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白石湖吴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白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4 1:59:0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汉川白石湖吴氏

吴白石

家谱记载:
春秋末,越灭吴而国除。夫差子友,生弥庸、弥裔、弥鲁。弥庸为高唐石田始祖,生句馀。句馀生子山。
子山从延陵季札元孙居,不求仕进,生蹶由。
蹶由使秦,为秦始祖。蹶由生彰。彰生穆。穆生平。平生申。申一名裕,有高节,施仁行义,远迩敬仰,世称仁厚长者,徙(江西)馀干西之羽泰乡,生芮。
芮为五彩山始祖。芮生时有五色祥云翳山,因名五彩山。常竖亭于山北,日以读书为事。秦举为鄱阳令,甚得江湖民心,称曰鄱君。当秦无道,天下叛乱,芮日以梅鋗为将,教练士卒,以保鄱民,故有督军湖英布以兵七千归公。公爱其毅勇绝伦,以子妻之,且筑城以居,名英布城。陈胜起义后,项梁、项羽起江东,公属梅鋗率百越应沛公(刘邦),攻南阳,降祁(甘肃礼县)、郦(陕西临潼)二邑。沛公入关,立芮为衡山王,都邾。及羽灭,高祖德之。五年(202)二月, 迁封芮为长沙王,都临湘。抚安,凋瘵逋逃皆归。明年诏,将兵定闽至赣之金精山而薨。谥曰文王。葬饶州乐平县开化寺前。文王祠建在开兴南乡,因芮公曾驻兵于此,遂名曰吴岭。上有吴王寨,裔孙伯范建祠于兹岭。
初,汉高祖贤芮,制诏封长沙王,忠定著令。后封庶子为侯,传国数世。

文王长子臣,袭封为成王,次子浅袭封为便项侯,三子未详。臣公卒,长子回公袭封哀王,次子阳公袭封沅陵侯。浅公卒,子信公袭封便项侯。回公卒,子右袭封共王;阳公卒,子福袭封沅陵侯。信公卒,子广志袭封便项侯。右公卒,子差袭封靖王;福公卒,子周袭封沅陵侯。广志卒,子千秋袭封便项侯。

千秋生长陵,长陵生全,全生隆,隆生复兴,复兴生演、汉、洽三公。
汉公勇鸷有谋,初封舞阳侯,后封广平侯。汉公卒,子康成袭封广平侯。康成卒,子昕徙封平春侯。昕公卒,子如胜封安阳侯。如胜卒,子圭袭封安阳侯。
圭生文质,文质生应之。刚公应之为太尉,因学仙有过,谪伐月中桂。故文质为朝歌始祖。
应之生康寿,康寿生司,司生英,英生正己,正己生定,定生之则,之则生延,延生猛。
猛有孝行,学仙得道,白日飞升。故郭璞序晋才首推散骑常侍吴猛公。
猛生安诚,安诚生均。均公博学,善词赋,著《齐春秋》、《续齐谐语》诗文二集,撰通史未就而卒。
均生钦,钦生寿,寿生文尉,文尉生源,源生宗臣。
宗臣长子义方。义方生少微。少微为监察御史(官名,隋唐始设,监察御史属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唐六典》),迁江南徽州休宁县。故少微为新安始祖。
宗臣次子远。远生庆,庆生果,果生瑀,瑀生克,克生淇,淇生逊与遹。
逊公仕至司徒(官名,主管人民、土地及教化之事。司徒与司空、太尉合称三公,历代相因。国有大事,三公共议)。为进贤安仁石痕三山之祖。
逊生蒙公,迁临川(郡名,今江西南城县东南)。蒙公生伯轨、伯范、伯衡、伯纲。
伯范居兴安南乡,建文王(芮公)祠于吴岭,次子札迁黄冈。
伯衡宦游于闽,遂家三山,为三山始祖。
伯纲生密,密生少文。少文封昌国公,为临川始祖。
少文子从约,封庆国公。宋嘉佑年间,与欧阳修同列国史馆,修宋实录。纂吴氏老谱,世称临川老谱,欧阳修序之。
从约子彦伦,初仕池州录事参军(宋代州置录事参军,掌管文书),后封秦国公。
彦伦生子居厚、居易。
居厚登进士第,仕至光禄大夫(光禄勋)、知枢密院事(枢密院的长官,负责军国要政)。晚年由临川迁洪州(今南昌市)东湖之上,建阁以藏书,御赐褒贤之阁,以荣宠之。居厚为洪州始祖。
居易生子藻,号敬轩先生,中贡补进士。
藻子大中、大正。
大中生伯贤。伯贤由乡贡补进士,生子崇简。崇简生雯与震。震(字用静)娶南昌鲁齐山长(书院的院长)之孙女,遂居南昌,故震为南昌始祖。
大正生伯淳。伯淳以进士赴礼部谒选,生子行简、易简。
行简生霖,霖生刚孙。刚孙娶南昌教授方舟之孙女,生明诚、明善。明诚号纯夫先生,明善号道初先生。由纯夫传四世而至幼清、幼洁。幼清()、幼洁()二公皆元名儒名士,讲明正学。元乱,澄公著书草庐,潼公遂迁楚北麻城。楚北吴氏因以潼公为始祖。

