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人物】吴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超群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3/11 22:31:46  文章录入:吴超群  责任编辑:吴超群
 

吴猛【265年-340年】--神霄,冲玄--柳-钦,歆,歙--授--文得,文崇,文蔚--良--义永,义方。
吴义方,唐贞观十四年(640),朝廷大诏天下名儒去安徽歙州讲学。季猛后裔吴义方以博学而闻名于世,被邀请参加这一盛会。致仕后,深为休宁山水所陶醉,遂举家由江西南昌迁安徽休宁。吴义方有三子:太微,少微,宝微。其中以少微名气最大。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少微中进士,授晋阳尉、左台监察御使,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与武功人富嘉谟、太原主簿谷倚并称“北京三杰”。其后裔繁盛昌炽,散居于苏、皖、赣、蜀、鄂诸省。义方三子宝微,迁江西贵溪。
吴猛的籍贯
  ------------------------------------------------------------
 
   唐房玄龄《晋书》,679年唐尹志操奉旨所撰《老氏圣纪》,均载吴猛为“豫章人”。准确的籍贯为西晋豫章郡西安县。东晋太康元年西安县改名“豫宁”。刘宋时期曾改名为豫章县。唐长安四年重置,隶属于洪州,称武宁县。贞元十六年于武宁县西界新置分宁县,但吴猛旧宅仍在武宁境内。这一点在之后形成的文献中可以印证:唐《文选抄》卷62《郭弘农游仙诗》注称吴猛为“豫章建宁人”。“建宁”乃“豫宁”的避讳词。唐《洪州十二真君传》言吴猛“家于豫章武宁县”。唐施肩吾《过吴真君旧宅》诗云:“古仙炼丹处,不测何岁年。至今空宅基,时有五色烟。”五代徐锴《方舆记》载吴真人宅在武宁县。《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载武宁县有“故吴真人宅”。
另说吴猛的籍贯为“蜀人”。作者佚名《搜神记》:“吴猛,蜀人。小儿时在父母旁卧,时夏月多蚊,而终不摇扇。”女仙吴彩鸾相传为吴猛之女,唐裴铏《传奇》将吴彩鸾称为“成都古仙人”。
蜀人之说
蜀人之说显然是受晋“陶潜”《搜神后记》的误导:“(吴猛)及父母终,行服墓次,蜀贼纵暴,焚烧邑屋,发掘坟垅,民人迸窜,猛在墓侧,号恸不去。贼为之感怆,遂不犯。”文中“蜀贼”是指活动于江西一带蜀人杜弢领导的起义军。作者佚名《搜神记》、《传奇》不了解“蜀贼”的出处,而误以吴猛也是蜀人。
濮阳之说
现行版晋干宝《搜神记》卷1:“吴猛,濮阳人,仕吴为西安令,因家分宁。”由于“分宁”始置于唐代,此段佚文不可能出自晋人干宝之笔。现行版干宝《搜神记》由明胡应麟辑收和编掇,多处误收它书。此佚文内容当为宋元时期人所撰。
目前所知,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玉隆集》卷5最早称吴猛为“濮阳人”,以后道籍均持此说。也有可能吴姓始祖源出于河南濮阳,濮阳只是古代吴姓的郡望地,而非吴猛籍贯地。
吴猛的孝行
 ------------------------------------------------------------
吴猛,字世云,大约生于265年左右,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七岁为避免父母受罪,主动让蚊子叮咬,其故事即二十四孝之一“恣蚊饱血”。早期文献如下。
《搜神后记》:“猛性至孝,小儿时有父母傍卧,时夏日多蚊虫,而终不摇扇。同宿人觉,问其故,答云:‘惧蚊虻去,噬我父母尔。’”
