,退居讲学处,院有一要堂,俨若思堂等额。
6、篆水:东北十里,江中上游巨石纵横,汛流曲折至此,石碛平坦,波纹如篆,下为三十六滩。明吴伯通投以糠粃篆成石谷二字,因以为号。其中沱碛有若鸬鹚若龟蛇,若击绦,若张绦,若张绦,若明月之清圆,若神仙。
7、吴家堰:在吴家河一里。
8、甘棠堡:州东部十里,明成化末吴伯通建书院于此。
9、龙溪里:州北青莲寺等处按察使吴伯通故里,名载神道碑。
10、马坝场:州北四十里,旧志载其名,属于下崇义乡,后废。
11、玛瑙城:州北十里,吴伯通诗玛瑙古城北指此。
12、桂花井:在城中文明街,旧恒公祠前,今甘棠书院右合城取汲江水,而盥洗多赖此。
13、望子山:州二十里广门堡,吴荐旧志,五代蜀将军冯胜之子真修炼于此。一日,辞父母谓尝仙去,以白鹤飞翔,为候厥明登山望之果然。又名子仙山。
14、夫子坎:州东要路,以吴伯通得名,山势危峭,中通一通,扼以重兵,有一夫当关之势。
15、金泉里:属州西崇义乡,今太平悦来等地,进士姜恩故里。
16、望溪里:州东北观音阁、龙滩、西严、白庙等地。
二、氏族志
望溪乡蒙溪吴氏:吴氏明旧籍,世居州北蒙溪。明时有伯成者,袭职指挥。后有一品,明云南督摽中军副将,赠武略将军。本朝康熙初,品子明仕,贵州云南都司,十九年(1860)任川北镇副将。因征滇黔受伤,卒,赠武功大夫。仕子登举,贵州守备,赠武德将军,嘉庆初仕,贵射洪讯把总。今其裔居濛溪。
荣禄乡龙溪里吴氏:吴氏旧志,其先本湖广之通城县人。元末有天寿者,辟红巾贼乱,卜居广安州北龙溪里,家焉。子海,海子友能,能子辅,封大理右评事。生子三,长伯祥,任知县;次伯通,进士大夫,大理右评事,河南按察佥事,提督学政,浙江副使,云南按察使,贵州镇巡;三伯淳,乡举,淮安府教授。通子荐,明经进士。今青莲寺其故宅。族党无考,或曰举人文泽其裔也。未详厥审其墓。在青莲右鹄山父辅第淳均在焉。
三、职官志
州御千户所:吴永龄成化二十年(1484)任  吴寿、赵辅、方成、吴相、高迅(弘治中)
吴坚:嘉庆二十七年(1847)任。
吴栻:安微泾县监生,嘉庆道光四年署。
秦昇:字叔熙,南昌人,乙未进士,成化二十二年(1486)任州同知。
柴良:平阳人,天顺五年(1461)知州。名宦之一,供名宦祠。
汪城:字维甯,云南腾卫人,弘治辛卯乡举,正德十一年(1516)知州。
郑珍:《石溪吟》、《传家序略》均无卷数。郑珍撰。旧志珍,号石溪,选贡任湖广黄陂主薄。丁艰归里,决意不仕,著书自娱,按察司佥事杨瞻为表其墓。(吴伯通得意门生)
四、庙祠志
乡贤祠:附学宫戟门右祀汉代纪信、冯绲,蜀汉谯周、张疑,晋代陈寿、宋代张廷坚、游中鸿、安丙、游似,明代王宾、吴伯通、王昂、王衮、郑聚东、王德完、郑郛、王珣、郑之珖。  春秋两季祭银与名宦共七两。
青莲菴:内供铜佛二尊高三尺许。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沈姓捐置。康熙已卯(1699)知州刘德纯书,澄潭印月,知州王廷举书,儒释增辉。二额外有古钟一口,亦万历三十八年三月五日置。相传为吴伯通故宅。今供伯通之神主。
吴廉访故宅,州北青莲菴本按察司吴伯通所居。明季,兵燹(xian),其子孙迁黔(也有到陕西西乡县)避乱。康熙中归(1662-1722),地巳建庵(青莲庵)(今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讼于官,断令田亩还主。庵中立伯通主祠祀之,以志其旧。
(备注:《郑氏宗谱》记载,明末沧桑,天下鼎沸。崇祯壬午(1642),闯献破蜀,其党姚黄二贼肆行蹂躏。乙酉(1645)入广安,屠戮最惨,人民之喜免者,千万中之一二耳。)
吴伯通故宅,今供有神位,题曰明赐进士云贵按察使石谷吴公伯通之神主。内碑刻甚夥门,康熙已卬卯西严郑启题。
吴氏祠:观音阁东举人吴文泽合族建。
五、学校志
成化中乡有甘棠书院,即吴伯通讲学处,出身有三贡,有乡举,有进士。
六、书院
甘棠书院:在州东十里,溪水濚洄,四山环抱。成化丙午(1486)中郡守王舆,同知秦昇均助资剙修。为吴伯通讲学处,中为堂五间,曰:一要堂、俨若思堂,左右各以两齐,其室十曰:敬、义、静、虚、动、直、明、通公、漙均有铭堂。后隙地为祠,曰崇德祠,今废。
甘棠书院记:嘉庆九年(1804),州牧恒敏以渠江书院书院人众难容,欲广党庠術序之义为,另创义学,计以未得善地不果。十六年(1811)州牧刘有宜不车首与教养,欲竟恒牧前志而地方兵革后。饥馑相仍未及举办逮。二十三年(1818)延州人士会议劝捐创。修适于文明街桂花井得善地焉。基价五百千文,乃建义学名曰新增义学一,名甘棠书院,仿吴石谷之旧名也。讲堂四楹,东西学舍各十余楹后,缘磴而上,山椒宽平复建堂舍,规模如前,为州牧劝憩息地。道光三年(1823),州人胡长裕有文记其事。二十一年(1841),因其地改建文昌言迁义学于庙右,即今址,故恒公祠也。咸同间历年延聘州人主掌束修,钱八十余缗,有不足者拨济仓款弥补经费支绌。而月课膏火无出。光绪六年(1880)州牧唐友忠、因课读人众广义学之名,复为甘棠书院。自捐酢规钱四百缗,以二百缗作延师修脯,以一百二十缗作膏火,余作首事看司薪水等费。光绪甲辰(1904)改为蒙学堂。
七、公储志
新增义学田自嘉庆二十三年(1816)知州刘有宜,以渠江书院旧本义学改为书院仓邑人士劝捐推广创修。因建为新增义学田。二十四年(1819)置杨柳溪学田载粮三斗一升,年纳租谷二十四石六斗,计田价公费共钱四千缗有奇。二十五年(1820),州牧吴栻倡捐银台一百两并提拨士庶。捐项钱六百四十千文置观音阁,田业一分,年纳租钱三十千文作延师费。咸同间历年延聘州人主掌束修,钱八十余缗,有不足者拨济仓款弥补经费支绌。而月课膏火无出。光绪六年(1880)州牧唐友忠、因课读人众广义学之名,复为甘棠书院。自捐酢规钱四百缗,以二百缗作延师修脯,以一百二十缗作膏火,余作首事看司薪水等费。
义学田二处,一在杨柳溪。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州刘有宜置载粮三斗一升,每年纳租谷二十四石六斗。一在观音阁。嘉庆二十五年(1820)知州吴栻置,年纳租钱三十千文。
八、艺文志
近思录无卷数,达意稿三十卷,甘棠文稿四卷,十斋铭一卷,石谷韵语十二卷,顺庆府志十五卷,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卷,吴伯通撰。
旧志伯通,号石谷,学务躬行,以圣道自任,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袊多师事之,学者表其坊,曰:当代真儒,称石谷夫子,家居教授,有司为创甘棠书院,以处其众,官终贵州按察使。
广安旧志:荐,伯通子,明经进士。著有州志数卷,今旧志可见者惟宋贤四赞及子仙山冯真一事,他皆不传。
九、选举志
吴伯通:天顺甲申(1464)科彭教榜中进士。
吴伯通刘让二人天顺壬午(1462)科中举;吴伯祥吴伯淳二人成化中举。
吴文泽潘锡龄二人道光壬辰(1832)科中举。
吴荐:明经进士。
吴弼:汪昶、郑之珖、邓士廉(邓小平八世祖)、欧养素(1643年进士)等五人崇祯庚午(1630)年中举。
吴伯成:弼子袭职指挥。
吴一品:云南府中军,赠武略将军。
吴明仕:一品子,先任贵州云南都司,至康熙十九年(1680)任川北镇副将。征滇黔,因箭伤卒。赠武功大夫,崇祀忠孝祠。
吴登举:明仕子,任贵将军,赠武德州守。
十、人物志
吴伯通,字石谷,荣禄乡龙溪人。天顺(1464)进士。少有奇质,过目成诵,学务躬行。以圣道自任,尝侍父学于州廨,知州柴良试之,大称赏。因入学。壬午(1462)以邃于易举乡,荐联捷南宫。拜大理寺右评事,谙练刑理,亭决滞狱转寺副。成化乙未1475)升河南按察佥事,振肃宪度,奸贪畏聂。建四书院于境内,酌白鹿洞规,为条约以教士。丁酉(1477)监试汴围,旋提督河南学政八载。较艺精密,请托不行。癸卯(1483)丁外艰,家居,建甘棠书院,以讲学起授。副使任浙江学政七年。转云南按察使,未几,改贵州镇巡。内外臣工并列治状,以忤权贵,久不迁,官戊午(1498)冬,上疏乞归家。居三年,有星尽陨秀屏之阴,弘治壬戍(1502)三月卒,年六十有三,著述宏富,学者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崇祀乡贤。兄伯祥,号元义,举人,任知县。第伯淳,号元德,举人,任淮安府学教授。
十一、仕进志
吴伯淳:州乡举,成化中任淮安府教授。
吴伯祥:州乡举,成化中任知州。
吴弼官指挥。(明末)
吴一品任云南中军参将,赠武略将军。
吴登举任贵州守备。
十二、儒林志
吴荐,伯通子,岁贡,龙溪里人。沈博嗜学,老于明经尝手辑州志数卷。慕宋贤黎张游安为作四赞。又州西望子山冯真升仙通志载为汉将军冯绲子。荐曰:真五代蜀将军冯胜之子非绲子,绲子荐举孝廉官,郎中并无得仙事。考正精核足刊,通志时代之误惜。旧本无传,今仅见遗说一二。
十三、烈女志
吴王氏吴弼妻兵部主事王德光女万历末(1620)于归期月夫殁。矢守节不出闺围数十年。
十四、古迹志
吴王氏节孝坊署前州坡,明王德光之女吴弼之妻建石柱尚存。
一要堂:州东甘棠书院内明成化丙午(1486)春吴伯通建。
俨若思:亦甘棠书院明吴伯通建。尝列先正条规,祀其像取景仰之意,左右有十斋。
当代真儒坊:州城东街,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为明吴伯通建。
吴伯通故宅:在青莲菴。
节孝坊:署前州坡明王德光之女吴弼之妻建石柱尚存。
十五、金石志
荣禄乡鹄山青莲庵钟欵在大殿上仅存十四字。
重修圣果寺记碑。 吴伯通撰
渠江之滨有山曰荣阶,截然方整,如层台然。屹立诸山之表,书台一山峙,其前凤凰诸山拥于后。左洪远右石船,而圣果寺在焉。寺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岁久碑湮。国初里人廖昇家山之下,始弃尘削疑为僧往居以主香火名曰祖纯,自景泰七(1456)年冬十二月培补修葺四方 缁 流稍归焉。又间关常住之地击田一百有五亩,以食其徒,盖积累三十余年,始克重建。佛殿为间四楹塑佛像三尊,后拥三大狮,左右绘十地菩萨,诸天罗汉,无不状猛威严矣。又三十年为成化丁未(1487)纯老矣。因吾友松菴张侯来请文,故不辞而记之。大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圣果寺碑前后题名
赐进士第奉政大夫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勅提督学校郡人吴伯通文
中大夫广安守御指挥佥事考事黄冈张琥篆额。乡贡进士文林郎前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知县,郡人欧宏先书丹。宋题舍人方宾郡学生员欧明吏陈。     致仕官周士智、程式,老人欧万先、张庆文、余万几;施主张敏、廖政、程思礼、廖应虎、良应清、刘项、廖冰能、向伯康、周宇和一廖立、周宇金、赵海、高程、何伯富、张月明、张本富、李志明、廖思中、周礼、张高仁、周添锡。大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岁次丁末。
甘棠书院记碑   河南佥事吴伯通撰
成化癸卯(1483)冬,余自掖台辍提学事,奔先君丧以归,甫祥,而母氏复见背,荐罹悯凶,废书久矣。再期而祥,远近学徒来者颇众。因买田墓前,以资祀。适有隙地可以结庐。爰夸垤补坳,谋作家塾将即其中,教以学焉。先是,督学蜀学佥宪潘公考艺过郡,便吊余山中,奖诸生中拨其尤而进之太学。因皆感奋,捐资郡守居巢王候与恵川所收羡钱,佐其役又去僧寺之私创者,籍其木瓦以归余。而洪都秦候升自谏垣贰吾郡,方承檄掌县政于渠,亦以日给余米饩,匠且致材木焉。经始于丙午之秋七日,踰四句讫功。中为堂五,楹左右翼以两斋,为间十,为门一。堂后为小堂以息堂后,复为祀,上贤,堂曰:一要之堂齐,左曰敬、曰明、曰通、曰静、曰动,右曰义、曰公、曰漙、曰虚、曰直,小堂曰俨若思,祠堂崇德之祠,总名之曰甘棠书院因地名而名也。因记创建端原,为同志勉焉,成化二十二年(1486)。
吴伯通神道碑:弘治癸亥(1503)十二月二十八日葬后九年立碑。国子监祭酒王瓒撰。
 案神道碑六朝始有志铭此碑系正德七年(1512)所立,极言吴公理学系渊原道统之脈,序、铭凡二千五余言。
重修青莲寺碑:在正殿门外左。
青莲寺灯田碑:在正殿门外右。
十六、侨寓志
吴天寿:元末避红巾贼乱,转于蜀,来广安遂家焉,盖石谷之始祖。
十七、墓志
大理寺右评事吴辅墓:治东青莲菴后鹄山。
云贵按察使吴伯通墓:青莲菴右墓外有石碑、石狮、莹制宏大。
淮安府学校教授吴伯淳墓:在吴伯通墓右。
(资料来源于1992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58册宣统广安州新志和光绪重刊广安州志)
 
  民国《广安县志》在人物志中对吴伯通的介绍 
  吴伯通,字石谷(字原明,号石谷),荣禄乡龙溪人。天顺(1464)进士。少年有特别的天赋,过目成诵,教育事务都亲力亲为。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曾与父亲一起出入州府,广安知州柴良对其问一些问题,吴伯通的答复出乎意料,大大称赞其才华,立即安排入学。壬午(1462)因为对易学的精通在乡试中考重举人,进而考中进士。拜大理寺右评事,熟悉法律,公正处理了很久未处理的案件,提拨为寺副。成化乙未1475)升河南按察佥事,整顿法度,贪脏枉法者得以治理。建许多书院,酌白鹿洞规,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学生。丁酉(1477)在开封做考试官,旋提督河南学政八载。做事精益求精,凡违背原则的事一律不办,维护公平正义。癸卯(1483)父亲病故,回家守制,建甘棠书院,亲自授课培养学生。副使任浙江学政七年。转云南按察使,未几,改贵州镇巡。一向廉洁从政、不徇私情,不顺从权贵,很久得不到提拔,戊午(1498)冬,辞官从贵州回到家乡广安。居三年,有星落在秀屏之北,弘治壬戍(1502)三月卒,年六十有二,著述丰富,学者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崇祀乡贤。兄伯祥,号元(原义),举人,任知县。第伯淳,号元(原)德,举人,任淮安府学教授。
明吴伯通数记
吴伯通,广安人,号石谷。兄伯祥由举人任知县,第伯淳由举人任教授。子名荐,任淮安府教谕(有误,伯淳任淮安府教授)。伯通学务躬行,以道自任,由进士授大理寺右评事,转寺副,累官河南按察司佥事,提督浙江两省学政。六典乡试,历云南贵州两省按察使。振起士类,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士,手录白鹿洞规,著《达意稿》、《近思录》。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当时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城内东街,明天顺时建,学者称石谷夫子,崇祀乡贤。  
    潄玉亭治内宋建,郡人吴伯通有诗,今废。篆水,治东北一里许,江中滩石纵横,湍流奔急,至此石积平坦,波纹如篆,故名。又传州人吴伯通投以粃糠,篆成石谷二字,固以为号,石刻诗文,今半磨灭,为十二景之一。甘棠书院治东十里,溪水潆洄,四山环抱,明吴伯通讲学处,有一要堂、俨若思堂。敬斋、义斋、静斋、虚斋、动斋、直斋、明斋、通斋、公斋、溥斋均有铭载艺文类。夫子坎,治东十余里,因吴石谷得名。圣果寺,治北五十里,明吴伯通有记。青莲菴,治东北六十里,明吴伯通故宅,治东北五十里鹄山,明按察使吴伯通墓。
                       
 资料来源于广安吴氏汉石脑族谱。
 
 
 
 
 
第二部分  记者眼中的吴伯通

  明儒吴伯通

   胡佐斌
 
翻开《广安州志》渠江图,只见上面标注有三座墓:按顺流方向,分别为吴伯通墓、王德完墓和安丙墓。再据《州志》记载,安丙为宋代官员,官至少保(辅导太子的官员),封鲁国公,赠少师;王德完为明代官员,官至户部右侍郎,赠户部尚书;吴伯通为明代官员,官至云南贵州两省按察使。
2014年7月18日,“两江行”採访组走进前锋区观阁镇,位于该镇境内的吴伯通墓以及这一历史名人的相关故事特别引发採访组的好奇。
寻访古墓夫子坟而今已作土
    前往观阁镇之前,记者通过查阅《州志》,已大致弄清吴伯通墓的位置。
    《州志》“碑墓”一栏记载:云贵按察使吴伯通墓,在青莲庵右,墓外有石碑石狮,墓制宏大。“寺观”一栏又载:青蓬庵,治东六十里,吴伯通故宅。
    青莲庵在哪里呢?只需将广安地图与《州志》渠江图一对比,便可找到答案:青莲庵应位于观阁镇青莲村。
去青莲村的时间是午后,太阳炙烤著大地,室外温度高达40多度,但为了找到吴伯通墓的具体位置,大家都没在乎这些。60多岁的村主任杨胜平很热情,我们进入青莲村后,他径直把我们带向青莲庵。
  一路上,我们顺便问起吴伯通墓,杨胜平似乎并没听说过,但当问起夫子坟(吴伯通因讲学,弟子众多,时被人们称为“吴夫子”)时,杨胜平连忙答道:“晓得,晓得,就在青莲庵旁边。”
    经过一座看似古老的池塘后,我们步入了一条古老的石板路,杨胜平介绍说:“这以前是一条大路,是石盘头场到观阁场的,夫子坟就在大路边,前面一点就是。”沿石板路前行不到30米,他便指著石板路右边的玉米地,说:“这里就是夫子坟,好像是后来被挖了,那些坟山石很大一块一块的,被老百姓弄起修猪圈了。”至于坟前的石碑石狮,杨胜平则称从来没有看见过。
    石板路同时也是村界,吴伯通墓地并不在青莲村,而是在长路村。与墓地相距不到50米,位于石板路左侧的地方,是一座面积较宽的砖牆瓦房,杨胜平说:“那就是以前的青莲庵,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学校,后来又进行了改建。最近几年,学校没办了,就卖给私人作了养兔场。”
    吴伯通墓地现在已看不到什麽,这多少有点让我们遗憾,但这也在我们事先的预料之中——在广安,能在地表上看到的明代墓葬,几乎没有。我们没有在墓地处继续逗留,决定再去看看那座养兔场——毕竟,那位置曾是吴伯通的故宅。
    养兔场大门紧闭,加之严格的防疫措施,我们不便进入,大家只好在兔场周边打着转,但除了找到一块柱础石、看见地里一些残碎的瓷片和瓦砾外,再没发现什麽特别的东西。问周边农户,他们除知道青莲庵这一名字外,很难说出当年的青莲庵里面到底有些什麽。
    回到报社后,记者还是心有不甘,通过电话多方联一系,终于联系到吴伯通墓所在地一一长路村7组的一位年纪较长的村民吴友金,他向记者补充了一些关于吴伯通墓的情况。
    现年77岁的吴友金说,他10多岁时看见过夫子坟,坟山坐东南朝西北,碑立得很高,一边一尊石狮子立于方石之上,高约4尺。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坟造地,便把夫子坟给造了。坟被撬开后,里面还有一口长方形石缸子,长约6尺,如棺材般大小。石缸上面有纹饰,里面有尸骨,但却没有发现什麽有价值的随葬物品。
    关于青莲庵,《州志》记载里面供有吴伯通像,但吴友金说,他小时听其他老年说,青莲庵里原有很多菩萨,但他出生后就没看见庵里有菩萨。
至于自己是不是吴伯通后代,老人不敢肯定:“吴家没修祠堂,我也没怎麽读过书,不晓得这些。”但他肯定地说,青莲庵周边一带,确有不少吴姓人家。
学德兼备吴伯通受官民尊重
关于吴伯通,网上资料介绍较简,记者瞭解其生平及故事,更多的仍是依赖于《州志》。但《州志》全为文言文,且无标点符号,繁体字和生僻字颇多,读来极为费解。为此,记者借助字典,反复试读,断断续续一周多下来,总算大体读懂其义,对吴伯通其人及故事有了大概瞭解。
    吴伯通,字原明,号石谷,祖籍原是湖广通城,元末时,其高祖吴天寿为避红巾之乱而迁居广安,父亲吴辅官封大理寺右评事。吴伯通出生于明正统辛酉年四月巳己日,自幼聪明过人,读经书过目成诵。一天,他跟随父亲进入州府,州守(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市长)柴良见而试之后,大赞吴伯通聪明奇特,给他奖赏,并安排他进入州学读书。
    吴伯通参加乡试时,考官见到吴伯通的文章后,不禁惊歎:“想不到考场中竞有如此奇人!”于是将其文章专门选出刊印成范文。后来参加殿试,文章再次被刊印成范文,不久被赐进士,受官其父原职,即大理寺右评事,后又相继升为大理寺寺副、河南按察佥事。丁酉年,吴伯通在开封试院任监试,而当时,吴伯通的学问过人,常常被朝中大臣提起,不久,皇上亲下诏书任吴伯通为河南提督学政。吴伯通任河南学政八年,“振肃宪度,奸贪畏慑,逸去者若干”。其间,铨部(朝廷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有官员的儿子想通过乡试,求吴伯通予以关照,但吴伯通却因其子学业未就而拒于榜外。为此,吴伯通连巡抚大人也得罪了,巡抚还多次上疏说吴伯通的不是,以至吴伯通多年来得到升迁,但吴伯通却毫不在意。后来,浙江学政缺员,少师刘晦庵上奏皇上,让吴伯通往任浙江提学副使。期间,吴伯通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入。时当地不少学子为应考而专取功夫,作文根底不牢,被吴罢出者较众。被罢出者多不服,前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又转发与吴伯通。为此,吴出题《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论》,此题一出,文难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被取者没有几个,让当地假学之士甚感所辱。于是,有人嘲笑说:“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一些假学之士听到后,当场晕倒。
    吴伯通在浙江任职七年后,因父亲去世,便奔丧回家。不久母亲也去世,见儿子吴荐“罹闵凶,苟存不死,废书久矣”,又见远近有前来拜学之人,便买下父母墓前的田地,利用祭祀用之外的地建成私塾(即今青莲庵所在地)。由于求学者较多,私塾根本没法容纳。同时,吴伯通辍官回家办私塾的事也让诸多官员感动,为此,一些人纷纷为其捐资捐物,另择地建甘棠书院,“以处其众”。
    退隐家乡八年后,吴伯通又複出为官,转任云南按察使,不久改作贵州镇巡,官至正三品。吴伯通在云南、贵州任职期间,政绩斐然,德风、学风更盛,“诸巨并列治状及德学之盛荐于朝”,皇上也准备晋升吴伯通官职,而年近六旬的吴伯通却已心生归休之意,“每疏乞休,恩诏勉留”,但归意已决的吴伯通最终还是在60岁这一年选择了回家。
    归家三年后,吴伯通便去世了,后埋葬于祖墓的右边。据说吴伯通去世的前几天,天上忽然有一星如斗,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痕迹后落在了翠屏山的北面。此事后几天,吴伯通疾病发作,他自知难以延命,一日,写下一篇《吴伯通自赞》:“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此天地之所以予我与圣贤而同然。虽予足履之有未遍也,而其目之睹已了然,惟之死而已亦靡,他又能无适而不皆?然则位虽止于三品,而寿已拘乎百年,吾生也庶乎?其不徒然!”
    这篇《自赞》,吴伯通权且当作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其大致意思是:由于我一生践行仁义,所以我也能活得像圣贤一样;现在,这个世界我已看得差不多了,而且做官也达到了三品,人生没有白活啊!因此,吴伯通去世前夕,从前的学生和故旧前来探病,他皆不作答,仅是“指赞而已”。
    弘治壬戌三月十八这天,吴伯通辞世。对于他的逝世,州里之人,不论亲疏贤愚,皆为悲歎,“悼哭于室,唁于途者络绎不绝”。
精通理学王阳明嘱建真儒坊
    随著对吴伯通瞭解的深入,记者发现,吴伯通受后人尊重,甚或说对后世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其对理学的研究。可以说,在我国儒学的发展史上,吴伯通都是一个值得重笔书写的人物,以至于当时一些地方将吴伯通尊称为“真儒”,并为其建“真儒”坊予以纪念。
    理学,由北宋程颢、程颐建立,宋朱熹集其大成。而朱熹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集孔子之后历代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受到朝廷的推崇,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末至清代600馀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
    吴伯通在理学的研究与传承上,其贡献是不可小觑的。这一点,从我国儒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王阳明的一句话便可看出。
王阳明,浙江人,本名王守仁,字伯安,阳明为别号,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日,浙江官员会于王阳明处,王对他们说:  “理学做人如吴石穀者,不立庙祀,何也?”众官员顿即愕然,于是按王之意,在浙江为吴伯通建坊,称为“当代真儒”。或许受此影响,时广安城内也建起了“当代真儒”坊,引以纪念。
    吴伯通在理学的成就,《州志》所录《吴石穀先生神道碑铭》有详述。该《铭》出于明正德年间礼部右侍郎王瓒之手,王曾拜师于吴伯通门下,作《铭》时任国子监祭酒(祭酒为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铭》文开篇便如此写道:
    自程朱讲明理学以来,学士大夫莫不知所嚮往,然莫能究其精微之极致,或以记诵,或以辞章,六经四书惟以资进取之计,固无以实得于心者也。今之世能体验贯通淳溶涵浸,使经与心一,心与理一,一话一言悉理之妙而流出肺腑,且于圣贤矩则无不合焉者—一呜呼,此石穀先生之所以为盛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宋代程颢、程颐、朱熹讲明理学以来,真正体验到理学精髓,达到经与心一、心与理一的地步的人中,最盛者非吴伯通莫属也。
    《铭》文中还介绍,吴伯通为政38年,所到之处,大兴书院,使读书之风盛行。他参与创办的书院有:开封大粱书院、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这些书院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为官中途,因奔丧居家八年间,在广安兴办甘棠书院,从学者颇众。
    吴伯通讲学,“贯穿六籍,并包百家”,学士听课,“肺髓顿化,饥渴顿忘”,“如沐春风,如濯时雨”,被其教者,“受宫中外,由都台以至郡邑痒教,盖千馀人也。”
    吴伯通更有著书立说留世,《吴石穀先生神道碑铭》记载,其著有《达意稿》30卷,《石谷韵语》12卷,《策问答》7卷,《顺庆府志》15卷,《闻见录》20卷,另有生前未脱稿的《近思录》。
由上可以看出,吴伯通理学精深,弟子众多,著述甚繁,在文入学士的眼里,他就是孔子再世,在明朝被立为“当代真儒”,让后世仰拜,实不为过也。
 
 
甘棠书院:

我市最早的官办学堂

     胡佐斌
 
    前些日,记者翻阅《广安州志》发现,建于明代的甘棠书院,应是广安历史上记录最早的官办学堂。据《广安州志》记载,甘棠书院位于治东10里的甘棠溪,从地理位置判断,应在今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奎阁街道办事处境内。几百年后的今天,还能寻到遗址否?
    2015年3月6日,“两江行”採访组走进奎阁街道办事处,记者有意寻之,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竞顺利地找到了甘棠书院的遗址。
寻访遗址书院留在老人记忆里
    “你说甘棠书院吗?我对奎阁的旭旯角角都熟悉,但却从没听说过。”当记者说要找甘棠书院遗址时,陪同採访的经开区工作人员杨正伟的回答像是泼了一盆冷水,但他同时也留下一线希望,“不过,奎阁有个叫甘棠铺的老地名,甘棠书院说不定就在那里。”
    到达甘棠铺后,记者发现,原来这里位于广安至前锋的大道旁,一家标有“甘塘铺餐馆”的小店随时向人们提醒著这个老地方,只是“塘”与“铺”均有误,不知是商家真不知“甘棠铺”之名,还是故意为之。该地位于奎阁街道办事处大桥社区,社区主任胡家川说,眼前的这个餐馆现在已经成为甘棠铺的唯一标志了。
    为帮助我们找寻甘棠书院遗址,胡家川请来了当地88岁高龄的杨忠孝老人。一见面,老人便连声说道:“走嘛,走嘛,我晓得甘棠书院在哪个地方。”沿著甘塘埔餐馆右侧前行约50米,老人指著院牆内一座破败的青瓦房说:“这个地方以前就是甘棠书院,我七八岁时,
看起还比较完好,一共有几层,是沿著以前上坡的大路修的。”
    老人进一步介绍,在他儿时的印象里,那时的甘棠书院仍有人读书,有10多个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为修建广安县氮肥厂,便把甘棠书院拆了”。当记者问甘棠书院外是否有一条小溪,以及距广安老城的距离时,老人答道:“那条小溪现在还在,弯弯曲曲地往旁边流走了。至于隔老城,可能有10来里路。”因房屋阻隔,记者未能看到小溪,但根据老人的描述,其与《州志》所述基本相符。
吴伯通领办   官府捐资捐物创修
记者关注甘棠书院,不仅因为它是我市有史料记录的最早的官办学堂,更因为它与明代大儒吴伯通有著紧密的联系——甘棠书院为吴伯通领办,官府捐资捐物创修。
    吴伯通,明天顺八年进士,字原明,号石含,明伐著名理学家,今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青莲庵遗址为其故宅。《四川通志》有载,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守仁(亦称王阳明),曾对浙江众多贤士(王守仁为浙江人)说:“理学做人如吴石穀(吴伯通)者,不立庙祀何也?”后浙人为吴伯通建坊,尊其为“当代真儒”。
    吴伯通为政38年,先后在京城、河南、浙江、云南、贵州做官,其所到之处,大兴书院,使读书之风盛行。他参与创办的书院,有开封大梁书院、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这些书院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
    明成化十九年,正在浙江做官的吴伯通闻家父已丧,遂回家,不久母亲也去世。吴伯通见儿子吴荐“罹闵凶,苟存不死,废书久矣”,又见远近有前来拜学之人,便在家里办起私塾,以教儿子和前来拜学之人。一位在国内教育界颇为知名的大官员在家办私塾,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来者颇众”,于是,吴伯通只得利用父母墓前祭祀空
地,另作私塾,“以处其众”。
    吴伯通居家办学之事也引起不少官员的关注。时有督蜀学潘佥宪路经广安时,便登门拜访,见学生中有不少优秀的人,便出资鼓励他们“进之于大学”,此举让广安众多官员甚为感动。郡守王舆、同知秦升等官员纷纷捐钱、捐物、捐书,为吴伯通在城东甘棠溪另修讲习之所,名为“甘棠书院”。
    据吴伯通所作《甘棠书院记》载,书院格局按周敦颐《学圣要诀》规制,中堂两间,名一要堂、俨若思堂。左右两斋各五间,左额为“敬”“明”“通”“‘静”“动”,右额为“义”“公”“溥”“虚”“直”。中堂之后又累蹬而上,为小堂,作为息堂(睡觉的地方)。小堂之后又累蹬而上,为祠,塑孔子像,并纪念修建书院的官员们。吴伯通还手书朱熹所创的《白鹿洞学规》,刻石置壁间,以为学训。为让诸生具体理解每间书房取名背后的含义,吴伯通还分别作铭文给予注解,让诸生永记于心。
    吴伯通居家八年,所教者众,曾受教于吴伯通门下的南京祭酒(官名)王瓒所撰《吴石穀先生神道碑铭》中如此介绍:“被其教者,受宫中外,由都台以至郡邑、庠校,盖千馀人,人繁难载。”
    据史料记载,吴伯通居家八年后,转任云南按察使,不久改任贵州镇巡,宫至正三品。60岁那年,吴伯通回家养老,63岁逝世于家中。
清代另建感念伯通而沿用院名
    吴伯通对州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至于吴伯通去世近400年后的清代光绪年间,官员们在广安州城新建的一处学校仍命名为“甘棠书院”,以表纪念。同时,随著历史的发展,清代所建甘棠书院还与邓小平的母校存在一定渊源。
    翻阅《广安州志》获悉,清代所建甘棠书院位于州城文明街桂花井后。据介绍,嘉庆九年,州城渠江书院(始建于康熙年间)人众难容,州牧恒敏“欲广党痒术序之义,另创义学”,但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而搁置。嘉庆十六年,州牧刘有仪“欲竟恒牧前志”,但因“地方兵革后饥馑相仍,未及举办”。直到嘉庆二十三年,才召集地方能贤会议,劝捐创修,而恰逢文明街桂花井有一块好地颇为适合,便花500千文买了下来,建成后的规模和原甘棠书院差不多。光绪六年,州牧唐友忠见入学人众,遂“广义学之名”,更名为“甘棠书院”,既表示学校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入学,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吴伯通对广安教育所作出的贡献。
    所谓“义学”,即学生读书不要钱,这是旧时政府针对贫寒子弟入学的慈善之举。为解决义学的延师费、生活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时广安州府不仅通过财政拨款、倡议能人捐资外,还先后购置学田,通过每年收纳田租以备书院之需。清朝时,甘棠书院共有两处学田:一在杨柳溪,于嘉庆二十四年知州刘有仪购置,每年纳租谷二十四石六斗;一在观音阁(今观阁镇),于嘉庆二十五年知州吴栻购置,年纳租钱三十千文。
    又史料载,1898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交往密切的川籍维新派股肱人物蒲殿俊、胡骏、顾鼇,在广安创办紫金精舍,聘请了张澜、罗纶等有革新救国思想、真才实学、擅长经史诗赋的青年才俊为教员,废除旧时书院讲学的陋规旧习和毫无意义的八股制辞章,按照学生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进行弁科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开创了广安新学之先河。1904年,蒲殿俊、胡骏等以紫金精舍为堂址,合併渠江书院、甘棠书院、培文书院为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
辛亥革命后,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广安州县立高等小学堂,此后又改称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邓小平于1915年进入该小学堂,在此读书3年之久。根据甘棠书院的发展史,可以这麽说,甘棠书院可视为邓小平母校的前身之一。
1904年,蒲殿俊、胡骏等以紫金精舍为堂垃,合并渠江书院、甘堂书院、培文书院为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广安州县立高等小学堂,以后更改称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是原广安第一中学的前身。邓小平予1915年进入该小学堂,在此读书三年乏久。根据甘棠书院的发展史,可以这麽说,甘棠书院就是广安县第一中学的前身,甘棠书院可视为邓小平的前母之一。
 
 
 第三部分  吴伯通后代收集的资料

读《明史》了解到的吴伯通

   吴伯通出生于1441年(这基于他自己文集多次论证)。这时候的明朝处于腐化期,至1502年去世,历经天顺、成化、弘治三个朝廷更替。此时思想领域因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趋于保守,在学术上丧失了创新精神,所以,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兴起。其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方面。
     这时候许多人抛弃程朱理学,转而追从王氏心学。但吴伯通处于当时时代,王氏心学还没有兴起,王守仁出生于1472年,三十七岁时,也就是1509年,吴伯通已去世7年,而王守仁这时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在这荒烟深菁,狸鼯豺虎的地方,经过冥思苦想和神秘体验,最终“大悟”,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心学体系。
     因此,王守仁对吴伯通的评价:“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实际上是王守仁在三十岁(1502年)之前的思想,仍然是程朱理学。这时的王守仁官场很不得志,因抗疏论救,下狱廷杖四十,谪为贵州龙场驿丞,这时的王守仁已三十七岁了。
     由于吴伯通及其家庭前几代,从家谱上看出,“诗书传家,伐不乏人”,甚至家谱查至前四代的入川始祖吴天寿更是两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高弟弟子。
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吴伯通在《石谷达意稿》和《甘棠书院》里的对朱熹和周敦颐的尊从。
(读王天有 高寿仙著《明史》感悟,作者:吴开佺  2017年12月6日)
 
文献:
《石谷达意稿》(点校出版)
书法拓片:(墓志铭)(后有专文介绍)
研究成果:        

