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大畈镇西泉世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荣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9/3 15:18:4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通山县大畈镇西泉世第

西泉世第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是西泉畈吴姓的支祠。宗祠始建于清朝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后两经火灾,同治四年进行过一次整修,光绪丙申年(1896年)又作过一次大的修葺。现存的面貌当为光绪年间的建筑遗存。上世纪90年代至今,吴氏族人捐款捐物多次予以小规模修复,现存建筑面积24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重,整个建筑小巧玲珑,精致典雅。

祖祠正面为木雕旗门建筑,两边有出入门道,中间是旗门屏板,屏板之前为抱石鼓,雕象、麒麟凸现其表。石鼓之邻四柱支撑,石木连襟,横竖互架。旗门之上,券棚横跨,西泉世弟遒劲字牌,贴挂其中。券棚两端,屋垛高耸,卷画墀头,塑狮匍匐,栩栩如生。左门墙侧有禁赌防盗奉谕石碑。门前青石板,场边映池塘,寓意明镜当前,驱恶避邪。塘塍六株柏,虬盘屈曲,翠绿葱葱,梓木嵌其间,寓意百子千孙

西泉通深三重,第一重为戏台,戏台有一人高,四柱支撑。戏台之后是化妆厢,戏台之前是下天井,天井藏有三朵莲花,早上可观莲花景观。天井之上为敞院,两旁为走廊,廊上为木楼,多为看戏场所。天井相邻为中重大厅,有六柱高耸,均为木石对接。上有四梁券棚轩,颇具气势。过隐壁,厅前挂有“光绪庚寅恩科庶吉士钦授翰林院编修 怀清立”的匾。过了影壁,便是上天井,天井上方,里面的祖堂即为第三重,为族人祭祀先祖之处。有木栅封闭,祖堂之内为神龛,供奉先祖牌位,正中挂有“祭则授福”牌匾。

 

 西泉世第一改过去以姓氏命名宗祠的巢臼,而冠以聚居的地名,显得别具一格而又富有新意。宗祠的装修以素雅简朴为基调,突出传统的楹联文化。宗祠内的柱子、墙壁上共有20多幅木刻的对联,使整个宗祠荡漾着浓厚的儒学气息。这些采用整块长板镌刻而成的匾对,遒劲有力,气势不凡,有的长达六、七米,现在祖祠内仍可见悬挂着的匾对,如戏台两柱匾对:

笙磬同音雅奏岂徒娱里耳;

频繁致洁工歌端好荐溪毛。

中重大厅两壁匾对:

继别历元明以来数乔木故家斯哭斯歌应念先人耕钓地;

展拜溯乙丙之际忽桑田劫火肯堂肯构欣看此日栋梁材。

中重大厅侧柱匾对:

聚族近千年,念先人衍椒绵瓞,公姓星罗,尚思水木同原,须念卌八庄门共敦亲睦;

离乡忽四世,幸此日敬梓恭桑,一官昼锦,安得里闾再到,获与二三父老重事追陪。

祖祠内的匾对:

数百家烟火为邻,出入友,守望助,疾病扶持,亲睦重乡闾,况是聚族共处;

十几传箕裘勿替,士食德,农服畴,工用规矩,继承绵世祚,须知留泽久长。

等等。以上对联均为光绪年祖祠重修时,祖籍西泉的进士时任翰林院编修的吴怀清回到故里所撰写。

   历经百余年沧桑,加之政治运动造成洗劫,西泉世第部分建筑结构遭到损坏,房梁橼木腐蚀严重,及祠内部分匾额毁坏、流失。期待相关政府部门,有识之士,各地吴氏宗亲,引起重视,申请县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修复旧貌并加以保护,再显西泉世第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