初唐郎余令《孝子传》:“(吴猛)年七岁,有孝行。每至夏日,则伏于父母床下。亲问其故,答曰:‘恐蚊虻来集父母,愿代之。晋时人,官至卿相’。”唐于立政《类林》所载与上述《孝子传》同。唐尹志操《老氏圣纪》:“性纯孝。夏夜在父母侧,不敢驱拂蚊蚋,恐去已而集亲。”敦煌本类书唐《语对》“赬鳞”条:“吴猛至孝,母思鲤鱼,向冰哀叹,鱼为跃出”。敦煌本唐《孝子传》:“猛扇枕令冷,以进父母,冬则温席,以奉二亲。街得果者,实中不自食,抱持皈家,以献老亲。及长大甚有才俊也。”《十二真君传》:七岁事父母,以孝闻。夏寝卧,不驱蚊蚋。盖恐其去而噬其亲。”《云笈七籤》卷一百六:“性至孝,小儿时在父母膝下,无骄慢色,后得道。”
 
《吴猛别传》:“猛性至孝。入山采薪,还忽失其九岁妹。乃寻逐十三曰,逾难险绝,无饮食。于大石岩下息,因得眠,梦见一老公语之曰:‘君妹当巳还。’惊觉归,妹果在家。”
【梁代的吴猛】
不过郎余令《孝子传》文中“官至卿相”的记载有误,盖将道士吴猛与南朝梁人吴猛相混淆。梁人吴猛,曾官至卿相(散骑侍郎),信奉佛教,晚年将其太湖的住宅捐为孤园寺。此吴猛非彼吴猛也。这一混淆就是后世留下的吴猛活了几百岁的结果。
【吴猛的子女】吴猛
生 二子,长神霄,次冲玄。根据道教书籍有涉及神霄冲玄之记载,应该无误。至于其女彩鸾出生于唐代则不可信。唐代吴彩鸾要么是吴猛后人,要么就是伪托。公列二十四孝,排行第六。性孝,扇枕恣蚊。曾遇异人授仙方,回豫 章,江涛风急,以白羽扇挥渡之。迨许逊飞升,公驾鹿车随云而去。女彩鸾,亦得道,遇文萧 贻诗云:“若能相伴徙仙坛,愿得文萧跨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一见雪霜寒”。因而同 归钟陵,名跨虎陡山乘云去。宋封逊真君,时徴宗亦追封猛公为神烈真人,为传世之宝。
吴猛的人生轨迹 
-----------------------------------------------------------
【早期生涯】
《晋书》称其四十岁从邑人丁义那里学得神异的道术,但《老氏圣纪》载做三十岁。学道期间,吴猛为晋西安县令干庆的幕僚。《搜神后记》记载吴猛曾任“舍人”。《晋书•职官志》列有中书舍人、参军舍人、中舍人之职,另“诸公及开府位从公为持节都督”等置舍人四人。干庆后来官升至“侯“位。吴猛当在干庆府上任“舍人”,遂有救治干庆的传说。建武(317-318)中,干宝感父婢不死以及兄长干庆再生的故事而撰《搜神记》。相关文献如下。
《老氏圣纪》:“县令新蔡干庆好畋猎,(吴)猛屡谏不听。后庆大猎,四面引火烘天,而猛坐草中自若,鸟兽领依附左右,火不能及。庆大骇,自是悔。”
宋刘义庆《幽明录》:“晋有干庆者,无疾而终。时有术士吴猛,语庆之子曰:‘干侯算未穷,方为请命,未可殡殓。’尸卧静舍,惟心下稍暖。居七日,时盛暑,庆形体向坏,猛凌晨至,教令属候气续为作水,令以洗,并饮漱,如此便退。日中许,庆苏焉,旋遂张目开口,阖门皆悲喜。”
永嘉初年吴猛在浔阳为“尝守寻阳参军周家“书符掷屋。参军周某,应指参镇东军事寻阳人周访。永嘉初年周访正守浔阳以备江州刺史华轶。依据文献如下。
吴猛,字世云,有道术。尝守寻阳参军周家有狂风暴起。猛即书符掷著屋上,须臾风静。人问之,答云:“西湖有遭此风者,跪道福食,呼天求救,故以止风。”
永嘉五年(311)杜弢率蜀流民在湘州起义。不久吴猛在豫章郡海昏县(宋建昌县)斩蛇。
宋雷次宗《豫章记》:“永嘉末有大蛇长十余丈断道,经过者辄以气吸引取之。吞噬已百数。行旅断道,道士吴猛与弟子数人往欲杀蛇,蛇藏深穴不肯出,猛符南昌社公,蛇乃出穴。头高数丈,猛于尾缘背而以足按蛇头著地,弟子于后以斧杀之。猛曰:‘此是蜀精。蛇死而蜀贼杜弢灭。’”
《方舆记》:“蛇骨洲在(建昌)县东南十七里。永嘉末有蛇长三十余丈。断道以气吸人,被吞噬者盖以数百。行路断绝时,吴猛有神术与弟子往杀之。蛇死之处,聚骨成洲。有小蛇走。猛乃云:‘大蛇是蜀精,故蛇死而蜀贼杜弢灭矣。”(《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一、类要引为《方舆记》)
建兴三年(315)杜弢遣将攻陷豫章,吴猛正在家中为去世的父母守孝。从斩蛇以及守孝的年龄来判断,此时吴猛年龄最多五十岁左右,据此倒推出其出生于265年左右。
【隐居时期】