明代儒学家吴伯通与地方教育
   
   吴伯通(1439-1502)(吴氏家谱和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记载出生为1441年)字原明,号石谷,四川广安人,明朝著名儒学家、教育家。在仕宦三十八年中,历任河南按察佥事(省级主管教育的官员)、浙江提学副使、云南按察使、贵州按察使等职,所至大兴书院,致力教化,当代和后世称道。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质问浙江官员说:“理学作人如石谷者,乃例以庸鄙视之,不立庙祀,何也?”。足见其在明代思想文化界的地位和影响。但时至今日,除一些书院史论著提及伯通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贡献外并无学者对他进行专题研究。不能不说,这是地方文化史研究方面一个不小的疏漏。本文仅就吴伯通的地方文化教育略加考述,以启吴伯通研究之一端。
(一)、吴伯通及其家族
关于伯通的籍贯,地方历史文献中存留三种不同记载:一作湖北通山(今湖北通城县)人。康熙《湖广通志》载:“伯通,通山人。”通山,即今湖北通城县,明时属湖广兴国州(治今湖北阳新县)。一作四川广安(今四川广安市)人。康熙《贵州通志》、雍正《河南通志》俱载吴伯通,四川广安人,进士。”一作四川顺庆(今四川南充市)人。明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载:“伯通,字原明,蜀顺庆人,彭教榜进士。”
我们在光绪《广安州志》中找到伯通籍贯记载不一的答案:“其先本湖广之通城县人。元末有天寿者避辟‘红巾贼乱’,卜居广安州北龙溪里,家焉。”可见,吴氏祖籍确实为湖广通山县,为避元末“红巾之乱”,迁至四川广安定居的。至于其称“顺庆人”,缘于明代广安州是线隶属顺庆府的县级散州,按照古人习惯,籍贯一般落实到所属县级政区。总之,称其通山人,广安人,或是顺庆人,都不为过。但称作“广安人”更妥切(从吴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吴天寿入川的1351-1368年到吴伯通出生至少已70年,说明吴伯通出生在广安),因为吴氏迁居广安,到伯通辈已是第四代(实际上是第五代)了。吴氏在明代是广安的名门望族。据光绪《广安州新志》记载:
崇德乡氏……其先本湖广之通城县人。元末有天寿者避辟红巾贼乱,卜居广安州北龙溪里,家焉。子海、海子友能。友能子辅,封大理右评事,母辛氏封孺人,生子三:长伯祥,任知县;次伯通,进士,大理右评事、河南按擦佥事、“提督学政”、浙江副使、云南按擦使、贵州镇巡;三伯淳,乡举,淮安府教授。
吴伯通的高祖天寿、曾祖海、祖友能、父辅皆不仕,故伯通学生王瓒在《吴石谷神道碑铭》中称其祖“并有隐德(吴友能、吴友隐、吴友德为吴海的三个儿子)”,其父已人学读书,以求取功名,伯通幼时“尝侍父学于州廨”。至伯通辈,兄弟三人均有一官半职,最为显达者为伯通,其配欧氏后亦随夫贵得封孺人。
吴伯通有子名荐。据《石谷神道碑铭》记述:伯通“子荐为州学生,世其家学”。从光绪《广安州志》看,吴荐对其家学以及家乡文化建设确有贡献。吴荐在其父去世后编辑乃父的事迹和作品,向王瓒提供撰写神道碑的基础材料就达“数十万字”,至今我们还能看到伯通《石谷达意稿》,与吴荐的编辑、传存分不开。吴荐还主持编修过《广安县志》。现存光绪《广安州志》卷首开列有历代撰志人姓名,其中便有弘治年间明经吴荐编撰的《广安县志》,称《吴荐志》。可惜《吴荐志》没有流传下来,但其内容必为后世续修者所吸纳,今在宣统《广安州新志》可以看到他撰写的《宋贤四赞》。
吴伯通孙辈,史志无载(吴氏家谱记载孙辈因战乱逃往陕西和贵州等地,直到1666年,其后人又回到广安)。但可以肯定直到清朝其后裔仍然在广安居住。光绪《广安州志》记载了一个发生在康熙年间的财产纠纷案,其原告就是其后代。
明季,兵燹(xian),其子孙迁黔(也有到陕西西乡县)避乱。康熙中归,地巳建庵(青莲庵)(今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讼于官,断令田亩还主。庵中立伯通主祠祀之,以志其旧。
吴氏后裔以此判收回了被寺僧占据的田产,但故宅仍为佛寺,这便是康熙以后广安青莲寺的由来。不过,青莲寺中按照判必立吴伯通祠,此款判断也确实得到了执行。据宣统《广安州新志》载,青莲“寺本伯通故宅,今供有神位,题曰‘明赐进士云贵按察使石谷公伯通之神主’”可见,到清末青莲寺(庙宇六十年代才拆迁)中仍供奉盼著吴伯通的神位,并保存著康熙时知州王廷举青莲寺题写的“儒释增辉”匾额。
吴伯通自幼聪慧好学,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少时曾“侍父学于州廨”,广安“州守柴良见而试之”,“大称奇赏,因令人学”。在投考科举的征途中,也是一路畅通。天顺壬午(1462)举于乡,考官阅其文惊曰:“不意场屋中有若是之邃于《易》者!”,因梓其文。甲申(1464),赐进士第,拜大理寺右评事。成化乙未(1475),升河南按察佥事。此时吴伯通巳是“天下推为第一士子”的知名学者,“虽科第以《易》,而于诸经无不该洽”在受命监督河南乡试时,朝议以其“学问绝人,遂赐玺书提督学政”。后历任浙江提学副使、云南按察使等职。弘治十一年(1498)致仕还乡,三年(1502年3月18日)后病故,终年62岁。
弘治十六年(1503年12月28日)葬于青莲寺旁的吴氏家族墓园(当地现在人称夫子墓,相传有48座夫子墓)。到清末,其墓尚存,“墓外有石碑、石狮、石羊、石鸭,茔制宏大,墓门作阖形,碑在墓前”
(二)、吴伯通在河南
吴伯通在大明天顺八年(1464)考中进士,从此走入仕途。初拜大理寺右评事,继之出任河南、云南等按察使,本以理刑为职,碑传中也有称颂他“在棘寺谙练刑理,识折滞狱”的文字,但纵观其一生,其主要贡献还集中在地方文化教育方面。
书院是中国古代进行学校教育、传播文化、教化百姓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明代基本上属于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学府。由于明朝加强思想文化控制,自洪武至成化的近一百年间,书院备受冷落,不少书院被并入地方官学,天下闻名的白鹿洞书院竟然呈现出“昔日规制不可见,惟闻山鸟相呼应”的惨象,岳麓书院亦破败得“破屋断桓,隐然荒榛野莽间”。
到成化年间,官学教育和科举考试弊端日益显露。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一改长期对书院的冷漠态度,开始着手恢复书院讲学。成化元年(1465),南康太守李龄在白鹿洞书院旧址增建房舍,招收郡人子弟入院就读。
聘请著名理学家胡居仁掌教事,“名士弦诵其间,而风教始著”。成化五年(1469),长沙知府钱澍修复岳麓书院,使“百数十年丘墟之地,顿觏大观”。两座著名书院的修复起到了“流光天下”的带动作用。
书院复兴的大背景成就了“不以理学自居而已全据其实”的吴伯通。成化十一年(1475),吴伯通升河南按察事,在河南任职的八年间,先后倡建了百泉书院、伊洛书院、汝南书院、大梁书院,“以祀前贤而励后进”,成化十二年(1476)重修上蔡书院。
1.伊洛书院
伊洛书院位于河南府城南五里,“两程夫子出于斯,祠墓在焉。夏县司马公、范阳邵子寓于斯,独乐园、安乐窝在焉”。宋时大儒聚萃,与洙泗并称,被视“学道渊源之所”。宋末元初,建有同文、嵩阳、颍谷、伊川、洛西诸书院。明初“同文、嵩阳、颍谷三书院娊荡然靡存,伊川、洛西二院虽修葺,亦日人于坏”。
吴伯通深以念,“乃檄河南府,以伊川、洛西旧院,命所司葺而新之。而同文、嵩婈、颍谷,以故基莫究,想得郡城南五里,而进洛河之阴安乐窝遗址,并其旁隙地余三十亩,总建书院一所以代之”。书院于成化己亥(1479)冬动工开建,而成化庚子(1480)落成,吴伯通题额曰伊洛书院,中曰十贤祠,祀伊洛诸儒,后曰讲道堂,左曰主敬斋,为师生肄业之所。还“选生员中颖异者居宿。吴亲定教条,暇时督课”。所谓“亲定教条”,即《吴石谷神道碑铭》所云:“复酌白鹿洞规,自为条规廿一,使有持循。”
2.百泉书院
百泉书院在河南“辉县苏门山百泉东”,“境擅幽胜,晋孙登,宋康节、邵子,元鲁斋许氏、姚枢氏、宝默氏皆尝游寓于此,则邵子寓此尤久”。而“书院之建,则始于河南提学佥事吴君伯通”。成化庚子(1480)四月始事,至壬寅(1482)三月毕工。吴伯通之“更名百泉。百泉云者,盖忧俗学支离,冀诸生探本穷源,得蒙养之道尔”。“凡屋三重,为楹六十有二”,有先贤祠、讲道堂、致敬堂,规模可观。当时“数十人肄业其中,吴君亲定教条,每行部至,辄率守令督课焉”。此般亲力亲为,足见其对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视。后来者仍“视昔益严,又规置旁近常稔田若干倾惧赡”。当时的百泉书院可谓繁荣昌盛。直到崇祯年间,“因省城被水,巡抚苏京题改贡院于此”。顺治十六年(1659),“贡院移置省城,仍改为书院”。
3.汝南书院
汝南书院“在汝宁府城北五里许,明成化十七年(1481),提学佥事吴伯通创建”。历史文献对汝南书院的创建时间记载不一,如《明一统志》称,“成化十一年(1475)建”。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一《学校考》亦如此载。但在时间和地址上有多少差异,都肯定是吴伯通创建的。
4.大梁书院
大梁书院在开封府城西南隅。书院经前后三位官员的相续建设而成:“始于宪副刘公姎钦谟,中佥宪吴公伯通,成于开封守张公九云,而维持上下则都宪李公也。”正是因刘姎钦谟“草创未完”,成化间“提学佥事伯通请于巡抚都御史李衍檄开封府知府虞钟督工缮造”。康熙五十八年(1719),赐书“两河文教额”,成清代河南影响最大的书院。
由于“大梁书院密迩臬署,则遂居之,七郡之士云集辐辏,士风翕然兴行”。吴伯通这位司法官员竟然居住在书院内,显然意在利用皇帝赐予“提督学政”和“天下推为第一士子”的影响力督导学生刻苦用功,并发现优秀人才。在兴学讲授的过程中,吴伯通确实发现了不少英才,如河南汝宁府上蔡人李逊学,“甫长嗜学,器业过人,读书能数行俱下,一览辄不忘”,素为提学伯通珍重,“领成化丁酉(1477)乡荐,丁未(1487)举进士,又如后来在浙江发现淳安人程文楷“颖敏好读书”,吴伯通“奇其文,擢冠两浙”以致地方志书编纂者称其“甄别精当,善奖进人”。
(三)、吴伯通在浙江
弘治二年(1489),吴伯通由河南按察佥事,升任按察司副使、浙江提调学校,直到弘治八年(1495)升调云南按察使。在浙江的七年里,吴伯通仍然以学校教育和地方文化建设为己任,拓大诩忠祠、扩建尊经阁及谨严施教、从严考试诸事影响最深远。
1.拓大诩忠祠
杭州自南宋以来便有祭奠施全和刘允升的祠堂。刘允升、施全是南宋时期支持岳飞抗金的忠臣,因反对秦桧的屈辱求和政策,都被秦桧残酷的杀害。吴伯通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便与同僚商议整修这座祠堂。李榕等《(民国)杭州府志》载,吴伯通拓大祭祀刘允升、施全的祠庙,并题额“翊忠”。吴伯通拓展翊忠祠,以这种纪念忠臣义士的方式来教化百姓,体现了他“理学作人”的良苦用心。
2.扩建尊经阁杭州尊经阁乃永乐年间创建,“藏颁发书籍”渐成江南第一文化宝库。可弘治年间,因其“旧且敝”乃废弃不用。吴伯通极力支持杭州知府张溍“拓旧址而广之”,并这次重建作记。民国《杭州府志武林访碑录》载,《重建尊经阁记》,“弘治六年(1493),吴伯通撰,阎仲宇书”。这篇碑记本身亦因之成为悬项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
3.谨教严考
吴伯通在浙江仍然保持兴学重教的工作重心。弘治三年(1490),“按察使于大节、提学副使吴伯通,协力修葺”杭州府学。弘治六年(1493年),严州知州李德恢主持完成了严州儒学正殿吴伯通之作记。还亲自为诸生授课,据《石谷神道碑铭》记载,吴伯通在杭州贡院授课相当投人,亦十分精彩。
诸生聚于杭之贡院者数百人,各以其经,分番进讲,值关涉性理者加谆谆焉。一领教言,恍若发肤快竦,骨体镕洽,而领略记存之不暇。至崇祀先贤,敦讲实行,排斥异端,凡有裨于教化风俗者,无所不用其极。
明代文献中记载有吴伯通在浙江主持考试的一则笑话。英《七修类稿》载:浙江提学副使西蜀吴伯通淳博而通约,天下推为第一士子。专取功夫,时科场初学,多不根作文,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出题:“鼋(yuan)鼍(tuo)蛟龙鱼鳖生焉”,论乃一“滚出来”。且皆难于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然取者无几而甚为吴所辱焉。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
透过笑话可知,吴伯通实际上并非执意与诸生过不去,而是欲通过考试导向让考生充实根底,勤奋读书。
四、吴伯通在四川
吴伯通致力四川文化教育始于成化十九年(1483)。当时因“丁外艰”,吴伯通从河南回里守制。守丧期间,“远近学徒来者颇众”,不能谢绝,遂在其家乡广安一带兴建书院,讲娱儒学。
1.甘棠书院
甘棠书院位于四川广安“州东十里,溪水萦回,四山怀抱”。最初吴伯通并非就想在此建立书院,只是“买田墓前,以资祭祀。适有隙地,可以结卢,爰夷垤(die)补坳,谋作家艺将其中,教以学焉”可见,在墓前隙地结庐是了培植风水,“夷垤补坳”,并用作家教之地。但由于“远近来学者愈多,不能谢绝,撢乃开讲,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处其众”。所谓“有司”就是广安地方政府和四川提学司。
据地方志记载,这座书院乃成化二十二年(1486)郡守王兴、同知秦升助资并创修。当时王“慨捐所收羡钱佐其役,又去僧寺之私创者,籍其木匠,以归伯通书院”。书院“经始于丙午(1486)之秋七日,于四旬而讫功。中为堂五楹,左右翼以两斋,为间十,为门一。后堂为小堂以息,堂后复为以祀上贤。堂曰一要之堂。吴伯通认为,“欲学者主敬以纯心,寡欲以养心,使其心纯一不杂,静虚动直,而能明且通,能公且溥,则无极之贞,两仪四象之本,皆不外乎此心,而作圣有基矣”。遂给书院斋舍命名,“左曰敬曰明曰通曰静曰动,右曰义曰公曰溥曰虚曰直。小堂曰俨若思。祠曰崇德之祠。总名之曰甘棠书院”因地处甘棠溪而名。吴伯通还左右十斋各为铭,这十斋之铭至今仍然可以在光绪《广安州志》中看到,“励学者己为之学,使先察乎义利理欲之辨”,并“手书白鹿洞规,以为学则,诸生勒石置壁间”。吴伯通对求学的百余名学子“躬为讲解”,“屑于细务而大体详明,暇则进诸生讲明经义,钃(zhu)钃忘倦”。
当时督蜀学佥宪潘公“考艺过郡”,前来吊念氏亡母。这既是官员间的交谊常情,又是对吴伯通热心地方文化教育的认可。这位四川提学佥事承诺“奖诸生中拔其优而进之太学”这也是师生办好这座书院的大动力,因吴伯通虽然崇尚性理之学,但并不反对学子应举人仕,认为“仕以行义,禄以为亲,而明体可以达用”。甘棠书院的学生在科举方面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化中,乡有甘棠书院,即吴伯通讲学处,其出身有三贡,有乡举,有进士。’
明末甘棠书院被毁,但吴伯通的影响依然存在,以致清代以此名建立义学。嘉庆二十三年(1818),广安知州“延州人士会议劝捐,新增义学,名甘棠书。仿吴石谷之书名也”
2.井泉书馆
井泉书馆在广安州治西,“成化中(1465—1487)郡人吴伯通建,后来“俱归并广安学”。
3.甘泉书院
甘泉书院在广安州邻近的岳池县西郊,成化年间“广安人伯通建”。正是伯通在广安兴学讲学,培养家乡子弟,加上“与乡里人无少长贵贱,皆以诚待娭之”,“型于家,信于乡”,深受家乡百姓的爱戴。成化二十三年(1487),乡人在广安州城东街伯通建立了“当代真儒”牌坊。
结  语
 
吴伯通在《自赞》中写道:“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此天之所以与我者,与圣贤而同然。”其一生“学务躬行,以圣道自任”为官三十余年,所至热心文化教育事业,聚徒讲学,“绅衿多师事之”“一时生徒造就居多”,“被其教者受官中外,由都台以致郡邑庠校,盖千余人”。在河南、浙江、四川兴办书院、教书育人,业绩尤著。
(西华师范大学蔡东洲张亮)
 
《河南通志》记载:
吴伯通:四川广安人,进士,成化中为河南佥事。提督学校,伯通博通六经,躬为讲解,一时生徒造就居多,擢浙江副使。
《贵州通志》记载:
吴伯通【广安人,弘治十一年按察使,不屑屑于细务而大体详明,暇则进诸生讲明经义,纚纚忘倦】
地方传说一:
东门一带因其紧靠渠江码头而最为繁华。当时由江边到东门,“正东为东街,一曰大东街,珍错钱布之所萃也,有高门大宅,旧为刘大瑄第,额题‘父子进士’,今售为金氏宅。街中有当代真儒坊,明州人为吴伯通建,花行酒店瓷器店糖果毕备,由北而上,曰小东街,多富贾店,雕刻漆画,市缠番盛,由东折至东门街,有官盐茶店,有茶货,有纸马,有食店,由东门直上为三圣街,今名会府,多珠翠木箱之器。”这是今天我们在史料中所能看到的一些记载。东门内过去还有一座黄鹤楼,具体位置不详,系知州翁世平所建,此楼匾额即为邓小平的先祖邓时敏所题写。
由东门往渠江上游走,还有一奇景,即篆水,这也是古代广安十六景之一。篆水在县城东北大约一里的渠江上,江中滩石纵横,湍流奔急,当江水至此石蹟便变得平坦起来,其波纹犹如书法中的篆字一般,因而得名。有传说称,州人吴伯通曾在此投秕糠于水中,那秕糠在水里居然篆成“石谷”二字,吴伯通大为惊奇,便以“石谷”作为自己的名号。此地原多有石刻诗文,但后来多半磨灭,今天就更难见到了。对篆水,曾有多首诗歌记述,一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篆水》,诗曰“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念迟。橹窡动摇仿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畬余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又有杨瞻十二景组诗中的《篆水呈祥》:“图书出河洛,不知有灵水。神篆浮中流,何物乃能尔。石谷献嘉祥,乾坤拽妙理。惟愿江心字,年年常如此。”还有清代广安知州陆良瑜的诗:“历到明滩胜慨兼,沙明风细碧波湉。文章一任纵横趣,寄语霜毫莫漫拈。”这类描写篆水的诗歌还有很多,说明此景当时名气确实极大,惜乎今不能再见了。
明吴伯通《渠县重修琅琊四桥记》(渠县)吴伯通,广安人,明天顺七年(1463年)进士,历官按察使,督学河南、浙江。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广安州佐、江西南昌人秦叔熙(成化十一年进士)见渠县琅琊溪桥被山洪激撞而坏,以重修桥事委之邵本干及吴某。民众“相与捐资鸠工”,“不逾时而四桥成”。
地方传说二:
吴氏家族里传说中的吴伯通。
在已考史料中,明代主管一省教育的主管官员吴伯通出题考试以偏题,怪题著称。在吴氏家族中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次考试中,吴伯通的考试题目是叫一孩童用芦竹顶一件衣服,衣服上挂一把剪刀,孩童背一鼓,出场后鸣鼓而攻之。下面考生开始答题,不久后开始交卷,有的考生也正等主考官明确考试题目等待答卷。事后才知道,吴伯通出的考题本身就是情景作文。可以想像,明代选拔人才考试题目是何等难度。                                                       
影响吴氏后辈的还有一个传说:一位考生因吴伯通的考题难久试不中,直到吴伯通不在工作岗位后这位考生考中后成为朝庭教育主考官,若干年后经过吴伯通墓地先是拜墓,后因吴伯通对自己入仕的障碍用御棍在其墓上抽打,并声称吴氏后代永不翻身。此后吴氏走下坡路。因为吴氏从吴伯通之前其祖辈是儒家集大成者朱熹的高第第子,到吴伯受其前辈影响,吴伯通官至明三品官员,三弟兄中一人当知县,一人当教授。此后500多年后,其后裔仅出少数的正处级和副处级人才。吴伯通后裔吴开佺据大兴吴伯通后裔吴开合提供传说素材整理。
趣闻:
古时科举考试,学子最怕碰到偏题、怪题,而主考官为了易于择优取秀,命题往往从深难度考虑,以至经常出现怪题。
据《古今谭概》载,“明代吴伯通为浙江省学道,取士专著工夫。”吴主持童试时要求甚严,因此考不取秀才的人也特别多。
这些未能考取的落第者很不服气,相约一道去御史台请愿。御史恐众生闹事,便答应他们的要求,即“御史复发吴公(吴伯通)”。
可是在重考时,吴伯通「故意」出了一道怪题:《鼋(yuan)鼍(tuo)蛟龙鱼鳖生焉论》,题旨乃「滚出来」之意。
童生都是年少见识少,对偏僻的野生动物,诸如鼋(音元,是龟属,似鳖的大小)、鼍(音陀,爬虫动物,又名猪婆龙),未见也少闻,看到这题目,不仅难以措辞,还觉得含有“污辱考生”的意思。因而,能通过这次考试的自然寥寥无几,怨声很多,有人因此赋诗道:
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
无独有偶,清末,张之洞督学四川时,也曾以此题为试,考生为之大哗,有考生某某,以非凡之勇气,在之文末写道:
「有之洞,有之洞,鱼有鱼之洞,蛟有蛟之洞,龙有龙之洞,鳖有鳖之洞,犹未张有张之洞耶!」
阅卷者见之,觉得别解有趣,遂列于荐卷中。张之洞阅后,并未怒忤,批道:「夫人必有自侮而后侮之,其余勿论矣!此卷不可没也。」后该考生入张府,深得重用。
此道《蛟龙鱼鳖生焉论》试题,诚然是「怪」。隔了朝代再复用此旧题,仍然难倒了童生,引发非议,此「怪题、偏题」确实不宜。
为此,张之洞特作明示,「此卷不可没也!」供作后人记取教训之用。
特别令人赞许的是,这个位高权大的当朝高官,身为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对「讥讽辱己」的考生,不追过、不报复,且录入其本府重用,真是胸襟宽广、雅量容人。
吴伯通为浙省学道,取士专看工夫。时初学作文多不根,取者甚少,乃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鼍蛟龙鱼鳖生”,论题乃一 “ 滚出来”,文难措辞,而论又性理,甚为吴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                                
                (明代冯梦龙辑撰《白话古今笑》)
地方记载一:
明吴伯通《渠县重修琅琊四桥记》(渠县)吴伯通,广安人,明天顺七年(1463年)进士,历官按察使,督学河南、浙江。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广安州佐、江西南昌人秦叔熙(成化十一年进士)见渠县琅琊溪桥被山洪激撞而坏,以重修桥事委之邵本干及吴某。民众“相与捐资鸠工”,“不逾时而四桥成”。
地方记载二:         甘棠书院
甘棠书院位于四川广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郡守王舆、同知秦升捐资建于城东。建于1486 前身蒙学堂
提学吴伯通回乡省亲讲学于此。书院格局按周敦颐《学圣要诀》规制,中堂5间名一要堂、俨若思堂;左右两斋各5间,左额为“敬”、“静”、“明”、“动”、“公”,右额为“义”、“虚”、“通”、“直”、“溥”。又刻嵌朱熹《白鹿洞学规》于壁,以为学训。后废。清嘉庆九年(1804)知州恒敏、十六年知州刘有宜均拟重修,皆因经费困难未成。二十三年刘有宜召集士绅集资,重建于城内文明街,规模如前,又称义学。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建于文昌宫右侧。光绪六年(1880),知州唐发忠捐资以增膏火。三十年改为蒙学堂。
地方记载三:
东门一带因其紧靠渠江码头而最为繁华。当时由江边到东门,“正东为东街,一曰大东街,珍错钱布之所萃也,有高门大宅,旧为刘大瑄第,额题‘父子进士’,今售为金氏宅。街中有当代真儒坊,明州人为吴伯通建,花行酒店瓷器店糖果毕备,由北而上,曰小东街,多富贾店,雕刻漆画,市缠番盛,由东折至东门街,有官盐茶店,有茶货,有纸马,有食店,由东门直上为三圣街,今名会府,多珠翠木箱之器。”这是今天我们在史料中所能看到的一些记载。东门内过去还有一座黄鹤楼,具体位置不详,系知州翁世平所建,此楼匾额即为邓小平的先祖邓时敏所题写。
地方记载四:
杭州府儒学复建尊经阁记碑在杭州碑林,碑高185.5厘米,宽89厘米,厚19.5厘米,吴伯通撰,阎仲宇书,楷书,29行,行72字,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陶宗义刻石。此碑记载尊经阁复建的过程。碑中间及左下部断裂,上中及右中部各一处无字迹,顶端有碑额,4行,行3字,篆书。
地方记载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蔡书院,正是位于这方文化厚土。据《上蔡县志》记载,上蔡书院原为谢良佐读书处。南宋建为谢显道祠。宋、元即其地建书院。后毁于兵。明正统五年(1440)知县贺威重建为祠。明成化十年(1476)提学佥事吴伯通重修,十五年知府钱铖置田30亩以供祀事。弘治十一年(1498)知府张子麟增建讲堂书屋,延师授徒,名显道书院。吕柟撰有《上蔡谢显道书院记》。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县纪经纶增建书舍,额曰“景哲”,聚士读书。万历四十五年(1617)知县郎兆玉修祠,于堂西隅隙地创建精舍10楹,复元代书院旧制,集徒授业。明末毁。清顺治十年(1653)知县赵昌期重建祠堂三间。康熙五年(1666)知县周源修二门三间。十年学宪庄朝生捐银十两,刻石记于祠。二十七年知县杨庭望改建于西门内路北,二十八年落成。建有讲堂、教养堂、敬业堂、书屋、斋舍、射圃、庖厨仓库,共63间,大门之上高书“上蔡书院”,为河南巡抚闫兴邦亲笔所题。延贡生舒逢吉为经师,又捐置学田以供廪饩。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县立师范传习所。

第四部分  微博撰文

  明代广安知州 -汪城
    在502年前的明代,广安州属于四川布政使司顺庆府。汪城是广安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管理渠江县、岳池县、渠县、大竹县、邻水县。通过百度搜索广安汪城,可以看到明代绝版书刊目录177686号《石谷达意稿》十二卷 吴伯通著。版本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广安知州汪城刊本。这个版本也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在国家图书馆读者门户网站同时可以看到三十四卷版《石谷达意稿》,这仍是汪城出版发行的版本。据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图书馆有三个版本的石谷达意稿,另一个版本我们还没看到。明代是一个印刷业很发达的社会,这是吴伯通作品能留传到现在的社会背景。从主观上讲,汪城从政广安,由吴伯通儿子吴荐整理,吴伯通生前就已整理好前十二卷,照理说,当时广安州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官为从五品,能够倾力为吴伯通写序出书,首要的是吴伯通在当时的确影响很大,认为其作品确需留传后世。《石谷达意稿》前十二卷是吴伯通儿子吴荐于1501年前在甘棠书院整理,吴伯通去世是1502年。后面内容于1504年前整理。
    汪城在序中写道:因为传播的声誉,因为吴伯通的嫡长子吴荐的编录,汪城说虽未见到吴伯通,但对他仰止弥切,认为是当时写作的宗师。前十二卷的诗有其文学价值。通过写诗言志,表现出自己先儒风范,是实践儒学之典范,是真儒。因此,正德十一年汪城为几个版本写序并出版发行。作为当时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做的这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点校版本未正式出版,随着点校版本的正式出版,加上吴氏后裔的广泛宣传,可以预见研究教育史,司法史,地方史,川东史学者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石谷夫子的一生
公元1441年4月3日,石谷夫子吴伯通出生在大明四川布政使司顺庆府广安州龙溪里,现在的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1499年4月1日,吴伯通从贵州回到自己阔别了三十七年的故乡。就在回到故乡的当年10月初,他到高祖吴天寿、曾祖吴海、祖吴友能、父亲吴辅的墓前,以玄孙贵州按察司按察使的名义,写下了退休后的祭墓文,表达了自己登科取仕惟守先王之道,不敢一日离道,以上负吾君,下负吾民辉煌一生。但也表达了一理昭然,此皆祖宗余庆之所致也已的心情。回到家乡幸托余荫,得安田里。因为疾病的原因,不及以时,修祀封茔。惟神鉴享,饮悦来临,不胜哀慕。
    1462年,吴伯通参加乡试,因其出色的答卷让阅卷人惊叹,高度评价吴伯通已完全精通了《易》之要义。也因出色的才华,轻易考上进士,取得了进入大明政治管理层的资格。1464年,迎来了第一工作岗位,进入司法系统任大理寺右评事。任职大明中央政府主管审判的大理寺。一生换了五个岗位。从正七品的评事干到正三品的贵州按察使,相当于从现在的处级干到现在副省级。
我们来看一下他一生中的几件事:
讲学修书院司法审判是他干的主业。讲学从河南浙江讲到四川家乡,连回家乡为父守孝的时间都不闲暇,私下来听他讲学,但这样的人太多,当时政府官员干脆将他研究风水,为了父亲守孝的地方修成了一个讲学的地方,也就是办起了学校,这就是后世复建了几次的甘棠书院,甚至可追溯就是广安中学的前身。
新建改建书院这里就不多说。在吴伯通学生相当于当时一大学校长专门写的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中记载,有当时朝庭人事部门的领导请他在科举考试中关照其子弟,但他坚持原则不予理睬,故巡抚历疏论荐,几九载不迁。
在他的文集中多次表达了自己不得志的心态。想给国家做事,但与当时社会风气不入流,也看不惯社会不良风气。在1498年,皇帝也想提拨他,一年之内从浙江调到云南任按察使,
    同年又调贵州任按察使。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干脆就辞职算了。
吴伯通在1493年就写了辞职报告:题目就是为陈情乞恩休致事。希望皇上将他放归田里,休养病躯。实际上是借病不想干工作,应该是他得罪的人一心想收拾他。
在生活方面,吴伯通文集为其父亲吴辅写的墓志铭成为吴氏入川最早的家谱,并且唯一孤本保存在国家图书馆。
在离世前三个月前,也就是1502年2月,他给淮安府教授吴伯淳弟弟写了一篇文章寄淮舍第中写道:想到1472年,弟弟吴伯淳来京参加中央礼部组织的会试时,谈到远大理想,有“苏门文字程门学,百世宗师定孰贤。”,又说“仰止河阳两夫子,显扬无取愧前贤。”。他自己巳奋斗三十年了,感叹日月如除,俱成衰老,聪明不及于前,但其弟还持木铎走教淮浦,一种失落感由然而生。
   1483年7月29日,儿子吴华十天后即是科初场,寄予儿子:六经神圣传心学,一德英雄辅世猷。
同时勉励儿子吴荐,人生为学无他术,大抵先须透两关。在自己辞掉工作给儿子写了一首诗:宦海群游四十年,孤帆欣落旧山川。秀屏晚色翠于积,篆水春流字接连。俯仰泳飞同物乐,沉潜经典觅心传。太平老我惭无补,用世还期尔辈贤。
吴伯通的儿子没有承袭父亲做官,但他还是做了两件了不起的事,一是从数十万吴伯通的手稿中整理后交由当时广安州最高行政长官广安知州汪城出书,这就是目前还保存在国家图书馆三十四卷石谷达意稿。二是吴荐编写了广安旧志,虽已失传但后人写的志书应采用了广安旧志的内容。现在广安各个版本均有吴伯通及吴氏家族相关内容在志书中能够找到。
2018年9月7日中午偶书。
甘棠书院与伟人邓小平
    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位于广安旧城的考棚巷,即现在的广安区政府大院内。1915年下半年,邓小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人这所学堂,并在此接受了3年的高等小学教育。1904年,广安知名人士蒲殿俊等人力排旧势力之阻挠,推行新学,以城北玉皇观原紫金精舍为堂址,并渠江、甘棠、培文三书院(甘棠书院最为历史悠久)成立了广安县有史以来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并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学生。 当时的学堂规模较大,有学生上百人,教室2栋,学生住宿楼1栋,还有礼堂、操场等,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现存的县立高等小学堂旧址仅有1栋一楼一底的教学楼,面积为540平方米。该房建筑结构为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砖木结构。当年,小平考入该校,被分在12班上课。学堂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史地、修身等。小平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1918年夏,14岁的邓小平通过3年的高等小学学习,考入广安县立中学读书。200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旧址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探访夫子坎
    2018年中秋前一天,吴伯通后裔前往四川广安市前锋区护安镇园门村探寻夫子坎。吴伯通,字原明,号石谷,又称石谷夫子,所以,前锋区观阁青莲村相传吴氏墓地习惯称夫子坟或夫子墓。也因为吴伯通在夫子坎附近建甘棠书院和父亲吴辅守墓的原因,为了纪念吴伯通称夫子坎。夫子坎广安州志有记载,位置在州东北二十里。我们去探访的目的是搞清楚吴伯通父亲吴辅墓、夫子坎、甘棠书院的地理位置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之前,我们从吴伯通写的其父亲墓志铭中知道:吴辅葬于夫子坎玉皇观山下。围绕这个线索,我们找到了夫子坎所在的护安镇园门村老书记刘文昌,开始找到他时他也不清楚玉皇观在哪里?只知道夫子坎,他现在大约六十岁左右,小时候看到夫子坎还立有一个很大的碑。
    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书记刘文昌在电话里咨询了其他村民,得到一个结论,夫子坎附近确有一个玉皇观,书记愿意带我们去。去玉皇观如果走小路很近,但开车去就远一点,因临中午12点,我们驱车到了老书记说的玉皇观位置。我们到的位置临渠江边,对面就是大龙濛溪河入河口。
    可以初步判断,吴伯通《石谷达意稿》记载的吴辅卜葬地夫子坎玉皇观与夫子坎、甘棠书院都在广安州城不远,都在当时代市、前锋、观塘、护安进入广安州城官道旁,而夫子坎是必经之地。
    这样,我们就好理解,吴伯通在1483年回乡为父亲吴辅守孝,这一时间长达八年。其间,作为受皇帝委托在河南,浙江负责督导教育,当时是有才华的人才能担当此重任,因为为父亲尽孝守墓不时有人来向他学习,因为他的才华,需向吴伯通学习或听他讲学的人太多,后来不得不建固定场所满足前来学习的人。吴伯通在甘棠书院位置建书院前的初衷一是为父守墓,二是为了培植风水。为了满足讲学需要,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建起广安最早的官办学校-甘棠书院。此后清朝两次重建,现在区政府院内原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一楼一底房子与甘棠书院有一些渊源。
走近吴伯通的内心世界
    吴伯通给弟弟吴伯淳参加会试回四川时送别写的诗云:“苏门文字程门学,百世宗师定孰贤。”。又曰:“仰止河阳两夫子,显扬无取愧前贤。”。时间是1472年,吴伯通32岁,吴伯淳28岁。上面的两句诗希望他弟弟有远大理想,应向儒学大师看齐,达到甚至超越他们。非常崇拜两夫子,以两夫子为榜样,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吴伯通一生有多大成就,多大影响,后人称他为石谷夫子。
    在1502年写给弟弟的一首诗《寄淮教舍弟》中,回顾了自己一生从立下豪言壮志三十年后的感慨:“奋此志今已三十年矣,日月如除,俱成衰老,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犹旧日伎俩也。”。
    自己一生壮志未酬,好在弟弟还继续在从事教育事业。此后写道:“予虽为世弃,已致其事,蜷伏巴山,而淳弟尚持木铎走教淮浦,伤离有作寓情于言,感慨以之别,非所叹也。”
    吴伯通写给第第吴伯淳的《寄淮教舍弟》是1502年2月,而他就在1502年的3月18日离开了人世。
    写诗言志,吴伯通将自己曾经定下并与兄弟分享的豪言壮志与自己离世前通过给兄弟写的诗中,表达了自己已不能实现终身理想的无奈。羡慕兄弟仍在任淮安府教授从事教育事业,这时吴伯淳已58岁。
    吴伯通虽然在自赞中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表达了官虽止于三品,但自己的思想境界与先前儒家圣人差不多,这话不由他自己说了算,王阴明的夸奖也不说,后世评价并立“当代真儒”牌坊也是一个铁证。
    这些都不重要,他前半身的奋斗,因为自己一生廉洁,不畏权贵,仕途止步。
    有谁理解:“旧是行台守道臣,认真被误肯尤人。出山因送朝天客,不见长安却怆神。”
    这是吴伯通《奉送钱别驾朝京诗》中的一句。诗尾有这样一段文字:“觉衰,应接难拜起,告悯亲朋
    老形巳具臂膝痛,拜起虽扶觉亦难。料得亲朋知简礼,只缘筋力不缘官。”
    如果说给弟弟写的诗因为亲情比较易理解,也好受一下,我读了全部《石谷达意稿》,唯独于1502年1月写的《奉送钱别驾朝京诗》后文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形象值得我一生去探寻。
坚持原则 不徇私情
    神道碑作为立在墓道旁的石碑,记载帝王大臣生前活动。王赞作为明朝主管国子监担任祭酒,相当于现在全国最好大学的校长,也作为吴伯通的学生,亲自给吴伯通写神道碑文。碑文评价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吴伯通,天顺甲申(八年,1464年)科彭教榜”进士。伯通年少聪慧,过目成诵,得到广安知州柴良赞许。天顺壬午(六年,1462年)中举,连捷进士。乡试和会试的考卷均作为范文供人阅读。第一个工作就是任大理寺右评事,谙练刑理之学,处理积案快速,升任大理寺副寺。成化乙未(十一年,1475年)任河南按察佥事,整肃贪污奸猾之徒,按照白鹿洞书院洞规,建设四个书院。其后,任开封考官,河南学政八年。任职期间,为国抡才(选拔人才),请托不行,备受赞誉。成化癸卯(十九年,1483年),在父丧期间在家乡建甘棠书院。继任浙江学政、云南贵州按察使。弘治壬戌1502年)三月十八日去世,年62岁。其兄伯祥(原善)、其弟伯淳(原德),都是举人出身,伯祥为知县,伯淳为淮安府教授。
    《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部分原文:
    吴伯通在棘(审案)寺,谙(熟悉)练刑理,谳折滞狱(积案),少暇,辄寻绎经书,祈(大)寒暑雨,未尝少置,京宦子弟皆翕以之。章剖句释,削稿正误,人人意满。时万文康公官内阁,蜀士竞趋其门,先生兀一不往。
    在河南,振肃宪度,奸贪畏慑,逸去者若干。知磁州何至,钧州杨重恃阴援纵贿,先生据法斥之。
    有铨部(吏部)卿求令其子弟入试者,以业未就,黜之!故巡抚历疏论荐,几九载不迁,先生处之裕如也。其在浙亦然。诸生聚于杭之贡院者数百人,各以其经分番进讲,值关涉性理者,加谆谆焉。一领教言,恍若发肤快竦,骨体镕洽,而领略记存己不暇。至于崇祀先贤,敦讲实行,排斥异端,
    先生优于吏治,测怛(dá)(恻隐)爱人,兴草利弊,如恐不及。凡徇私病众,逞豪挠法者,严以绳之,未尝轻货(宽恕)。宧辙所歴,风裁廪然,多忤(不顺从)权贵,名谗(说坏话)名诋(骂),往往由之,然终莫能害也。每疏乞休,恩诏勉留之。公卿故旧,不通一简,其不屑干谒(进见),每为僚友(恶搞朋友)所迂(绕道)。
终于搞清楚500年前书法拓片内容
     
