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爱洒家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隆繁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4/25 20:55:39  文章录入:四姑吴氏  责任编辑:admin
 

情系桑梓 爱洒家乡 

                          ——老红军杨志超关心家乡发展二三事

 吴 隆 繁

     老红军杨志超,原名吴基俊,又名吴基盛,1918年正月二十二日出生于黄安县四姑墩(现大悟县四姑镇)大吴家湾一户有名的耕读世家,当年全家近三十口人,种田、读书、当兵、也做官。祖父吴德秀辛亥革命后在湖北督军公署任职时,与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委员董必武有深交;父亲吴绍钧,湖北公立法律专科学校毕业后分别在五峰、钟祥、随县当过法官,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高级法院审判员,武昌第一、二届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等职。杨志超自父辈们到兄弟辈两代人中两个党派,可谓近代社会的缩影,其中有两位著名的红军高级干部、三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国民革命军将、校军官,四位新中国处级干部。虽然是信仰不同,政见各异,但他们都传承了先辈们尊祖敬族、爱国爱家、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时刻,都以民族大局为重,凭着坚强的意志,为抗日救国无私奉献。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卓越的智慧,为国家、为人民忠于职守,建功立业,都做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成为后人所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杨志超1936年7月参加革命,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湖北省汉阳地区大队长。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38年受中共华北局派遣,任晋绥军十九军团政治部主任,1938年9月经叔父吴绍镒(因革命工作需要化名杨松,原中共吉东特委书记,延安时期任中宣部副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等职)介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抗大七大队青年干事。1939年3月到1943年12月,先后任陕甘宁边区合水县委组织部长、庆阳县委组织部长,陇东地委伪军工作委员会常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鲁南行署公安局科长,腾县公安局长兼武工大队队长、中共腾县县长、中共临泉县委工作委员会常委。1946年10月,在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的自卫战争中坚持敌后斗争,荣立一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河南省政府开封实业公司经理、国营郑州纺织机械厂厂长、河南省委钢铁办副主任兼安阳钢铁公司第一任经理(厂长)、河南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计划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河南省农林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68年下放到信阳地区插队劳动。1972年11月恢复工作后,任信阳地区计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等职,1983年8月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住郑州市河南省老干部休养所。 

      1930年春,刚满12岁的杨志超就随父亲吴绍钧到武汉读书,并于1936年参加革命后就一直工作在外,但他对家乡的情感很深,经常对老伴和孩子们讲:“是故乡的热土抚育我长大的,帮助家乡建设和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祥做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大悟县修建县大礼堂缺少钢材和水泥,县领导到河南向杨老汇报,杨老二话没说,想方设法提供支持。70年代初期,为了帮助改善大悟县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杨老先后为大悟县争取到五台四十匹马力的“东方红”拖拉机,同时还为大悟兴建自来水厂援助钢制水管和闸门等所需的设施器材。

     60年代至80年代初,大悟县的化肥厂、水泥厂、酒厂、磷肥厂等企业生产用煤紧缺,孝感地区和大悟县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曾多次到河南向杨老求援,他总是热情接待,尽量帮助解决。 1979年春,阔别故土近50年的杨老第一次回到家乡,看到父老乡亲们的生活过得还是那样清贫,心中非常难过。他深知这是战争的创伤和“文化大革命” 十年动乱给家乡人民带来的苦难。家乡大悟县地处大别山丘陵地区,交通十分闭塞,经济底子薄弱,建设资金短缺,乡镇企业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革命老区县”、“ 贫困县” 是大悟在外的代名词。杨老一直扪心自问:“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我应为家乡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做些什么呢?”他对陪同的大悟县委、县革委会的有关同志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了,会议精神对国民经济发展很有利,我们将面临改革开放政策新的考验,根据大悟县的实际,你们要解放思想,大力创办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城乡经济,有什么具体困难,我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 