结束守孝后,吴猛隐居家乡授徒传道,足迹涉及豫宁县的南山、吕里山,附近新吴县(即宋奉新县)的药王山、大雄山、华林山,以及筠州高安县的飞霞山等处。
《吴猛别传》:“豫章县南山有石,直立水中,峻鹗千仞,猴猿不能至。猛乃策杖升之,令二弟子随后,忽若平地。”
《吴猛别传》:“豫章县东乡吕里山中有石笥,历代不能开。吴猛往,遂得发之。多有石牒古字,弟子莫有晓者,猛亦不言。弟子数十人合力举,盖不动如山,猛一手提,若无重焉。”
《搜神后记》:“同县邹惠政迎猛,夜于家中庭烧香。忽有虎来,抱政儿超篱去。猛语云:‘无所苦,须臾当还。’虎去数十步,忽然复送儿归。政遂精进,乞为好道士。”
宋雷次宗《豫章记》:“药王山在新吴西北五十里,晋吴猛骑虎入山处。”
《老氏圣记》:“以术传之乡人,隐铜为设酒。既去,酒在器中不耗。道士舒道云病疟比年。猛授以《三皇诗》使讽之,顿愈。”
南唐涂氏《豫章记》载高安县飞霞山有吴猛炼丹处。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大雄山,山有吴猛修道处……华林山,县西南五十里。昔浮丘公隐居之所,今南峰号为浮丘岭。吴猛于此山立坛基址临道。”
【王敦时期】
东晋权臣王敦曾对吴猛颇为器重。因灭杜弢有功,建兴三年王敦被封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王敦曾差人迎吴猛来江州,与之相关的文献有二。
《幽明录》:“王敦召吴猛,猛至江口,入水中,命船人并进。船至大雷,见猛行水上,从东北还逆船。”
晋张僧鉴《浔阳记》:“术士吴猛过此,遇天神曰:“此江神不守其官,覆溺生人,吾奉帝命按之。言终而失。”
《云笈七籤》卷一百六:“将军王敦迎猛,道过宫亭庙。神俱官僚迎猛,猛曰:‘汝神王已尽,不宜久居,非我,不相问也。’神乃去。”
宫亭庙位于庐山之畔星子县的宫亭湖。《异苑》称庙神甚有灵验。商旅经过,若有祷请,“能使湖中分风沿溯”举帆行船顺利。
永昌元年(322),王敦自领宁、益二州都督。蜀地大部已被李氏成汉政权割据,但巴东郡仍由晋廷控制,归益州都督管理。应王敦之请,吴猛曾入蜀巴东郡为百姓治病:
陈马周《道学传》:“蜀大疫疠,竞造吴猛乞水。猛患其烦,乃篡江水方百步,随意取之,病者得水皆愈。”
《云笈七籤·吴猛真人传》:“至蜀见敦,时多疫病。猛标浦水百步,饮者皆愈。日中请水者将千人。”
巴东郡属县有三,朐忍、鱼复和南浦。南浦县“以浦得名”,吴猛标符之“浦水”当指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的江水。
太宁二年(324)王敦于武昌诛郭璞,吴猛受到牵连。一说其主动逃归,一说被押归豫章。
晋张僧鉴《浔阳记》:“王敦诛术士吴猛。附行千里,但见龙附其舡,猛令舡人闭目,人闻曳拨林木之声,惧而开具,龙知人见,遂委舟山顶,今艑底在紫霄峰上。”
雷次宗《豫章記》:“吴猛坐郭璞事被收,载往南。令舡勿开户。舡主闻舡下有声如在木杪,试窃窥之,言二龙负舡一夕至宫亭湖,还豫章矣。”
《幽明录》:“王敦近吴猛。恶之于坐,郯然夫去。乃附载还南,一宿行千里。同行客视舩下有两龙载舩,皆下耆水。”
《老氏圣纪》:“王敦于座收猛。俄失之,敦大怒。是岁敦败。”
【晚年生涯】
回到家乡吴猛继续传道行善。新吴县有吴猛泉遗迹。《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十一:“在县北五百步,有疮疾者或洗,悉愈。時人尝以寒食及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就此祈福,多有征验。此是吴猛游息之处,因以为台。”
咸康年间,受江州刺史庾亮的邀请,吴猛来游庐山。吴猛与庐山神的对话,以及三石梁的典故,为庐山留下了千古遐想。
《浔阳记》:“庐山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窈然无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梁,见一翁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弟子窃一宝欲以来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还宝。其梁复为桥,自是无复水患,至今赖焉。”