明故武略将军广安千户所副千户史公 墓志铭
    赐进士奉议大夫贵州按察司按察使郡人吴伯通撰文并书丹箓(篆)。
    盖史氏之先,保定蠡县人,系出元左丞天泽之后。有讳清者,仕至江西行省参政(从三品)。   
    至太祖高皇帝(1368)即位,废为农。旋以才德起为楚府长史。从子斌,亦官为总管,从田平章归附,列于行伍,节征云南,陞(升)巩昌卫(5600人为卫)百户长,立战功授。 
    敕进昭佑校尉,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重庆卫后所,历官十五年而卒。
   盖太宗(1403)登御之次载也。无嗣,传于弟固宝,长史公之子。宣德初(1426),固老,亦不能事事。考俊,以长而承,任事四年而调御广安,复从征麓川,最绩,陞本所副千户(1120人为千户,武职从五品), 赐赉弥厚。景泰中(1450-1456),公嗣,屡膺征守,顶银牌之赏。成化初(1465),又调征大坝,由是劳顿困惫,疾病系之矣。命子泰代官,日忘情于杯酒间。至弘治九年(1496)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九。公讳义,字守坚,娶周氏为宜人,先公三十一年卒。子男四,长即泰(史泰),娶指挥刘武长女;次男娶吴氏;季良(史良),娶陈氏;俭(史俭),庶出(非妻生)。女二,千户吴寿,舍人(显贵子第)吴璋,其二婿也。孙男四,勲、焘;余尚幼。弘治十一年(1498)三月六日,泰(史泰)卜葬公于州北濛溪露远山祖茔之次。然自斌以前,迁调扉常,茔墓皆无考。今濛溪之莽,实自固始,而上及于斌,仅四世矣。是独可必其常哉,此盖不可以无志者。因泰(史泰)之请,遂铭其志墓之石。
 铭曰:   益懋乃功 ,以亢其宗。全而归之,以安所遗。尚益其利,其嗣逝哉。
    注:明代军事机构广安千户所:洪武年间置广安守御千户所于广安州,后废;宣德八年(1433)复置广安守御千户所。 广安守御千户所有资料表明其住军地为广安市前锋区大良城。
   现存有吴伯通晚年书法佳作。
  图墓志下面内容:此志押书并篆题人吴伯通,字原明,号十(石)谷,广安人氏。生于大明正统四年(实际为六年)卒于弘治十五年(1502)。一生著述真挚,创办百泉书院、甘棠书院等,书法为其晚年佳作,人生俱老矣。广安赵金涛。
      在广安老城四九滩边,江中曲尺滩下,冬月时节,水枯而石碛出,每当日光映照之时,金波闪耀跳动,登临此景,则曲折宛然如同篆籀,浓洄波面,好像在自然书写篆字一样。御史吴伯通投以糠秕,篆成“石谷”二字,因号篆水。从中我们知道吴伯通书法修养精深,他传世有《武略史公墓志铭》,篆额精严整饬,瘦劲如铁,真书峻拔伟杰、清朗入怀。论者称为吴氏晚年佳作,人生俱老,所评不无依据。
   图为吴伯通书《史公墓志铭》拓片。规格:志盖,志铭长53厘米,宽57厘米。吴伯通,明中页“天下第一士子”,广安人,碑在广安民间,书法类柳公权。
得到王阳明赞偿的明代大儒
    王阳明,浙江人,本名王守仁,字伯安,阳明为别号,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1499年中进士,这时吴伯通已辞职回家乡,因为吴伯通的卓越才能和成就,王阳明进行了高度评价。
    一日,浙江官员相会于朝庭,王阳明对他们说:  “理学作人如吴石谷(吴伯通)者,不立庙祀,何也?”众官员顿即愕然,于是按王之意,称为天下第一士子,并为吴伯通在浙江建坊,称为“当代真儒”。或许受此影响,时广安城内也建起了“当代真儒”坊,引以纪念。
    吴伯通, 字原明、号石谷。四川广安人,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大明四川布政使司(四川省)广安州龙溪里(现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少聪明,过目成诵。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官授大理寺右评事(正七品),掌管刑狱,后任大理寺寺副(正六品)授河南提刑按察司佥事(正五品),明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学政,创办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并参酌白鹿书院规章,令各院遵行。明成化十三年(1477)监试汴闱(开封科举考试院任考试官),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人。在浙江任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四品)。明成化十九年(1483)丁父忧,居家八年(1491),其间亦起院讲学,从学者众,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供学者住读,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渠县琅琊四桥,后转云南按察使(正三品)。弘治十一年(1498)转任贵州按察使。吴伯通一生廉洁从政,由于敢于列述和治理内外臣工的弊端,得罪了权贵,不被重用,弘治十一年(1498)申请辞去了官职。明弘治十五年三月(1502)卒于家。   
    现存作品《石谷达意稿》共三十四卷,共24万字。
    吴伯通著有《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卷,《甘棠文稿》四卷,《十斋铭》一卷。《四川通志》有传。
河南辉县百泉书院
    百泉书院在历代文化史上都有极高的地位,有时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南移,文化也跟着南迁了。以至于到了今天,百泉湖的东岸上只有一片绿树红墙,城内也只留下一个徒有虚名的书院街,百泉书院永远从中原大地上消失了。
    但是,百泉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其办学模式仍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它是名流学者讲经论道之所在,文人学士向往之地方。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任何另一种形式能如书院这样呈现得这般自由。百泉书院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由民间办学者传办,没有政府认可与资助,这为今天的民办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还有,百泉书院这种办学模式是弘扬文明,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载体,它和河南文化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关系,纵观百泉书院在历史上的三起三落,可以窥见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势,它在中原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百泉书院从五代末年创立到清代,历时近千年,从宋代开始,又数度成为中原地区理学研究的核心,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它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像苏门山一样万古长青,像百泉湖一样永不枯竭。
    明成化十七年(1481)吴伯通督学中州(河南),“病时流学务枝叶,不根理致” ,建议抚宪李衍建四书院于河南,以祀前贤而励后进”。
     百泉书院在河南“辉县苏门山百泉东”,“境擅幽胜,晋孙登,宋康节、邵子,元鲁斋许氏、姚枢氏、宝默氏皆尝游寓于此,则邵子寓此尤久”。而“书院之建,则始于河南提学佥事吴君伯通”。成化庚子(1480)四月始事,至壬寅(1482)三月毕工。吴伯通之“更名百泉。百泉云者,盖忧俗学支离,冀诸生探本穷源,得蒙养之道尔”。“凡屋三重,为楹六十有二”,有先贤祠、讲道堂、致敬堂,规模可观。当时“数十人肄业其中,吴君亲定教条,每行部至,辄率守令督课焉”。此般亲力亲为,足见其对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视。后来者仍“视昔益严,又规置旁近常稔田若干倾惧赡”。当时的百泉书院可谓繁荣昌盛。直到崇祯年间,“因省城被水,巡抚苏京题改贡院于此”。顺治十六年(1659),“贡院移置省城,仍改为书院”。
    百泉书院:凡为屋三重,为楹六十有二,扁其门曰“先贤祠”,祠中曰“讲道堂”。右左为斋凡八,后曰“至敬堂”,为斋凡四……  又有万历《辉县志》记载:“先贤祠三间,在书院大门内……敷教堂,五间在仪门内;斋舍五十间,敷教堂左右;主敬堂五间,敷教堂后;过亭六间,敷教堂通主敬堂;藏书阁三间,主敬堂后,仰止俯泉亭二,藏书阁前中有石池,跨以石桥,植莲于中;思贤亭,旧在藏书阁前,更置书院最尽处;内号门,各一间,敷教堂左右,旧有东西号六十楹;仪门二楹,先贤祠旁;莲沼,仪门前;大门,三间莲沼前,公署二,正厅茶厨各三间,门楼各一间,大门左右。百泉书院坊,大门外。敬敷文教乐育英才坊二,书院前左右。中讲堂五间,高二丈有奇,广五丈有奇,深四丈有奇。”
     由方志记载可知,百泉书院应该也是对称布局,大门正对百泉书院坊,两侧是敬敷文教和乐育英才二坊,中轴线上有四进院落,依次为大门、莲沼池、仪门、讲道堂(敷教堂)、主敬堂、石池和藏书阁,书院尽端有思贤亭。中轴线两侧,前端设教师住宅,其后为号房共60间。书院的核心建筑讲道堂“高二丈有奇,广五丈有奇,深四丈有奇”,即高6.4米左右,面宽16米左右,进深大概12.8米。据此作出平面格局示意图,发现功能分区相当明确,平面布局紧凑。书院以教学空间为中心,两侧设以学员生活区,后部的藏书阁院落,则有用于游玩观赏的水池和亭阁。
    跟河南庙学一般以大成殿为核心,将大成殿置于学校前端或学校左侧比较尊崇的位置不同,百泉书院是以“讲道堂”为中心建筑,并在其后设有供师生座谈茶会的主敬堂 。另一方面,百泉书院用于学生肄业的斋房,共16间,而明代河南庙学建筑内,斋房一般只设六间,少量庙学才设斋房多至12间。可见,书院建筑对实用教学空间极为重视,是应需之设。再其次,跟庙学建筑有大大小小许多祭祀空间不同,百泉书院只有一个先贤祠,设于仪门旁,也表达对前贤的尊奉,但并非占据学校的绝对位置,并另有一座思贤亭置于书院的北部尽端,如此设置,大有望古人而思来者之意,颇显趣味。最值注意的是,百泉书院后部的藏书阁院落,亭池相映,营造出庙学建筑空间里少见的园林情趣,可见书院对师生的游息空间非常重视。
 
 
甘棠书院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甘棠书院位于四川广安市广安经开区植物油厂附近。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郡守王舆、同知秦升捐资建于城东。建于1486 前身蒙学堂提学吴伯通回乡省亲讲学于此。书院格局按周敦颐《学圣要诀》规制,中堂5间名一要堂、俨若思堂;左右两斋各5间,左额为“敬”、“静”、“明”、“动”、“公”,右额为“义”、“虚”、“通”、“直”、“溥”。又刻嵌朱熹《白鹿洞学规》于壁,以为学训。后废。
     清嘉庆九年(1804)知州恒敏、十六年(1811)知州刘有宜均拟重修,皆因经费困难未成。二十三年(1823)刘有宜召集士绅集资,重建于城内文明街,规模如前,又称义学。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建于文昌宫右侧。光绪六年(1880),知州唐发忠捐资以增膏火。三十年(1904)改为蒙学堂。
科举制度背景下的吴伯通
    明代自1370年开始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扩招,读书改变命运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州县举办院试,院试合格就是秀才,摆脱了平民身份,成为知识分子。乡试为省统考,乡试合格成为举人,就有资格做官,乡试一般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第二年二月举行会试。吏部组织会试,皇帝组织殿试。吴伯通于1462年参加省统考成为举人,院试,乡试的答卷成为范文。1464年参加殿试获甲申科殿试榜第三甲,共招169名,他是之一,赐进士出身。随后进入明朝管理层,任大理寺右评事,之后在河南、浙江受皇帝委托督导教育,主持乡试,在书院讲学。吴伯通主持乡试的所有考题,完整的留传了下来,这是研究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素材。在我看来,吴伯通止步正三品,就是当时吏部官员公报私仇,在河南、浙江主持乡试没有关照其子女考试,不仅多次有机会不提拔吴伯通,反而在一年之内两次调整吴伯通岗位,这一年分别任云贵按察使,因为这些原因,吴伯通在1493年就给皇帝写了辞职报告。到了1498年,两次调整岗位,吴伯通在皇帝再次有意提拨之时,选择了辞职。官至正三品。遗留现世著述真挚,创办书院,一生清政廉洁,因得罪权贵不被重用,最后被迫辞职,郁闷而终。
探访吴伯通故居
广安市国学学会秘书长李圳
賨城聚首探伯通,半是残垣半是空。
芳径石碑足舞蹈,苍苔墓刻水叮咚。
甘棠溪畔甘棠铺,青莲村前青莲宫。
宝剑无庸悬古树,吴家寨里柚香浓。
    注:吴氏伯通乃明代鸿儒,儒学家、教育家,广安明代荣禄乡龙溪里人(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官至云贵按察使,一代廉吏,大兴书院,被誉"当代真儒”。时2017年10月7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蔡东洲教授携蒋晓春教授、金生杨教授,会同吴氏宗亲会吴志东吴开佺等部分成员、广安市国学学会李圳秘书长陆志成等一行到观阁镇青莲村等地实地采风,寻探吴伯通出生地、青莲庵、夫子墓以及甘棠书院等故址遗存,并在吴山寨召开了吴伯通座谈研讨会,为下一步挖掘、推广广安文化名人建言献策。本次采风共寻得清代指路牌修路功德碑各一,墓刻联柱各一,大型神道碑两张(存疑),联柱"宝剑无庸悬古树"保存尚好,余皆散见畦垄田埂、房檐滴水、苍苔堡坎之地,不胜唏嘘。然地处浓溪镇原宝顶山之吴家山寨又是另一番景象,景色怡人、气象万千、瓜果垂枝、蜜柚逸香,遍览全山,令人不忍离去。
吴伯通后裔建造吴家寨
   吴家寨,原名宝篆寨,因形如宝塔,貌似盘香而得名。位于浓溪镇浓溪村3组。距离广安主城约15公里。
山寨突兀,一径相连。楼台亭榭,依山而建;红墙碧瓦,傍水而居;寨上寨下,绿树成荫,花香鸟语,草木繁盛;农家蔬果,四季香馨;水泥路面,车辆畅行。
世纪交替之际,当地吴氏以寨为基,兴建吴家宗祠,融蔬菜园、柚果园、花卉园、民俗园、家庙殿、观景长廊等为一体。
吴伯通崇祀乡贤
  庙学乡贤祠是明代乡贤祭祀的主要形式,明代国家以政令的形式将其纳入官学祭祀系统,并不断加以规范。明太祖洪武四年,诏天下学校各建先贤祠,左祀贤牧守令,右祀乡贤(《山东通志》卷一四《学校志》)。弘治中,政府再次发布诏令:“令天下郡邑各建名宦乡贤祠以为世劝。”(蒋冕:《湘皋集》卷二一《全州名宦乡贤祠记》)至此,庙学乡贤祠成为地方教化的重要手段。
    广安在清代之前二十一位历史名人为乡贤祭祀,吴伯通是其中一位。
广安州志中将吴伯通作为乡贤之一,表述为:广安人,号石谷,学务躬行,以道自任,由进士历官按察使,督学河南、浙江,振起士类,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人,手录白鹿洞规,着《达意稿》、《近思录》。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当时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学者称为石谷夫子,崇祀乡贤。
一日,浙宦皆会于阙下(朝廷),王吏部守仁(王阳明)曰:“浙士无豪杰。”或问之曰:“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乃例以庸鄙视之,不立庙祀,何也?”众愕然,然之。盖守仁未尝及门(拜师),祇(只)饫闻而私淑(虽然未教,但敬仰)耳。
    乡贤祭祀为明代士人群体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儒学内涵、表达儒学态度的场域。正嘉以后,随着国家更正祀典与儒学内部的多元化发展,在乡贤祭祀领域,明代士人围绕“祀法”展开了对乡贤标准的讨论,并借乡贤标准的厘定,重申“儒学正统”。一方面,对“羽翼正道”标准的强调表达了明代士人群体对外维护儒学正统,排斥佛道异端的态度;另一方面,明士人“崇理学”标准的驳正表明儒学内部意欲打破程朱理学独尊地位,重新诠释儒学正统。
关于始祖天寿公入川前的祖籍考略
 吴氏家谱记载,先祖天寿公来自湖北武昌之通城。天寿公第五代吴伯通在其文集中记载天寿公来自兴国州通山县。据同治《通城县县志》记载:顺帝至正间,红巾倡乱,余党侵扰,志乘罄毁后,本邑崇化里葛应雷率众击贼,逐退。又据同治《通山县县志》记载:元季贼寇峰起,土匪全式区等蹂躏城乡,世家望族多为殄灭。明初方子贵集众保守,奉勅镇通山。县志同时记载,通城县元代归武昌路管、明代属武昌府管;而通山县,明初改兴国路为兴国府,寻改为州,属湖广行省通山隶。从上面可以看出,通城和通山历史上没有相互隶属关系。吴伯通作为吴氏才华横溢之人,未寻祖之源,只是说来自兴国州通山县,说明不管来自通城还是通山,避乱可以说明一切,因为避乱,顾不上寻根问祖,甚至在天寿公之前,吴氏的人根本都没存活下来。家谱记载中两种情况都需注明罢了。
忠厚端疑
   吴伯通中进士后,大明朝庭给其安排工作,第一个工作受官其父原职,即大理寺右评事,后又相继升为大理寺寺副、河南按察佥事、副使、按察使。1477年,吴伯通在开封试院任监试。在任大理寺右评事、寺副期期间,办案的业务能力强,许多以前没有办的案子吴伯通都办了,因工作业迹突出被提拔。其间,仍不忘看书学习,显示其知识渊博的才华,在审案的空暇时间,辄寻绎经书,祈(大)寒暑雨,未尝少置,京宦子弟皆翕以之。章剖句释,削稿正误,人人意满,时万文康公官内阁,蜀士竞趋其门,先生兀一不往。在河南,振肃宪度,奸贪畏慑,逸去者若干。知磁州何至,钧州杨重恃阴援纵贿,先生据法斥之。当时,吴伯通的学问过人,常常被朝中大臣提起,不久,皇上亲下诏书任命吴伯通为河南提督学政。其间,铨部(朝廷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有官员的儿子想通过乡试,求吴伯通予以关照,但吴伯通却因其子学业未就而拒于榜外。为此,吴伯通连巡抚大人也得罪了,巡抚还多次上疏说吴伯通的不是,以至吴伯通多年来未得到升迁,但吴伯通却毫不在意。
 
宏懿陨世
     
      公元1502年3月18日,一生道德宏懿,文浩愽宏深的吴伯通离开了人世。他的学生王瓒这样评价:在当时,能将程朱理学做到经与心一,心与理一,一话一言,悉理之妙而流出肺腑,且于圣贤矩则无不合焉者。吴伯通是践行理学的大师级人物。甚至可以说对王阳明的心学形成有重要影响。这样的人,不仅有“当代真儒”的称号,广安州人都为他立牌坊。广安把他作为清代前十八个乡贤之一供奉在乡贤祠。
    吴伯通的逝世,在家乡广安因为型于家,信于乡,州里不问亲疏贤愚,咨嗟悲悼,哭于室、唁于途者,络绎不绝。
    其离世前的天象:忽有星如斗,昼陨秀屏之阴。数日后,吴伯通突然生病,感到自已无多日,吴伯通总结自己的一生,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此天之所以予我者,与圣贤而同然。
    一生践行仁义,活得像圣贤一样,世界也看得差不多了,官也做到三品,算在世没白走一趟。就这样以自赞而终,让后世去评说。
 
  
西湖送别诗序
张宁
     原朴(吴伯淳)吴先生,初以《易经》魁四川乡举,防(会)试领教职,数典文衡。更历九载,考陟(上升)优等,例得补郡先生,恩以目疾辞。擢(提拨)淮安府教授,展转千里走视兄原明(吴伯通)宪副。来浙,宪使阎公乐之,偕副佥诸公绘图赋诗赠别西湖之浒,以序见及。宁(张守)念古道既远,时习渐移,专艺而遗行德,幸位而旷职业,役疏远而缓亲近,仕士之间,求如原朴兄弟备物厚伦、敬事后禄者无几。举任不相推让,去留不相慰勉,休戚不相关涉,同官之际,求如浙宪诸公友爱交通,施(yi)及同气者无几。泛(汎)应之谈,不试之誉,华采熀耀(显耀)而体质不存世之称,赠文章一切相若,求如图中所作切理自衷情文相得者无几。斯三者,道可率人,礼可世讲,言可垂声,虽虞周人才,诗书纪述充之,亦庶几可矣,可以寻常观哉!高车载道,良马就驭,宁也何人,敢求为御,请以鄙言清尘辟路,为诸公呵道禁御而已。
                 出自钦定四库全书方洲文集卷十六
 
 
吴伯通《石谷达意稿》地名与官职
  河南承宣布政使
  开封府、河南府、卫辉府、怀庆府、归德府、彰德府、汝宁府、南阳府、汝州直隶州。
  浙江承宣布政使
  杭州府、温州府、嘉兴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湖州府、绍兴府、处州府、台州府、宁波府。
  四川承宣布政使
  成都府、嘉定府、夔州府、重庆府、顺庆府、叙州府、镇雄府保宁府、马湖府、龙安府。
  地名
    汴城:开封。   确山县:河南南部。   永宁县:银川市。
泌阳:驻马店市。   宕渠:今四川渠县。   丽水:古称处州,浙江西南部。 荆州:古称江陵,湖北。  汝州:河南中西部。鄂州:湖北东部。  归州:湖北宜昌市。  钧州:古称夏台,河北禹州市。  怀州:河南泌阳市。  邓州:河南西南部。  宜阳:河南洛阳市。  伊洛:伊水和洛河,今洛阳。
    叙州:四川宜宾。  叶县:河南中部。  涉县:河北西南部。归德:河南商丘市。  洛城:古洛阳城。  松州:四川松潘。合阳:陕西渭南市。  邗沟:长江和淮河间的运河。  宝应:江苏宝应县。  济川:福建仙游县。  枝江:湖北宜昌。  湖山:浙江丽水市。
   明代官职
    大理寺: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大理寺右评事:正七品。
    寺副:正六品。
    按察佥事:正五品。
    按察使副使:正四品,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  
    按察使:正三品。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管察职能。
镇巡:镇守和巡抚的合称,统一省的军政事务,并合二为一,称镇巡官。
    提学官:明朝省级教育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其职责是监督明代儒学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成效的测定。
    学政:督理一省学校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
          以上是吴伯通任职的介绍
    都宪:明代对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正二品,类似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
    千户:千户所,千户为一所的长官,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分为十个百户所。5600人为一卫。120人为一个百户所。千户所为正五品,副千户所为从五品,百户所为正六品。卫指挥使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为从三品,指挥佥事为正四品。
主事:从六品。
宪副:掌管一省司法的长官的长官称之为按察使。官居正三品。下设有副使,正四品,又称宪副,按察使又称宪台。
  宪长:古代中央监察机关的首长。
  柏台:御使台的别称。
  处士:古时指有德有才不愿做官的人。
  教谕:明设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千兵:千户的别称。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三舍生:明代将太学生分为上舍生一百人,内舍生三百人,外舍生两千人。上舍生考试优秀可以直接授官。
节判:节度使判官。
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大学。
祭酒:相当于现在最高学府的大学校长。从三品。
文林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
朝议大夫:从四品。嘉议大夫:正三品。
驿丞: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邮政所所长。
义官:编外官职,不领工资。
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
太守: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委书记。
教授:掌一府训导,考核学生。
廷蔚: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院长。
其它
生员:秀才。
廪膳: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增广:拓宽广度,也叫增生,因于禀生外增额,故名。廪生给廪米。
    提刑按察司:设在省一级的司法部门,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
明科举考试制度
    童生参加考州县考试,合格为秀才,摆脱了平民身份,成为知识分子,但还不能当官。县试后合格可以参加府试,府试合格可以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主持。
参加省统考乡试,过关后叫举人,有资格当官。
参加乡试第二年的礼部主办的会试,会试合格后叫贡生,理论上可以做官,有资格参加皇帝组织的殿试,殿试合格后就可以做官:合格的一甲前三名叫进士及第,这里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叫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吴伯通与潘青
 
    1464年,吴伯通赐进士第,初授大理寺右评事,成为事业的开端。这时遇到一个老乡,他叫潘青,字源洁,也叫潘源洁。这个人对独自一人到京工作的吴伯通帮助很大:“独寓京邸”,“选曹招予与同馆食,待予如兄弟。”。可以这么说,吴伯通与潘青的关系,正如吴伯通自己说:“谊盖厚矣。”。
    潘青是湖北荆州府推官,潘青的先祖来自江西袁洲府宜春县人。曾祖潘觉应,元季之乱入蜀,居广安,当时为广安州人;祖为潘福,字善初,配陶氏;父亲潘可学,字幽礼,年九十余岁,蒙诏恩授承事郎,予冠带以荣终身,潘青的母亲邓氏,继范氏、丁氏、郭氏。潘青是邓氏所生,开始娶州人周永清的女儿,后娶河南西华县簿宕渠蒲永康的女儿,后娶顺天府推官刘尚伦的女儿。藩青有五个儿子:潘时中(先去世)、潘时正(娶丁氏)、潘彦(取周氏)、潘时冕(国子监生)、潘时懋(娶杨氏)。两个女儿潘时兰,嫁指挥佥事李英,潘时蕙,嫁湖广按察司佥事邓杞子拱明。孙男有五个:潘柱(娶陶氏)、潘桄、潘枨、潘槔。
    同时,潘青的第第潘源流,为湖广永州府通判。娶辛氏,续安氏。两个儿子:潘时魁(娶杨氏)、潘时荐(未娶)。女儿嫁训导蒲文质之子蒲琛。
吴伯通与姚德宣
 
    姚德宣,也就是姚璲,别号南庄耕叟。姚德宣是姚德重的哥哥。姚德宣的妻子,先是吴氏,后是赵氏。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姚文,吴氏所生,娶龙溪里人封征士郎、羽林卫经历刘东之女;一个是姚兆,赵氏所生,姚兆是吴伯通的女婿。吴伯通女儿吴庄嫁姚兆。
    姚德宣的女儿是刘氏所生,嫁秀峰里义官邓樟的儿子邓拱星。孙子有三个:姚秧,娶合州杨永昭的女儿,姚和娶义官郑尚贤的女儿,即,都运公郑恺的孙子,姚渊还小。女儿三个:大的一个嫁甘溪杨凤长男国子监生,另两个孙女为姚寿喜和姚福喜,年龄还小。
    姚德宣的父亲姚顗,字彦仪,授承事郎。配陈氏(陈寿童),陈氏父亲为处士陈世杰(配徐氏)。姚顗生三子:姚瑺(姚德润)、姚璲(姚德宣)、姚珍(姚德重)。
    姚德润曾祖姚再明,祖姚仲,父亲姚顗,字彦仪。
    姚瑺,字、德润、配何氏,有儿子四个:姚武、姚夔、姚龙(庠生)、姚昂(庶出)。两个女儿:大的一个嫁张凤阳,第二个女儿嫁邓熺。孙子有七个:姚轸、姚辅、姚辂、姚辐、姚轮、姚轼、姚辙。
 
吴荐宋贤四赞
朝议大夫黎公錞赞
    三传融心、六一攸契。经術扬廷,结知英帝。学仕兼优,借留斯致。牋简遗言,百世争媚。
                         右正言节愍张廷坚赞
    大科杰魁,正言清秩。谏纸数陈,侃侃无匹。惟憸弗从,三谪匪逸。节愍扬名,百世一日。
                         宣教郎畏斋游桂赞
  三礼正传,濬渊乐绝。经学有编,日星昭揭。倚我文皇,治教超越。用辅休明,大加宋列。
                          少保忠定安丙赞
  桓桓忠定,神发皛然。甫登仕版,经济默全。霆扫凶逆,谈笑首传。功流秦蜀,于斯万年。
    备注:广安州志序中记载:“如纪信之诳楚存汉,纪通之铲吕安刘,谯周、陈寿之文章,黎錞、石谷之理学,游氏父子宰相功业,卓越一时。”。吴荐赞的“蜀中四贤”,这几个人中就有黎錞和游氏父子中的游中鸿。另两个是张庭坚和安丙。这四个人在广安历史上的地位。
    黎醇:四川广安人,庆曆癸未年中进士,留京作侍讲,名噪一时,号称大儒,获"文学苏旬,经术黎醇"的美誉。熙甯八年任知眉州,后官至朝议大夫。张庭坚,称其简而文,刚而仁,正而不阿。崇祀乡贤。
  张廷坚字才之,徽宗时,擢左正言,与邹浩、龚夬、江公望、常安民、社伯雨皆在谏列,时称为得人。尝上言司马光、吕公着之贤,又荐苏轼、苏辙,忤执政,出京东转运使判官。蔡京欲引为己用,廷坚不从,京恶之,列诸党籍,编管象州。卒赠徽猷阁学士,谥节愍。
    游仲鸿:知中江制置使,金铛等荐之,召入,宰相赵汝愚甚重之。时光宗久不亲重华,仲鸿遗汝愚书陈宗社计。及孝宗升遐,遂赞大策。后知嘉定,有政绩,谥之曰忠定。崇祀乡贤。
    安丙:官四川转运,平吴曦之乱,加安抚使。值彝人入宼,攻守有功,陞制置使。红巾贼张福作乱,四川大震,魏了翁遗书宰执云:“安丙不起,蜀未可定。”乃复以丙为宣抚使。丙至,绝其樵汲之路。福穷,请降,其党悉平。功加少保、资政殿大学王,晋少传。在蜀十余年,以攻为守,威名大着,朝野咸赖之。卒赠少师,谥忠定,着《皛然集》。崇祀乡贤。
    资料来源:赞黎錞来自1976年版台湾版《渠县志》和《顺庆府志》。其它三个包括了目前广安市政府2016年已点校的清乾隆已丑年陆良瑜邓时敏纂《广安州志》和雍正广安州志。
七修续稿卷二?国事类 郎瑛 (明)
 
    弘治间,浙省提学副使西蜀吴伯通,淳博而能约,天下推为第一士子,专取功夫。时科场初学,多不极作文,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论”,乃一滚出来,且皆难于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然取者无几,而甚为吴辱焉。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
 
古今谈概口碑部第三十一 冯梦龙 (明)
    吴伯通为浙省提学副使,士子专取功夫,时初学作文,多不根,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yuan)鼍蛟龙鱼鳖生焉论》,题乃一滚出来,文难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取者无几,甚为吴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
 
尧山堂外纪卷八十六?国朝 蒋一葵 (明)
【吴伯通】 〔字原明,蜀顺庆人,彭教榜进士〕
尧山堂外纪卷八十六?国朝 蒋一葵 (明)
 吴伯通为浙省提学副使,士子专取功夫,时初学作文,多不根,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论》,题乃一滚出来,文难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取者无几,甚为吴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正德中,御史某按浙,以《龙宫海藏》命题试,且云:“记出处者东立,不记者西退。”东西各半。已而,东立者所作不称意,无赏。西退者作诗诮之云:“东廊且莫笑西廊,我笑东廊枉自忙。海藏龙宫无你分,大家随我渡钱唐。”)
 
千顷堂书目卷十一  黄虞稷 (清)
    朱得之正蒙通义〔靖江人,贡生。〕宵练匣十卷〔凡三种,曰稽山承语,印古心语,烹芹漫语。〕
    吴伯通石谷遗言一卷,又甘棠书院录一册。
何盖之友问集十卷〔一作何迁友问四卷〕
七修类稿卷三十五?诗文类  郎瑛 (明)
    弘治初,沈明德在庠时,嗜酒能文,尤工于诗画,一时当道重之。尝以课试不完,董学宪副吴原明因其疏于经学,且重听,命赋《耳聋》诗,因草书“聋”字于水板,沈望见“耳”脚带长,以为“打”字,亟奔去。复召喻以作诗,遂口占云:“红尘飞满旧青衫,贫病年来笑更兼。四十无闲聋亦顺,毕生多事老何堪!山蝉一任鸣方歇,穴蚁从教斗正酣。兀坐无言心似水,对人袖手倦清谈。”
 
 
木犀轩藏书书录卷四?集部  李盛铎 (民国)
    明刊本,大黑口,四周双边,半叶九行,行十七字。成化十一年〔1475〕河南按察司按察使旴江何乔新序,正德十四年〔1519〕知休宁县事平湖沈圻重刊,楚辞跋,此为沈圻以成化乙未〔1475〕吴原明刊,重刻于休宁者收藏,有古潭州袁卧雪庐收藏,白文方印。
尧山堂外纪卷八十四?国朝  蒋一葵 (明)
    沈明德在庠时,嗜酒能文,尤工于诗画,一时当道重之。尝以课试不完,董学宪副吴原明因其疏于经学,且重听,命赋《耳聋》诗,因草书“聋”字于水板,沈望见“耳”脚带长,以为“打”字,亟奔去。复召喻以作诗,遂口占云:“红尘飞满旧青衫,贫病年来笑更兼。四十无闲聋亦顺,毕生多事老何堪!山蝉一任鸣方歇,穴蚁从教斗正酣。兀坐无言心似水,对人袖手倦清谈。”
 
 
钦定四库全书四川通志卷四十
 
明吴荐宋贤赞
宋朝议大夫黎公醇赞曰:三传融心,六一攸契。经术扬廷,结知英帝。学仕兼优,借留斯致。牋简遗言,百世争媚。
宋右正言节愍张公庭坚赞曰:大科杰魁,正言清 秩。谏纸数陈,侃侃无匹。惟憸弗从,三谪匪逸。节愍扬名,百世一日。
宋宣敎郎畏斋游公桂赞曰:三礼正传,濬渊乐絶。经学有编,日星昭揭。猗我文皇,治敎超越。用辅休明,大加采列 。
宋少保忠定安公丙赞曰:桓桓忠定,神发白然。甫占仕版,经济黙全。霆扫凶逆,谈笑首传。功流秦蜀,千斯万年。
定四库全书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二严州府
 