澄、潼二公世籍江西抚州崇仁。
澄公(1249-1333),字幼清。举进士不第。元至元十三年(1276) 避盗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遂为名儒。元至大元年(1308),召为国子监丞,超迁翰林学士,进阶大中大夫。元泰定初(1324),开经筵,为主讲官。会修《英宗实录》(),总其事。元统元年(1333)卒,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
潼公字兰关,号幼洁先生。元名士。与兄澄公讲明正学。因元乱相继而隐。澄公著书草庐,潼公遂迁徙无常。由崇仁而南昌,而楚北,而汉川,道路凄凉,独抑郁而谁语,常抚琴而吟咏。公配妣柳氏。子六。长子兴福,明洪武二年(1369),以耆德进用,初为靖州参军,后为河南武开卫总兵(主管城隍工程),遂籍河南。次子兴宗,复迁汉川白石湖,为汉川吴氏始祖。三子兴隆,迁阳邑。四子兴四与六子兴七,从妣奔父丧归籍崇仁(公妣同葬原籍凤凰岭)。五子兴五,迁养鱼约。
兴宗公,字念祖。德学兼优。因元乱而隐,遂靡所定止。尝游齐矣,防功利之移人;尝游晋矣,知褊急之难堪;尝游郑卫矣,恐淫糜以伤化;尝游燕赵矣,惧武健以贾祸;又尝游越闽粤矣,识地鄙而俗薄,不可以久居。而于楚,独低回留之不能去。始至麻城,见土地甚膏腴,命次子受三居之(长子受二未详)。继至黄陂伏马山,见山势甚壮丽,命三子受四居之。终至汉川梅()二里,见山湖环绕,田园负郭,遂与四子受七共处焉。迨大明定鼎。弟劝以仕,公大义勖弟,择地而定居。公卒,同妣戴氏葬黄陂伏马山。
受七公,字大用。隐居蓬庐逍遥。山水学者,称达三先生。明洪武二年(1369),同父兴宗公卜吉汉川梅()二里。谓地分吴楚,派别江汉,而梅里之名适同。于是,峙立久视,见岭上林木耸翠,岭下湖池潆洄,扶疏荡漾殊有致,遂曰止。日时筑室于兹。因湖中长石亘数十丈,起伏旋转,鳞甲森然如龙蟠之状,名蟠龙石。其色白,亦号白石。故名其湖曰白石湖。吴氏处此族居者,沿称白石湖吴氏。俗因公讳,名其地曰七吴岭,曾绘图以纪焉。
公子五。长曰文祥,住梅()二里白石湖滨(即本里。下同);次曰文华,迁梅三里养鱼约;三子文时,迁德安府;四子六宝与五子七宝,俱徙河南固始县。公卒,与妣张氏同葬马城金龟下海。
文祥公(1354-1421),字履章。建味道堂书室于仙狮()之侧、 白石()之旁。竹楼兰亭。本道德为基址,诗书为藩篱,礼义为丹艹丹(草名,艹丹白草),风雨莫飘摇,山水相映护,藏修息游于其中,觉大道之可悟。配妣戴氏,生子六。长子友信徙居汉阳索河,次子友德归籍崇仁,三子友斌住本里,四子友仁迁新安,五子友礼迁通城,六子友孟迁沔阳。公卒,葬双山;妣卒,葬小别山。
友斌公(1372-1427),明洪武丙子(1396)岁进士。从游方正学先生之门,学问品谊多仿焉。后,方先生遇害,公痛斯道无传,遂与胡居仁等退隐湖干,讲明正学,以著作老。其诗古文辞,俱根柢经史,有公(《公羊传》)、谷(《谷梁传》)斑马风(述义法)。惜兵燹,遗稿散佚,而真传鲜焉。
公配妣周氏,子五。长子思聪迁黄冈,次子思明住本里,三子思恭迁云梦,四子思密迁枣阳,五子思智迁安徽歙县。公卒,葬龙霓山;妣卒,葬九真山。
思明公(1394-1447),字视远,号纯明先生。明庠生(秀才)。性刚介, 治家严而勤,处世和而平,于人无忤,遇难辄救,品谊可佩。配妣霍氏,子二。长曰廷辉,住本里,次曰廷耀,同子大洗、大灏、大潢、大漠、大汉、大涯俱迁湖南。公卒,葬双马山;妣卒,葬定军山。
廷辉公(1416-不详),字日升。明经进士。研经义,学有根柢。制艺熔经铸史,卓有古大家风。诗古扢雅扬风,无六朝糜丽习。著有《修竹轩》诗文集行世。
配妣刘氏,子四。长曰大海,住本里;次曰大滔,徙江夏八分山;三子大浴,迁九真山;四子大涣,迁鄂渚。公卒,葬仙狮山;妣卒,葬童山岭。
大海公(1439-1488),字朝宗。明进士。父辉公学有根柢,劝勉严教,因之潜心子史,壹志典愤,刻厉深造。厥后,建草堂于大岭,讲明周程为学(哲理学派)之次第。取周程之所为劝者劝之,周程之所为勉者勉之。著《劝勉录》。学者之善法周程而能扶世翼教者莫公若也!
公卒,葬木鱼山。妣厉氏,卒,葬童山岭。

大海生景德,住本里。
大滔生景亮、景秀。景亮自八分山归,景秀从父住八分山。
大涣生景春。景春从父迁鄂渚。

景德公,字美道。明正德丙寅岁(1506)进士。公风裁峻整,器度宏深,其才过人。故修祠宇,置义田,兴学校,考文献,廓如也。于修谱,公兢兢于敬宗收族,创纂白石湖吴氏宗谱。殆述唐虞以来,自后稷始至公止,序昭穆,纪散轶,传遗行,赞美德,为遗训一篇,遗铭五章,本纪十二,字派十六,列传二十,表赞五十,编为三卷。喜为后世道。
公卒,葬祖祠前、老学校后侧,新圆岭福神林。妣周氏同冢。

【字派】:

自潼公始,幼辈。以下为:

兴受文友,思廷大景。源钦楚彬,国莱士珍。天佑良吉,光昌绪遵。复修崇先,克家维贤。本善传世,学成名全。儒业大振,功垂万年。周则益继,祖徳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