郦道元《水经注》卷39“庐江水”:后吴猛经过,(庐)山神迎猛,猛语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尽,不宜久居,非据。’”……吴猛,隐山得道者也。”
南齐虞羲《庐山香炉峰寺景法师行状》:“昔神人吴猛得入此游观。自兹厥后唯法师复至焉。羲皇以业二人而已矣。”
《述异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俯眄杳然见底。咸康中江州刺史庾亮迎吴猛,将弟子登山游观,因过此梁。见一老公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与猛,猛遍与弟子。又进至一处,见崇台广厦,玉宇金房,琳琅焜耀,暉彩眩目,多珍宝玉器不可识。见数人与猛共言,若旧相识。”咸康六年(340)庾亮卒。同年吴猛也在家乡去世,据说“乗白鹿宝车冲虚而去”,享年七十五岁左右。五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赣、鄂交界处幕阜山(武宁县境内称“黄龙山”)为吴猛上升处。相关文献如下。
《晋书•吴猛传》:“庾亮为江州刺史尝遇疾。闻猛神异,乃迎之。问己疾何如。猛辞以算尽,请具棺服。旬日而死,形状如生。未及大敛,遂失其尸。识者以为亮不祥之征。亮疾果不起。”
马周《道学传》:“闻其(吴猛)神异,厚礼迎之来武昌。寻求归,辞以算尽请具棺。庾公闵然,即日发遣,未达家五十里而终,形状如生。”
【与许逊的关系】
通过以上考证,可见吴猛是东晋江南非常有影响的道士。但自唐尹志操《老子圣纪》之后,有关吴猛的记载明显减少,不少吴猛的事迹逐渐被许逊替代或参与。相关文献以唐代的《十二真君传》、《孝道 吴许二真君传》、《酉阳杂俎》所载最具影响。
吴猛去世时,许逊已届中年。《十二真君传》等书称许逊为吴猛的弟子,恐非事实。诸多唐、宋文献中,只有《云笈七籤•许逊真人传》记载吴猛生前与许逊不相识,此文献的客观性值得肯定和重视:
许逊,字敬之,南昌人也。少以射猎为业,一旦入山射鹿,鹿胎从弩箭疮中出堕地,鹿母舐其子,未竟而死。逊怆然感悟,折弩而归。闻豫章有孝道之士吴猛学道,能通灵达圣。叹我缘薄,未得识之。于是旦夕遥礼拜猛,久而弥勤,已鉴其心。猛升仙去时,语其子云:吾去后,东南方有人姓许名逊,应来吊汝,汝当重看之,可以真符授也。至时逊果来吊,其子以父命,将真符传逊。奉修真感,有愈于猛。
唐永淳三年(684)“奉敕再兴孝道”。胡慧超、万振、张蕴、申太芝等南昌西山道士以孝道为传教的核心内容,刻意塑造、推崇许逊形象,大力宣传西山“十二真君”。
唐西山道士漠视东晋著名道士吴猛的传奇一生,将“永嘉斩蛇”、“二龙负舡”、“符水治病”等故事置换于许逊名下,于“十二真君”之中突出宣扬许逊,还刻意虚构吴猛生前与许逊有师徒关系,又明显扬许抑吴,缘由令后人费解。
通常认为,许逊本人也是著名的道士,南昌当地存续有世代相传的孝道教团,有坚定的民间信仰基础,有利于唐西山道教的发展。这或许是扬许抑吴“借壳上市”的缘由之一。此外,以下因素还应被考虑。
唐贞观初年道士凡通《三皇经》可授田三十亩,然后期《三皇经》被禁。吴猛所习为《三皇经》,中唐已不适合道士授田制。
唐道世《法苑珠林》卷55:“贞观二十二年有吉州囚人刘绍略妻王氏,有《五岳真仙图》及旧道士鲍静所造《三皇经》合一十四纸。上云:‘凡诸侯有此文者,必为国王。大夫有此文者,为人父母。庶人有此文者,钱财自聚。妇人有此文者,必为皇后。’”
于是唐太宗勅旨:“《三皇经》文字既不可传,又语涉妖妄,宜并除之。即以老子《道德经》替处。有诸道观及以百姓人间有此文者,并勒送省除毁。”
此后,道士授田条件改为通《老子经》、《度人经》。《大宋僧史略》卷中引唐祠部格曰:“道士通二篇,给田三十亩。”南昌西山道士胡慧超曾注疏《老子经》十卷,无疑是为迎合授田制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