程文楷:万历严州府志,字守夫,淳安人,颖敏好读书,督学吴伯通奇其文。擢冠两浙,领宏治五年。
《七修续稿》卷二?国事类
    呜呼!此虽人事之变,实乃天道使然。彰德知数吴伯通尝曰:"辛亥至庚申,浙江当大杀戮,过此尚有十年小寇。"视今果然也,少又闻谣曰:"东海小明王,温台作战场;虎头人受苦,结末在钱塘。"当时不知何指也,至是,王乃王直,虎头处字之首,浙惟处州召募者众,死者几万矣,王直戮于钱塘,事不彰彰矣乎!虽然,天示者自我民行,已往者将来之戒,今之谋国者,盍审其所务云。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
    (1497年)吏科都给事中季源等上疏言: 皇上御极之初,首严考察之典,一时百工效职,庶积咸熙奈承平。既久玩愒渐生,苟不甄别,而振作之,则贤否混淆法度。渐弛未免为 圣政之累,乞敕该部查炤旧例,将两京诸司见任,并丁忧养病官严加考察,一秉至公庶使官,使在内者人知激,劝其列职于外者。尤所当察,若复假以姑息,则乞璠取媚者,或怙势而苟容,登垄罔利者益贪饕。而无耻天下,何治安哉臣等请以不职之甚者言之。如湖广布政使王范、佥事吴淑、傅金,浙江佥事黄宽,金华知府郝隆,江西佥事张源洁,临江知府尚缙,广东佥事黄华,云南知府董复,镇远知府毛泰俱持身不谨清,誉无闻。福建布政使蒋云、汉狭西,参政李?,浙江佥事金琦俱罢软无为。四川参议乔缙,保宁知府史书,山西副使谢显俱有疾误事。浙江丁忧布政使雍泰,云南副使赵炯,山西副使胡汉,湖广副使冯錤俱行事乖方。云南按察使吴伯通,长沙知府郑重,黄州知府林表俱才力不及,此数人者皆公论,所不与伏望 。皇上博采众论,放令致仕。闲住或改调别任,庶几在外官使,亦无不得人矣。时十三道监察御史涂昪等亦上疏请考察两京五品以下并劾布政使王范等不职。大要与源等所言同而河南道御史郑惟桓等复言用人之道必先正其本,则末可理,如不择大臣而徒考百官是犹本不正,而求其末之治也。势亦难矣,然考察大臣不宜问之左右及其同列,必如古者旁采庶人之议,而今庶人之议固难上闻。惟科道居言责之地,盖有公是公,非存焉。科道之同以为贤者,即庶人之所谓贤者也。科道之同以为否者,即庶人之所谓不肖者也。凡两京堂上官贤否伏愿 ,陛下容臣等公举而并言之进退,予夺一付诸公论,而 圣明无容心焉,则大臣各举其职而百司庶事当以次而举矣。如或悯其服事之久,不思遽斥,宜令自陈以礼,去其一二,尤甚者,若犹包羞顾恋,不即决去,则公论其孰能,容之,而 圣明其何可复体貌之哉。俱下所司看详以闻.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
    (1497年)吏部以科道官有考察京官之奏请,会同都察院如例考察在京五品以下官。凡见任带俸并丁忧、公差、养病、省祭等官并行考察。其职业颇修、操履不失者请存留供职;罢(疲)软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浅露之类,各开具奏请定夺。如考察不公,听科道官纠举,亦不许被(?),黜之。人造言摭拾妄奏,仍行南京吏部一体会同考察径自奏请施行,从之。吏部又以科道所劾在外诸不职官内布政使王范,佥事吴淑、傅金、张源洁、黄宽、黄华,知府郝隆、尚缙、董复、毛泰,俱持身不谨请,并罢软无为;佥事余琦,俱令冠带闲住;参政李?、副使谢显、参议乔缙、知府史书,或有疾,或无为,请俱令致仕。知府郑重林表各才力不及,请并行事乖方右布政使雍泰、副使冯錤、赵炯、胡汉,俱降级调用。又以科道虽言雍泰乖方,而巡抚都御史又荐泰廉明可用;按察使吴伯通,六科言其才力不及,例应调用,而十三道言其老懦无为,例应致仕。又以御史郑惟恒等奏欲兼考察大臣,请通行,两京四品以上官令自陈求退。
上曰:“两京堂上官,不必自陈。赵炯、冯錤、胡汉各降一级,并郑重林表吴伯通俱调用。雍泰既曾经奏保,姑置之。王范等十员并李?等五员,中间如有尚可用者,仍斟酌去留以请。”吏部具范及?等前后被劾次数以闻。上命?、琦书、显四人存留办事,余并致仕。吏部拟降调炯、錤、汉俱盐运使司同知;调除重、表为远方知府,伯通为贵州按察使(同意吴伯通从云南按察使调贵州按察使),从之。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
   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
命河南按察佥事吴伯通提调官学校。
得罪权贵罢免未果  拟提拨重用终辞职
根据《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中记载: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南京兵科给事中杨廉、云南道监察御史李情等,各奏举布政使洪汉、周瑛、按察使周孟中、副使陈祥、佥事王鸿儒、知府张吉、张本、张继、同知杨茂元、知州王云凤等贤能请赐擢(提拨)用,又劾(揭秘发别人的罪状)布政使李浚玉、进方守、李云,按察使赵鹤龄、吴倬、刘福、吴伯通,参政俞俊、谢文、张琡、顾福、李瓒、武清、毛科、崔升,副使张璁、田奫、刘俊、吴昭、邓公辅,参议王有恬、黄金、欧瑄、伍性,佥事张佶、朱福、董宁、蒋昺、黄肃、胡积学、郭秉昭、袁庆祥、周鹏、王敕、及知府滑浩等二十四人不职,请敕吏部都察院于朝觐考察时黜(罢免)之,以示戒,吏部覆奏, 上曰汝等仍会官从公考察,不许枉(受屈)人 。
    又据《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记载:弘治十二年(1499)正月甲戌,吏部会都察院考察天下来朝及在任方面知府等官,上布政使方守、参政顾福、参议楚麟、欧瑄、按察使吴伯通、副使张璁、佥事王相、蒋昺、周雕、胡积、学行太仆寺少卿刘济、知府陈哲、毛智、孙识、王俨、许坦、史书、施裕林、表王坦、等三百二十六员,各年老有疾例致仕(退休)。布政使李云、参政徐杰、佥事余琦、徐智、知府丁绅、萧集、涂畴等三百七十七员各罢,软无为布政使李浚、参政周木、王问、谢文、李瓒、参议王有恬、孙珩、伍性任、谷黎鼎、黄金、按察使赵鹤龄、副使吴琼、王玹、田奫、邓公辅、佥事张佶、郭秉昭、张佐、朱福、袁庆祥、邓卿、知府沈华滑、浩管达、高鉴、程春震、郑克昭、钱镛、卢勖等四百八十七员各不谨例冠带闲住,参政毛科、按察使刘福、佥事董宁、知府李哲、杨奇、熊宗德、金舜臣、毕大经、曾望宏、宋鉴、陈让等四十八员各才力不及,例调用又贪酷及在逃者二十七员例原籍为民,并未入流老疾等官千三百三员请俱照例行从之。
    上面就是说明1498年皇帝已把吴伯通作为考察对象提拔重用,但1499年,皇帝还是同意吴伯通因年老有病正常退休。这里主要是吴伯通自己申请辞官,他不申请,皇上仍会提拔使用。
王阳明对吴伯通的敬仰
    在吴伯通的学生明代祭酒,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的王攒在《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中非常清楚的说清了王阳明对吴伯通的敬仰。文中大概意思是:某一天,浙江官员在朝庭上聚集,时任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时对同朝为官的浙江官员说:“浙江人中没有有才能、才智出众之人。”,他接着又说道:“践行理学思想像吴伯通这样的人,通常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不立庙奉祀,为什么呢?”。在场的人听了王阳明的话非常振惊。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哪就是表示王阳明虽然未曾正式登门拜师吴伯通,但王阳明听到了吴伯通的许多话,别人讲的事,已感到虽然没有得到吴伯通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受其影响。这时候应是王阳明1508年龙场悟道之后的1510年11月到1512年12月之间发生的事。说话应有王阳明老乡礼部尚书黄绾、最早入室弟子、王阳明妹夫徐爱在场。
《吴伯通文集》的来生今世
    由于吴伯通的诗文作品到目前为止,五百年来没人点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其实,在许多介绍吴伯通时,一直认为吴伯通只留存了十二卷的《石谷达意稿》,据正德十一年(1516)汪城刻影印存卷一至十二卷,明确标明三十四卷存十二卷,存于原国立北和图书馆甲屏善本丛书第728册第304页-380页。据丁文平《简论书院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贡献》一文中指出:“甘棠书院刻吴伯通的《石谷达意稿》,是直接据作者原稿刻成的初刻本,成为后世的祖本”。十二卷本作为一个单元,第十二卷卷终写有弘治十四(1501)年正月男薦编录于甘棠书院。在国家图书馆三十四卷仍据正德十一年(1516)汪城刻本中第二十卷终写有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春正月男薦编录于甘棠书院,第二十三卷终写有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春正月男薦编录于甘棠书院。第三十卷终仍写有弘治十七并(1504)甲子春正月男薦编录于甘棠书院。最后四卷终附有《书先公达意稿后》写有弘治甲子春正月男薦百拜稽首恭录,说明后序为吴伯通儿子吴薦写的。整个书的结尾仍写有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春正月男薦编录于甘棠书院。纵观全书,分十二卷前、十三卷到二十卷、二十一卷到二十三卷、二十四卷到三十卷、三十一卷到三十四卷共分为五个部分。现所有介绍吴伯通的著述实际上就是按这五个单元分别取的不同的名字,其内容都是这些。好在由吴薦编录并写后序,广安知州汪城给《石谷达意稿》写的序并刊印发行的三十四卷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吴伯通的作品。包括台湾的图书馆显示的书目,都是相同内容不同说法而已,至于现在人们通行说法吴伯通的《留春词》,笔者认为该诗的风格不符合吴伯通一贯写法,且作为吴薦在甘棠书院初刻母本《石谷达意稿》遗漏的可能性不大,故《留春词》不是吴伯通的作品。
    读吴伯通的诗文应掌握以下要领:吴伯通以天地之心为本,以圣学之心为律,其文章宏深典雅,纡徐宽平,辞取达意,趣味隽永溢于言外,写的东西不止于日常的人、物、事,更多赋于了五经四书、六艺经传。其中文和经传的关系,或因为经传而让文章美好,或因文章美好对了解经传有所帮助。也能看出对理学理解的深度。吴伯通的文章:“文之可贵有所自(当然)”。
 

吴伯通的学生
    明代祭酒王瓒是吴伯通的学生。祭酒是明清从四品官员,相当于现在最高学府的大学校长。王瓒写有《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这2500字的文章高度概括了吴伯通的一生,文中交待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阐释了吴伯通践行理学思想和工作经历以及在司法和教育工作的表现,介绍了其著述。
在文中特别提到在兴建书院和讲学工作中,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一生为政三十八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在甘棠书院学习的学生在科举方面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化中,乡有甘棠书院,即吴伯通讲学处,其出身有三贡,有乡举,有进士。”。其中弘治十八年中进士的王昂应受其影响:王昂,广安州人,官给事中,历陕西副使,弹劾,不避权贵致仕归,敦行古道,表正乡间。在浙江时,吴伯通的学生程文楷,字守夫,颖敏好读书,督学吴伯通奇其文,擢冠两浙,领弘治五年乡荐。 程文棍与王守仁(王阳明)、林庭?友善,赓和盈几,着有《方丈集》、《松柏稿》、《春崖杂稿》。河南汝宁府上蔡人李逊学,“甫长嗜学,器业过人,读书能数行俱下,一览辄不忘”。
李逊学(1456-1519),字希贤,号悔斋,河南上蔡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德十一年,以奉贺表入京,改为礼部尚书。正德十二年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入内阁,专管诰敕。并奉命教授庶吉士。赠太子太保,谥文简。
    郑珍,少时就学于宪副吴伯通门下,深受器重。著有《石溪吟》、《传家序略》均无卷数。旧志记载郑珍,号石溪,选贡任湖广黄陂主薄。丁艰归里,决意不仕,著书自娱,按察司佥事杨瞻为表其墓。
 
明代乡试
    在吴伯通《石谷达意稿》中有吴伯通撰写的1477年的《河南乡试录序》记载通过州县选拔后当年整个河南有接近三千人参加乡试,最后录取了八十人为举人,参加第二年二月由吏部组织的会试。1489年的《河南乡试录序》和《河南乡试录后序》中记载当年参加河南乡试人数为一千三百人,取八十人。在吴伯通认为:“浙为天下首藩,人才尤盛。”。1492年的《浙江乡试录序》和《浙江乡试录后序》中记载:当年参加浙江乡试的人数为二千二百余人,取九十人。这一年,王阳明参加了乡试并通过了考试。1498年的《云贵乡试录》只记载了录取五十人,没记载多少人参加乡试。从前面数据分析,能有资格参加全国统考会试的录取人数占参加考试的百分之二点七、百分之六、百分之四。有资格参加会试仍有相当一部分参加不了殿试。参加了殿试也是少数人可以中进士。可以想像要中一个进士是多难。
    明代乡试要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三道,每题限二百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限三百字以上;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均限三百字以上。
    据台湾学生局影印本《明代登科录汇编》记载:明科举考试注重对实际能力的考核,注重制度完善,注重考卷评卷的公正性。
吴伯通为国抡才
    经过三年的准备,王阳明参加了1492年吴伯通当时在浙江提调学校时的乡试,并顺利考取了举人,同榜的还有孙燧和胡世宁,为大明选出了三位栋梁之才。
    王阳明参加乡试的前夜,考场巡场人员在巡视考场后,发现考场当中站着两个巨人,一个穿着绯红衣服,一个穿着绿衣服,二人相向而立,正在大声讨论:“三人好做事。”言罢便倏然不见了,放榜之时,王阳明、孙燧、胡世宁三人同时中榜。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但后来的这三个一起为阳明心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吴伯通“为国抡(选拨)才,请托不行,备受赞誉。”公正选拔人才在王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有表述。
    在搞司法工作时给皇上建言如何选拨人才。时任河南等处提刑按察使佥事的吴伯通给皇帝写了一个奏疏《为陈言学政事》。从四个方面建仪:一是选师儒以育贤才;二是严考试以举贤才;三是汰冗滥以清仕路;四是广科目以通仕路。
    正是因为他对选拨人才独特的见解,皇帝派他到京师附近的河南提调学校,吴伯通也没有辜负皇帝的希望,兴建书院,主持乡试,坚持原则,为国抡才。
若干乡试录序
   在吴伯通《石谷达意稿》中有吴伯通撰写的1477年的《河南乡试录序》记载通过州县选拔后当年整个河南有接近三千人参加乡试,最后录取了八十人为举人,参加第二年二月由吏部组织的会试。1489年的《河南乡试录序》和《河南乡试录后序》中记载当年参加河南乡试人数为一千三百人,取八十人。在吴伯通认为:“浙为天下首藩,人才尤盛。”。1492年的《浙江乡试录序》和《浙江乡试录后序》中记载:当年参加浙江乡试的人数为二千二百余人,取九十人。这一年,王阳明参加了乡试并通过了考试。1498年的《云贵乡试录》只记载了录取五十人,没记载多少人参加乡试。从前面数据分析,能有资格参加全国统考会试的录取人数占参加考试的百分之二点七、百分之六、百分之四。有资格参加会试仍有相当一部分参加不了殿试。参加了殿试也是少数人可以中进士。可以想像要中一个进士是多难。
    明代乡试要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三道,每题限二百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限三百字以上;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均限三百字以上。
    据台湾学生局影印本《明代登科录汇编》记载:明我科举考试注重对实际能力的考核,注重制度完善,注重考卷评卷的公正性。
 
 
吴薦旧志在广安志书中的位置
    在广安历史长河中,志书记载了广安历史的风雨沧桑。在今天能看到的各个阶段的州志中,民国《广安县志》中对广安历代撰志有记载:唐朝《渠江图经》,不著撰人名氏;宋朝《嘉定广安志》,嘉定元年郡守廖唐英序;明代《弘治广安志》,弘治中明经吴薦撰,前志曰吴薦旧志,今无存。此吴薦是吴伯通的儿子。吴薦旧志虽无存,但其内容必为后志采纳。
    此后,广安州志书全部出自清朝和民国。又据民国《广安县志》记载:清代有雍正八年,知州曹蕴锦刊成序之的康熙末岁贡生王镛等修的《雍正广安志》;乾隆三十四年州廷尉邓时敏重辑,知州陆良瑜先后刻成序之,顺庆知府朱绍章有序的《乾隆广安志》;嘉庆二十五年太史刘学厚续辑,知州吴拭序,道光二年知州刘有宜序的《嘉庆广安志》;咸丰十年荣县庶常廖朝翼编,知州王兆僖重刊有序的《咸丰广安志》;同治十年户曹蒲春铭辑,庠生蒲怀瑾同编,知州姜凤宜重刊有序的《同治广安志》;光绪十一年兴安令周克堃重编,庠生蒲怀瑾分纂,知州杨作霖、张寿鑅先后刊成有序的《光绪广安志》;历二十四年始成,自刊于家的《广安新志》。
    目前能看到的志书有:雍正《广安州志》,癸丑年(1733)刻本,曹蕴锦修,李源长等纂;乾隆《广安州志》,陆良瑜修,邓时敏纂,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咸丰庚申重修《广安州志》,本衙藏板,时间咸丰九年(1859);宣统《广安州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收录宣统三年(1911)刻本,民国十六年(1927)印版,1992年出版;光绪《广安州新志》,周天琳、周天璆敬刊;民国《广安州新志》,周克堃修;民国《广安县志》,顾怀玉、周克堃修。其中的雍正十一年和乾隆《广安州志》有点校本。
吴薦编修广安旧志,同时编录《石谷达意稿》,这是吴薦两件历史性的贡献。
解读《遇吴原聪怀十詠堂诗寄通山》

遇吴原聪怀十詠堂诗寄通山  
明天顺进士山东济州(有误)副使  
吴伯通迁四川
江南画处是通羊,
一百年来是我乡。
邂逅多君询往事,
缅怀远祖热衷肠。
世家感託双迁里,
风物遥憐十咏堂。
未得披襟访邱垄,
临岐回首意何长。
“双迁里”在现在的洪港镇。通羊是通山城关镇。邱垄即祖坟。
    吴原聪曾任山东济宁知县,被朝庭封为奉直大夫,从五品官员,后复任云南嵩明府知府时,吴伯通也在云南任按察使。两人遇见写了上面诗。两人谈到各自先祖,在得知情况后,诗中表达了通山是吴伯通一百多年先祖吴天寿入川前来自湖北兴国州通山县,羡慕吴原聪世家为双迁里吴氏,也就是洪港镇吴氏。再查《通山县志》,诗中怀念咏十詠堂就是双溪口吴季札庙,这里的十詠堂就是吴伯通诗中的十詠堂。诗中同时表达了吴伯通未曾祭祖的遗憾。这与吴伯通在《石谷达意稿》中给父亲吴辅写的墓志铭明确表示其先本来自兴国州通山县一致。四川广安吴氏家谱记载我族来自湖北武昌府之通城。笔者也查了通城和通山县志,两地在历史上并未有交集,从寻根问祖的基本原则来看:吴天寿从湖北入川,家谱记载入川始祖为朱熹的高第弟子,从入四川一百余年的吴伯通掌握的家族历史的真实性与现在近五百年手中的家谱,吴伯通说的离真实情况近一些。而吴氏在吴伯通孙字辈因广安的姚黄之乱,逃离广安到贵州遵义和陕西西乡县达一百余年,其家谱传承也是吴天寿入川两百多年后的事了,到现在为止,之前的吴氏后人一直未曾读过《石谷达意稿》,家谱记载我族来自湖北之通城存疑应有一定道理。
 
历代地方官员与吴伯通
    作为清代前十八个乡贤之一,与广安历史上有名的纪信、冯绲、谯周、陈寿、安丙、王德完等并列的广安历史名人吴伯通(1441-1502)。现在没有人系统研究,但是历代广安地方政府对吴伯通相关史料保存都非常重视,使之得以保存至今。
    吴伯通是明代著名教育家和儒学家,同时在司法领域也是有名的廉政官员。目前,广安吴氏家族在收集整理吴伯通相关史料,其680篇文集也纳入四川巴蜀全书点校出版。 
    吴伯通小时候与父亲吴辅经常出入广安州府,时任州守柴良见到吴伯通,通过测试,大称奇赏,马上安排去读书。因其出色才华,在乡试、会试中的文章被作为范文印发。中进士后一生从事司法和教育工作。在司法领域从右评事升为佥事、副使,最后官至正三品的云贵按察使。其间,在从事司法工作的同时,因为吴伯通仍按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人推荐,皇帝安排他督导学校教育。在司法领域审案业务精湛,主持乡试坚持原则。在一生中其所做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形成了《石谷达意稿》。广安州志对吴伯通作品称“著述宏富”。
    1516年,广安知州汪城为《石谷达意稿》写序,感叹吴伯通作品所养深粹,所发闳正。吴伯通的学生时任最高学府校长的王攒在其写的神道碑铭称“文浩慱宏深,涵纯阐粹”,“诗歌亦清警冲淡,词以理胜,讽诵有尽,思致无穷。”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伯通的儿子吴荐编录吴伯通一生的所有作品,形成了《石谷达意稿》,在当时地方政府广安知州汪城的大力支持下出版发行了《石谷达意稿》。目前在国家国书馆能看到的十二卷和三十四卷版本就是1516年广安知州汪城出版发行的版本。
    甘棠书院的对后世影响可以追溯到现在的广安中学。
    首先是吴伯通一生工作的地点是河南浙江云南贵州,其名气也在这些地方最为耀眼。因父亲去逝回乡守孝,其间广安当地仰慕他的才能来请教他,由于来的人太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郡守王舆、同知秦昇的资助下直接建学校—甘棠书院。
    清嘉庆九年(1804)知州恒敏、十六年知州刘有宜均拟重修,皆因经费困难未成。二十三年刘有宜召集士绅集资,重建于城内文明街,规模如前,又称义学。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建于文昌宫右侧。光绪六年(1880),知州唐发忠捐资以增膏火。三十年改为蒙学堂。
    1904年,蒲殿俊、胡骏等以紫金精舍为堂址,合并渠江书院甘棠书院、培文书院为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
辛亥革命后,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广安州县立高等小学堂,此后又改称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邓小平于1915年进入该小学堂,在此读书3年之久。根据甘棠书院的发展史,可以这么说,甘棠书院可视为邓小平母校的前身之一。
    在吴伯通的家乡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曾经建有青莲寺,康熙时已卯(1699)知州刘德纯书“澄潭印月”,广安知州王廷举书“儒释增辉”的两匾额保存青莲寺,寺庙中供奉有“明赐进士云贵按察使石谷公伯通之神主”。
    在广安州志中,吴伯通神道碑有这样的记载:弘治癸亥(1503)十二月二十八日葬后九年立碑。国子监祭酒王瓒撰。案神道碑六朝始有志铭。此碑系正德七年(1512)所立,极言吴公理学系渊原道统之脈,序、铭二千五百余言。
    吴伯通利用皇帝亲自任命督导学校和“推为天下第一士子”的影响大办书院,选拨培养人才。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很多都拜师吴伯通,有记载的郑珍、程文楷、王攒是吴伯通的学生,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是吴伯通主持的1492年的浙江乡试中的举人。
    一日,浙江官员会于朝庭,王阳明对他们说:“理学做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众官员顿即愕然,于是按王阳明之意,在浙江为吴伯通建坊,称为“当代真儒”。或许受此影响,时广安城内也建起了“当代真儒”坊,引以纪念。
 
王道学者
    在康熙《顺庆府志》中对人物志吴伯通的记载,称吴伯通“其学根极于性命之理,而发挥于王道学者,称石谷先生。”。
    《顺庆府志》对吴伯通的评价首先确认吴伯通是广安人,天顺进士,历官按察使。其余内容全部为教育方面的贡献:学务躬行(亲身实行),以道自任。督学河南浙江,振起(奋起)士类(文人士大夫)。惓惓(念念不忘)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人。手录《白鹿洞归》示之。著《达意稿》、《近思录》。
    上面对吴伯通一生概述生平与其它记载差不多。唯独对“王道学者”的提法,笔者认为应非常准确。
    这里的王道实际上就是按明代的人情和社会及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发挥于王道学者”的根源在于对生物生命理学思想的践行,真正做到了退休后在先祖墓前祭祖说:“不敢一日离道。”。修养自己的品德,使心智不受伤害为终身目标。
    我们想一下,在今天社会,你不管做什么,我们怎么可以不做一个王道之人。研究吴伯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朱熹的高第第子吴昶
   在四川广安吴氏家谱记载吴天寿元末入川,落业四川省顺庆府广安州荣禄乡龙溪里(今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同时记载吴天寿为晦翁高第第子,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朱熹出生于1130年,卒月1200年。吴天寿元末入川,根据吴伯通出生1441年,推测,按合理代差计算,吴天寿出生于1337年左右。两人相差207年。吴天寿不可能拜师朱熹。
    但吴氏与朱熹的关系是新安理学。吴伯通之理学源自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里真正是朱熹高第第子的是吴昶。
    吴昶(?—1219),字叔夏,南宋歙县人,朱熹门下卓有成就的学生。他的《书说》,直评四书经传,与汉唐古文经学重训诂义疏的传统背道现时驰,抛开传注,借助经文,参以个人体会和一已私见,从中探求性命义理之说。 《易原》理学著作,南宋学者程大昌撰。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休宁县会里(今洪里乡)人。《四书通》理学著作,元代胡炳文撰。胡炳文(1250—1333),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人。 《易学启蒙翼传》理学著作,元代胡一桂撰。胡一桂(生卒年不详)号双湖,婺源人。《元史儒学传》载有其事迹。胡一桂之交胡方平曾作《易学启蒙通释》,一桂更加以推阐明辨,故曰“翼传”。他写此书的目的,在于弘扬朱学。《书传纂疏》理学著作。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陈栎撰。休宁县人。《书传纂疏》是陈栎的代表性著作,此书就儒学流踪,将历代名家的意见加以纂疏,凡数十万言。 《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理学著作,元末明初理学家汪克宽撰。祁门县桃墅人。《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是汪克宽的理学名作,凡30卷。他取孔子手笔之《春秋》,博考诸说之异同,研讨众说,荟萃成书。明大学士程敏政称赞他“六经皆有说,而春秋独盛,平生皆可师,而出处尢正。其道足以觉人,其功足以卫圣”。《新安学系录》理学著作,明休养宁县人程瞳撰,此书自程颢、程颐起,至明弘治年间止,共记录了112位新安理学家的事迹和主要学术观点,是对新安理学家进行系统介绍的第一部专著。
渊源道统之派
    道统指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上接尧、舜、汤、周文王,并自命是继承孔子的正统。
    朱熹则认为,儒家的道统是以周敦颐、二程(颢、颐)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继周、程为儒家正统。
    吴伯通在《甘棠书院》中谈到自己亲自书写先师文公(朱熹)先生《白鹿洞规》,并刻在石碑上作为书院学生必须遵守的学习制度。以周元公(周敦颐)所示学圣之要诀命名各教室之名字。在吴伯通制定的学校管理制度《河南提督学校条约》中将朱文公(朱熹)读书法六条作为学生须严格遵守的制度。这六条法则为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的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
    吴伯通神道碑:弘治癸亥(1503)十二月二十八日葬后九年立碑。国子监祭酒王瓒撰。
案神道碑六朝始有志铭此碑系正德七年(1512)所立,极言吴公理学系渊原道统之脈,序、铭凡二千五余言。
    王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开篇表示:自宋代程颢、程颐、朱熹讲明理学以来,真正体验到理学精髓,达到经与心一、心与理一的地步的人中,最盛者非吴伯通莫属。
    后世尊称“当代真儒”,地方官员题匾:“儒释增辉”,名不虚传。
重拾儒家文化,认识明代真儒
    一年来,一个模糊的的明代人物吴伯通逐渐让关心的吴氏家族及社会朋友了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吴伯通的几点感触:这个人以前我们都不了解,但留给后人还是有其重要的作品和广安州中较多的记载。直接能看到的有图家图书馆未点校作品《石谷达意稿》,是广安留下诗文作品最多的一位历史名人。在民间一位赵姓收藏家收藏了其真迹石刻书法作品赐进士奉议大夫贵州按察司按察使郡人吴伯通撰文并书丹箓(篆)。
    在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汉石脑和广安区东岳马坝等地的吴氏家谱中记载了他们是吴伯通的后代,其记载的吴伯通世系及渊源与广安州志及吴伯通作品记载一致。
    吴氏后人已在全面收集整理吴伯通留存的所有史料,西华师范大学和重庆著名民间研究专家均在对吴伯通680篇,计24万字作品进行点校之中,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也有意纳入四川巴蜀全书将点校版全世界公开发行。
    在其家乡广安市前锋区也想利用吴伯通的廉政事迹打造廉政教育基地。
    不管怎么说,研究吴伯通对研究明代历史,研究司法史,教育史,对研究儒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其道德价值,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三方面。
    首先,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道德价值。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样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不仅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儒家文化强调人道与天道的一致,强调以义制利,忠恕之道,互信互利,这些都符合市场经济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儒家伦理的道德超越性的现代价值体现。不仅仅是经济上需要儒家文化提供保障,在伦理方面,同样也需要儒家文化,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其次,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去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政治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德治”主张和“礼治”的秩序思想,都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更有数百个帝国无声无息地诞生和消亡,而中华民族稳固屹立了数千年。毋庸置疑,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功不可没。
    仅以此文感谢长期关心支持吴伯通研究的所有朋友。希望来年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自称“魅元”的吴荐  
    吴伯通有子名荐。据《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记述:伯通“子荐为州学生,世其家学”。从光绪《广安州志》看,吴荐对其家学以及家乡文化建设确有贡献。吴荐编辑其父生前作品,向王瓒提供撰写神道碑的基础材料就达“数十万字”,至今我们还能看到伯通三十四卷《石谷达意稿》,与吴荐的编辑、传存分不开。吴荐还主持编修过《广安志》。现存光绪《广安州志》卷首开列有历代撰志人姓名,其中便有弘治年间明经吴荐编撰的《广安志》,称《吴荐旧志》。可惜《吴荐旧志》没有流传下来,但其内容必为后世续修者所吸纳,今在宣统《广安州新志》可以看到他撰写的《宋贤四赞》。    
    在吴氏家谱中对吴荐的记载:吴荐,(吴)伯通子,(入川第一代)(吴)天寿第六代。大明天顺七年(1463)出生于广安州荣禄乡龙溪里。为州学生,不居宦裔,不耀父威,精学诗书,欲造名儒。耐命之、所限屡科不第。将父之事集结编纂(广安知州汪城作序出版的《石谷达意稿》),数十万言(24万字),课稿诗律传之。于外凡伯叔昆弟(兄弟),有无公之好学,兴其笃族,莫遇于此文。文昌宫山门外石上刋“魁元”(意为同辈中才华居首位)二大字系公所书。并著《广安志》共八卷。在广安州新志卷首历代撰志人姓名中记载明代《宏(弘)治广安志》,由宏治中明经吴荐撰,前志曰《吴荐旧志》,今无存。但在离明代吴荐撰志时间最近的《雍正(1723-1735)广安州志》中能看到对该志书内容的引用。例如:卷一《志山川》写子仙山,引用吴荐《广安志》:“五代时,居人将军冯胜之子,未知孰是。”,又例如:该卷《志风俗》,《广安志》云:“淳厚忠义。”,在《顺庆府志》和宣统《广安州新志》可以看到吴荐的《宋贤四赞》。
民国版《广安县志》有吴荐记载。
    吴荐,伯通子,岁贡,龙溪里人。沈博(渊深广博)嗜(喜爱)学老,于明经尝手辑州志数卷。慕宋贤黎张游安为作四赞。又州西望子山冯真升仙通志载为汉将军冯绲子。荐曰:真五代蜀将军冯胜之子非绲子,绲子荐举孝廉官,郎中并无得仙事。考正精核足刊,通志时代之误惜旧本无传,今仅见遗说一二。  
    很多人目前尚未读过吴伯通著,吴荐编录,知州汪城作序的《石谷达意稿》。该文集最后由吴荐写《归先公达意稿后》,吴荐对父亲吴伯通的诗文评价:以天地之心为本,以圣学之心为律,其文章宏深典雅,纡徐宽平,辞取达意,趣味隽永溢于言外,写的东西不止于日常的人、物、事,更多赋于了五经四书、六艺经传。其中文和经传的关系,或因为经传而让文章美好,或因文章美好对了解经传有所帮助。也能看出对理学理解的深度。吴伯通的文章:“文之可贵有所自(当然)”。吴荐的这种评价对我们读这部作品有很大帮助。  
     吴荐编修广安旧志,编录《石谷达意稿》,这是吴薦两件历史性的贡献。
 
有曰必大者,为晦翁高第第子
吴必大(tài,“太”少一点避宋太祖讳)出生于1146年,295年后,吴伯通出生。有资料显示,他们都师从朱熹。吴氏家谱中记载吴氏先祖从师朱熹,为朱熹高第第子。明代祭酒王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也有记载吴氏有有曰必大者,为晦翁高第弟子。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三明),南宋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著名教育家。
    吴必大(tài,“太”少一点避宋太祖讳,生卒1146年-1197年),谱名吴尧泰,字伯丰,号存斋。吴必大“早事张栻、吕祖谦,晚事朱子,其造诣亚于黄干、李燔,与陈淳相伯仲”(《兴国州志》)。吴必太是兴国州人,与前面提到的吴原聪都是双迁里人。父亲吴彦?,曾任江宁县尉,武宁县令。
    先生(吴伯通)讳伯通(1441年-1502年),字原明,其先居湖广之通城。有曰必大者,为晦翁(朱熹)高第(名列前茅)弟子。高祖天寿,元末避红巾贼乱,转于蜀,来广安。
    明代祭酒王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记载:今之世,能体验贯通,渟滀(chù)涵浸,使经与心一、心与理一,一话一言,悉理之妙而流出肺腑,且于圣贤矩则无不合焉者。呜呼!此石谷先生(吴伯通)之所以为盛也    
      复酌《白鹿洞规》,自为条件廿一,使有持循,而大梁书皖密迩臬署,则遂居之。甘棠书院复手书《白鹿洞规》以为学则,诸生勒石置壁间。时有欲习程试文者,先生谓:“晰义既精,践行既实,则发为文词,以应有司之求。将见其言,泽如也。况仕以行义,禄以为亲,而明体可以达用,但得失有命,穷通有时,惟安以俟之耳。”
    先生名与字皆出元公(周敦颐),以明通实自静虚中来,而天下之物,静者莫如石,虚者莫如谷。石虽静,而能云以雨;谷虽虚,而能云以应。是静虚明通之中,而动直公溥寓焉,遂自号石谷。
    若序义论策,岀其手者居多,天下至今传诵之。其于六经四书及濂(濂溪周敦颐)洛(洛阳程颐)关诸子,每欲因其所己言,发其所未明而有所论述,以宦业不克就。
    吴必大“深究理学,议论操守,为儒林所重”([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张栻、吕祖谦、朱熹都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并称东南三贤,“一代学者宗师”([宋]陈亮语)。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四川人,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张栻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湖湘一派。谨守张栻学统,学风上以“躬行实践”、哲学上以“知行互发”、教育上以“学贵力行”著称。张栻于乾道元年(1165年)开始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数千。吴必大师从张栻,大约就在此时。
    朱熹是绍兴十八年(1148年)的进士,虽为官力主“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却为反对老佛、反对和议、反对宠佞,一生仕途不顺。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升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进讲《大学》,包括格物(推究事物之理)、致知(达到认识真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劝匡君德来限制君权滥用,结果龙颜不悦,在朝廷只呆了46日。两年后,奸佞们便策动了“庆元党禁”,朱熹落了个“伪学魁首”罪名并遭落职罢祠,未久不白离世,朱子门人也广受流放、坐牢株连。直到学禁解除,朱熹方才得到诏谥“文”号、追赠太师、封徽国公的政治待遇,恢复名誉,所以后世有“朱文公”之尊。
    宋代理学,继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者,数朱熹学术造诣最深、思想影响最大;而且,朱熹又是继二程弟子杨时、罗从彦、李侗,得程颐真传,最终成就程朱理学的人。使他得以承继二程“洛学”正统,为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开启求索之路,也开启授业之门。为便于聚众讲学,广收门徒,潜心学问,著书立说,朱熹前后三建书院:淳熙六年出知南康军时,重建了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并为之遍搜江西诸郡书籍以充实藏书,购置田产以供给办学之常需,还亲自主持、经常参与讲学。
    吴必大追随朱熹,大约始自乾道淳熙间的星子县的白鹿书院或五夫里的兴贤书院。吴必大是朱熹最为倚重的弟子,是学术活动最为得心应手的助手搭档和研究方面最为志同道合的文友之一。
吴必大是朱熹期许至高、瞩望至深的弟子。吴必大也入祀了兴国乡贤祠。
献给炎黄修谱网揭牌的诗序
    在1492年,先祖伯通公在这一年主持浙江乡试,从全浙江最优学的2200人中录取了90人,其中有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
    这一年,吴伯通还写了一篇文章《归田清乐图诗序》。作者为广安州邻水县人吴一震在浙江府任职退休而写的这篇文章。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吴伯通与吴一震在吴伯通十五岁时就是好朋友了。在当时文化非常繁荣的杭州,临别时用诗画表达送别的心情或寄托某种情感,这叫别意图,许多朋友在画中写有若干诗成册,吴一震找吴伯通写序,吴伯通觉得儿时好朋友找他写个序不便推脱,就写了这篇诗序。
    此时已五十岁的吴伯通在文章中表达了乐忧观:从政为官有快乐,有忧愁,但这快乐有以天下为公的快乐,有以天下为私的快乐,也有天下为公的忧愁,也有天下为私的忧愁。最后说吴一震在政绩非常突出,当政者想挽留继续从政的情况下,吴一震称病选择了退休,吴一震的快乐是久远的,离开职位的忧,则用这篇序文来补上,也算是告戒吴一震。
    无独有偶,一生廉洁从政的吴伯通也是在皇帝有意提拔的情况下称病辞职。
    虽然这是反映当时明代社会的价值观,应辩证分析,但这种为官之道,以天下为己任,不应把为官作为谋私利的价值观在今天仍然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辞官回乡清新快乐图
明代吴伯通《归田清乐图》序文是杭州城士大夫送其通守吴一震辞官退休而创作的,那些诗歌也只不过是用来表达他们对他辞官归乡的情感及其辞官归乡的实情而已,吴一震是与我们同是广安州所辖的邻水县的一个名士。
天顺己卯三年(1459),吴一震凭借精通儒家经典中举,被地方推荐到国子监里深造学习,学业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考试,后又到刑部学习,于是对律法更加熟悉。
    成化乙未十五年(1475),吴一震被派到河南信阳任知县。不久,信阳由县升格为州后,便改任西平县令。吴一震施政,崇尚平和简易,当地文化人和平民百姓都安居乐业。在官吏政绩考核中,连续三次都是最优秀。在他任西平县令九年时间里,因政绩突出,受到皇帝表彰,并下旨升职为杭州通判。
    杭州,两浙(浙东浙西)省会,古代的都城首府的所在之地。在哪里的人员早已养成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良的习惯。尤其是有的地方官员还出现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奢靡腐败之风。这对于一个新官上任的吴一震来说,要想彻底的根除,维护好一方治安,召集老百姓做些(有益事业)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朝廷官员奉命在这里开设办公场所,在这些自镇守以下的中央官员以下:凡是锦衣卫、都指挥司、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及其上司,属员,另外二十余种权势大的官员及各部官员和要人,因为有公事来来往往,没有哪一天没有这些人从杭州城经过,杭州府县各部官员,跟随着大官贵宾,伺候迎送。一天分成四个部分,伺候迎送常常占据了四分之二三,真正留下去处理好自己的公务的时间只有四分之一二,对吴一震而言,这难道说:“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吗”?
    吴一震任职期间,对上级的要求是勤奋谨慎,对下级以清正廉洁要求自己的部下,性情随和而百姓听从,不动刑罚而有所作为。所以,上上下下大多认可他很贤能,今年已经通过两次政绩考核了,还没来得及到退休的年龄,却匆匆忙忙地因为病上书向上级请求辞官,获得批准辞官回归故里。杭州城士大夫珍惜吴一震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大家竟相再三挽留你却去意已决,万般无奈之下,于是一起为他画了一幅《归田清乐图》,用大篆的题写抬头,每人在图上写一首诗。汇集成卷,临别相赠。吴一震来拜访我与我告别,叫我给诗集作序,将其诗画治政事迹流传于邻水,续接众多有成就之人之一的美好佳话。
    哎!五十年(1492)来,我所听说和见到的交往的人,不计其数。然而,学而有成,然后做官,能善始善终的又有几个人呢?他们中的成也好,败也罢;本来就有幸运和不幸运的成份在里面。然而恭敬谨慎不败像你吴一震这样能善始善终的人,的确不多了。这难道说只是他吴一震一个人仅仅是很幸运吗?他因病退休归乡的,是一种清新的快乐,本来就不是他这种快乐是那种利益欲望得到满足的污浊的快乐所能比的。可是我曾经研究过那些年轻的有文化的人,学业刚刚有成,就急切想当官,当然,他们当中有求得的,也有人沒能求得的,但到最后,有的人当了官也想辞官,有继续当官,也有有的人没当到官。当了官就快乐,没当到官就忧愁,这种进步与后退的事本是人之常情,然而高尚道德之人的快乐中有忧愁,忧愁中有快乐,唯独快乐与忧愁与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忧愁和快乐何尝不是这些人正常的感情表现。然而有以天下为快乐的公和私,以天下而忧愁,算是公,如果以自己为忧愁和快乐,那算是自私了,难怪高尚品德之人与普通人不同。旅行有快乐,也有忧愁,这是普通人的感受。得到晋升,就快乐;得不到晋升,未必能快乐;得不到晋升,就忧愁就不晋升,不一定知道忧愁,只是忧愁快乐不同罢了。如果以天下而晋升为快乐,其快乐可以赶上不一般的人,忧愁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职位就赶不上不一般的人。辞官为快乐,其快乐无法与心相通,忧愁的人羞愧独有的私心,如果有这种想法就是不能忘记当时的情感罢了。然而高尚品德之人难道因为违背的原因而独自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吴一震的快乐的也能够知道忧愁了,所以能够长久快乐了,今天得到了久远的快乐,怎么可以忘掉忧愁呢?退休后的快乐景象就像诗哪样表现出来的情况,离开职位的忧愁,就用这篇序文来补上,也算是告戒吴一震罢了。
 