     根据杨老的建议,1979年初夏,大悟县委、县革委会及河口公社党委经多方面考察论证、研究决定在河口老街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麻纺织厂。河口地处红安、黄陂、大悟三县交界处,省道开武公路穿越而过(南通武汉,北达河南郑州),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自古商贸云集,手工业繁荣,素有“小汉口”、“百年商埠”之称,有办厂经商的良好传统。同时,河南省信阳地区盛产红麻(麻纺织品的主要原材料),原材料十分充足,公路距离河口只有100余公里。同时,麻纺成品(主要是中粮袋)当时在全国畅销、产量供不应求。当时,河口已具备建麻纺厂的优越条件。 建厂方案形成后,大悟县主要领导唐清波、黄世鹏以及河口公社涂才敏等同志即赴河南找杨老汇报,请他帮助解决机械设备、建设物资及提供技术支持等。建厂面临的困难,首先是纺织设备来源,必须报请纺织工业部列入计划审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解决纺织机械设备问题谈何容易。杨老苦苦思索,突然想到第二十集团军明港驻军部队第六十师有一个麻纺厂,于是他专程拜访该师潘德保师长和后勤部长顾仁达等首长,恳请他们为革命老区大悟县办企业给予支持,师领导被杨老的精神所感动,通过不懈努力,所需的纺织设备得以落实。 在厂房建设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各类建筑材料非常紧缺,杨老急家乡人所急,及时向有关方面积极争取政策, 解决了各型号钢材100吨,水泥100吨,木材200立方,缓解了建厂所需物资的困难。同时安排信阳地区煤炭公司保证河口麻纺厂生产所需用煤,并按计划内价格调拨供应。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杨老又亲自赴明港驻军找部队首长协商,安排河口麻纺厂先后三次派出近100名职工到明港部队麻纺厂学习培训。同时部队麻纺厂还派出陈道西、金泽阳等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前往河口麻纺厂,免费为其设备安装,并负责技术指导。杨老还先后两次陪同部队领导和技术专家前往河口麻纺厂现场指导,重点解决建厂过程中设备、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困难。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拥有麻纺织主要设备1/4台(套)的河口麻纺厂于1982年春正式投产,当年吸收职工就业210余人(后来高峰时期曾安置400余人)。年产各种规格麻袋100多万条,年创产值220余万元,实现利税20余万元,生产的中粮袋198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并常年销往省内各县和河北、河南、辽宁、陕西、甘肃等省。大悟河口麻纺厂成为当时全县乡镇企业中的佼佼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杨老不仅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毎次回到老家四姑墩大吴家,他总是叮嘱本塆的人,克服一切困难,让儿女们读书,千万别当文盲;遇到特困农家,他毫不犹豫地从自已微薄的工资中给以10至20元不等的学费救济。并鼓励家乡的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时刻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激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杨老一生节衣缩食,勤劳俭朴。1995年2月初,他在病重弥留之际,仍挂念着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反复叮嘱妹妹杨基光(吴基光)、堂弟吴基昌,自已的后事不花国家的钱,不要给组织上和单位添麻烦,用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办理。他拿出全部存款,指定少部分留作办理后事,余额全部捐献给故乡同兴小学,并请家人们理解。杨老与世长辞后,遵其遗愿,他的妹妹杨基光从秦皇岛市专程赶回家乡,同吴基昌一起将他一生的积蓄20200元,于2月13日到大悟办理了捐献奖学金的有关事宜。按捐款代理人的意愿,该基金由大悟县教育奖励基金会代管,毎年提取的利息作为奖学金,用于家乡四姑镇同兴小学四至六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教师。 

     杨老参加革命近60年,在战争年代,他与夫人王宜民一道深入敌后,长期从事抗日救亡和党的地下工作,不畏艰难困苦,出生入死,开展武装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长期担任河南省大型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和省政府计划经济管理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离休后,他又情系故乡,回报桑梓。他生前曾对亲属说: “自古忠孝难两全,我自参加革命那时起,就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老百姓尽心尽力,奋斗了一生,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事,但一直未能在父母身边侍奉尽孝,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因此,他特留下遗嘱:“我去世后愿意安葬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长眠在养我、育我的父母、娘(继母)的身边守坟。”

     1995年正月初九,杨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家乡逝世,享年77岁。亲属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拥有青山绿水的四姑墩大吴家吴氏祖坟山上。 杨老忠诚报国、竭诚为民的高贵品质,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对亲人无限眷恋的朴素情怀,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他的英名和业绩已载入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杨老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 


参考资料

 1、《信阳日报》1995年3月21日,《老红军杨志超忠魂谱新曲》,作者:君法兵。

 2、《大悟报》、《孝感日报》、《湖北日报》、1995年3月至4月,《老红军杨志超临终不忘家乡教育》,《名垂青史,恩泽后人----老红军杨志超捐款家乡教育》通讯员:李祖清、周保国。 

3、《安钢报》1988年8月10日,《安阳钢铁公司第一任经理杨志超》。

 4、《中共滕县党史大事记》,中共滕州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山东省新闻出版局1990年9月版。

 5、在撰写此文前,先后采访了杨志超生前单位的同事赵清玉、第20集团军的老首长顾仁达、以及大悟县的老领导黄世鹏 、河口镇的陈楚良、彭绍金、金泽阳等人,他们分别回忆介绍了杨志超生前支援家乡建设的事迹,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6、此文已入编《名人与大悟》第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