                               截止于2018年底吴开佺整理
   2019年1月24日
 
 
 
真儒七百年家族史
公元1351-1368年,湖北通山发生战乱,这时的通山几乎少有人幸免,生存下来的要么逃离,要么在外做官。其中有天寿公逃离家乡湖北通山来到四川,定居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七组。祖孙三代在此创建家业,天寿公生一子海公,海公生三子,友能、友隐、友德。本支源自友能公。到了第四代吴辅,封大理寺右寺右评事,因吴辅敦儒术教子,吴辅三子均做官,达到吴氏鼎峰,长子伯淳官至知州、次子吴伯通官至正三品的云贵按察使、三子伯祥任淮安府教授。源自本大支的伯通生子吴荐,著有《广安志》,也称吴荐志。吴荐生于1463年,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吴荐后辈记载资料很少,原因是这个时期因为广安遇上战乱,居住广安吴氏为避乱逃离四川,从吴氏家谱记载观塘汉石脑分支逃往贵州遵义,东岳三老湾分支逃往陕西西乡县,两支吴氏家谱都记载都是吴荐的后裔。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天寿公后裔从大支有:从贵州遵义府回到广安观塘的汉石脑明章公分支;从陕西西乡县回到广安东岳寨的东岳润公三老湾分支;在汉石脑提供的家谱中有与明章公为兄第关系的明仕公住观阁青莲庵,据汉石脑族谱记载,明仕公生长在广安春堡山,我们称为广安春堡山分支,明章和明仕都是一品的儿子。
    从汉石脑家谱记载来看,汉石脑始祖是明章公,因为广安王氏家族的帮助,明章公落业观塘汉石脑,明章公是一品公次子,明章公曾任贵州鸟撤卫教谕,回广安在下明月乡任教,其后裔插占观塘汉石脑。值得注意的是,汉石脑族谱记载的贵州省遵义府真安州洪观了石手龙,是否就是汉石脑先祖避乱之地。
    一品的长子是明仕,宣统广安州新志记载:一品在明代任云南督摽中军副将,赠武略将军。清康熙初,也就是1662年,一品子明仕任贵州云南都司,康熙十九年(1860)任川北镇副将,因征滇黔受伤,卒,赠武功大夫。明仕子登举任贵州守备,赠武德将军,嘉庆初(1796)开始做官,任贵州洪讯把总。同时记载了有后裔住望溪乡濛溪。这几代人恐怕是继吴伯通之后的另一鼎盛期。明仕支目前分春堡山金广分支和观塘下街分支,春堡山支始祖明仕公,观塘下街始于明仕后的第四代吴苾,从吴志荣提供的族谱中吴苾的父亲吴守全辈有白市支。  
    东岳三老湾分支自1666年润公从陕西西乡回乡落业东岳三老湾后,又分成两支:润公长子曰富公落业东岳龙家沟,润公次子落业马坝吴家湾。截至目前为止,东岳龙家沟,没有见到老的家谱。从本人与汉石脑志东宗亲亲自到东岳龙家沟考察后发现:东岳的字辈邦、以、朝、天、子、国字辈与1856年马坝修谱议定的邦、以、朝、大、德,昭字辈同时存在,同时,从东岳外迁大龙和浓溪家谱中也发现,第一代为子字辈起,后面除个别字辈外,均与马坝字辈相同。
   东岳吴氏目前仅有六户住龙家沟,其余已全部外迁。据统计,东岳龙家沟吴氏分布在东岳丰都村一大队、二大队、九大队,黄河村七大队,外迁的有浓溪、前锋、大龙、石笋等地。
   马坝吴氏始祖曰贵公,该支于1856年修谱,谱系尚存,有谱叙实物资料留存。目前仅有三个吴氏分支住吴家湾,外迁有石笋、崇望、白马、龙安等,省外有陕西汉中和城固县。
   天寿公后裔的两次诉讼分别在明代和清代。明代的这次诉讼发生在明代中叶,广安州志有记载:因为广安战乱,吴氏后裔迁贵州避乱,康熙中期又回到广安,但吴氏住地已建庵。于是吴氏后裔向明代州府起诉,请求判定田房还给吴氏,最后田土归还,房屋无法归还。吴氏提出庵中将立伯通牌位立于主祠以祭祀之。后来均得到执行。
    第二次诉讼发生在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立于城东街,现在的东门街“当代真儒”牌坊突然从中断开,上半节落到地下,当时州府的办事机构负责人饶英来立即报告时任州守沈瓖,沈壤批示因为排危需同意拆除。吴氏后裔进城完粮发现时,牌坊已拆除。考虑到吴伯通在当时的影响,也为吴伯通后人保护该牌坊为己任,对当时的广安州、顺庆府提起诉讼,问题的焦点,不管是饶英来的报告,还是沈瓖的批示,均没有说排危会把牌坊基座一并拆除。案件最后州府判令另行重建。至今200年了,重没重建不清楚。
    天寿公后裔著名的当属吴伯通,但研究吴伯通的人很少。五百年来,24万字的《石谷达意稿》躺在国家图书馆无人问津,只是最近,吴氏后裔才提及此事并挖掘出来,好在官方和西华师大都重视此事,点校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我写这些只是希望吴氏宗亲们和关心支持吴伯通研究的朋友们,有庞大的吴氏后裔支持,我们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0一九年一月十八日马坝二十二代孙吴致远于城南壹号谨识
 
嘉庆十三年(1808)广安州城吴伯通
“当代真儒”坊折损诉讼案

(2019年1月21日)

   嘉庆十三年(1808)三月十一日饶英〔来〕禀:
   具禀:本城街搃〔总〕饶英来为禀请批示事情。本月十一日夜,有城内大东街十字口前朝石牌坊上半节石坊石版忽然塌下,致将底下土地神像一并打毁,只有牌坊上半节未塌,石坊俱已绽开大口,似乎立要塌下,蚁(清代书信用语,老百姓、具狀人自称。后文作“义”,同。原文均小写)随邀同街民,业已看明,急要雇匠将牌坊上节折〔拆〕去,免塌打毁底下民房,未敢擅舉,是以禀仁台,乞准批示,以便遵行。上禀。
沈主(按:当是署理州首沈瓖,嘉庆十二年〔1807〕署理,十三年赵来震接任)批:查东衔牌坊,既经坍塌过多,而未经塌下者,又复开绽,自应毕为拆卸,免致压坏民房。着照所请,即日雇匠拆卸可也。
四月十八日
具禀状人:(恩生)吴永栢,(廪生)吴学建,同禀吴学魁、吴以瑞、吴懋修、吴琳、吴錞为朦〔蒙〕禀拆坊,禀恳法究事。(生)等始祖吴天寿于元末明初自楚来川落业广安,至五世祖吴伯通于明朝天顺年间,由进士授大理寺右评事,转寺副,累官河南按察司佥事,提督河南、浙江两省学政,六典乡试;历云南、贵州两省按察使,表建石坊于本城东街,旌题“当代真儒”四字,崇祀乡贤,载在州志,详晰可考。又沐本朝圣恩垂念,(生)等先祖吴伯通系明朝理学名儒,世袭恩(生)。突于本年三月,突遭街民陈忠伦、朱应常、徐秉福,并土地会众等,嫌(生)家牌坊有碍伊等铺房街面,贿串衔搃〔总〕饶英来,于是月十一日赴台朦禀:石坊上节石版塌下,未塌石版已绽,呈请拆毁等情,叨批:东街牌坊,既经坍塌过多,而未经塌下者,又复开绽,自应早为拆卸,免致压坏民房。着所请,即日雇匠拆卸可也。殊陈忠伦等并不请天履勘,擅统多人,不维将上节盖石拆下,且将稳石砫(柱)石梁概行凿断搬开,新修土地祠石台,并移左右铺面。(生)等来城完粮,不见石坊,往问近坊街民。陈忠伦等拠〔据〕称街搃〔总〕饶英来,禀请仁廉〔犹仁台〕准其拆卸等语。(生)等抄批捧读之下,仁台拠〔据〕词只准伊等拆卸上节开绽之盖石,并未准伊等将稳固石砫石梁概行拆毁。伊等胆敢违批全拆,(生)等即投绅士刘绍琨、郑人文,街搃〔总〕姜开禄等验理。伊等势坐不〔否〕耳。(生)等窃思先祖数百年石坊,一旦拆灭于众奸之手,存殁难甘,只得禀恳查勘唤究。上禀。
沈主批:查饶英来前禀仅称古坊,并未申明姓氏。且本署州批饬拆卸,原指上节开绽之処〔处〕。今饶英来将稳砫石梁概行拆弃,实属朦混。现在新任(赵来震)不日莅临,着侯〔候〕新任接任,复拠实禀可也。
四月二十七日又复拠(据)二张
朦禀沈主:不请天履勘,擅统多人将(生)先祖石坊概行拆毁,凿断搬开新修土地祠石台,并移宽左右铺面,另修店房。四月十三日,(生)等来城完粮,不见石坊,往问近坊街民,陈忠伦等拠称街总饶英来禀请沈主拆毁等语,随拠绅士刘诏琨、郑人文,街总姜开禄等验理,称饶英来等势坐不耳,硬称已拆,在(生)等何奈?(生)等于昨十八日具禀沈主,叨批查饶英来前禀仅称古坊,未申明姓氏,且本署州批饬拆卸,原指上节开绽之处。今饶英来如果将稳砫石梁概行拆卸,实属朦混。现在新任不日莅临。着俟(等待)新任接任,复拠实禀究可也。窃思凡一切器物成工不可朽坏,何况(生)等先祖奏请旌表修建数百年石坊,亘〔橫〕遭奸朦混拆弃。(生)不甘心,死岂瞑目?青天按临,亲与俯叩,乞鉴毁坊情由,赏准勘究修赔沾恩,庶免立禀。赵主(赵来震)批:复唤讯察究。
五月二十四日具禀帖
具禀(约搃)姜开禄、蒋芳来等,为遵示禀明事情。恩(生)吴永栢、廪(生)吴学建等,具控饶英〔来〕等朦禀拆石坊一案,于本月十五日蒙恩审讯,叨断饶英来等赔示一语。蚁等出外酌议,彼即邀城内绅士陈天伸、蒋正位、郑人文、张良贵等,遵谕以新比例议饶英来等出艮〔银〕赔修石坊。饶英来等不肯全赔,绅约等议以三股摊赔,劝饶英来等出艮〔银〕二分,劝吴姓帮艮〔银〕一分。彼此执拗不允。为此禀明,俯凭恩夺。
又五月十一日上府具禀府祖黄大老爷(据《顺庆府志记载该年知州为黄铣)呈词。具禀广安州(恩(生))吴永栢、廪(生)吴学建、吴学魁、吴錞,为朦禀擅拆恳提究赔事。(生)等先祖吴伯通,明天顺年间由进士第授大理寺右评事,提督河南、浙江两省学院,历云、贵两省按察使,蒙恩表建“当代真儒”四字石坊在州城东街设,后崇祀乡贤,载在志书可考,今沐隆恩。念((生))等先祖吴伯通,系前朝理学作人,(恩(生)),次守道,并(生)永栢奉祀守坊。突于本年三月遭近街民陈忠伦、朱应堂与土地会首谢方文等,嫌(生)先祖石坊有碍伊等街面与土地祠,贿串街总饶英来,朦禀沈主,不请天履勘,包与石匠李廷贵等,将(生)等先祖石坊凿断搬开,概行折毁以修土地石台,并移宽左右铺面。(生)等投明绅约郑人文、姜开禄等具禀。沈主批:查饶英来所禀仅称古坊,并未申明姓氏,具本署州批饬拆卸,原指上节开绽之処。今饶英来如果将稳砫石梁概行拆弃,实属朦混。现在新任不日莅临,着俟新任接任,复拠实禀究可也。赵主莅任,(生)等禀明,批候唤讯察究,蒙审明确。
(生)等先祖石坊,系自明时。恩表“当代真儒”四字。国朝更崇祀以荫生,岂可擅拆,断令伊等赔还,饬委绅约妥议。绅约具禀赔修石坊,突被惯烦(请)总头张相,回及旧坊。于闰五月初一覆讯,不令修赔,但断艮刄〔银两〕。(生)等窃思先祖身受两朝隆恩,今被奸人折毁。(生)等若受艮刄〔银两〕,不叩提究修赔,将来古迹遗坊灰恢〔灭〕,不惟先祖忍辱含冤地下,即当世忠臣孝子血心建坊,立远于子孙,不能流芳百代。为此死不受金,只得逩叩宪天,赏准提究修赔。伏乞府祖大老爷台前,赏准施行。
计开(朦禀控拆)饶英来(统拆、街民)陈忠伦、徐秉福、杨星开、卢明陞、谢开国、谢开祺、朱应堂、罗士凤、戴成甲,(主拆会〔首〕为)谢方文、徐文达、郑天武、周纲、蒲坤秀、许子龙、杨再科、毕天佑,(包拆石匠)李廷贵,罗〔逻〕役张□(此字不识),于十一日下午,投论(郑人文、姜开禄)。黄府太爷批:石坊建立年久,自必上节已有损坏,故前署州批饬将上节开绽之处拆卸。饶英来等混将稳砫石梁概行拆弃,实属不合,但经该州审讯,断缴艮刄〔银两〕,尽可另建,以存古迹。事亦可了结,毋庸执拗终讼。
又五月具禀
黎道台呈词。(恩生)吴永栢、(廪生)吴学建、(抱告)吴学魁、吴錞具禀:为朦禀拆坊叩提究事情。(生)等先祖吴伯通,自天顺年由进士第授大理寺右评事,提督河南、浙江两省学院,历云、贵两省按察使,蒙恩表建“当代真儒”四字,石坊在州城东街设,后崇祀乡贤,载在志书,可考,又沐垂恩。念先祖吴伯通,系前明理学作人,世袭恩生吴芝兰、次吴守道,并(生)名永栢奉祀守坊无异。窃此坊历年虽久,字迹犹明,并无歪斜坍塌,突本年三月遭街总陈忠伦、朱应堂等,土地会首谢方文、徐文达等,嫌(生)先祖石坊有碍伊等铺房铺面并土地祠,贿串街縂〔总〕饶英来,捏词朦禀沈主,不请履勘,即将石坊包与石匠李廷贵,擅统多人将(生)等先祖石坊錾断搬开以修土地祠石台,并修铺面,左右宽大。经(生)等投明绅约郑人文、姜开禄等禀明。沈主批:查饶英来所禀仅称古坊,并未申明姓氏,且本署州批饬拆卸,实属朦混,现在新任不日莅临,着俟新任接任,拠实禀究可也。赵主莅任,(生)等禀批候唤讯察究,蒙审明确。(生)等先祖石坊,旌表“当代真儒”四字,载在志书,以荫生世守,两代名贤,岂可擅拆,断令伊等赔还。委绅约妥议,具禀赔修石坊,突遭惯烦大总役张相,回及旧坊。于本月初一复讯,不令修赔,仅断艮〔银〕了事。窃思先祖受恩建坊,被奸拆毁,若受刄〔银两〕,将来古遗坊灰恢〔灭〕,不惟不能流芳百世,亦且遗臭万年,为此死不受金。逩〔奔〕即府祖,奉批录前,不沐提究,若不匍叩宪天,赏准亲提严究,追赔建坊,后嗣难甘,死不瞑目。词所批回,万难修赔。倘有诬虚,甘罪无辞。伏乞大人辕前赏准施行。
闰五月二十三日川北道批:饶英来等拆毁古坊,本有不合。既该州断令赔缴艮刄〔银两〕,尔等原可自行重建(何……下漫漶数字;小写)。五月二十八日复具顺庆府呈词:为估(强行)毁控赔提究事情。又五月十一日(生)等以朦禀擅拆、恳提究赔等事,在宪辕呈控饶英来等擅拆。(生)等先祖吴伯通由进士第授大理寺右评事,提督河南、浙江两省学院,云、贵两省按察使,陞署巡按,旌表“当代真儒”四字石坊一案。蒙批:石坊建立年久,自必上节已有损坏,故前署州批将上节开绽之处拆卸,饶英来等混将稳固石柱石梁概行拆弃,实属不合。但经该州审讯,断缴艮刄〔银两〕,尽可另建,以存古迹。事亦可了结,毋庸执抝终讼。(生)等遵批回州,仍不沐州主饬令赔修,绅约同向(原先)议。伊等见(生)控未准,更特矜豪不耳。窃思(生)祖系当代真儒,建立旌表,崇祀乡贤,载在志书可考。石坊古迹,越历后世,例应保护培补,以存古志,岂容奸党图占拆毁。以城园古迹,不特(生)等世世子孙痛心蹙首,例制之所不容。况坊本坚固,实为饶英来等计图拆毁,捏以上节开绽之语朦禀。若仅以断缴艮刄〔银两〕了事,(生)等实难执坳,断不肯以旧坊回家说,是以冒死历请,再恳仁天垂念当代名宦古迹,提饶英来等,严究照旧赔建,俾(生)等先祖遗薜〔蘖〕永留,(生)等啣结于生生世世矣。伏乞二十四日顺庆府批:地方官审讯断缴艮刄〔银两〕,尔等应遵断具领,自行酌量补修。事可得已,毋庸执拗终讼。六月初一日又具顺庆府呈词:为遵批禀明,泣叩作主事情。(生)等闰五月十一日以朦擅拆,恳提究赔,具控饶英来等,叨批石坊建立年久,自飞〔非〕上节已有损坏,故前署州批将上节开绽之处拆卸。饶英来等混将稳砫石梁概行拆弃,实属不合。但经该州审讯断缴艮刄〔银两〕,尽可另建,以存古迹。事亦可了结,毋庸执拗终讼。(生)等不敢遵批回州,又不沐州主饬令修赔。绅约向议,伊等更特衿豪不耳,俱称业已控府未准,复得何奈?(生)等因覆逩叩府祖,以估毁控赔在案,蒙恩批地方官审讯断缴艮刄〔银两〕。尔等应遵断具领,自行酌量修补,事可得已则已,毋庸执拗终讼。今批甚明,应宣毋渎。奈(生)等前已遵批回州,州主所断艮刄〔银两〕,尚未确实,伊等串舞獘〔弊〕,又覆〔复〕各执一词,以为搪抵推谢,并无一人承缴。况坊被奸党希图地基,概行拆尽,何以修补?使(生)等坐食州城三月有余,坊案两县〔悬〕心,全无着落。情不得已,实飞〔非〕(生)等执拗,是以冒死属叩辕门,泣情哀恳宪天垂念名贤古迹,作主提讯修赔以存古志。生死占〔恩〕,伏乞府祖主大老爷台前,准赏施行。初一日顺庆府批:饶英来等因何将吴永栢等祖人石坊拆毁,是否图占地基,仰广安州讯明饬遵,毋令兹〔滋〕讼。
六月十一日
具禀(恩生)吴永栢、(廪生)吴学建为讼中稳造,恳跪并究事情。今六月初一,(生)等赴府具控饶英来等朦禀拆坊一案,批台讯明、饬遵等语。因初十日(生)回州候讯,又查得土地祠土地会首徐文达、郑天武、蒲坤秀、谢方文等,前令饶英来朦拆(生)稳砫石梁磬〔罄〕尽,仰就现石新修土地台,估占坊基。今复统多人,又将土地泥像移于台中,现在新造祠宇布宫。(生)若阻滞,定行殴獘等语。叨(生)奉建牌坊,迄今数百余年,惨遭党恶,图便拆弃灭(生)古迹,诚恐存殁难甘,具禀仁廉讯断,饬令饶英来等修赔,竟听徐文达等权指不赔,臾〔愚〕(生)控经府祖仍批,恩台尚未审讯,而徐文达等复敢恃矜逞儫〔豪〕,讼中移造,居心侵害,足见藐上欺下,(生)等如不恳赏勘究,诚恐(生)家人众,阻造酿祸,终烦天心。如此并恳勘究,饬拆祠台,修还古坊,(生)死两感。上恳附卷并讯。
四月二十九日陈忠伦诉
陈忠伦为遵唤辨明诉察免累事情。今三月十五日,街总饶英来赴前讼案、具禀东街牌坊塌下一案,沭批拆除等情。因四月十八日,文(生)吴学建等亦控饶英来朦禀拆坊(坊批抄前)乞验仁恩等,候是月二十八日,(恩生)吴永栢等续禀在台词注,义〔蚁〕闻统拆等情。叨批候唤讯察究。义〔蚁〕遵唤辨。缘义〔蚁〕在东街开药铺行医年久,守分良民,毫飞〔非〕不染,通城共知。加〔嘉〕庆九年,义〔蚁〕戚徐秉福无屋娶亲,要义〔蚁〕出名立约代佃广东会馆,即东街十字口牌坊左边铺房一间。秉福在彼住家小贸,义〔蚁〕住药铺,系在秉福下手一间,离牌坊隔远。今三月十七日,饶英来雇人拆坊。是日,义〔蚁〕在(间)乡间翳〔醫,医〕病未回。义〔蚁〕并无统拆情事,义〔蚁〕实被株连。遵唤诉,明察免累。倘后查出,义〔蚁〕如有统拆情事,甘罪其所为。辨乞〔讫〕。计开原禀饶英来五月初一日赵主批准诉。
五月初三朱应堂诉
朱应堂为无辜被害诉察免累事情。今四月十八日,(恩生)吴永栢赴沈主,控街总饶英来朦禀拆坊祠注、义〔蚁〕统拆等情。批查饶英来前禀仅称古坊,并无申明姓氏,且查署州批饬拆卸原指上节开绽之処,今饶英来如果将稳砫石梁概行拆弃案,实属朦混,现在新任不日莅临,着似〔俟〕新任接任,复拠实禀究可也。仁廉涖〔莅〕任,吴永栢等又于是月二十八复禀,在台沭批候唤讯察究,叨赏差唤。义〔蚁〕闻骇异,遵赴诉明。绿〔缘〕义〔蚁〕先祖插占东街地基,原倚吴姓牌坊,及〔即〕似〔是〕后建土地祠処,义〔蚁〕先祖修有偏厦、铺房一间,佃与罗士凤居贸。义〔蚁〕随祖父历来住乡耕作。因今三月十一日,有街总饶英来朦禀前任沈主,不请履勘,擅行雇匠拆尽牌坊,并将土地祠趱(辗,移动)移宽础,不独估拆义〔蚁〕铺房梁梅〔楣〕,连义〔蚁〕地基占去尺余,义〔蚁〕佃房罗士凤理阻不耳,现有士凤(下漫漶数字,意为证词)。(恩生)吴永栢等未经查实,转控义〔蚁〕统拆在案。但义〔蚁〕居乡,实不知饶英来拆坊之事。是以拆跟讯饶英来,主拆去又是谁,庶义〔蚁〕定有可白,免义〔蚁〕无辜受累。
击顶焚香,不忘上诉。计开授(〔受〕累无辜)、吴永栢(拆坊贻害)、饶英来(祖〔主〕拆)、罗士凤(初四日批候讯自明)。
五月二十四日饶英来为声恳作主乞唤讯判事情。今四月二十五日,吴学魁等控义〔蚁〕朦禀拆坊一案,五月十五日叨恩审讯,义〔蚁〕不应擅拆古坊,饬差将义〔蚁〕锁押,断义〔蚁〕出外凭绅约街邻,着议量赔,天断至明,义〔蚁〕应遵毋渎。但义〔蚁〕不声恳仁天何知义〔蚁〕坐居水塘街,充当东街总有年,毫无过咎,通城咸知,可查事因。今三月初九,有挨东街牌坊铺主、会首杨星开、卢明陞等及学魁所控土地会首谢方文、许子龙、徐秉福、杨再科、朱应堂、华天佑等,向义〔蚁〕之家称东街牌坊坍下,已将土地庙宇神像压毁,伊等业已议明甘出缴费,听义〔蚁〕一人出名具禀。又彼同乡姜开禄,往看不虚。时义〔蚁〕查看此坊并无字迹,实不知前朝何人所建,即禀前任沈主批准拆卸在案。今恩断义〔蚁〕量赔,义〔蚁〕遵示凭绅约郑人文、蒋芳来、姜开禄、郑天武等,同阳〔杨〕星开、卢明陞等,滴〔商〕议量赔。无如星开等均缘学魁等未将伊等控案一局(律)不耳。奈义〔蚁〕赤贫难赔,只得声恳仁台作主,乞唤杨星开等到案讯判,占恩不忘。上禀。
 (四月)二十五日批姑准添唤覆讯
(杨星开、卢明陞)为诉察免累事情。今四月二十五日,(廪生)吴学建等赴控街总饶英来朦禀拆坊一案:五月十五,恩叨讯明,饶英来不应擅拆古坊,锁押英来出外凭绅约街僯〔邻〕酌量固不料二十五,饶英来无计生方,凭空捏禀义〔蚁〕等挨坊店会首,从前甘认缴费,议旧出名禀拆等情,沐批获姑唤覆讯,义〔蚁〕赴诉明。缘义〔蚁〕等籍贯广东,先年来城货易,因城北广东庙,原置东街牌坊処铺房各〔一〕间,历佃徐秉福、戴成甲居住。议义〔蚁〕等与谢开国、谢(漫漶数字)首,不过经收租,不年中入庙敬神,是否饶英来前在沈主案下禀拆牌〔坊〕情况。英来身充街总,并非乡愚,如义〔蚁〕等愿出缴费情事,伊尽可不要。义〔蚁〕出名闻禀,且在吴学魁等控伊之时,及仁廉廷讯之际,又不将义〔蚁〕供出,何得于断赔之后,始行捏赖,于理不合,是以诉明察讯,免义〔蚁〕等无辜受累,各省(沾恩上诉)计闻(平空捏控)饶英来,前五月三十日批。静候覆讯。
(吴开佺翊佐初点,何承玖、范国明覆校)
 
 
 
 
沈博嗜学
    吴伯通有子名荐。据《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记述:伯通“子荐为州学生,世其家学”。从光绪《广安州志》看,吴荐对其家学以及家乡文化建设确有贡献。吴荐编辑其父生前作品,向王瓒提供撰写神道碑的基础材料就达“数十万字”,至今我们还能看到伯通三十四卷《石谷达意稿》,与吴荐的编辑、传存分不开。吴荐还主持编修过《广安志》。现存光绪《广安州志》卷首开列有历代撰志人姓名,其中便有弘治年间明经吴荐编撰的《广安志》,称《吴荐旧志》。可惜《吴荐旧志》没有流传下来,但其内容必为后世续修者所吸纳,今在宣统《广安州新志》可以看到他撰写的《宋贤四赞》。 
    在吴氏家谱中对吴荐的记载:吴荐,(吴)伯通子,(入川第一代)(吴)天寿第六代。大明天顺七年(1463)出生于广安州荣禄乡龙溪里。为州学生,不居宦裔,不耀父威,精学诗书,欲造名儒。耐命之、所限屡科不第。将父之事集结编纂(广安知州汪城作序出版的《石谷达意稿》),数十万言(24万字),课稿诗律传之。于外凡伯叔昆弟(兄弟),有无公之好学,兴其笃族,莫遇于此文。文昌宫山门外石上刋“魁元”(意为同辈中才华居首位)二大字系公所书。并著《广安志》共八卷。在广安州新志卷首历代撰志人姓名中记载明代《宏(弘)治广安志》,由宏治中明经吴荐撰,前志曰《吴荐旧志》,今无存。但在离明代吴荐撰志时间最近的《雍正(1723-1735)广安州志》中能看到对该志书内容的引用。例如:卷一《志山川》写子仙山,引用吴荐《广安志》:“五代时,居人将军冯胜之子,未知孰是。”,又例如:该卷《志风俗》,《广安志》云:“淳厚忠义。”,在《顺庆府志》和宣统《广安州新志》可以看到吴荐的《宋贤四赞》。
 民国版《广安县志》有吴荐记载:
      吴荐,伯通子,岁贡,龙溪里人。沈博(渊深广博)嗜(喜爱)学老,于明经尝手辑州志数卷。慕宋贤黎张游安为作四赞。又州西望子山冯真升仙通志载为汉将军冯绲子。荐曰:真五代蜀将军冯胜之子非绲子,绲子荐举孝廉官,郎中并无得仙事。考正精核足刊,通志时代之误惜旧本无传,今仅见遗说一二。
     很多人目前尚未读过吴伯通著,吴荐编录,知州汪城作序的《石谷达意稿》。该文集最后由吴荐写《归先公达意稿后》,吴荐对父亲吴伯通的诗文评价:以天地之心为本,以圣学之心为律,其文章宏深典雅,纡徐宽平,辞取达意,趣味隽永溢于言外,写的东西不止于日常的人、物、事,更多赋于了五经四书、六艺经传。其中文和经传的关系,或因为经传而让文章美好,或因文章美好对了解经传有所帮助。也能看出对理学理解的深度。吴伯通的文章:“文之可贵有所自(当然)”。吴荐的这种评价对我们读这部作品有很大帮助。
     吴荐编修广安旧志,编录《石谷达意稿》,这是吴薦两件历史性的贡献。
广安州城
    最近,仔细端详了一下广安州志上的广安州城。曾经为拆掉广安老城的旧房而骄傲,今天觉得因为毁掉了这些广安的历史而愧疚。
    吴伯通在《广安州石城记》中说:“广安之地,分裂于秦汉,始县于隋唐,军于宋,府于元,州于我皇明。”。
 雍正《广安州志》志城池记载:城隍 《垂易墉壑成歌》:“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守国之上务也。广安倚山临水,古称胜地,自兵燹而后,城垣倾圮,虽稍稍修葺,略资捍卫耳。
  古系树木为栅,依山甃石为墙,周九里七分,高二丈许,城六门:东门、南门、西门、小西门、北门、小北门。
    明成化年间,刺史曾瑀、许仁修筑,同知秦昇甃台架楼,砌石为门(吴伯通有专文记载),其城西北连山,东南逼江水,无池可载。
    很早就听说过广安州城有九宫十八庙。仔细查找州城州志上的地图,从东门说起,现在叫东门口,城墙街经过这里,从东门进城原叫东街,现叫东门街,东门街走完到十字路口,这个口子,东街位置明代为吴伯通建的当代真儒坊,往北为小东街,往南叫大东街,东街继续走是三圣街。
    往北经现在的人民路往北街就到北门口,人民路原叫暗桥,这条路城墙内有净居寺、龙王庙、望江楼(又名黄鹤楼)、天上宫。到北门与城墙之间有药王庙。在暗桥往老人民医院走,古时叫华家堰,真正的北苍沟在北门口外的洗脚溪。现在的北苍路与北街之间有帝王宫和禹王宫及万寿宫。现北苍路与三圣街之间有川主庙,川主庙旁有三圣庙。北门口大北街有湖广公所,庙貌崇祀三楚人之会馆,春秋祠祀开筵演剧非常热闹。
    从现在的政府往厚街方向,老法院叫试院街,现考棚巷位置,原文化馆地为书院,试院旁的山叫凤凰山,实际上北苍路小学位置。在这之外才是现在的紫金山。这一带,翠屏公园下有圣龙宫、公局。往现厚街方向翠屏公园下有三元宫、驻防,与水塘堡之间有副学、照壁等。
    从厚街到龙头街,往原广二中走就是州坡,现在才搞懂,上面就是州府所在地。州坡往里走就是西门与新南门之间,广二中门口有德政坊、城隍庙、申明亭、武庙,有鼓楼,捕署、监狱、仪门等,仪门旁就是州堂,州府办公之地,就是老广二中的位置。西一街叫龙头街,有王氏三凤斋呜坊,直上州坡有仁寿街,有沈公德政碑记,上为城隍庙,有明苏松参议坊,王衮进士坊,姜恩进士坊。
    龙头衔往河边就是正街,直接出新南门的新南衔另老南街之前间有一条太平街,此街与新南街之间就是火神庙。新南门直达新南街,转北有水塘堡,为坡正中,西北为文明街,原古卜市街,渠江书院在此,上为儒学署。西倚翠屏山下有长街叫厚街,有蒲氏宗祠,有胥氏大宅,屏山半为李氏居。有关庙山,陕人私立之会馆,有桂花井,恒公祠,右为旧甘棠书院,光绪癸已改为蒙学堂,本培文书院、旧文昌宫并为一,上有仓颉祠,北曰文明街有邓时敏故居,额曰大廷尉废坊。北为陈氏宗祠,旧叫陈家大宅。又北为陈戎,曹锦蕴之宅。其东有镰溪祠。
    现在象皮沟里面的文庙就是文昌宫。
    城墙外的地名,龙门晓渡在奎阁与新南门之间的渠江位置,往重庆方向不远河中就叫凤州,五福桥西溪河入渠江口叫平滩口,再往下去有十六景之一的白塔、鹤岭。标有王德完墓、安丙墓。
    若从奎阁与新南门之间的渠江往石笋方向,在青龙嘴入江处与渠江城墙围合地为原渠江县的位置。往上走,现在的花园接近协兴西岩寺的河边就是传说中的篆水。在现在奎阁药场村,原氮肥上有一小溪流入渠江,在这里小溪邻正大饲料厂方向,正大饲料厂大门时面就是吴伯通建的甘棠书院的老位置,从这里出发沿护安的园门村就是因吴伯通又称石谷夫子命名的夫子坎,在此经代市、观阁青莲村,就是吴伯通故居青莲庵,旁边有吴伯通墓。
    从西门往外,有广门堡,吴荐志说的子仙山。
探究家世兴盛,以开家学之传
    我们一起来读吴伯通写的其父亲墓记内容的一段话:“三世皆不仕,然世有潜德,笃生府君,天性醇厚而刚直,不竞利,不逞忿,其孝友勤俭著于家,其忠和信义孚于乡,视世德惟肖也。至于敦儒术教子,以开家学之传,则迨府君,业始大焉。盖尝入官登仕之阶矣,以仲子举于乡,遂退不仕。”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吴辅之前的三代都没有人在朝庭做官,但自从因为吴辅有不为人知的美德,为人淳厚谦逊,仁德一生,刚强正直,不追逐名利,不放任自流,以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勤俭持家为家风,在家乡因为诚信和忠诚闻名,始终以美德为做人准则,因为坚持这些做人的道理出现了谓生而得天独厚的父亲吴辅后才退不仕。
    要说吴氏由不仕到入仕,没有在朝庭做官到朝庭做官的根本原因:勉励子女学习先秦儒家学说,并以此作为家教家风。从吴辅开始吴氏进入了鼎盛时期。
    吴辅的第二个儿子吴伯通在朝庭任按察官,也因为这个原因,吴辅被朝庭封为文林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吴辅的长子也官至知州,三子官至淮安府教授。
吴伯通生活在“潜水艇加面包”时代
1502年吴伯通去世,12年后,1514年海瑞出生。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选取了海瑞去世的1587年。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尊重法律,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吴伯通的名气远没有海瑞大,但他们在哪个时代都是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官员。 明朝时期“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则达到巅峰,官员们虽然嘴里说我要一心为百姓,背地里却希望地方官能够丰盛款待,多贿赂自己。 更是有一个“潜水艇加面包”的理论,整个中国古代王朝,上层的皇帝想维持一个朝代长久的统治,底层农民想能够平安的种地,都是稳定的结构,只有中间的地方官员,他们只是想一味的贪污捞钱,所以经常会激起老百姓造反。因为很多地方官员可以从有钱人家那里获得好处,所以他们根本不去过问土地兼并的事。 在当时,吴伯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工作业绩也不突出,有远大抱负,也只是封建王朝意识形态下的理想。推崇的程朱理学也是一个践行者,但一个“潜水艇加面包”的理论下的社会,在今天看来,吴伯通的不合时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于吴伯通资料整理的备忘录
   自2017年4月以来,吴氏后裔对吴伯通资料收集整理一直在进行之中,也收集到了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来自网络、各图书馆、志书等。吴伯通主要著述《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明代印制版板复制件和非官方点校均已为吴氏后裔收集整理收藏。除此之外的资料也已汇编成册,目前在进一步完善之中,而且这个工作会是今后的长期工作。吴伯通的资料在台湾国家图书馆网站显示馆藏有吴伯通的资料,馆藏地有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1册、图家图书馆1册、德国巴伐利亚邦立图书馆1册。显示有吴伯通著或撰、吴廌编录、吴伯通撰序跋、汪城序及其它贡献者。但台湾吴伯通资科收集难度大。目前仅有浙江、甘肃、天津、内蒙、山西、上海、南京等图书馆,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有合作关系。要查资料也只有到这些地方去查阅。另一个渠道就是在台湾的人也可以查到。让我们共同努力,吴伯通资料整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赿来越完善。天佑吴氏。
                 
  吴伯通遗存 

    吴伯通遗留存世的著述是三十四卷的《石谷达意稿》,广安各个版本的州志,县志记载的内容也不少,工作过的河南、浙江、云南、贵州相关地方志书均有记载。 
   在广安曾经的遗址有:吴伯通故居位于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旁边有吴伯通墓,也叫夫子坟;在护安有一个叫夫子坎的地方,这与吴伯通的传涚有关;在今奎阁植物油厂旁,这就是甘棠书院最早建的地方,岳池建有甘泉书院;在东门街与大东街的十字口,曾有“当代真儒”牌坊;在吴伯通墓前立有《神道碑》,:弘治癸亥(1503)十二月二十八日葬后九年立碑。国子监祭酒王瓒撰;曾立有甘棠书院记碑,重修圣果寺记碑。 
     吴伯通因工作原因,到过许多地方,因此,这些地方府志、州志,县志均有记载。他的主要贡献是修建书院,在明代书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修建有开封百家书院,汝宁的汝南书院,洛阳的伊洛书院,开封的大学书院。
    河南辉县的放鱼亭,在百泉湖中近东岸,经此可以进入湖心亭。相传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河南提学佥事吴伯通,为百泉书院师生课余游憩之便,在此增设一亭,名为集贤亭,后名更衣亭,后改为放鱼亭。 
    在河南叶县,孔子过路,子路问路的地方,吴伯通有诗《问津渡》,当地一学者因为吴伯通的诗建议该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诗有对人品清高的赞颂。 
    在《天教吾辈受飞灾》和《在育才园地里辛勤耕耘的吴伯通》文章中,吴伯通为人刚正不阿,清白坦爽,处事果断公允,敢于坚持己见。清正持己,不受官属一文钱;从事业需要出发,不图个人安逸,亲自进驻大梁书院,专心研究教学工作,造就不少人才,是为思想遗存。 
    对选拔人才不近情理,因吴伯通为人乖戾,爱出偏题怪题,使许多学生望题兴叹,无法下笔,因此有人要前往御史台上告,要求重考,可是在重考时,吴伯通「故意」出了一道怪题:《蛟龙鱼鳖生焉论》,题旨乃「滚出来」之意。这个例子是许多写科举考试题难论文必举之例。 
    在杭州,有《杭州府学复建尊经阁记碑》。弘治二年,工部主事莆田林沂(恒肃)建祠祀刘允升,施全。四年,按察使杨悛,副使吴伯通等重拓大之,题其祠曰:“翊忠”。 
     “广安十二景”和“两湖十二景”均有诗。
                 
三百年来马坝吴氏的修谱史     
      自元末明初(1351-1368)天寿公入川,至第五代吴伯通官至正三品的云贵按察使后,历经300余年。到了清朝康熙中叶的1666年,东岳马坝吴氏的共同始祖吴润因避战乱从陕西西乡县回到广安,落业东岳三老湾。这时的吴润四十二岁。    此时,自天寿公为始祖,吴润已是第十一世。    
      吴润应有三个儿子,至今在东岳有脚板坟的传说,传说先祖中的一个被老虎吃了,只剩一个脚板,这是脚板坟传说的来历,这个人就是吴润其中的一个儿子。另外两个就是吴曰富和吴曰贵。   
     吴曰富插占东岳龙家沟,成为东岳吴氏的始祖。   吴曰贵插占马坝吴家湾,成为马坝吴氏的始祖。   
     吴曰贵随父亲吴润从陕西西乡县避战乱回到广安落业东岳三老湾,此时已十二岁。从族谱记载来看,正是因为在陕西西乡避乱的历史,后又马坝吴氏中的大字辈和德字辈又回到陕西汉中和城固县,至少有可能这些地方仍生活有马坝吴氏后裔。    从马坝吴氏开会和开文提供的族谱来看:马坝吴氏自吴曰贵为始祖后分三大房。大房吴暹(第十三世)、二房吴昇、三房吴晟。     
     吴暹生于1674年,可以推测,吴曰贵二十岁时生吴暹,因此,吴曰贵结婚时间为1673年,吴曰贵应是从陕西乡县回广安后的1673年后就插占马坝吴家湾自立门户。这是马坝吴氏起始时间。    
     从此开始,由大房明经进士,相当于举人的吴暹,据雍正《广安志》记载,吴暹以广安州绅士为修志捐资,在列的177个绅士名单中位列17位,可见捐资不少。   
    吴暹编辑的马坝吴氏家谱系马坝吴氏的首次修谱。议定的字辈为二十字:邦以朝天子 国正永长存 源远腾芳久 世代荣昌临。字辈从马坝吴氏三大房下辈开始执行。东岳五大房也是执行的这些字辈。东岳执行这些字辈到“国”字辈后就没执行了。    
     到1837年开始,到1856年,马坝吴氏开始了第二次修谱。主要编辑者是大房吴德晹(第十八世)。
       第二次修谱重新议定了字辈,因天国二字乃犯前代班行,经合族议改,以天字省一笔大字起头,更改为三十二字,以正班行。这三十二字:大德昭著 运开元亨 坤灵毓秀 克应昌明 文人蔚起 廷献洪勋 源远腾芳 世泽长存。             
这里的合族,应包括了东岳吴氏,实际上东岳及外迁吴氏均按马坝吴氏第二次议定字辈执行。   马坝吴氏第一次修谱到第二次修谱中间间隔100余年。第二次修谱至今也有160年了。  
 也应该有人整理了。                          
  (天寿公第二十二世吴开佺20190807)
 
            《杭州府志》中对吴伯通的记载
      清光绪二十四年修民国十一年排印本 卷190名宦四第三十四页《杭州府志》记载: 
      吴伯通,字原明,四川广安州人,天顺甲申(1464)进士,宏治三年(1490年,《明代职官年表》记载时间为1489年11月24日,1490年为到任时间)擢浙江提学副使,严立科条(法律条文),以督诸士,诸士亦严事之,甄别精当,善奖进人,如胡世宁(《广安州志》记载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孙燧(1492年,王守仁第一次参加浙江乡试,与胡世宁、孙燧同榜中举)、秦从简辈皆识拔于畴伍中,以国器(治国之人)期之,后皆树忠节,以功德知名当世。(万历志)
                     五福桥头清官亭
     清朝道光年间,广安州城浓洄镇南郊西溪河五福桥(今广安市区五福路)桥头,有一座非常出名的清官亭。该亭端庄朴实,朱柱黛瓦,四角攒尖顶,额匾“清官亭”格外醒目,它是广安州民为感激怀念知州程祖润而捐建。
     据《广安州新志?职官志?广安知州》载:“程祖润,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人,进士,道光二十九年春署”。程祖润就任广安知州仅一载,次年春即离任广安,何德何能受到广安州民如此爱戴与怀念?《广安州新志?名宦志》例举了程祖润就任中的两件事:
     道光二十九年(1849)春,程祖润就任广安知州。他经常下乡里了解民情,勤察民隐,关注民生,革除陋规,创修义学。
     明朝大理右评事、河南按察签事吴伯通被世人称为“当代真儒”。他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学政时,创办了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十三年(1477)监试汴闱,任浙江提学官,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人。十九年(1483),丁父忧,吴伯通回家乡广安,居家六年,在州城现奎图正在大饲料大门对面创新建了甘棠书院。书院中堂五间,左右两斋各五间,供学者住读,吴伯通起院讲学,为家乡培养百余知识人才。程祖润慕名前往,见到享有盛名三百多年的甘棠书院已破败荒废,十分痛心。他多方奔走,“筹修金,备膏火”(膏:灯油,指办学经费),终于使义学在书院遗址重建开学。程祖润为义学亲笔题联:“束修(指教师的酬金)为子弟终身,村学究莫图餔啜;教化关地方大体,乡先生要顾本根”。“读之使人愧悚。”
    程祖润巧断案明查秋毫,惩恶棍令人叫好。夏日,一少妇怀抱几个月的幼儿匆匆路过城郊西瓜地。守瓜人乃当地一乡痞,见少妇貌美有几分姿色,顿起歹意,趁近处无人,欲将少妇拖入瓜棚强奸。怎奈少妇刚烈不从,大声呼救,引来四周乡民和路人。乡痞强奸未遂,便指着自己刚从地里摘下的五个熟透的西瓜,反诬少妇偷窃。程祖润升堂听取二人陈述,见少妇身体娇小,怀抱幼儿衣衫不整,乡痞身魁力壮,五个西瓜散放堂前并未见用筐或背篼装,心中自有主张。他佯装大怒,训斥少妇偷瓜不耻行为,令罚少妇将幼儿归付乡痞。乡痞抱过小孩准备离去,程祖润叫其将五个西瓜一并带回。乡痞手抱小孩,怎么也无法将五个西瓜毕携,窘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淋。程祖润徐徐言道:“一男子尚难携五瓜,妇人抱子岂能为盗?”即令衙役将小孩归还少妇,重杖乡痞四十大板,赶出衙外。围观民众大惊服叹,连呼程公断案神明。“从此,土豪奸民闻风远遁”。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程祖润向新任知州程廷杓移交公务,去任离别广安之日,“州人泣送不绝”,相送至郊外五福桥。“公民颂德建亭,以志之嗣”,捐资在五福桥边建起了这座清官亭。百姓之举引得官府重视,“后凡官新旧往来,遂以为迎送公所”,意在告诫官员要勤政廉明,恪尽职守,造福一方。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只要你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他们会牢记在心中口口相传。老百姓满意的口碑,是为官一任最大的政绩。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刚)
              吴伯通文集记载了邓小平先祖入川四代世系
    吴伯通《石谷达意稿》有两篇文章涉及记载邓小平先祖入川四代世系。
    一是1488年写的《观澜堂记》,另一篇《邓君邦奇名字说》。《观澜堂记》记载:“观澜堂者,邓文华氏之堂也。邓氏之先自吉水徙居广安…”。最后一段记载邓文华之先有鹤轩先生,以文学起为兵部员外郎。鹤轩就是邓鹤轩,为邓小平先祖1380年从江西吉安庐陵县入川始祖。传之梅庄(邓显,为二世祖)处士,又以文学为乡人师表。同时又说:“祖太朴翁,父邦器封兵马公,皆世其业。至于其兄文明,又以其学仕为兵马副指挥,家世相承,惟儒术是崇。”
   《邓君邦奇名字说》记载:“君名檟,姓邓氏,兵部员外郎号鹤轩先生(此鹤轩是邓小平之先祖一世祖)之曾孙梅庄(邓显,二世祖)处士,其大父,江陵司训大刚(三世祖,邓司训或邓大刚)先生其父也。司训生五丈夫子,皆教之。其命名皆以木一类相从,而或取诸物,或取诸人。伯曰槐,仲即檟,次栱,次柱,皆取诸物也。其少曰相,则取诸人焉。檟之既冠也,宾友以邦奇字之,特未有说其义者,其友张君世祯以请于予。予与邦奇兄弟素相往还,谊不可辞。”
  《邓君邦奇名字说》是专门解说邓小平先祖三世祖邓邦者的名字。《观澜堂记》应记载的是邓小平先祖二世祖后邓氏另一个分支。
   吴伯通先祖天寿公入川(1368年前)早入邓鹤轩入川(1380年)。所以,吴伯通为入川第五代,其好友邓邦奇为入川第四代。
      吴伯通创办的广安甘棠书院(1486)(奎阁植物油厂附近)
                          影响后世达418年
      与渠江书院和培文书院合并(1904)为邓小平母校一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

      附广安州志记载:
     甘棠书院记(清代)
     嘉庆九年(1804),州牧恒敏以渠江书院书院人众难容,欲广党庠术序之义,为另创义学,计以未得善地不果。十六年(1811)州牧刘有宜不车,首兴教养,欲竟恒牧前志,而地方兵革后饥馑相仍,未及举办。逮二十三年(1818)延州人士会议劝捐创修,适于文明街桂花井得善地焉。基价五百千文,乃建义学名曰:“新增义学”;一名“甘棠书院”,仿吴石谷之旧名也。讲堂四楹,东西学舍各十余楹。后缘磴而上,山椒宽平,复建堂舍,规模如前,为州牧劝憩息地。
      道光三年(1823),州人胡长裕有文记其事。  
     二十一年(1841)因其地改建文昌宫,迁义学于庙右,即今址,故恒公祠也。咸丰同治间,历年延聘州人主掌,束修钱八十余緡;有不足者,拨济仓款弥补。经费支出,而月课膏火无出。光绪六年(1880)州牧唐友忠因课读人众,广义学之名,复为甘棠书院。自捐酢规钱四百千文,以二百緡作延师修补,以壹百二十緡作膏火,余作首事看司薪水等。光绪甲辰(1904)改为蒙学堂。
   备注:光绪28年至二十九年(1902—1903)四川总督岑春煊推行新学,檄令广安“以紫金精舍为广安州高等小学堂,并渠江、甘棠、培文三书院,经费入之”。
     说到甘棠书院,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当时广安的书院主要有这样五所:渠江、甘棠、培文、昌明、紫金书院。甘棠书院在州东十里,最早修建,溪水萦绕四山环抱;其次是渠江书院,在县城卜市街儒学署左,系康熙中知州邵仲礼创建;往后是培文书院,光绪十五年知州廖葆恒建;昌明书院,在州东九十里观音阁场内;最后才是1899年由蒲殿俊等人创办的紫金精舍。
   1918年,十四岁的邓小平同志由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考入广安中学第十班就读,1919年9月,他告别了广安中学,告别家乡,顺渠江而下,乘舟赴重庆就读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迈开了他寻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步伐,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紫金精舍的历史也因此而更显辉煌。
 
 
第五部分  微信短言
                       
 (2018年6月-2019年8月)
 
             《广安县志》记载甘堂书院的成就
成化中,乡有甘堂书院,即吴伯通讲学处。其出生有三贡(岁贡、选择贡、恩贡),有乡举,有进士。
 
 
名儒硕德吴伯通
        1492年,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参加当年浙江乡试并中举,这一年吴伯通任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并兼任提学官督导乡试。王阳明就是在此时拜于吴伯通门下的。二十九岁的王阳明于1500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王阳明给吴伯通写信《奉石谷吴先生书》。吴石谷就是吴伯通,王阳明曾拜其门下,并誉其“名儒硕德”、“大贤君子” ,自认“受知过深,蒙德过厚” ,试图“复为门下士” ,可见吴石谷在阳明心目中的地位颇高。
 
《吴伯通文集》记载了邓小平先祖入川四代世系
    吴伯通《石谷达意稿》有两篇文章涉及邓小平先祖入川四代世系。
    一是1488年写的《观澜堂记》,另一篇《邓君邦奇名字说》。《观澜堂记》记载:“观澜堂者,邓文华氏之堂也。邓氏之先自吉水徙居广安…”。最后一段记载邓文华之先有鹤轩先生,以文学起为兵部员外郎。鹤轩就是邓鹤轩,为邓小平先祖从江西吉安入川始祖。传之梅庄(邓显,为二世祖)处士,又以文学为乡人师表。同时又说:“祖太朴翁,父邦器封兵马公,皆世其业。至于其兄文明,又以其学仕为兵马副指挥,家世相承,惟儒术是崇。”
   《邓君邦奇名字说》记载:“君名檟,姓邓氏,兵部员外郎号鹤轩先生(此鹤轩是邓小平之先祖一世祖)之曾孙梅莊(邓显,二世祖)处士,其大父,江陵司训大刚(三世祖,邓司训或邓大刚)先生其父也。司训生五丈夫子,皆教之。其命名皆以木一类相从,而或取诸物,或取诸人。伯曰槐,仲即檟,次栱,次柱,皆取诸物也。其少曰相,则取诸人焉。檟之既冠也,宾友以邦奇字之,特未有说其义者,其友张君世祯以请于予。予与邦奇兄弟素相往还,谊不可辞。”
  《邓君邦奇名字说》是专门解说邓小平先祖三世祖邓邦者的名字。《观澜堂记》应记载的是邓小平先祖二世祖后邓民另一个分支。
                   站在观澜堂看渠江
   其位负玛瑙崖之峻极,面白鹤山之崇隆,虎啸踞其东,猊峰蹲其右,而渠江流其前。屈曲漩激历三十六滩而下,汇为洄水之沱堂,居滩西岸而稍上。
当夏秋之交,雨集江涨。或水高起弥天,则洪涛奔放,巨浪汹涌,如三军败走,万骑驰逐。或水乱出激石,则怒声叫号,飞沫溅跃舂撞,如雷喷薄如雾,有雄猛壮伟之观焉。
及冬春,水落滩现,则龙镜涌光而盆山耸秀,珠沸濑而玉涌湍,渊澄琉璃,水泛龙碣。又时或石碛波浮,纹如古篆籀,足以供咏游,而侑觞酌焉。故合以名其堂曰观澜。
 
吴伯通与《楚辞集注》
 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晚清全国著名四大书局之一)翻刻明成化十一年吴原明刊本/三年印本朱熹著《楚辞集注》二册(全)
作者:   屈原,朱熹
出版人:   崇文书局
年代:   光绪三年 (丁丑1877)
纸张:   竹纸
刻印方式: 木刻
装帧:   线装
四部分类: 集部 > 楚辞
尺寸:   26 × 17 × 2 cm
册数:
  《集部》中《楚辞集注》湖北崇文书局刻本共有两个款目,一为光绪元年刻本,一为光绪三年刻本。查看原书,光绪元年刻本内封镌“光绪纪元夏月,湖北崇文书局开雕”, 光绪三年刻本内封镌“光绪三年三月,湖北崇文书局开雕”。这两个牌记,使编目者误判为崇文书局在光绪元年和光绪三年分别刊刻了《楚辞集注》。用原书进行比对,除内封牌记略有差异外,版式、字体及版片的裂纹都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可以判定《楚辞集注》是在光绪元年刊刻后,光绪三年重印时更换了内封。“光绪三年刻本”,当著录为“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三年印本”
 
  今天发现的成化十一年《楚辞集注》对吴氏印证:一是家谱记载先祖是朱熹的高弟弟子没有问题。吴伯通家藏《楚辞集注》不是一年两年,可能是上百年,也就是13或12好多年的藏本。二是何乔新与吴伯通在同一单位工作,吴伯通为《楚辞集注》,“正其伪,补其缺,命工锲梓以传。”。这两个工其中刻四至八卷的为吴国柏,另一个叫蒋承德。与我先祖,吴伯通的孙字辈吴国祯是否有关联,不得而知。总之,吴伯通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由河南提刑按察使何乔新作序出版了《楚辞集注》是吴氏家族一件可圈可点的大事。
  其间的发现过程也不一般,原准备花近两千元钱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但没有货。转而求助一大学同学,他是川大中文系的老师,他电脑里就有,立马发我,我如获重宝。说明我做的这些事,真有先祖冥冥之中帮助。
  《楚辞集注》作于朱熹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或者有感于赵汝愚被罢相出朝之时(1195年)。《楚辞集注》书前题署的时间为庆元五年(1199),可知成书于1199年。
  《楚辞书目五种》著录明成化十一年吴原明刊本,并云:“诸家书目,多误以为何乔新刊本,其实乔新为之序而已,刊则吴原明也。详序中。吴原明不可考。”
案:遍检人物工具书,的无吴原明此人。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二十五有《次吴原明韵》一诗,但仍不可详考。咸化十一年河南按察使何乔新序文曰:“及承汳台,公暇与佥宪吴君原明(案:《四库全书》本《椒邱文集》卷九《楚辞序》作“吴源明”),论朱子著述,偶及此书,因道予所欲为者。吴君欣然出家藏善本,正其伪,补其缺,命工锲梓以传。”推求文义,则不难看出何、吴二人谊属同僚,翻《雍正河南通志》卷之三十一、职官二、按察使司佥事类,知成化间有名吴伯通(1441-1502)者,系四川广安人,但“原明”与之何涉则不得其解。遂检《宣统广安州志》卷二十四人物志,有吴伯通小传云:“吴伯通,字石谷(案:同书著录吴氏著述附引旧志云伯通号石谷),荣禄乡龙溪人,天顺进士(案:甲申科彭教榜)。少有奇质,过目成诵,学务躬行,以圣道自任。尝侍父学于州廨,知州柴良试之,大称赏,因入学。壬午以邃于《易》学举乡荐,联捷南宫,拜大理寺右评事,谙练刑理,亭决滞狱,转寺副。成化(案:乙未年)升河南按察佥事,振肃宪度,奸贪畏慑,建四书院于境内,酌白鹿洞规为条约。丁酉监试汴闱,旋提督河南学政。八载较艺精密,请托不行,癸卯丁外艰,家居,建甘棠书院以讲学。起授副使,任浙江学政。七年,转云南按察使,未几改贵州镇巡,内外臣工并列治状,以忤权贵久不迁官。戊午冬,上疏乞归,家居三年,有星昼陨秀屏之阴,弘治壬戌(1502)三月卒,年六十有二。著述宏富,学者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崇祀乡贤。兄伯祥号元义,举人,任知县;弟伯淳号元德,举人,任淮安府教授。”亦不及“原明”一事,但其兄弟号中之“元”字与“原”字谐音,或许还是有些联系的。又翻检众书,可资证明“原明”系吴伯通字号者有三:一是《正德云南志》卷一云南布政使司下按察使著录吴伯通时有云:“原明,四川广安州人。”二是《(乾隆敕修)浙江通志》卷一百十九职官九,明三,提学道下吴伯通条注曰:“字原明,广安州人。”三是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集部别集类著录北京图书馆所藏明正德间刊本《石谷达意稿》十二卷(国家图书馆存三十四卷),云:“原题:‘广安吴伯通原明著。’”至是,“原明”为吴伯通字号无疑。
 

元末一代真儒吴澄
吴澄根据《周易》的元、亨、利、贞排列,把道统的发展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元、亨、利、贞四个小段;而特别把两宋理学排在儒学发展的“近古”阶段,亦即最后阶段,处于终结之“贞”的最高位置。这表明吴澄对于两宋理学的极端重视。
   自我标榜为朱子传人。吴澄在《道统图》中,将近古理学阶段从周敦颐发展到朱熹,按序排列为元、亨、利,而处于终结的“贞”却有意留下一个空缺。显然,吴澄的本心是想以“贞”自任,从而跻身于宋儒诸子之列,成为朱熹之后道统的继承人。
  吴伯通贞元会合,百年百得先生。
  吴澄为元末一代真儒。
  
   广安历史名人研究思考
吴伯通,广安明代一名正三品官员,没有多大知名度,许多人不了解他。目前明代祭酒王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已被中纪委将吴伯通列为清官廉吏宣传对象,广安市有两名历史名人入选,另一个是王德完。
  
吴伯通的主要成就
在此之前,广安市前锋区一直也准备希望通过吴伯通的展存打造川东北甚至四川的廉政教育基地。
  本人一直致力于吴伯通的资料收集,谈不上研究,但很了解。
  其一,吴伯通的影响。吴伯通生活在明代中叶,正是王阳明心学产生的前期。王阳明对吴伯通“心与理”程朱理学的躬行实践非常认可,认为应该修建庙来祭祀。从另一个角度,广安州人对吴伯通对儒学的贡献也同样认可,在吴伯通47岁的1487年就建有“当代真儒”牌坊来表彰吴伯通“心与理”程朱理学的躬行实践的杰出贡献。
  其二,吴伯通对教育的巨大贡献。吴伯通在河南浙江建有很多书院,在广安守孝期间,由于家乡仰慕他的才学,毕竟在之前的河南从事的工作是受皇帝委派督导教育,主持科举时代的全省统考乡试,由于来求学的人太多,当时广安州府有关部门在州守的支持下建甘棠书院,以满足州人求学需要。甘棠书院历经477年迁址重建,1904年并入邓小平的母校—广安高等小学堂,为广安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其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其三,吴伯通是一名清官廉吏。他的廉洁人生可圈可点,总结起来就是坚持原则,主持乡试选拔了包括心学大师王阳明等人才,但对管他官帽的吏部官员要求关照时,由于不符合要求拒绝在榜外,因此,这些人在吴伯通提拔时设置种种障碍,一些官员还污告他,但他不在乎。在吴伯通60岁任贵州按察使时,明孝宗准备提拔他时,吴伯通选择了辞官回乡。
   吴伯通一生作品,达24万的《石谷达意稿》,反映500多年前明代河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方方面面的社会情况,目前不被人知晓。
  吴伯通的研究首推如何评为四川历史名人,这得到了西华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的大力推荐,但这有两个刚性工作要做,依托高校成立吴伯通研究会,点校出版吴伯通著述《石谷达意稿》。这是进一步对吴伯通展存和全国学术研究会的前置条件。这些只差最后一公里。只有纳入巴蜀全书的《石谷达意稿》点校版本和面对普通读者的《石谷达意稿》点校注释版本的正式出版,后面的所有工作都会快速推进,这两个版本点校本的出版前的点校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不久将正式出版。
吴伯通的研究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除常规知晓吴伯通,进一步的需从广安州志去了解,深入研究其作品-吴伯通文集《石谷达意稿》的人非常少。吴伯通的研究目前仅停留在民间,甚至只停留在吴氏家族。但这之前还是做了大量工作,要召开吴伯通全国性论坛会以及推动展存还存在缺乏学术成果支撑。一是有足够的专家理论成果支撑。二是作品知晓度不够,只有把点校本出版公开发行,让更多人知道吴伯通,一些工作才好推广,政府也才会重视。
 
其一:王阳明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王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居云浙人无以为答。
  其二:神道碑说,今之世,能体验贯通,渟滀(chù)涵浸,使经与心一、心与理一,一话一言,悉理之妙而流出肺腑,且于圣贤矩则,无不合焉者。呜呼!此石谷先生之所以为盛也,此所谓圣贤之学也。
  其三:州志记载:学务躬行,以道自任。王阳明的高度评价,就在于他以圣人为标准,对程朱理学的入心,言行一致。
  其四:吴伯通的儿子吴荐在《石谷达意稿》后《书先生达意稿后》表达了他父亲的作品因为文字传达理学,因为物赋予理学,吴伯通是知行合一的操盘手,王阳明是理论的总结者。
  其五:一个学术的形成,最后成果的拥有者,前面有无数人为之实践,吴伯通是一个实践者,在哪个时代,象李东阳等高手太多,吴伯道不接受提拔,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允许他有更大发展,但其历史作用不小。
 
 
送吴一震通守致仕归田诗次送是夫韵
昔在汴台,故人丁是夫以古道宰确山,不得志,拂衣而归。予尝作近体诗四章送之。时一震方尹西平,以岂弟宜下,以清白获上,今判抗又且六年矣。声实不改于其初,而事势难为有甚,于是夫之所遭者,未及年,遂以病决其去。有欲留之者不可得也。予于一震分则监司,而谊则交友也。既无能使安其位,有愧分谊焉。于其行也,诗以道其去留之情。
呜呼!邻山隈,渠水涘,吾亦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林泉岁晚梦相牵,宦海回船去似翩。多少未归人白发,衣冠合让子青编。云深水竹溪边屋,两足山城郭外田。行止有时时有义,知时适义在高贤。
万里车书正混同,高冈鸣凤集梧桐。功成者退天之道,兴尽而还海未风。滚滚江长浮去鹢,冥冥天阔送归鸿。一官到处留清白,此是孤臣报国忠。
樊笼日月叹从前,复得山林返自然。白璧难完非晚节,黄金易散是朝烟。闲吟每傍东篱下,清梦时朝北极边。俯仰丈夫无愧怍,乌纱随处顶青天。
学得宣尼太古琴,曾于花县振徽音。黄堂偃蹇今非昨,白发蹉跎昨异今。荣愿人间醒大梦,清闲物外足幽寻。理弦欲和南风操,为德难忘翊舜心。
【注释】愧怍kuì zuò,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偃蹇yǎn jiǎn,骄横;傲慢;盛气凌人。
王廷举
 咋晚在州志中找知州王廷举,知州中没有这个人的记载,只是在大清吏目(知州下的文书)找到一个叫王廷举的,所以写“儒释增辉”的王廷举不是知州,只是一个吏目,康熙四十年(1701)任吏目。
   写澄潭印月的是知州刘德纯或刘纯德两处不一致。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龙场悟道内容之一:   初步意识到"心即理"
既然"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反过来就是得"求理于心""心外无理"了, 推而言之, 也可谓有"心即理"的意思在。但这时的王阳明, 还只是初具"心即理"的意识, 还没有完整明白的论述。毕竟《年谱》说的"格物致知之旨"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而非"吾心自足"。在当时程朱理学的语境下,"性"指人的天性,"心"指人的主体意识,两者不能等同,直到后来王阳明才提出"心即性"的命题。可见王阳明龙场所悟尚未完全摆脱朱熹的影响,仍在思想成形阶段。
  这就是吴伯通的观点。
吴伯祥与吴伯淳
   吴氏观塘下街家谱记载:吴伯祥生于1439年,吴伯淳生于1444年。吴伯祥四十五岁于1484年入乡试会朝考一等即放知县,后来升知州候选直隶州。吴伯淳二十四岁1468年中乡试,1469年未会大桃二等即放教谕,教谕后任淮安府教授。
  这里的吴伯祥显然与吴伯淳不同榜。
   伯良为乡善人:《吴氏家谱》广安观塘汉石脑支谱和马坝吴家湾支谱记载:伯良一名伯祥,字原善。
    按:州新志卷二十三《选举志》“明举人”:“吴伯祥吴伯淳二人成化。”
       雍正《广安州志》卷五《选举》“明举人”:“吴伯祥:成化甲午(十年,1474),知县。”(州新志卷二十五《仕进志》:吴伯祥,州乡举,成化中任知县)“伯淳:成化辛卯(七年,1471),教授。”
    伯通撰此文时,雍正志所载伯祥早已是举人,而伯通本文所记己兄“伯良”还是“乡善人”,则伯通兄伯祥(伯良)非举人伯祥甚明。可能的情况是:由于族中有举人伯祥,为避免溷淆,伯通之兄伯祥只好改名伯良,也就是本文载“伯良”之名的原因。本文所附字“元善”者,当为伯祥兄伯良字;“元义”,恐为举人伯祥字。元德、元朴、元清均契合伯淳名。
【附录】伯通三兄弟名、字歧义对比(吴开佺整理):
吴氏家谱:
名:伯祥  伯通  伯淳
字:原善   原明  原清
石谷达意稿:
名:伯良  伯通  伯淳
广安州志:(按:元同原)
名:伯祥  伯通  伯淳
字:元义  元明  元德
四库全书:张宁文称伯淳为原朴(按:参卷十一《浙台与季弟淮安府教夜坐话别》附录张宁文。伯通文中多次提到原朴,如卷十六《汴城盛集送别诗序》“及余弟原朴”,不一一)。
 
                   吴伯通简介
 
  吴伯通(1441-1502),号石谷。出生于广安州荣禄乡龙溪里(前锋区观阁镇),卒于州翠屏山。一身廉洁从政,推为天下第一士子,州人称为“当代真儒”,并建坊,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称其影响可以建庙祭祀,官至按察使。少有奇质,过目成诵,学务躬行,以圣道自任。知州柴良试之,大称赏,天顺壬午(1462),举于乡,癸未(1463)春,捷南宫,甲申(1464)年,赐进士第,拜大理寺右评事。司法工作谙练刑理,亭决滞狱,振肃宪度,奸贪畏摄。丁酉(1477),监试汴闱,督学河南、浙江,振起士类。创建四书院于境以教士,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衿,多师事之。居家八年,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人,手录白鹿洞规使有持循;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众。历任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转官云南按察使,改贵州镇巡;一生较义精密,请托不行,内外臣工,并列治状,以忤权贵,久不迁官。为政三十八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王阳明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浙人无以为答。一生著述宏富,传世存有《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修纂《顺庆府志》,人称“石谷夫子”,州人为之建“当代真儒坊”于东街。崇祀乡贤。
 
守护文化 传承历史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声《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的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圆明园遗址公园如是说。
   一部五百年前的作品,一个普通按察使的文集,汇集了一生的心血的《石谷达意稿》,静静地躺在国家图书馆,没有人去理踩。也许,现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们没有时间去处理这部不知名的作品。
   我为了寻找相关资料,到一县级图书馆,我说有没有与该作品有关的资料,这个图书馆负责人说,我们有解放以来的若干旧古籍资料,也按有关规定在保存,我们没有钱去整理,报歉无法查阅。
   文化,我们都需要,有人说你没文化,你不安逸。但真正对文化的重视,应该是哪些能解决问题的人,他们重视了,文化的传承与守护才会真正具有执行人。
    为巴黎圣母院早日重建开放祈福,为传承和守护文化的人祈福。
 
  吴荐说:或因经传而昌其文者,或因文而翊乎经传者,亦视其心之明晦浅深而然也,文之可贵其有所自。
  这是我取别名吴翊佐的原因。无重名。意为但愿通过我的努力为吴伯通文集的传播有所帮助。
  要做吴伯通的展存,把翰林院子和道台院子看完,应另走一条路,例如走按察使,梳理按察使历史,前锋需要的廉政展存,实际上可延伸至司法史的展存。
  吴伯通有邓时敏一样的丰厚人生,如果吴伯通不辞职,马上就是从二品了。
  明代当官太人性化,邓时敏按丁忧之制请假回家守丧,为了照顾母亲,请假二十年,二十年又回去上班,然后不想干了,说生病了,说不干就不干,上面都会同意。也太人性化了。
 吴伯通的放大利用吴家寨是最好的历史机遇。
  理由是:协兴园区需要丰富其旅游资源;其二,吴三是吴伯通后代,责无旁贷;三是定位吴伯通主题公园与传统儒家文化传播加康养文化展存,以吸引有文化,上班的人退休后到此养老。希望有蔡教授的专业策划。
 
吴伯通寻根
   送叶上舍往南雍,遂归通羊,因托访远祖丘垄,情见乎辞
江南尽处古通羊,一百年前是我乡。邂逅多君询往事,缅怀远祖恻中肠。世家敢托双仙里,风物遥怜十咏堂。未得披荆访丘垄,临岐翘首意何长。
才将长策献天阍,暂向桥门事讨论。月里嫦娥留桂待,时来溟海见鹏骞。百年远客怀乡土,几度逢人问本原。梅汜山前草深处,烦因宗老访花坟。
  包含了:一是吴伯通多次寻根;二是认可世家为双仙(迁)里;三是未亲自到远祖坟墓前去;四是诗中表达了拜托人寻访远祖坟墓,所有情感表达在诗的言辞中;五是远祖坟墓应在通山现洪港镇一个梅汜山的地方。
居官而名声地位显赫的广安名宦
李晊。乾德中(963-968)知广安军事,简易为政,宽厚治民,满任去郡,人永怀之。
朱昂。开宝中(968-976)拜太子洗马,知蓬州,徙广安军事,决讼仁恕,临民宽简。会渠州,袄贼李仙聚万人劫掠军界,昂设策擒之,余县连结为袄者不问,民遂安。宰相薛居正称其能荐殿中丞知泗州。历官翰林学士、工部侍郎。
凌策。字子奇,宣州泾县人,登进士,天禧中(1017-1012),起家判广安军事,恪勤吏职,处事精审,历官谏议大夫,知益州。初策登弟时,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后往剑外,凡六任卒,符其梦。
李大临。字才之,华阳进士,天圣中(1023-1032),官秘书阁校理,家贫无仆隶,自秣马。仁宗遗使觇之,选奏,叹曰:“真廉士也”。以亲老知广安军事,上言青苗有害无益,王安石甚恶之,不畏权贵。历官集贤殿修撰,致仕。
冯澥。字长源,安岳人。以进士知广安军事,有政声。郚人张庭坚以言事,斥象州死妻子流离,澥力振其家其后。澥迁左丞以家,愿通判果州有直名荐之预备谏列。
苏植。嘉定中(1208-1224)知广安军事,以才学饬吏事,存心抚字,建修坛庙,政教毕举,军治为之一新。
柴良。平阳人。天顺间(1457-1464)知广安州,泽及孤贫,贤声甚著,吴伯通少侍父读书州廨,良试之,喜其文,遂入学。六年蜀盗,大起妖僧,铜保儿挟党数百人流劫州蜀,良御贼被害。民哀祀之,州东有柴候庙。
许仁。高安人。成化八年(1472)知广安州,除暴安良,兴礼化俗,捐俸修学,不损民财。士民德之。
郭龄。山西洪洞人,知广安州,清而温,惠而直,廉而不激,宽而不纵,古袭黄之亚也,有古良牧风。州之南十五里有郭公祠。
郭文。知广安州,公平廉政,举行乡约,四境感化。
伍思韶。江西人,嘉靖三十(1551)年知广安州,多善政,爱民如子。有古循良风。今州境石壁多有韶遗刻。
马虔。云南伍定人。嘉靖(1522-1566)中知广安州,立法画一,刚介不阿,迁达州佥事。
徐盛。辽东人,康熙十六(1677)年任广安抚民治兵,烽烟日警。康熙十九(1680)年知广安州,九月值逆党谭洪之乱犯州城,盛率民守御力竭,为贼所缚,不屈死。十二月高孟复州城,事闻,赠四川布政司参议,赐祭葬,荫一子入监,闻赠四川布政司参议。后授成都府同知。
  资料来源于咸丰庚申(1860)重修《广安州志》(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和民国《广安县志》。
吴伯通的学生王瓒
根据《明官职年表》记载:吴伯通从1478年到1496年间,除1488和1489年两年外,均任提调官,包括丁忧期间都是。
  王瓒于1513年9月6日由南京国子监祭酒改任祭洒。1516年9月24日改任礼右侍。1510年9月15日由国子司业改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王瓒一生,胸怀坦荡,刚正不阿;器量宽宏,不计私怨。他自弘治、正德和嘉靖年间一直在翰林院、国子监及礼部任职,官至礼部左侍郎,钦命追赠礼部尚书。他两任国子祭酒,四典礼部会试,撰修国史,侍讲经筵,著作众多,对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被誉为“学冠一时,四海师模”。他又揭露奸阉,极谏昏主,是一个以社稷苍生为念、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正人君子。
  这符合吴伯通教的学生。
  王瓒(1448~1504),字思献,号瓯滨,一号环庵,永嘉华盖乡李浦村(今温州龙湾区永中殿前村)人。
   瓒13岁入县学,27岁考取举人,34岁中进士。37岁,即明成化二十年(1484)入仕途,先后任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开封知府等职。在龙湾乃至温州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人称榜眼王,是永嘉有明一代仅次于状元周旋的第二人。少年天性明颖,精力绝人;稍长嗜学,入县学后,更钻研经史不倦,昼夜不辍,曾苦读于双岙书院和温城开元寺僧舍。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中举人,九年(1496)春中进士第,殿试得一甲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十年(1497)奉旨修《大明会典》,司教内书堂。十五年(1502),应温州知府邓淮之请,来温编纂弘治《温州府志》。十六年(1503)纂修《通鉴纂要》及《对类》等书。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升任侍讲,充经筵讲官。五年(1510)升南京祭酒,十一年(1516)进升礼部右侍郎,十二年(1517)署掌礼部印,任礼部左侍郎。世宗嘉靖元年(1522),因支持张璁上疏议礼尊嘉靖皇帝朱厚熜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与大学士杨廷和不合,两疏乞休,后被贬为南京礼部管事。三年(1524),背疮病发,医治无效,殁于家,卒年63岁,葬瑶溪皇岙钵盂山,建筑宏伟,墓前有石马、石将军,墓道上立有石牌坊。
探寻明代先儒吴伯通微博
     探寻明代先儒吴伯通微博数据统计:计102篇与吴伯通相关的文章,点击阅读数共计10.98万人次。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点击量为5401人次居第一,《作达县城西北门记》以4890人次的点击量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1808年广安州城“当代真儒”坊折损吴氏诉讼案始末》点击量为4708人次。第三的数据此后仍会有人点击,有可能超过第一的点击数。
愿所有吴氏以天下为公而快乐
  在1492年,先祖伯通公在这一年主持浙江乡试,从全浙江最优学的2200人中录取了90人,其中有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
  这一年,吴伯通还写了一篇文章《归田清乐图诗序》。作者为广安州邻水县人吴一震在浙江府任职退休而写的这篇文章。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吴伯通与吴一震在吴伯通十五岁时就是好朋友了。在当时文化非常繁荣的杭州,临别时用诗画表达送别的心情或寄托某种情感,这叫别意图,许多朋友在画中写有若干诗成册,吴一震找吴伯通写序,吴伯通觉得儿时好朋友找他写个序不便推脱,就写了这篇诗序。
    此时已五十岁的吴伯通在文章中表达了乐忧观:从政为官有快乐,有忧愁,但这快乐有以天下为公的快乐,有以天下为私的快乐,也有天下为公的忧愁,也有天下为私的忧愁。最后说吴一震在政绩非常突出,当政者想挽留继续从政的情况下,吴一震称病选择了退休,吴一震的快乐是久远的,离开职位的忧,则用这篇序文来补上,也算是告戒吴一震。
  无独有偶,一生廉洁从政的吴伯通也是在皇帝有意提拔的情况下称病辞职。
    虽然这是反映当时明代社会的价值观,应辩证分析,但这种为官的之道,以天下为己任,不应把为官作为谋私利的价值观在今天仍然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吴厚聪时任云南嵩明府知府时,吴伯通也在云南任按察使。两人遇见写了上面诗。两人谈到各自先祖,在得知情况后,诗中表达了通山是吴伯通一百多年先祖吴天寿入川前来自湖北兴国州通山县,羡慕吴原聪世家为双迁里吴氏,也就是洪港镇吴氏。再查《通山县志》,诗中怀念咏十詠堂就是双溪口吴季札庙,这里的十詠堂就是吴伯通诗中的十詠堂。诗中同时表达了吴伯通未曾祭祖的遗憾。这与吴伯通在《石谷达意稿》中给父亲吴辅写的墓志铭明确表示其先本来自兴国州通山县一致。四川广安吴氏家谱记载我族来自湖北武昌府之通城。笔者也查了通城和通山县志,两地在历史上并未有交集,从寻根问祖的基本原则来看:吴先寿从湖北入川,家谱记载入川始祖为朱熹的高第弟子,从入四川一百余年的吴伯通掌握的家族历史的真实性与现在近五百年手中的家谱,吴伯通说的离真实情况近一些。而吴氏在吴伯通孙字辈因广安的姚黄之乱,逃离广安到贵州遵义和陕西西乡县达一百余年,其家谱传承也是吴天寿入川两百多年后的事了,到现在为止,之前的吴氏后人一直未曾读过《石谷达意稿》,家谱记载我族来自湖北之通城存疑应有一定道理。
广安方志
    在广安历史长河中,志书记载了广安历史的风雨沧桑。在今天能看到的各个阶段的州志中,民国《广安县志》中对广安历代撰志有记载:唐朝有《渠江图经》,不著撰人名氏;宋朝有《嘉定广安志》,嘉定元年郡守廖唐英序;明代有《宏(现为弘,州志中为宏)治广安志》,宏治中明经吴薦撰,前志曰吴薦旧志,今无存。此吴薦是吴伯通的儿子。
   此后,广安州志全部出自清朝和民国。又据民国《广安县志》记载:清代有雍正八年,知州曹蕴锦刊成序之的康熙末岁贡生王镛等修的《雍正广安志》,乾隆三十四年州廷尉邓时敏重辑,知州陆良瑜先后刻成序之,顺庆知府朱绍章有序的《乾隆广安志》,嘉庆二十五年太史刘学厚续辑,知州吴拭序,道光二年知州刘有宜序的《嘉庆广安志》,咸丰十年荣县庶常廖朝翼编,知州王兆僖重刊有序的《咸丰广安志》,同治十年户曹蒲春铭辑,庠生蒲怀瑾同编,知州姜凤宜重刊有序的《同治广安志》,光绪十一年兴安令周克堃重编,庠生蒲怀瑾分纂,知州杨作霖、张寿鑅先后刊成有序的《光绪广安志》,历二十四年始成,自刊于家的《广安新志》。
     目前能看到的志书有:雍正《广安州志》,癸丑年(1733)刻本,曹蕴锦修,李源长等纂;乾隆《广安州志》,陆良瑜修,邓时敏纂,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咸丰庚申重修《广安州志》,本衙藏板,时间咸丰九年(1859);宣统《广安州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收录宣统三年(1911)刻本,民国十六年(1927)印版,1992年出版;光绪《广安州新志》,周天琳、周天璆敬刊;民国《广安州新志》,周克堃修;民国《广安县志》,顾怀玉、周克堃修。其中的雍正十一年和乾隆《广安州志》有点校本。
    吴薦编修广安旧志,同时编录《石谷达意稿》,这是吴薦两件历史性的贡献。
 
关于王阳明参加乡试的传说
经过三年的准备,王阳明参加了吴伯通当时浙江提调学校时的乡试,并顺利考取了举人,同榜的还有孙燧和胡世宁,为大明选出了三位栋梁之才。
  王阳明参加乡试的前夜,考场巡场人员在巡视考场后,发现考场当中站着两个巨人,一个穿着绯红衣服,一个穿着绿衣服,二人相向而立,正在大声讨论:“三人好做事。”言罢便倏然不见了,放榜之时,王阳明、孙燧、胡世宁三人同时中榜。
  后来,王阳明、孙燧、胡世宁果然成为了治国之才。
  传说归传说,吴伯通“为国抡才,请托不行,备受赞誉。”公正选拔人才在王攒《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序》有表述。
  
读《书先公达意稿后》
 
今天读了一下《书先公达意稿后》:吴伯通以天地之心为本,以圣学之心为律,其文章宏深典,纡徐宽平,辞取达意,趣味隽永溢于言外,写的东西不止于日常的人、物、事,更多赋于了五经四书、六艺经传。其中文和经传的关系,或因为经传而让文章美好,或因文章美好对了解经传有所帮助。也能看出对理学理解的深度。吴伯通的文章:“文之可贵有所自(当然)”。
吴伯通的学生
   明代祭酒王攒是吴伯通的学生。祭酒是明清从四品官员,相当于现在最高学府的大学校长。王攒写有《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这2500字的文章高度概括了吴伯通的一生,文中交待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阐释了吴伯通践行理学思想和工作经历以及在司法和教育工作的表现,介绍了其著述。
   在文中特别提到在兴建书院和讲学工作中,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一生为政三十八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在甘棠书院学习的学生在科举方面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化中,乡有甘棠书院,即吴伯通讲学处,其出身有三贡,有乡举,有进士。”。其中弘治十八年中进士的王昂应受其影响:王昂,广安州人,官给事中,历陕西副使,弹劾,不避权贵致仕归,敦行古道,表正乡间。在浙江时,吴伯通的学生程文楷,字守夫,颖敏好读书,督学吴伯通奇其文,擢冠两浙,领弘治五年乡荐。 程文楷与王守仁(王阳明)、林庭?友善,赓和盈几,着有《方丈集》、《松柏稿》、《春崖杂稿》。
    郑珍,少时就学于宪副吴伯通门下,深受器重。著有《石溪吟》、《传家序略》均无卷数。旧志记载郑珍,号石溪,选贡任湖广黄陂主薄。丁艰归里,决意不仕,著书自娱,按察司佥事杨瞻为表其墓。
 
王阳明对吴伯通的敬仰
在吴伯通的学生明代祭酒,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的王攒在《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中非常清楚的说清了王阳明对吴伯通的敬仰。文中大概意思是:某一天,浙江官员在朝庭上聚集,时任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时对同朝为官的浙江官员说:“浙江人中没有有才能、才智出众之人。”,他接着又说道:“践行理学思想像吴伯通这样的人,通常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不立庙奉祀,为什么呢?”。在场的人听了王阳明的话非常振惊。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哪就是表示王阳明虽然未曾正式登门拜师吴伯通,但王阳明听到了吴伯通的许多话,别人讲的事,已感到虽然没有得到吴伯通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受其影响。这时候应是王阳明1508年龙场悟道之后的1510年11月到1512年12月之间发生的事。说话应有王阳明老乡礼部尚书黄绾、最早入室弟子、王阳明妹夫徐爱在场。
  一个基本判断:吴伯通在浙江于1492年主持乡试,这一年王阳明中举,胡世宁同对中举,吴伯通的弟子,包括郑珍,都有与当时时时代不合拍的一面,敢言。这时吴伯通在杭州讲学,王阳明为浙江余姚人。中举也应全力准备考试,毫无疑问,王阳明受吴伯通的影响很大,随着研究的深入,王阳明要做圣人,按圣人要求行事,真正做到了做圣人的“三立”。吴伯通文集有善恶论述,有“三立”的影子。期待有更多这方面的例证。
钦定四库全书四川通志卷四十
   明吴荐宋贤赞宋朝议大夫黎公錞赞曰:三传融心,六一攸契。经术扬廷,结知英帝。学仕兼优,借留斯致。笺简遗言,百世争媚。   
 宋右正言节愍张公庭坚赞曰:大科杰魁,正言清 秩。谏纸数陈,侃侃无匹。惟憸弗从,三谪匪逸。节愍扬名,百世一日。
宋 宣敎郎畏斋游公桂赞曰:三礼正传,浚渊乐絶。经学有编,日星昭揭。猗我文皇,治敎超越。用辅休明,大加采列 。
宋少保忠定安公丙赞曰:桓桓忠定,神发皛然。甫占仕版,经济黙全。霆扫凶逆,谈笑首传。功流秦蜀,千斯万年。
关于吴伯通资料整理的备忘录
自2017年4月以来,吴氏后裔对吴伯通资料收集整理一直在进行之中,也收集到了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来自网络、各图书馆、志书等。吴伯通主要著述《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明代印制版板复制件和非官方点校均已为吴氏后裔收集整理收藏。除此之外的资料也已汇编成册,目前在进一步完善之中,而且这个工作会是今后的长期工作。吴伯通的资料在台湾国家图书馆网站显示馆藏有吴伯通的资料,馆藏地有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1册、图家图书馆1册、德国巴伐利亚邦立图书馆1册。显示有吴伯通著或撰、吴廌编录、吴伯通撰序跋、汪城序及其它贡献者。但台湾吴伯通资科收集难度大。目前仅有浙江、甘肃、天津、内蒙、山西、上海、南京等图书馆,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有合作关系。要查资料也只有到这些地方去查阅。另一个渠道就是在台湾的人也可以查到。让我们共同努力,吴伯通资料整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赿来越完善。天佑吴氏。
 
广安州(广安县)地名录
 
上明月乡:市镇九、里二十三。 彭家: 官山里。
观塘:观石里、唐坝里、 石笋: 鳌峰里、鳌山里、天宝里、
三台:炉燕里、燕子里。 临江里、官杨里、白云里
仁和里、仁义里。 白马里。
三溪:苏台里:街子里、 东岳: 龙兴里、仙峰里。
鸳鸯里、石桂里。 恒升: 合砦里、砦坪、茶坪里、
禄市:仙城里、漂草里、 柏滩里。
代市:伏龙里、龙山里、尚义里、 上崇义乡:市镇二里十五:总名金泉里。
双云里、莲坪里。 龙台: 朝北里、紫云里、谢墩里、
大石:龙门里、高滩里、孙家里、 土墩里、金花里、尖代里。
太和里。 花桥: 杨田里、龙气里、监井里、
桂花:白龙里。 雨观里、丁双里、双山里、
蛮溪:青岗里。 镇司里、菖新里、大岩里。
下明月乡:市镇九、里二十一。 下崇义乡:市镇三里十。
官溪:贞元里、篆江里、友元里、 悦来: 长岗里。
官坝里、孙龙里。 太平: 金泉里、吉庆里、梓潼里、
穿石: 孔龙里、任风里。
甘溪:乐山里、东安里、陈杜里。 杨家坪:
明月:鹤占里、太平里、杨柳里、 井溪: 蓬来里、合同里、石洋里、
青文里、青沙里。 月山里。
 
吴伯通简介
  吴伯通, 字原明、号石谷。四川广安人,生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大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四川省)广安州望溪里(现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少聪明,过目成诵。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官授大理寺右评事(正七品),掌管刑狱,后任大理寺寺副(从六品)。授河南提刑按察司佥事(正五品),明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学政,创办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并参酌白鹿书院规章,令各院遵行。明成化十三年(1477)监试汴闱(开封科举考试院任考试官),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人。在浙江任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四品)。明成化十九年(1483)丁父忧,居家八年(1491),其间亦起院讲学,从学者众,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供学者住读,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渠县琅琊四桥,后转云南按察使(正三品)。弘治十一年(1498)转任贵州按察使。由于敢于列述和治理内外臣工的弊端,得罪了权贵。弘治十一年(1498)申请辞去了官职。明弘治十五年三月(1502)卒于家。吴伯通为政三十八年(1464-1502),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可见其兴办书院之影响。后州人(广安州)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郡守王舆、同知秦升捐资建于城东建甘棠书院到现广安中学前身,期间,清嘉庆九年(1804)知州恒敏、十六年知州刘有宜均拟重修,皆因经费困难未成。二十三年(1818)刘有宜召集士绅集资,重建于城内文明街,规模如前,又称义学。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建于文昌宫右侧。光绪六年(1880),知州唐发忠捐资以增膏火。三十年(1850)改为蒙学堂,可见对后世影响。在《广安州志序》中,清代前广安有影响的人中将吴伯通与黎錞并列,称“黎錞、石谷之理学”与“纪信之诳楚存汉,纪通之铲吕安刘,谯周、陈寿之文章”并称“卓越一时”。吴伯通作为乡贤之一,学务躬行,以道自任,以治心养性为训。居家,建甘棠书院,教授百余人。都宪胡世宁及全川绅士多师事之。当时表其坊曰“当代真儒”,学者称为石谷夫子崇祀乡贤。  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共三十四卷,共24万字。其内容主要是吴伯通生前所写诗文。反映在河南、浙江、云南、贵州等工作过的地方和故乡四川广安的所见所闻。以诗、序、记、碑记、墓志铭、字说、铭、文、题跋、书、公移、奏疏、策问等方式达意。第三十一卷专门是吴伯通向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的备忘录。第三十三卷和第三十四卷涉及浙江、河南任学政及四川广安亲自主持的考试题。吴伯通为浙省提学副使,士子专取功夫,时初学作文,多不根,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yuan)鼍蛟龙鱼鳖生焉论》,题乃一滚出来,文难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取者无几,甚为吴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吴伯通著有《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卷,《甘棠文稿》四卷,《十斋铭》一卷。《四川通志》有传。
汪城对《石谷达意稿》的贡献
  在502年前的明代,广安州属于四川布政使司顺庆府。汪城是广安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管理渠江县、岳池县、渠县、大竹县、邻水县。通过百度搜索广安汪城,可以看到明代绝版书刊目录177686号《石谷达意稿》十二卷 吴伯通著。版本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广安知州汪城刊本。这个版本也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在国家图书馆读者门户网站同时可以看到三十四卷版《石谷达意稿》,这仍是汪城出版发行的版本。据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图书馆有三个版本的石谷达意稿,另一个版本我们还没看到。明代是一个印刷业很发达的社会,这是吴伯通作品能留传到现在的社会背景。从主观上讲,汪城从政广安,由吴伯通儿子吴荐整理,吴伯通生前就已整理好前十二卷,照理说,当时广安州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官为从五品,能够倾力为吴伯通写序出书,首要的是吴伯通在当时的确影响很大,认为其作品确需留传后世。石谷达意稿前十二卷是吴伯通儿子吴荐于1501年前在甘棠书院整理,吴伯通去世是1502年。后面内容于1504年前整理。汪城在序中写道:因为传播的声誉,因为吴伯通的嫡长子吴荐的编录,汪城说虽未见到吴伯通,但对他仰正弥切,认为是当时写作的宗师。前十二卷的诗有其文学价值。通过写诗言志,表现出自己先儒风范,是实践儒学之典范,是真儒。因此,正德十一年汪城为几个版本写序并出版发行。作为当时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做的这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点校版本未正式出版,随着点校版本的正式出版,加上吴氏后裔的广泛宣传,可以预见研究教育史,司法史,地方史,川东史学者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吴氏与杨森和吴佩孚
 解开吴氏与杨森和吴佩孚的渊源谜团。杨森的母亲姓吴。吴佩孚到广安为杨母题字:杨母吴太夫人节孝。吴佩孚敬题。1927年6月5日,广安吴氏宗祠为吴佩孚举行欢迎会,吴佩孚在欢迎会上作了讲演。他讲到家制之关系系国家盛衰甚重,讲到奉祖先、孝双亲、眭宗族、和乡邻、爱兄弟、别夫妇。胎教与家教都好。他还讲了事业的选择,妇女守贞节及对子女教育问题。使我想起,为什么我的父亲能到杨公馆当差,也印记吴健曾经说过他爷爷与吴佩孚的故事,也包括传说吴佩孚在广安联宗的传说。杨森是吴佩孚落难的恩人,杨森母亲姓吴。难怪广安吴氏有吴佩孚的种种传说。
  出一个吴伯通,其家庭身世你有所不知,吴伯通父亲吴辅身为文林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其爷爷吴友能为文林郎,其祖祖吴海仍为文林郎,其始祖吴天寿更是朱熹的高弟第子。文林郎不是官职,是散官,但仍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吴辅三子分别为吴伯祥为知县,吴伯通为正三品云贵按察使,吴伯淳为淮安府教授。不仅如此,吴辅的弟第吴轼,也叫吴弼官为贵州统兵,称武略大将军,他的儿子吴伯成袭父之职任指挥。在广安州志中其后代吴一品为云南府中军赠武略将军,一品儿子吴明仕为川北镇副将领兵滇黔。吴明仕之子吴登举任贵将军备,赠武德州守。吴伯通的儿子吴荐为明经进士。
                         耳聋诗
  弘治初,杭庠沈明德宣嗜酒能文,工于书画。 董学吴原明因沈纳
卷,取阅之,与之语,且重听,命赋耳聋诗,限谈字。 因草书“耳聋”二字于牌。沈望见耳脚带长,以为打字,亟奔去。 吏喻以作诗,遂口占云:“红尘飞满旧青衫,贫病年来笑更兼。四十无闻聋亦顺,半生多事老何堪。 山蝉一任鸣方歇,穴蚁从教斗正酣。 兀坐无言心似水,对人袖手倦清谈。”后以贡授安庆训导。
  《雪涛谐史》:一人以《易》语赋耳聋云:“飞在天,见在田,亢有梅,确乎其不可拔潜,”
第六部分 四川省图书馆整理资料
《辉县志》卷十循政篇宦迹中记载吴伯通
   督学副使吴伯通,字原明,广安人。成化庚子(1480)督学中州(河南),病时流学务枝叶、不根理致,乃于中州创建四书院,以祀前贤而励后进,百泉书院其一也。初议专祀邵子,既而朔及周、程、张、朱暨温公南轩、东莱鲁斋,凡十贤;以姚枢、宝默配祀。曰百泉书院选诸生之秀敏者肄业其中。亲定教条,每因行部督课。未几以忧去。
吴伯通创建百泉书院
     吴伯通(1441-1502),字原明,广安州(四川广安市前锋区)人。明成化年间任河南提学使司副使。他见河南时弊流行,教育不振,人才匮乏,世风颓废,愚智不分,便致力于兴学育人,培养民智。成化十六年(1480)春天,他同卫辉府知府张文谨到辉县视察学校,知县张麟陪同游览了百泉。百泉风光之奇,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遍历啸台、安乐窝、卫源庙、秾翠亭、涌金亭、喷玉亭、太极书院旧址之后,感叹地说:“美哉,百泉!风景之胜,甲于中州,名不虚传。五代即创建太极书院于此,并培养出魏丕等一批名人。到宋代邵雍先是苦学于此,后步太极书院之辙,又授徒讲学于此。到元朝姚枢重建太极书院,皆得益于苏门山这块风水宝地。苏门者,有蒙卦之象也,上艮下坎,寓启蒙之形,存育人之灵气,实乃天赐办学之圣地。今日,我们兴学育人,还应沿其旧迹,承其光辉传统”。当即与知府张文谨、知县张麟商量,并接着说:“倡学重教应为治世之本,开人愚钝应为百业之首。今准备用太极书院旧址,两府前来商讨,一经商定,克日动工,速速修建学斋堂舍”,二张同声赞成。不久,三知府及辉县知县同聚百泉。吴督学先讲兴学应为县官之首务,后论拟建百泉书院的规模,对所需工料,各执责任,以及董工督工人选等等,一一议定。后择良辰吉日,破土奠基,经过铲除荆棘,平冈削洼,砌石垒砖,覆瓦封檐,学府形成。中建敷教堂五间,长五丈余,阔四丈,高两丈。后建主敬堂五间,东西斋舍五十余间。前建先贤祠三间,内祀周敦颐、邵雍、司马光、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张弑、吕祖谦、许衡十贤(写有《安十贤神主祝文》)。
  四周筑起围墙,寝户、房厨、祭器等,所需用具,一一应俱全。前面大门匾曰:“百泉书院”。始工于成化十六年(1480)春,竣工于十八年(1482)冬。董工首者为卫辉府同知伯文?,继成者为知府张文谨。施工期间,官吏虽有升迁去留,但原定方案贯彻始终,不因人换而工废,不因他去而工停,故而书院得成。时为河南四大书院(余为汴梁、嵩阳、睢阳)之一,尚居于首。书院落成,即请山长教授就职,选三府庠生中精英数十名,修业其中。吴督学还亲自督课、为书院立学约六类,便于师生方向明确。书院开课不久,吴伯通遵制回家守孝,继任提学佥宪石淮接任督课之责。视昔益严,又置田产数百亩,增加书院之缮费。自此,河北三府庠生,有了进修深造之所。百泉书院之兴建,实为吴伯通提学之功。后世历代官员学者,皆不忘其业绩。
 
                                         (里丁)
 
 
     吴伯通(1441-1502),号石谷、广安州人。少有奇质,过目成诵。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进士、拜大理事右评事。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升河南按察佥事。振肃宪度,奸贪畏慑。成化十三年(1475)监试汴闱,任河南学政八载,创办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
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并参照白鹿书院规章、令各书院遵行,成化十九年(1483),丁父忧,归家,建甘棠书院以讲学。成化二十二军(1486),服除,任浙江学政七年,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人。孝宗弘治六年(1493),转云南按察使。不久,改贵州镇巡。因他严肃政纪,以忤权贵,久不迁官。弘治十一年(1498)冬上疏请归。弘治十五年(1502)三月,病卒于家。
  吴伯通为政三十四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后王守仁
谓浙人曰:“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浙人无以为答。可见其办书院兴学之影响。后浙人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他著述宏富,有《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卷、《甘棠文稿》四卷、《十斋铭》一卷。可惜这些著作均散佚。今能见者仅(全蜀艺文志)所收两文(更多作品留存在在《石谷达意稿》)。《渠县重修琅琊四记》,盛赞南昌秦侯,秦候乙未(1475)进士,官拜刑科给事中,因言事于丙午(1486)被贬至厂安道,眼见山洪暴发,道路受阻,便与邵本乾一起带领群众重修琅琊四桥的事迹,并赋诗奖之日"隐隐虹桥卧急湍。平平官道雨初干。行人欲问经营事、白发乌纱两义官。"
  《自赞》一文可说是他的人生小结,全文如下:
   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此天之所以与我者,与圣贤而同。然虽余之腹有未遍也,而其目之睹巳了然,则位虽止乎一品,而寿亦拘乎百年,兹生也庶平真不徒然。
《自赞》表明他一生以仁义行事,胸怀磊落,行为坦然。虽然足迹未遍及各地,但对社会人生已了然于心。所以,位虽止乎三品,寿亦在百年之内,但此生已不徒然于世。这是他的自赞之语。
 
无题
 
                         明 吴伯通
 
故旧有情聊北去.君臣不偶又东还。
高怀仁义王王上,肯事遨游二间。
桐水烟霞长焯焯,汉帏遗逸故班。
英风一代奸雄沮,节义元来足闲。
 
       
 
安十贤神主祝文
吴伯通
   于皇道原,无极太极,生阴生阳,天地始立。二实五殊,迭运顺行,真精妙合,人物乃生。惟人一心,虚灵不昧,浑涵众理,妙应万事。一体一用,斯道之全,庶民去之,存者圣贤。达为君臣,以治而教,穷则师友,心传言诏。肇端垂统,五帝三王,周作孔述,大备弥彰。颜发曾传,见思阅孟,继往开来,提纲示蕴。厄秦闻汉,佛隋荒唐,千有余岁。坠绪茫茫。沕穆惟天,厥命不已,五星聚奎,文运光启。元公天授,默契阳阴,邵子人豪,洞观古今。纯公正公,难兄难弟,师濂接邵,浚源阐秘。横渠助澜,妙会乾坤,温国推诚,茂树德言,晦魄斯苏,绝弦方续,宋运倏南,溺邪沦俗。紫阳一脉,派出两程,折衷众说,爱集大成。卓然张吕,文公畏友。义理精微,实相讲受。考亭即没,枝叶迷根,鲁斋继起,朱学是尊。厌世文繁,志从先进,百载中原,吾道复振。惟此水涯。邵潜许游,清泉不竭,高风尚留。通等每恨晚生,末由亲炙,佩服微言,尝私淑艾,愧昏且懦,于道无闻,叨职中土,滥竽斯文。欲俾学徒,率履不越,瞻依道容,庶几有发。爰始爰度,乃构乃祠,沿流求源,自友及师。合享一堂,道同神契,陟降玆庭,光明是惠。令辰长至,神位具成,敢率官属,敬妥神灵。菲仪在列,诚意斯萃,惟歆惟格,永锡以类。
 
重修圣果寺记碑
 
                         吴伯通
 
   渠江之濒,有山曰荣阶,截然方整,如层台然,屹立诺山之表。书台一山峰其前,凤凰诸峰拥于后,左洪远,右石船、而圣果寺在焉。寺建于宋绍圣二年,岁久碑湮。国初,里人廖升家山之下,始弃尘削发为僧,往居以主香火,名曰祖纯,自景泰七年冬十二月、培补修葺、四方细流稍归焉。又开常住之地,垦田一百有五亩,以食其徒。盖积累三十余年,始克重建佛殿,为间四楹,塑佛像三尊,后拥三大狮,左右绘十地菩萨、诸天、罗汉,无不壮丽威严矣。
   又三十年为成化丁未,纯老矣,因吾友松庵张侯来请文,故不辞而记之。大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题记:此据宣统《广安州新志》卷三九。碑立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吴泓)
 
  
    明代有个叫吴伯通的人出题就没这么通俗了,他曾任浙江提学,负责对所属府县的童生和秀才命题考试。也不知道吴伯通是生性怪僻,还是想表现自己读的书多,“无所不通”,反正他最爱出偏题怪题。许多“久经沙场”的考生一听吴伯通
的名字就浑身发抖,看了他出的题目往往望题兴叹,想瞎写都无从落笔,最后只能当"白卷英雄。所以只要是吴伯通负责出题,每次考试结束,合格的人都少得可怜。
   有一次,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实在气不过,集体告到了御史台,要求进行复试。御史台把考生们的意见转到吴伯通那里,吴伯通还真虚心接受群众意见,马上重新拟题。不过试题一出来,考生们还是大眼瞪小眼,欲哭无泪。吴伯通这次出的题目更怪。“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论题是:“一滚出来”。
   结果众考生基本上又是灰溜溜地。“一滚出来”,后来有人写诗嘲曰:
三年王制逸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
谁知又落关公网,龟鳖鼋瓷滚出来。
 
 
放鱼亭
 
   放鱼亭,在百泉湖中近东岸,经此可以进入湖心亭,达清晖阁。相传,明成化十八年(1482)河南
提学佥事吴伯通,为百泉书院师生课余游憩之便,在此增建一亭,名为集贤学。后因游泳者多在此更衣,又名更衣亭。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泾阳李公放鲤于此,是夕雷电作于河中,风雨腾空而去。
原有碑记,后废。从此改名放鱼亭。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滑彬重修。道光十四年(1834)知县周际华又修。宣统三年(1911)袁世凯隐迹百泉时又行修葺。
  民国二十二年(1933),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李培基(河北献县人)为放鱼亭撰联曰:
    万顷田畴四时画景,
    千家砧杵五夜泉声。
  此联不仅书法甚妙,且用十六个字把百泉画成了一副画图,游者读后,余味无穷。
   建国后,辉县人民政府屡有修缮。1992年,辉县市制革工业公司经理兼玛钢厂厂长贺明亮率两厂职工,投资8万元进行重修。朽木退位,烂瓦离坡,上下一新,倍胜于昔。
                                           (牧樵)
 
 
 
问津古渡
 
问津古渡,是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到叶邑与叶公游说后离叶北去过浊水(也叫沙河)时,找不到渡口,使随从的子路向两个正在耕作的农夫——长沮和桀溺(长、桀,高高的个儿,体魄健壮;沮、溺满身的汗水和泥浆)问渡口在哪里。长沮桀溺知道他们这伙人是搞克己复礼的孔丘师徒后,虽然也给他们指点了迷津,但觉得他们那一套很不合时宜,而采取了轻慢甚至风嘲指责的态度。这就是《论语·微子》中记载的“子路问津”的事件。
  “子路问津”处,在叶县城北十里的沙河岸边,后人为了念此事,在此处建村,名曰“问村”。渡口处原有石碑一通,上写“子路问津处”。据当地群众说,1958年大炼钢铁时,碑才被砸毁(铁矿石在冶炼时需石灰石——青石滤渣,而碑是石灰石所刻)。1984年搞文物普查时,在沙河东岸,十里铺北的河堤里,找到一通石碑,上书:“周隐者长泪桀溺之墓”
   长沮桀溺二人无从考其真实姓名,但可确知是俩位愤世嫉俗的隐士。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荒野,自食其力。其品德在当时属清高之举,后人多有颂赞之作。如
吴伯通的《问津渡》诗云:
无边道路有通津,举世茫茫独怆神。
上国不来三聘召,中途聊问耦耕人。
山川曾识周游面,沮溺焉嘶大造仁。
餬口四方怜我辈,临流空叹负君民。
 
 
吴伯通
 
字原明天、号石谷。广安州人。生于明正统六年(1441),卒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少聪明,过目成诵。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大理右评事,授河南按察佥事,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学政,创办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并参酌白鹿书院规章,令各院遵行、十三年(1477)监试汴闱,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人。十九年(1483)丁父忧,居家八年,其间亦起院讲学,从学者众,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供学者住读,后官云南按察使。弘治十一年(1498)上疏请归。十五年(1502)卒于家,伯通为政三十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后王守仁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浙人无以为答、可见其兴办书院之影响。后浙人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著有《石谷韵语》十二卷、《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巻、〈甘常文稿〉四卷、 〈十斋铭〉一卷。
纵观元、明两代,巴蜀地区一直动荡不安,生产受损,学术文化缺失,散文发展缓慢。作家作品尚可数者,有文及翁、家坤翁、家铉翁、虞道园、赵采、费著、杨基、江朝宗、吴伯通、杨廷和、邹智,以及西蜀四大家的杨慎、熊过、任瀚、赵贞吉等,杨名、黄辉等亦有散文佳作传世。
                                   傅德岷《巴蜀散文史稿》
 
甘棠书院
  在四川广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郡守王舆,同知秦升捐资创建,依周敦颐《学圣要诀)》,设一要堂,及敬、静、明、动、公,义、虚、通、直、溥十斋,立朱熹《(白鹿洞学规》以调生徒。正德间,提学吴伯通曾讲学于此,并撰记。教请生处事“必正其谊不谋其利,必明其道不讲其功”,接物“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然后循序以进,以达“主敬以存其心,寡欲以养其心,使其心纯一不杂,静虚动直而能明且通,能公且溥之“至道”。后废。清嘉庆元年(1804),知州恒敏重建。自后代有修茸,兴学不断。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蒙学堂。
 
春雷词
吴伯通
风度飞花点竹林,送春细雨更纷纷。
谁知春风如膏润,催起秧苗拥绿云。
注释:
1、吴伯通:明代广安州(今四川省广安县)人,曾创办甘堂书院。
2、点:点染,妆扮。
 
简析:
诗题为“春雷",诗中写的是响春雷时节的景物和农事。 在我国西南一带春雷多在仲春季节发生。 雷响,如膏春雨纷纷飘洒,草木萌发,农作物迅速生长,给大地带来生机蓬勃的景象。《汉书·叙传》:“上天下泽,春雷奋作。”古人认为春雷是上天给予大地的恩赐。元稹《芳树)诗:“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春雷一响蛰伏的动物也开始活动。可见春雷是万物复苏的标记,它充满了生机,象征着大好前景。
   广安在今四川省东部,地貌属浅丘兼有溪谷的小块平地,气候宜人,为稻米产区。 在那春雷萌动季节,自有一番动人景象:春风吹动落花,点点飘洒在竹林里,细雨纷飞送来了春天的信息;春风显得分外润泽,翻动田间秧苗像一团团绿色的云彩。
   这和一般写春景的诗不同,以春花作陪衬,把表意重心放在春雨和秧苗上,诗人的一番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在那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收成的丰歉关系着人民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审美感受同人民群众的现实功利联系起来,这就有别于那些只是吟风月,弄花草,表现某种闲情逸致的春景诗。
    这首小诗四句,有两句写了春风,却不使人感到重复烦厌,在于作者善于从不同角度切入,赋予了新意。 还恰当运用了比喻,有明喻,有借喻,收到了好的表达效果。
                             (程志强选诗 蒋均涛注析)
 
“鱼鳖蛟龙滚出来”
   明代的进士科(科举制度的最主要科目)考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级。 殿试得中,即是进士,这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但要取得这个名位,先要考取举人。有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连个秀才也捞不着,只好抱着书本含恨而终。
   明朝某一年,浙江举行乡试,由提学(掌握全省科举、学校事宜的最高官员)吴伯通主持。 他极为重视学问根底,而大多数考生都是年青人,在答卷中引经据典不多,或发挥得不透彻,所以考上举人的很少。
   落选的考生不服,就成群结队地上京到御史台(中央监察机关)告状。 御史下令复试一次, 主持者仍然是吴伯通。
    这个老头子可不手软,出的题目是《鼋鼍蛟龙鱼鳖生焉》,十分艰深。 大部分考生只能咬破笔头, 徒唤奈何。 吴伯通趁机嘲笑一番,发泄被告状之忿,把考生们气得七窍生烟。为此,有人写诗一首:
三年王制选英才,
督学无情告柏台。
谁知又落吴公网,
鱼鳖蛟龙滚出来。
这首打油诗,富有幽默感。 但内容是严肃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落第者的同情。朝廷规定,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所以诗中有“三年王制”的词语。“英才”,杰出的人才。
“督学”即提学,又称“学合”、“学政”,这里自然是指吴伯通。 “柏台”是御史台的代称, 因为汉朝的御史府中有很多柏树,所以后人就以此作称谓。
  三、四句构思很巧。 它结合了第二次考题来写,充满了谐趣。 诗人把再次落第的考生喻为“鱼鳖蛟龙”,写他们都“又落吴公网”里,把考生的可怜和“吴公”(吴伯通)的“无情”表现出来了。
   第二次试题中的“鼋”读yuan,音同“元”;是生活在河中的一种爬行动物,俗称“癞头鼋”。“鼍”读tuo 音同“驼”;一种水生动物,又称“扬子鳄”,“猪婆龙”,古人用它的皮来制鼓。 “蛟”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它能引发洪水; 另一说它是母龙,没有角。 这些东西出现在试题中,实在难以对付。从这可见古代应科举考试的艰难。
 
天教吾辈受飞灾
    明代四川,有个名叫吴伯通的人,曾任浙江提学,负责对所属府县的童生和秀才进行考课黜陟之事。 他为人乖戾,爱出偏题怪题,使许多考生望题生叹,无法下笔。 因此,每次考试作文,合格者总是少得可怜,由此激起了士子们的反对,纷纷前往御史台(即督察院,专管弹劾官员之事)上告,要求进行复试。 御史台的官员们显然不可能亲到浙江查办这类小事,又把这些士子的意见交由吴伯通处理。 这位吴提学果然认真照办,对要求复试的士子进行重考。 殊不知吴伯通这次出的题目更是怪诞:“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论题是“一滚出来”。 考生们一看全都目瞪口呆,因为此题极难措词,而所论又不易说理,这一来能终场的考生就更少了。 本来想让吴伯通改一改出怪题的做法,想不到又被他羞辱一番。 此时已是上告无门,只能敢怒而不敢言,极不情愿地应付完考试散伙回家了。有人对此写诗嘲笑说:
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
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鼋鼍滚出来!
这首诗似对不能终场的士子们进行嘲笑,实则是对吴伯通的讽刺。 按理说,取士严格,看真功夫,原本无可挑剔,但给这些初练作文的童生们出些偏题、怪题,就有些不近情理了。
程文楷,字守夫。颖敏好读书。督学吴伯通奇其文,擢冠两浙。领弘治五年乡荐。与王守仁、林庭?友善,赓和盈几,着有《方丈集》、《松柏稿》、《春崖杂稿》。
奉石谷吴先生(吴伯通)书
                    王阳明          
  生(王阳明谦称)自壬子岁(1492年)拜违函丈(对老师的尊称),即羁縻(束缚)太学,中间余八九年,动息(出仕)之所怀仰,寤寐(日夜)之所思及,其不在函丈之下者,有如白日。然而曾无片简尺牍致起居之敬而伸仰慕之私者,其敢以屡黜(废除)屡辱,有负知己之故,遂尔惭沮(羞愧沮丧)哉。实以受知过深,蒙德过厚,口欲言而心无穷,是以每每伸(铺展)纸执笔,輙(辄)复不得其辞而且中止者,十而二三矣。坐是情愈不达,而礼益加疎(疏)。姑且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日陷于苟简(草率简陋)浇薄(不淳厚),将遂至忽然之地而不自觉。推咎(推诿过错)所因,则亦诚可闵(悯)也。蜀士之北来者,颇能具道(具体的详细的说出来)尊候(书信中问候对方起居等情况的敬词)。以为动履(起居作息)益康,著述益富, 身闲而道愈尊,年高而德弥邵。闻之无任忻慰(欣慰)庆跃(欢庆而跳跃)。嗟乎!古之名儒硕德如先生者,曾亦多见也。夫今之人,动輙(辄)叹息咨嗟(赞叹),以为曾不得如古之名儒硕德者处之庙堂,以辅吾君。至如先生,乃复使之优游林下,乌(哪)在其能思古之人也?居先生门下,为先生谋,则不宜致叹于此。立吾君之朝,为斯世谋,则斯言也,实天下之公论,虽以俟(见)后贤无惑也。生(学生)近者授职刑部云南司,才疎(疏)事密,惟日扰扰于案牍间而已。于同僚侯守正之行,思其闲暇时,犹不能略致起居之问,今且日益繁冗,是将终不得通一问也。是以姑置其所愿陈者,以需后便。且尔先伸数载间阔之怀,以请罪于门下。伏惟(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大贤君子,不以久而遂绝,不以微而见遗,仍赐收录,俾得复为门下士,岂胜庆幸感激哉?香帕将远,诚万一,伏惟尊照。不备。
                        弘治十三年(1500年)。
                (《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二,书类)
 
浙江大学教授束景南王阳明与吴伯通的师生关系
         王阳明《奉石谷吴先生书》见《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卷二《书类》(是书藏上海图书馆),永富青地《上海图书馆藏(新刊阳明先生录续编)》著录。按石谷吴先生即吴伯通,字原明,号石谷,四川广安人,天顺八年进士,见石守道《蜀学编》。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一录吴伯通《石谷遗言》一卷,《甘棠书院录》一册。崔建英《明别集板本志》著录吴伯通《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正德汪城刻本,国家图书馆藏),是著前有正德十一年(1516)汪城序,云:“正德甲戌冬,获守广安,公殁已十三年矣。亟求遗稿读之,实公嗣子荐编录成者。”卷末后题:“弘治十七年甲子春正月,男荐编录于甘棠书院。”是吴伯通卒于弘治十五年(1502)。阳明于此书自称为其“门下士”,当是阳明少时曾受学于吴伯通,按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成化十有八年(1482),先生十一岁,寓京师…明年,就塾师…”时吴伯通在京师(1475年前在京师,王阳明才四岁),阳明或即从此时受学于吴伯通(可能性不大)。至弘治五年壬子(1492)吴伯通归广安(有误,吴伯逼于该年正主持王阳明参加的浙江乡试),阳明亦于是年中乡试,乃进太学(北雍),其《程守夫墓碑》云:“弘治壬子,又同举于乡,已而又同卒业于北雍。”(《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五)又《答储柴墟》书二亦云:“往时仆与与王寅之、刘景素同游太学,每季考,寅之恒居景素前列…”(《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一)与阳明此书所云“羁縻太学”相合。阳明此书所提及刑部云南司同僚侯守正,字廷观,号平泉,南皮人,见《南皮县志》。按阳明此书云:“自壬子岁拜违函丈…中间余八九年”,由弘治五年下推九年,则为弘治十四年,故此书中所云“于同僚候守正之行”,必指其弘治十四年秋审录江北之行,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弘治十四年(1501),奉命审录江北。先生录囚多所平反。事竣,遂游九华…”阳明此书作在其往直隶、淮安审囚途中,故有“今日日益繁冗”之叹也。 
                      资料源自束景南撰《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
 
 
许衡集
 
(元)许衡著,王成儒点校
许衡(公元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今河南省焦作市中山区)人。元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天文学家。
许衡著作主要是《许文正公遗书》,《许文正公遗书》初名《鲁斋集》后又名《鲁斋遗书》、《鲁斋全书》等,最初结集于元朝大德九年(1305年),历经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嘉靖四年(1525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等历代校勘刻印,流传至今全书共八册十二卷,收录了文正公的语录、小学大义、大学要略、论大小学、大学直解、中庸直解、读易私言、阴阳消长论、揲蓍说、奏疏、杂着、书状、稽古千文、编年歌括、诗词、授时历经(占一册),卷首卷末还收载了元明清三朝的皇帝、名儒、史书的论赞、传记、祭文等。全书内容涉及元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天文历法、教育等各个领域,以及元明清三代对文正公及其子孙的褒奖。
卷之七
附录
鲁斋墓田图    鲁斋祠三处图    元御制敕辞    墓碑    新郑祠堂记  
河内祠堂记    复许文正公祀田记    许氏族谱序    鲁斋遗书序    大学要略序
古今题咏    薛文清公次韵  三首    题鲁斋书院    题鲁斋祠  二首  
副使胡谧(1450-1456)题    佥事彭纲(1475年进士)题    佥事吴伯通题    告安神位文    题鲁斋诗  三首         幸巷彭先生启
于皇道原,无极太极,生阴生阳,天地始立。二实五殊,迭运顺行,真精妙合,人物乃生。惟人一心,虚灵不昧,浑涵众理,妙应万事。一体一用,斯道之全,庶民去之,存者圣贤。达为君臣,以治而教,穷则师友,心传言诏。肇端垂统,五帝三王,周作孔述,大备弥彰。颜发曾传,见思阅孟,继往开来,提纲示蕴。厄秦闻汉,佛隋荒唐,千有余岁。坠绪茫茫。沕穆惟天,厥命不已,五星聚奎,文运光启。元公天授,默契阳阴,邵子人豪,洞观古今。纯公正公,难兄难弟,师濂接邵,浚源阐秘。横渠助澜,妙会乾坤,温国推诚,茂树德言,晦魄斯苏,绝弦方续,宋运倏南,溺邪沦俗。紫阳一脉,派出两程,折衷众说,爱集大成。卓然张吕,文公畏友。义理精微,实相讲受。考亭即没,枝叶迷根,鲁斋继起,朱学是尊。厌世文繁,志从先进,百载中原,吾道复振。惟此水涯。邵潜许游,清泉不竭,高风尚留。通等每恨晚生,末由亲炙,佩服微言,尝私淑艾,愧昏且懦,于道无闻,叨职中土,滥竽斯文。欲俾学徒,率履不越,瞻依道容,庶几有发。爰始爰度,乃构乃祠,沿流求源,自友及师。合享一堂,道同神契,陟降玆庭,光明是惠。令辰长至,神位具成,敢率官属,敬妥神灵。菲仪在列,诚意斯萃,惟歆惟格,永锡以类。
 
卷十四
古今题咏
    薛文清公读思亲诗次韵  三首并序    又题书院诗    西蜀吴伯通诗  二首
西蜀吴伯通詩
考亭既没斯文弊,枝叶空繁本实迷。
  《心法》 异时能自得,羽仪当代更谁齐。
执鞭独恨愚生晚,立德多推圣已跻。
一观遗容发深省,晓钟祠外动鸣鶏。
   曾读《遗书》 得我师,今瞻遗像拜灵祠。
当时有志从先进,警世操心是要规。
三聘已勤伊挚起, 万钟雌富孟轲醉。
太行清沇浑如昔,俯仰山河不尽思。
《许衡集》
 
 
 
吴伯通
    字原明,四川省广安州人.天顺八年进士,河南按察佥事、督学河南学政.学宫内建甘棠苦院以讲学,旋授副使.有《石谷达造稿》.楚辞集注八卷辩证二卷后语六卷宋朱熹撰.明成化十一年四川省广 安县吴伯通刊本.
  今人姜亮夫曰:“诸家者日,多误以为何乔新之刻,其实 乔新为之序而已,刊则吴原明也.详序中,吴原明不可考."余读《石谷连造稿》,可以定为吴伯通刊本。
工具书中的吴伯通
1、吴伯通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 著) 下册 (2002-12-01)【籍贯】:廣安【字】:原明【字号、别称、室名】: 石谷 1309.原明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上册 (2002-12-01)【姓名】:吴伯通
2、石谷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上册 (2002-12-01)
【姓名】:吴伯通
3、甘泉书院    教育大辞典 第8卷 中国古代教育史 上 (1991-03-01)在岳池。明成化间知州吴伯通创建。 清雍正《四川通志》、清嘉庆《四川通志》
4、甘棠书院    教育大辞典(由顾明远任主编) 第8卷 中国古代教育史 上 (1991-03-01)在广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建。吴伯通讲学于此。 清雍正《四川通志》、清嘉庆《四川通志》
5、汝南书院    教育大辞典 第8卷 中国古代教育史 上 (1991-03-01)在汝南。明成化十七年(1481)提学佥事吴伯通建。 清雍正《河南通志》、民国《续河南通志
6、伊洛书院    教育大辞典 第8卷 中国古代教育史 上 (1991-03-01)在洛阳。明成化十七年(1481)提学佥事吴伯通建。 清雍正《河南通志》、民国《续河南通志/7
7、百泉书院    教育大辞典 第8卷 中国古代教育史 上 (1991-03-01)在辉县。明成化十七年(1481)督学副使吴伯通建。 清雍正《河南通志》、民国《续河南通志
8、百泉书院    教育大辞典 增订合编本 上 (1998-08-01)
原址在河南辉县西北苏门山南麓百泉汇聚处。其地初因景色秀丽和文人学者如晋孙登、宋邵雍、元耶律楚材等于此隐居读书而驰名。元初姚枢弃官讲学百泉湖东,置私庙祀孔子,傍垂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六人之像,与许衡、窦默等倡明濂洛性理之学。来学者甚众。明成化十七年(1481),督学副使吴伯通始建书院。万历六年(1578),知县聂良杞重修书院志,订讲会规约,有立志、虚心、励勤、辨文、刻期、饬行等条。申明讲会虽本...
9、百泉书院    教育大辞典 第8卷 中国古代教育史 上 (1991-03-01)
原址在河南辉县西北苏门山南麓百泉汇聚处。其地初因景色秀丽和文人学者如晋孙登、宋邵雍、元耶律楚材等于此隐居读书而得名。元初姚枢弃官讲学百泉湖东,置私庙祀孔子,傍垂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六人之像,与许衡、窦默等倡明濂洛性理之学。来学者甚众。明成化十七年(1481)督学副使吴伯通始建书院。万历六年(1578)知县聂良杞重修书院志,订讲会规约,有立志、虚心、励勤、辨文、刻期、饬行等条。申明讲会虽本为举...
 
浙江丽水松阳市口村包杰进士牌坊
       位置:松阳县城西屏镇市口村村口
     年代:明弘治九年(1496)
    包杰进士牌坊:为旌表弘治乙卯科举人(乡进士)包杰而立。包杰为松阳大东坝镇横樟村人,家道贫寒,聪明好学,于明弘治八年乙卯科(1495)考中举人,并任福建省莆田县知县。进士坊略呈南北走向,系仿木石结构,全部用青石雕刻砌筑,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通面阔6.54米,明间阔3.32米,次间阔1.44米,坊高8.28米。明间平板枋的正背两面阴刻“乙卯科乡进士包杰”八个大字,正楼石匾额正背两面横刻“世显”二大字,正面右侧竖刻小字“巡按监察使吴瀚、知府傅希说、同知杨杲、推官李雄”,左侧竖刻小字“弘治九年岁次丙辰闰三月吉旦”;背面右侧竖刻小字“按察司副使吴伯通、佥事王华、儒学教谕卓文渴、训导陈瑞、曹昶”,左侧竖刻小字“布政司参议车明思、知县李润、县丞李祟、主薄熊儒”。
  包杰进士坊雕刻精美,明间额枋花板正、背两面分别浮雕双狮戏球图,藻头为结带花草纹,上额枋花板正面镂雕凤凰采牡丹图,背面镂雕飞凤戏牡丹图,藻头为结带花草纹。次间额枋花板正、背两面分别雕飞鹤图和牡丹图,上额枋的正、背两面雕四幅人物故事,生动地记述了主人公刻苦攻读、获取功名、外出做官的情节。正楼斗拱4攒,夹楼斗拱1攒,各坊之间用补间斗拱间饰如意纹木宅墩,以及龙、凤、奔鹿、麒麟、马、象等动物图案承托,雀替和各楼插花装饰雕云纹。
  柱子为方柱抹角,棱角明显,石柱用一整石制成,与木构建筑作法一致。明间石柱高5米,柱子断面为36×35厘米,次间石柱高4米,柱子断面为34×33厘米。柱首与角科对齐。
  靠背石采用“雕日月卷象鼻格浆腿”支撑石柱,达到维持石坊横向稳定的作用,靠背石正面雕卷草纹,卷草曲线流畅,明间靠背石高2.16米,次间靠背石高1.96 米。
  屋顶为歇山顶,歇山屋面举折平缓,由二石拼合而成,屋面刻出瓦垅、戗脊、勾头、滴瓦,勾头刻钱纹。正楼屋脊中间饰宝葫芦,各楼屋脊脊兽相对配置,翼角微微翘起。
  牌坊埋头石截面为矩形,明间、次间埋头石分别长2.12米,宽0.56米。地面原为石板铺设。
  1981年,县政府批准公布“包杰进士牌坊”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引用吴伯通相关素材的文章目录
 
1、《楚辞书目五种》补考五则
作者:昝亮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发表时间:1997-05-30
来源数据库:期刊
2、明代历任河南提学简考
作者:李波
来源:关东学刊
发表时间:2017-12-20
来源数据库:期刊
3、北方理学薪火的传承地-百泉书院探微
作者:赵国权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2011-08-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4、明代四川提学官研究
作者:陈坤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7-05-01来源数据库:硕士
5、明清时期河南省级官员施政研究
作者:张玉娟
来源:河南大学
发表时间:2012-05-01来源数据库:博士
6、明代书院修建与管理考论
作者:张精精
来源:河南大学
发表时间:2017-06-01来源数据库:硕士
7、明代河南书院兴衰探析
作者:李俊丽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2014-02-26
来源数据库:期刊
8、明清豫西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陈洋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6-05-01
来源数据库:博士
9、张宁《奉使录》研究
作者:肖俊
来源:延边大学
发表时间:2016-05-14
来源数据库:硕士
10、明代四川进士群体研究
作者:刘小龙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5-06-01
来源数据库:硕士
11、晚明笑话集中的笑话诗研究
作者:唐淑丽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9-05-30
来源数据库:硕士
12、明代四川作家研究
作者:乐万里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04-11
来源数据库:硕士
13、《全元文》编纂考索
作者:陈开林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5-09-01
来源数据库:博士
14、书院建筑文字的“无声讲学”以明清西南地区为例
作者:王胜军
来源:教育与考试
发表时间:2017-01-28
来源数据库:期刊
15 明代四川儒学文献考述
作者:史振卿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发表时间:2016-01-28
来源数据库:期刊
16、《全元文》误收作家考甄
作者:陈开林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6-01-30
来源数据库:期刊
17、略论百泉书院的学术文化活动及兴衰
作者:赵国权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表时间:1995-07-13
来源数据库:期刊
18、广安白塔
作者:李明高
来源:四川文物
发表时间:1985-08-29
来源数据库:期刊
19、略说明代“西蜀四大家”对四川文化的拓展
作者:李朝正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发表时间:1989-08-29
来源数据库:期刊
20、巴蜀书院建筑特色研究
作者:彭丽莉
来源:重庆大学
发表时间:2006-05-08
来源数据库:硕士
21、章懋研究
作者:徐子敬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7-05-20
来源数据库:硕士
22、明代地方官府刻书研究
作者:刘娇娇
来源:山东大学
发表时间:2016-05-31
来源数据库:硕士
23、百泉书院的发展阶段与景响试探
作者:王元黎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2015-03-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24、唐代诗韵之明人接受文献初缉
作者:沈文凡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发表时间:2010-05-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25、论明代西南民族地区"乡试试卷及对高考的借鉴
作者:黄明光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2016-12-20
来源数据库:期刊
26、孙奇逢讲学百泉书院子虚乌有考
作者:张佐良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2016-11-28
来源数据库:期刊
27、首届巴蜀文化名人与巴蜀地域文化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吴会蓉
来源:郭沫若学刊
发表时间:2014-06-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28、杜甫五律、五排诗韵之明代接受文献初缉
作者:沈文凡
来源:发化与传播
发表时间:2012-02-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29、百泉书院文化传承与夏兴
作者:郭琦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发表时间:2013-04-30
来源数据库:期刊
30、明代书院藏书综观
作者:张凤霞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发表时间:2011-08-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31、明代河南科举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作者:梁建华
来源:教育评论
发表时间:2010-10-28
来源数据库:期刊
32、洛阳邵雍遗迹研究
作者:赵振华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 2007-10-01
来源数据库:期刊
33、 明清大梁书院考
作者:郭明
来源:天中学刊
发表时间:2007-08-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34、洛阳古代书院教育对洛阳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作者:董延寿
来源:洛阳大学学报
发表时间:2005-09-30
来源数据库:期刊
35、简论书院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贡献
作者:丁文平
来源:株洲教育学院学报
发表时间:1998-08-15
来源数据库:期刊
36、古代书院藏书楼述略
作者:张国朝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表时间:1991-07-02
来源数据库:期刊
37、 四川宋代砖塔调查研究
作者:崔航
来源:清华大学
发表时间:2017-05-01
来源数据库:硕士
38、巴蜀传统书院研究与万州白岩书院设计
作者:查红叶
来源:重庆大学
发表时间:2018-06-01
来源数据库:硕士
39、宁波明代四大家族研究
作者:方慧静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7-05-09
来源数据库:硕士
40、明代职官别名的语言研究
作者:黄桂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5-06-01
来源数据库:硕士
41、明清杭州府孔庙考略
作者:于嘉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
发表时间:2015-01-01
来源数据库:硕士
42、新加坡教师教育质里保障体系研究
作者:孟靖岳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13-06-0
1来源数据库:硕士
43、先贤祠新成文化新地标
作者:姜春晖
来源:洛阳日报
发表时间:2011-10-25来源数据库:报纸
44、百泉书院
作者:张海
来源:辉县市年鉴
发表时间:1997-01-01
来源数据库:年鉴
45、珍贵的文化遗产手稿本一《百泉书院志》
马永涛
来源:辉县市年鉴
发表时间:1997-01-01
来源数据库:年鉴
 
 
 
 
 
第七部分  再次收集
 与吴提学伯通
                         章懋
  久稽奉问,渴仰无量。忽承寄示礼闱论秀之书,甚感甚慰,且闻将有云南宪长之行,仆始为愕然,而终乃躣然。人皆以为边方夷俗,非所以处先生者,此殆不然。吾夫子不鄙九夷,以其所居而化也。昔者蜀之与闽,皆夷地也,自文翁为郡,而蜀之文风可比邹鲁。常袞为观察使,而曼胡之缨化为青衿,人材骎骎与上国齿,孰谓夷之不可夏乎!朝庭以是而命先生者,盖将先德礼而后政刑,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将用夏而变夷,又安知异时南诏之俗,不为今之闽蜀乎?圣天子之所以望于先生者厚矣。先生其勉之,毋使文翁、常袞得专美于前也!所憾焉者,特以浙中士子,失所依归,而某之庸陋,无由亲炙,为不便其私耳。因庠友吴珝考贡之便,聊此以道区区。
     资料来源:王云五主编;章懋撰.丛书集成初编 2144 《枫山章先生集》2.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伯通在相关作品出现的资料目录
 
1、(清)褚人获辑撰,李梦生校点。坚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丙集卷之四 吴伯通 241页
 2、(元)许衡著;王成儒点校.许衡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卷十四 古今题咏 西蜀吴伯通诗 332页
3、徐才安著.四川古代史话.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明代大兴书院的前导者 吴伯通 217页
4、龙显昭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04.
重修圣果寺碑记 275页
5、王淡芳等编著.四川古代教育人物.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在育才园地里辛勤耕耘的吴伯通 65页
6、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点校.威宁县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办公室.1996.
7、杨林由主编.历代名人咏广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
明 吴伯通 留春词 清皇甫禄 题甘棠书院
8、王朝谦,林惠君主编;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组织编著.巴蜀古诗选解.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南充卷 春雷词
9、(明)冯梦龙辑撰;肖望等译.白话古今笑.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口碑部第三十一 吴伯通 601页
10、何斌主编.广安史话.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历史人物中古代人物 明代“当代真儒”吴伯通154页
11、王清毅主编;慈溪市横河镇人民政府,慈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客星集韵 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无题 吴伯通593页
12、淮建利,陈朝云点校.许衡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卷十四 古今题咏 西蜀吴伯通诗
13、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点校.贵州通志 宦迹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七 通记 明总部 监司 吴伯通 133页
14、(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 上.北京:线装书局.2003.
全蜀艺文志之十四 吴永龄千户许载酒请州佐秦侯及诸友游西岩寺,久不践约,秦以诗戏速之,依韵同 361页
 永宁道中 420页 渠县重修琅琊四桥记 905页
自赞 1351页 五十三卷 氏族志 吴氏1623页
15、(明)冯梦龙著.冯梦龙全集 古今谭概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口碑部第三十一吴伯通1346页
16、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浙江上蔡书院 河南百泉书院伊洛书院汝南书院大梁书院四川甘棠书院井泉书院甘泉书院。人物吴伯通432页文献甘棠书院记579页
17、王云五主编;张懋撰.丛书集成初编 2144 枫山章先生集 2.北京:商务印书馆.
与吴提学伯通 52页
18、陈惠芳选编.故事精华本 传奇篇.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吴伯通256页
19、傅德岷主编.巴蜀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第七章元明时期的散文第五节杨基 李实 江朝宗 吴伯通343页
20、政协辉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辉县市文史资料·历代名人建百泉 第5辑.政协辉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
  吴伯通创建百泉书院33页 放鱼亭 221页
21、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 第2辑 第9册 211 天台胜迹录.明文书局.1980.
访桃源和吴伯通先生韵 夏竦 356页
22、章懋撰.枫山章先生集 一至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卷之二 书简 与吴伯通
23、葛煦存原编;琴石山人校阅,杨扬点校.诗词趣话.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卷一 吴伯通50页
24、(明)冯梦龙,张万钧主编.冯梦龙成名之作 古今谭概 下 文白对照全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25、(明)吴伯通撰.石谷达意稿.汪城.
26、徐才安,蔡东洲编著.川史通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7、魏同贤等主编.冯梦龙文学全集 17 古今谭概 1.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
28、(明)冯梦龙编撰;陆国斌,吴小平校点.古今谭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9、(明)冯梦龙著.古今笑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刘有仪的广安知州生涯
 
刘有仪,字碧溪,生卒年不详,江西南昌府奉新县国子监生员,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任广安第四十任知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被罢官,是明清两代担任广安知州时间最长的官员。州志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还有石钧、吴栻、彭龄等9人先后代理或短暂担任过广安知州。
早在嘉庆九年(1804年),广安渠江书院因人多难以容纳,时任知州恒敏就想要另办一所学校,但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地方而作罢。刘有仪到任后,想继续完成这一事业,但战后的广安百姓仍处于饥饿不得温饱的困境中,实在没有能力办学。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时,刘有仪花费500串(每串1000文)铜钱,在城内文明街桂花井(今厚街附近)得到一块好地,就请城中士绅商议捐资修建义学,建成后仍以明代大儒吴伯通讲学的“甘棠书院”命名。学校共有讲堂四间,东西学舍各十余间,在后院高处宽平的地方又建堂舍,作为知州劝学讲道的地方。这年冬天,刘有仪被调到阳安(今简阳)代理知县,很快又因政绩才能突出被举荐,得到嘉庆皇帝召见,命他仍回广安担任知州。回广安后,刘有仪在城南中桥夏家坝购买公田二处,每年收谷租200石,用来补修衙署右边花厅和西侧倚翠轩,又在杨柳溪购置学田,年收租谷24石6斗作为渠江书院的办学经费。道光元年(1821),刘有仪又主持修建了南门内火神庙,上盖亭檐,两廊建有乐楼。
世事无常,沧桑巨变,在刘有仪驾鹤西去几十年后,留鹤园里又先后走出了翰林胡骏、保路运动领袖蒲殿俊和洪宪法典起草者顾鳌这几位响亮中国历史天空的风云人物,为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再增添了辉煌绚丽的新篇章。
 
中元节甘棠书院怀古(二首)
甘棠书院怀古(两首) 作者:亦乐居士(李圳)
(一)
宕渠兴学第一人,
巴国桑梓吴原明。
开院建章祀前贤,
讲学弘经铸巨擎。
篆水吉祥不见君,
当代真儒犹凌云。
滔滔渠水绕賨城,
甘棠书院空留名。
(二)
吴祖伯通石谷公,
崇德励学美名扬。
百泉伊洛又汝南,
川豫云贵更钱杭。
青莲儒释增光辉,
龙门篆水永流芳。
当代真儒今何在,
文昌宫里话甘棠。
 

吴伯通年谱
吴伯通(1441~1502)  字原明,号石谷。广安人,明代理学家、教育家。明英宗天顺八年甲申(1464)进士,督学河南、浙江,官终云、贵按察使,因其儒学醇正,被旌表为“当代真儒”。南京祭酒王瓒评价他为“儒之杰”,得到心学大师王守仁(阳明)的高度评价。在河南和家乡广安兴办书院,培养了成千上万学生。六次主持乡试,选拔出王阳明、王瓒等人。一生坚持原则,廉洁从政。传存《石谷达意稿》三十四卷。《石谷达意稿》是研究明朝历史,特别是在科举、教育、司法,以及“阳明心学”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441年,一岁,4月3日,出生于于大明四川布政司顺庆府广安州荣禄乡龙溪里(今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青莲村)。
1447年,六岁。州守柴良见而试之,大称奇赏,因令入学。
1555年,十五岁。性复善记,少时庠友有得于刘寅《易》议者,先生偶见之,卽记其善者七十篇。默录示众,不讹一字。
1462年,二十二岁天顺壬午科中举。四川乡试第三名。
1463年春,二十三岁,捷南宫,又梓其文。会试第十五名。
1464年,二十四岁。天顺甲申科彭教榜中进士。获甲申科殿试第三甲第89名,赐进士出生,除授大理寺右评事,历右寺副,升河南按察司佥事。
1465年,二十五岁。拜大理寺右评事。在此后的九年时间里,谙练刑理谳折,滞狱少,暇辄寻绎经书,祈寒 暑雨,未尝少置。京宦子弟皆翕从 之。章剖句释,削稿正误,人人意满。时万文康公官内阁,蜀士竞趋其门,先生兀不一往。
1465年-1487年建井泉书馆。
1466年,二十六岁。
1467年,二十七岁。
1468年,二十八岁。官棘下,
1469年,二十九岁。为明代大臣、文学家刘定之写卷五《挽保斋先生(代作)》(《石谷达意稿》卷五)。
1470年,三十岁。写《寄赠双河寺僧》。
1471年,写《辛卯除夕舟次丁兰祠下有感》,丁兰祠在河南沁阳市。
1472年,三十二岁。卷三《橘泉为黄岩陈允谟赋(壬辰)》;卷二十《馀庆堂记(壬辰)》;卷四《早春仪真书事(壬辰)》;卷五《送李亚卿致仕归广东》。李亚卿,李顒(1409~1474)。顒于孝宗成化八年(1472)致仕。
1473年,写《岁寒三友图序》,言同乡伏隆里秦公景安,家君执友也,谒选来京师,既注授荆之支江典史,过余邸。
1474年,三十四岁。
1475年,三十五岁。任河南学政,升河南按察使佥事。
1475年,写《金台別意图诗序》。
1476年,重修河南上蔡书院
1477年,监试汴闱,监河南乡试官。
1477年,写《河南乡试录序》,言皇上绍膺景命,右文兴学益薰育而甄陶之。
1478年,三十八岁。大理寺按察司佥事,写《送宪副周公可大之任蜀台序》。
1479-1480年,建河南伊洛书院。
1480年4月-1482年,建百泉书院。
1481年,督学河南,建议抚宪李?建四书院。
1481年,建汝南书院。
1482年,四十二岁。卷七《壬寅正月十六日藩臬诸寮佐行春过书院小酌文会堂遂游李氏南庄饮乐寿亭观鱼複登北山看竹有作呈同游诸公》,藩臬诸寮指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同事们游玩,这是“丁忧”前在河南时的事。
1483年2月,督学归德。
1483年,四十三岁。7月29日,作诗示之后十日即是科初场也《癸卯七月廿九遣犹子华入学》。
1483年5月18日,父母亲吴辅去逝。
1483年,丁忧离任河南提学。
1483年,写《兰州阳县志序》。
1484年,四十四岁。母亲辛氏去逝。
1485年,四十五岁。居广安,继续丁忧”。
1486年,四十六岁。7月,建甘棠书院。
1486年,重修渠县瑯玡四桥。
1486年,写《秀屏别意图诗序》。
1487年,四十七岁。州人在州城建当代真儒(东街)牌坊。
1487年,写《顺庆府志序》。
1488年,四十八岁。该年冬十月廿日启程上京“待除”新任。
1489年,丁忧后复职河南提学。由河南按察使佥事升为按察使副使。
1489年,河南开封写有《已酉汴城送别诸考试》。
1489年,正月初一,写诗《已酉元日》,为彭泽(江西省九江市内)舟中作,这一年,已四十九岁。
1489年,四十九岁。《河南乡试录后序》。又《河南乡试录序》,言皇上嗣改元之二年,维弘治己酉,是秋,适当大比。
1490年,五十岁。写《秋日晨起偶书》。督学浙江丽水。
1490年,润9月21日,考业,宿上虞。
1490年,协力修葺杭州府学,。在杭州贡院讲学,相当投入,讲课十分精彩。
1491年,五十一岁。卷十《纪梦》:“辛亥冬十二月十有八日,夜宿慈溪分司,梦独上賨城北门垒。”慈溪在浙江属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证明该时间段在浙江工作。
1492年,写《浙江乡试录后序》,言圣人临御之五年,岁舍壬子,又当开科。又写《浙江乡试录序》。主持浙江乡试选出了王阳明等优秀人才。
1493年,写《杭州府儒学复建尊经阁记》。
1493年,五十三岁。任职浙江等处提刑安察司副使。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臣吴伯通谨奏《为陈情乞恩休致事》。
1493年,为严州儒学正殿作记《严州府儒学夫子庙重修记》。
1494年,奉敕巡视提督浙江等处学校。
1495年10月1日,作《浙台乙卯十月一日菊始华》,1498年贵臬秋晚见之东墙下,其花五色咸备,为之一醉,依韵作寄姚德宣昆季。
1495年,五十五岁。,由浙江等处提刑按察使副使升为云南按察使。
1497年,五十七岁。由云南按察使转任贵州按察使。
1498年,五十八岁。
1499年,五十九岁。4月1日,由贵州回到四川广安老家。
1499年10月8日,以贵州按察司按察使的名义祭拜高曾祖考之墓,写《致仕后祭墓文》,回顾自己一生,表达自己一生守先王之道,不敢一日离道的终身夙愿。
1500年,六十岁。退休两年。
1501年,六十一岁。
1502年,六十二岁。3月18日,病逝于四川省广安市。
1503年12月28日,卜葬于宅右。
1516年,广安知州汪城为《石谷达意稿》作序,并出版吴荐编录的文章,书名为《石谷达意稿》,有十二卷版本、有三十四卷版本,今存于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